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溪洛渡水电站GIL(气体绝缘高压输电线路)柱形绝缘子发生局部放电的问题,从柱形绝缘子基本结构,安装过程,放电情况,电压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了柱形绝缘子发生局部放电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对于GIL设备的后期维护和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特高频局放定位系统能够有效定位GIL局部放电的发生部位,对预先发现和及时处理GIL缺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溪洛渡水电站500 kV GIL设备基于特高频法的局部放电的检测原理、定位原理以及故障定位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某水电站C相管道母线(GIL)在正常运行中,突然发生导体对外壳放电故障,导致该条线路停运。依据故障前的监测数据和故障后的气体分解产物分析了故障的原因,就隧道管母线监测手段不完善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更换该段管道母线后故障消除。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110kV北门变电站绝缘子放电的原因,对绝缘子污秽的产生和种类进行分析,并对北门变电站绝缘子放电现象提出预防措施,为绝缘子及电气设备运行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5.
GIL故障后定位难、处理时间长,导致机组长时间停运,经济损失严重。根据GIL故障前后的局放在线监测数据、故障后的SF_6气体分解产物检测以及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进行故障定位以及原因分析,提出了GIL故障快速定位的方法。并指出从源头上控制设备及安装质量,提高设备在线局放监测的精度及设备的抗震性能等有效预防GIL故障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时差法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采用最新技术和算法,可以在监测或检测到局部放电信号时直接对信号源进行定位,免去了复杂而繁重的现场定位工作。该系统应用于溪洛渡500 kV GIS/GIL进行现场监测和定位,能够及时发现重大缺陷以便采取措施,可以避免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不能发现不属于绝缘缺陷范畴的其他设备缺陷,如机械故障、气体泄漏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溪洛渡水电站GIL的外壳接地参数计算,验证其在正常工况和短路故障情况下的外壳电流、电压均能满足设备热稳定与人身安全需要,可靠性高。同时,对GIL设备运行维护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8.
糯扎渡电厂500 k V GIS出线为GIL(Gas Insulated Metal Enclosed Transmission Line,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S的3回出线通过GIL到地面出线场与3条输出线路连接,在保护配置上设计院将GIL视为线路的一部分纳入线路保护范围。因GIL设备故障后未查明原因不允许对设备再次送电,为解决线路重合闸与GIL故障不允许再次充电的矛盾,糯扎渡电厂配置了南瑞RCS-924NV型T区保护装置。本文详细阐述了南瑞RCS-924NV型T区保护装置的原理,分析了T区保护装置的回路,详述T区保护在糯扎渡电厂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溪洛渡水电站具有装机容量大、水头高、地形复杂等特点,经过方案比较,确定采用金属全封闭气体绝缘输电线路.与挤包绝缘电缆方案对比,分析了GIL的合理性,从GIL布置、安装工艺及控制措施、故障段更换工艺及控制措施对GIL引出线方式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管道母线(GIL)因为可靠性高、损耗低、传输能量大、安全环保等特点逐渐应用于高压输电工程。溪洛渡地下电站电力外送引出线路采用目前国内垂直落差最大、单相长度最长的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管道母线,输电规模等参数均为国际、国内领先,安装施工期间采用了多项关键技术,成功解决了GIL设计、生产中的难题,确保了电站电力输送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1.
经对某550 kV开关站GIS雷电冲击试验中各种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应采取以下措施提高GIS运行可靠性:对GIS生产、安装的质量控制,杜绝盆式绝缘子、导体、外壳内壁出现砂眼、毛刺等缺陷的产生,盆式绝缘子开孔边角、拐角应圆滑过渡,连接内屏蔽电极的导体与盆式绝缘子应做到无间隙的紧密结合,安装过程中应把打磨过程形成的金属性颗粒、细屑清理干净,冲击试验的顺序应先正极性、后负极性等。  相似文献   

12.
糯扎渡电站500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线路(GIL)是目前国内应用较早,云南省电压等级最高、垂直落差最大(204m)的GIL工程项目。文中就糯扎渡电站500kV GIL结构特性、安装工艺、以及现场交流耐压试验进行了重点论述。糯扎渡水电站500kV GIL已于2012年8月23日投入运行,运行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3.
正8月16日,淮南—南京—上海1 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以下简称"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开工。这是世界上首次在重要输电通道中采用特高压GIL技术,通过江底隧道穿越长江,为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超长距GIL创新工程。GIL(Gas-insulatedL ine)即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采用金属导电杆输电,并将其封闭于接地的金属外壳中,通  相似文献   

14.
经深入分析大岗山水电站GIS设备内部放电故障的原因,主要是GIS内部元件布置的设计、盆式绝缘子及导体等元件选用的材质、元件的制造与设备现场安装工艺、安装环境的洁净度等方面存在缺陷。经更新改进装置和一系列合理的处理措施,大大提高了GIS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法和超高频法均是GIS设备现场局部放电的主要检测方法.超声波法对自由颗粒缺陷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但对固体绝缘表面及内部缺陷的敏感度较低,且信号传播衰减很大;超高频法对GIS内部的金属尖端放电、接触不良放电、盆式绝缘子上的自由金属颗粒和内部缺陷反映较灵敏.两种方法可互为补充,但不能互相替代.在拉西瓦水电站800 kV GIS设备现场绝缘试验中进行了超声波法和超高频法检测,结果表明,设备完好,无局部放电现象发生,有效地排除了GIS内部绝缘缺陷存在的隐患.  相似文献   

16.
笔者深入分析了500 kV来梧Ⅱ线、500 kV南玉Ⅱ线两起典型架空地线坠落故障原因。通过对故障基本情况、架空地线与塔身间距、塔材损伤、感应电及放电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存在转角的直线塔的架空地线与地线支架塔材间的空气间隙比较小,在风力作用下架空地线与塔材反复摩擦、放电,容易造成架空地线断股,最终导致架空地线坠落。根据坠落故障原因提出了将架空地线绝缘子金具串由双联单线夹改成双联双线夹、增加防振锤等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一种简单、实用的水位自动报警器的模型如图。图中当水位为h_1时,电磁铁线圈的B端金属块离开水面,没有控制电流通过,磁电铁和衔铁之间没有吸引力,因此,弹簧收缩紧拉衔铁条,触点K与H端相接触,这时绿灯亮,红灯不亮。当水位升到h_2时,金属块B接触水面。金属块A、B经水体传导,使电源与电磁铁线圈形成回路,电磁铁线圈中只要有微弱的控制电流通过,电磁铁就吸动  相似文献   

18.
阿海水电站采用的是20kV离相封闭母线,母线为三相水平排列,相间距离1 500mm,具有跨距长、安装空间小、施工场地狭窄、安装高差大、施工困难等特点,封闭母线导体与外壳采用支持绝缘子支撑,采用抱箍及铜辫子的连接方式。  相似文献   

19.
电流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之一,作为测量仪表、继电保护装置等二次设备获取电气一次回路电流信息的传感器。目前大型水电厂发电机出口封闭母线大都采用环氧树脂浇注的母线式电流互感器,直接套装在母线上。电流互感器一旦发生故障,将会引起继电保护动作、发电机跳闸等电气事故,严重时甚至可能发生爆炸,产生严重后果。由于张河湾电站巡检人员于巡检时发现1号主变低压侧A相封闭母线处轻微放电声,遂打开封闭母线,发现主变低压侧CT的均流弹簧有放电痕迹,对弹簧进行拆除,清除放电部位的残渣,并进行加压试验。判断为弹簧与主母线间隙较小,从而导致主母线对弹簧进行放电。本文针对此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及处理,并从中总结积累经验,提高电网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0.
获取局部放电(PD)特征信息是局部放电特高频(UHF)检测的关键问题之一,研究UHF信号与PD脉冲电流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绝缘缺陷的诊断。文中从电磁辐射理论出发,计算了变压器油箱外壳等复杂环境影响下的PD脉冲电流辐射场,分析了PD脉冲电流辐射场的横电磁波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检测UHF信号的时间积分反演PD点脉冲电流的新方法,并讨论了UHF传感器及检测系统频带对PD脉冲电流推测算法的影响。仿真和油中针-板型放电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方法能有效推测PD脉冲电流波形,对变压器PD信号UHF在线监测和智能化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