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纤维增强摩阻材料的冲击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了丁腈橡胶形态、粘结剂含量及混杂纤维含量对混杂纤维增强摩阻材料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酚醛树脂中混入丁腈橡胶可大大提高摩阻材料的冲击性能,其中,液态丁腈橡胶与树脂混合制作的纤维增强摩阻材料的冲击性能较高;用质量分数为28%-29%的粘结剂与28%的混杂纤维制得的摩阻材料的冲击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
B4C掺杂丁腈改性酚醛树脂对摩阻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在丁腈改性酚醛树脂中掺杂B4C制备的摩阻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摩阻材料的耐热性能改善,高温摩擦系数增加,磨损率降低;常温下冲击强度有所提高,通过比较掺杂B4C前后摩阻材料性能的变化,对有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玻璃纤维增强酚醛摩阻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玻璃纤维增强酚醛摩阻材料存在的问题,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型玻纤维增强酚醛树脂、玻纤增强橡胶改性酚醛树脂、下纤增强三聚氰胺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以及混杂纤维增强酚醛树脂摩阻材料的性能,并对摩阻复合材料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SiC改性稀土摩阻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进福  韦永德 《炭素》2003,(1):7-10
通过SiC掺杂粘结剂丁腈改性酚醛树脂及基体配方中加入SiC,提高稀土 摩阻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TGA显示粘结剂的热分解温度升高,摩阻材料的耐热性能改善即高温摩擦系数增加,磨损率降低,而且常温下冲击强度有所提高。比较了摩阻材料添加SiC与未添加SiC时材料的性能,并初步分析了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5.
以开环聚合酚醛树脂为基体,以碳纤维、钢纤维为增强材料制备新型复合摩阻材料,通过摩擦性能测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树脂基体对材料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摩阻材料具有适宜的摩擦系数、极低的磨损率和优异的抗热衰退性能;树脂含量显著影响材料的摩阻性能,当树脂质量分数为18%~19%时,磨损率达到最小,摩擦系数也较高而稳定。而模压成型工艺参数研究表明,采用200℃模压成型,可以获得固化良好的制品;所制备的摩阻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准高速列车用摩阻材料技术要求,可以用作准高速列车闸瓦材料。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硼改性纯酚醛树脂和丁腈橡胶共混的方法研制出J8601Z型胶粘剂,用其作为碳纤维摩阻材料的基料。文中应用了混料比例法设计试验方案,得到J8601Z型胶粘剂在碳纤维摩阻材料中所取的最佳比份。并对碳纤维摩阻材料进行了摩擦、磨损性能和抗热衰退性能试验。  相似文献   

7.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制作汽车和火车刹车片的碳纤维增强摩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碳纤维增强摩阻材料由增强纤维、基体树脂、摩擦性能调节剂组成,其特征是增强纤维为碳纤维、金属纤维和无机矿物纤维的混合物,基体树脂是水乳胶改性酚醛树脂,摩擦性能调节剂采用硫酸钡、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三氯化铁、氧化镁、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两种:制备方法包含混料工序、预烘工序、压制工序和后处理工序。该碳纤维增强摩阻材料摩阻性能良好而且制备过程无污染。  相似文献   

8.
改性酚醛基混杂纤维复合摩阻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硼改性酚醛树脂,用羧基丁腈橡胶粉做为增韧剂,使用碳纤维、钢纤维和矿物纤维为增强组分,制备适宜于重载、高速行驶条件下车辆的摩阻材料。热失重分析表明改性树脂在400℃以下性质稳定。采用混杂纤维/改性酚醛研制的摩阻材料机械性能符合国标要求,其摩阻性能在使用温度范围内也十分平稳  相似文献   

9.
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基摩阻材料的性能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碳纤维和钢纤维为增强材料、硼酚醛树脂为基体,通过模压成型制得新型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基摩阻材料。研究了摩阻材料的增强材料和基体类型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Ⅱ型PAN基碳纤维和Ⅱ型钢纤维为增强材料,Ⅰ型硼酚醛树脂为基体材料,可以获得性能优良的摩阻材料,其摩擦磨损性能优于市售产品,可作为准高速列车的闸瓦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10.
桐油改性酚醛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余钢 《中国胶粘剂》1995,4(6):1-5,8
通过桐油和本酚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然后再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与甲醛反应成功地制得了一种桐油改性甲阶酚醛树脂。利用红外光谱和1H—核磁共振谱等分析技术对这类改性树脂的结构的基本性能进行了表征。用这类桐油改性酚醛树脂代替橡胶改性酚醛树脂作为基作树脂所压制的石棉基汽车刹车片,其摩擦性能显著提高并超过GBn257—86所规定的技术要求,可望用作耐高温摩阻材料。  相似文献   

11.
橡胶改性酚醛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冲击试验、热分析、摩擦试验等手段研究了硼改性酚醛树脂、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苯并恶嗪开环聚合酚醛树脂作为摩擦材料基体树脂的各自特点,以及丁腈、羧基丁腈、丁苯、丁苯吡四种橡胶改性硼改性酚醛树脂的效果。结果表明,硼改性酚醛树脂可使纤维与填料较好匹配;羧基丁腈橡胶改性的硼改性酚醛树脂的磨损率最低,综合性能优于其它三种橡胶改性的酚醛树脂。  相似文献   

12.
摩擦材料中树脂基体的选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摩擦材料对树脂基体的性能要求,讨论了硼改性酚醛树脂,三聚氰胺-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和开环聚合酚醛树脂的改性方法,并对它们的热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测试了以这三种改性酚醛树脂为基体的摩擦材料的摩擦性能,结果表明,三聚氰胺-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为适宜的摩擦材料用基本树脂。  相似文献   

13.
摩擦材料用改性酚醛树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摩擦材料用改性酚醛树脂(PF)的研究进展,其中分别对钼、硼无机物改性PF和聚酰胺、腰果壳油、桐油、亚麻油、橡胶等有机物改性PF进行了讨论,并对纳米PF树脂和复合改性PF进行了介绍。改性PF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用其作基体制备的摩擦材料具有摩擦系数稳定、磨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摩擦材料用改性酚醛树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摩擦材料用酚醛树脂改性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酚醛树脂在耐热性、韧性、摩擦性等方面的改性,并对其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酚醛摩擦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化学改性和共混改性的方法,可有效提高酚醛树脂的耐热性、韧性和摩擦性,从而使酚醛制品满足摩擦材料的多种应用需要。从化学改性、共混改性及多种组分改性等方面对酚醛摩擦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多种组分改性(包括化学改性剂、塑料、橡胶、纤维、金属粉体、无机物纳米粉体等)是今后的研究趋势,在提高酚醛材料摩擦性能的同时对其耐高温性、力学性能等同时进行改良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黄伣丽  赵颖 《化学与粘合》2005,27(4):237-239
腰果壳液中主要含有腰果酚,利用腰果酚中酚羟基、侧链双键及活泼氢等的化学性质,人们将腰果壳液广泛地应用于材料的各种改性,其中以应用在摩擦材料领域效果最为显著,并主要应用于以下三个方面:1、腰果壳液改性酚醛树脂黏结剂2、腰果树脂黏结剂3、摩擦粉。  相似文献   

17.
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高温摩擦性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从有机、无机、纳米及复合改性方面介绍了酚醛树脂(PF)基摩擦材料高温摩擦性能的研究进展。在这些改性方法中,由于改性剂与PF分子之间能形成化学键、氢键或范德华力,或直接将PF中易高温分解的酚羟基反应而生成耐热性较强的化学键,加上改性剂的补强作用,使得PF基摩擦材料的高温摩擦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2007-2008年国外酚醛树脂及塑料工业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2007-2008年国外酚醛树脂和塑料工业原料苯酚生产及酚醛树脂应用如铸造及摩擦材料,感光材料,耐火材料,复合材料等领域的技术研究进展,并介绍了酚醛树脂的循环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修饰碳纳米管对树脂基摩擦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超声及表面化学修饰等手段提高多壁碳纳米管(MWNTs)在树脂基体中的分散性。研制了以酚醛树脂(PF)为基体的无金属摩擦制动材料。添加经过表面修饰的MWNTs对摩擦材料进行增强。系统分析了MWNTs的表面修饰、用量等对摩擦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氨基化修饰的MWNTs(MWNTs-NH2)对摩擦材料的改性效果比酸化修饰的MWNTs(MWNTs-COOH)好。当修饰MWNTs的用量为PF质量的1%时,摩擦材料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和硬度均达到最大,其中添加1%MWNTs-NH2时各项性能分别提高82.1%、145.4%和86.5%。  相似文献   

20.
In the present article, cure kinetics of a commercially available composite friction material used in railroad vehicles i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rheometer measurements. Effect of ingredients of friction material compound, including rubber matrix, phenolic resin, and fillers, on overall cure kinetics of friction compound is also investigated by comparing the cure kinetics of friction material and rubber matrix compound. A phenomenological model and an Arrhenius‐type equation is developed for cure kinetics and induction time of both friction material and rubber matrix. The parameters of the models are extracted from experimental data, using the rheometer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utilizing appropriate optimization method. The good agreement between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and models prediction indicates the good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phenolic resin and fillers have dominant effects on the overall cure behavior of the friction material compound.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resent results and other published data based on the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shows a reasonable agreement as well. © 2005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100: 9–17, 20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