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艳 《中国纤检》2011,(24):62-65
通过采用YG155A型电子纱线捻度仪和YG023C型全自动单纱强力机测试26S/2羊绒纱线的捻度和纱线强力,比较其捻度与强力的关系,得出当羊绒纱线捻系数小于临界系数时,纱线强力随捻系数的增加而增加;当羊绒纱线捻系数大于临界系数时,纱线的强力随捻系数的增加反而下降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涤纶长丝与涤棉短纤纱并捻复合纱线的力学性能,分析了并捻张力,并捻捻度和复捻捻向对复合纱线强伸性能和外观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的并张力配置对复合纱线强力和外观影响较大,复合纱线存在临界捻度,采用同向加捻和适当捻度,复合纱线外观和力学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探讨正反捻双股线结构及拉伸性能。分别使用棉纱和涤纶长丝制成正反捻双股线并对其进行加捻、结构扫描和拉伸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捻度的增加,纱线中的一股因同向加捻而收缩成为芯纱(丝),另一股因退捻而伸长成为包缠纱(丝),其捻缩率主要取决于芯纱(丝)的捻缩率,包缠纱(丝)对芯纱(丝)的包缠角取决于两根纱(丝)的捻缩率差异;正反捻双股线的强力低于同号的普通双股线,存在两个临界捻系数峰值;其拉伸断裂曲线在捻系数较小时会出现双峰现象,当捻系数足够大时,则呈现单峰状态。认为该研究结论可为花式纱线和复合纱线的生产与研究提供一定的实践与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聚酰亚胺(PI)长丝的可织性,选取3种线密度的PI长丝,分别设计制备5种捻度的PI纱线。通过测试纱线捻度表征指标、拉伸性能和织造损伤性能,探讨捻度对3种线密度PI纱线拉伸性能与织造损伤情况的影响,并对PI纱线的可织性进行上机评价。结果表明:线密度越小,纱线结构越紧密,纱线的捻回角和捻缩率越大。不同捻度作用下,22.22、55.56和166.67 tex PI纱线的临界捻度分别为16、16和12捻/(10 cm),拉伸强度相比相同线密度未加捻PI长丝的分别增加24.28%、27.37%和20.83%;捻度为12捻/(10 cm)的22.22 tex PI纱线抵抗综眼和筘齿的织造损伤性能更好;结合上机织造试验发现,12捻/(10 cm)的PI纱线更有利于上机织造。  相似文献   

5.
练军  王兟 《棉纺织技术》2003,31(3):21-24
涤棉复合纱线采用涤轮长丝和棉单纱复合加工而成,是一种生产细号轻薄型面料的优良纱线。复合纱线中各组分性能的差异对复合纱线与织物的性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复合纱线反向加捻的情况下,通过试验分析了复合纱线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与单纱捻度、复合纱线捻度之间的关系。复合纱线也存在着临界捻系数,复合纱线断裂伸长率与复合纱线捻系数呈正线性相关,复合纱线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与单纱捻系数呈正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转杯纱强力与临界捻系数的关系,试制棉、涤纶、纽代尔三种原料的转杯纱,并进行拉伸试验,进而得到三种纱线的捻系数-强力关系曲线、回归方程和临界捻系数。研究表明:纤维品种不同,所得纱线最大强力不同,同时纱线的临界捻系数亦不同;同线密度的三种纱线临界捻系数,纯棉纱大于化纤纱。  相似文献   

7.
探讨成纱号数与捻系数对色纺纱色差的影响。通过改变色纺纱生产流程中细纱工序的重要工艺参数,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即分别纺制不同号数和不同捻系数的纱线,分析其相应颜色值,以探讨其色差变化规律。针对11组单色纤维,通过改变细纱牵伸倍数纺制出3种不同号数的色纱;针对9组混色纱,仅改变细纱捻系数纺制出4种不同捻系数的色纱,并对各组色纱色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单色纱线,成纱号数相差越大色差越大;对混色纱线,细纱捻系数相差越大色差越大。认为:无论是对于单色纱线还是混色纱线,改变其号数和捻系数,必然会产生相应色差。  相似文献   

8.
细纱捻系数与纱线强力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探索不同品种纱线捻系数与强力的关系,对以棉、粘胶、腈纶和涤纶为原料的纱线进行了试验,得出捻系数.强力曲线、回归方程及临界捻系数.经分析表明:不同品种的短纤纱有不同的临界捻系数;相同特数棉纱的临界捻系数大于化纤纱的临界捻系数;线密度较大的短纤纱,其临界捻系数较大;对于20 tex以上的短纤纱,临界捻系数大于国标推荐的捻系数.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实际生产中捻系数调节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探讨图像法用于测试纱线捻度的效果。分析了退捻加捻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通过显微镜测量纱线直径及表面捻回角进而计算纱线捻度的图像测试法,并对20种不同规格纱线进行了图像测试法与解捻法及退捻加捻法的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图像法测试纱线捻度是可行的,其结果准确,操作简便,同时也解决了不能在捻度机上测试的较小试样的捻度测试问题。  相似文献   

10.
研究捻度与原料对强捻纱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数字化小样纺纱系统纺制了纯棉及棉与竹浆混纺强捻纱,并测试了纱线的实际捻度、断裂强度、毛羽和条干均匀度等指标,研究了纱线捻度及不同原料的强捻纱性能。结果表明,在显著性水平α=0.05时,捻度对纱线强度和条干均匀度的影响显著。认为:强捻纱的捻度对纱线强度的影响存在临界值,而条干不匀率随着捻度的增加而下降;棉与竹浆纤维强捻混纺纱中棉纤维的含量对条干均匀度的影响显著,含量越高,成纱条干均匀度越差。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的力学性能,以聚酰亚胺(PI)纳米纤维纱线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捻度对纱线拉伸性能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捻后PI纳米纤维纱线的长度缩短,实际线密度和实际捻度增大,故在加捻时需考虑捻缩率因素;在合理范围内加捻能提高PI纳米纤维纱线的拉伸断裂强度,但过高的预加捻度反而会劣化其拉伸断裂强度;随着预加捻度的增加,PI纳米纤维纱线的断裂伸长率呈现增大趋势;无捻PI纳米纤维纱线的耐磨性最好,加捻会导致PI纳米纤维纱线的耐磨性能降低.综合考虑纱线拉伸性能和耐磨性能随预加捻度的变化趋势,PI纳米纤维纱线较合理的捻度范围为20~40捻/(10 cm).  相似文献   

12.
探讨假捻集聚纺纱线的性能特点.测试了不同捻系数假捻集聚纱线的各项主要性能,并与同捻度的传统环锭纱线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捻系数为280的假捻集聚纱线.其条干CV值均比同捻系数的传统环锭纱差,而纱线的毛羽指数、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也只有在假捻器转速比适当的条伴下才好于传统环锭纱.而当捻系数为360时,假捻集聚纱线的条干CV值和断裂强度只有在假捻器转速比较低时才好于传统环锭纱,而毛羽指数和断裂伸长率则可在较大的假捻器转速比范围内优于环锭纱.  相似文献   

13.
木棉/棉混纺纱线已经成为目前国内研究开发的新热点,转杯纱已经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在已有的条干、强伸性能研究基础上,测试分析了木棉/棉混纺转杯纱退捻现象及捻度变化与拉伸力学性能的关系,发现木棉/棉混纺纱的捻度随放置时间增长而变小,纱线的拉伸强力随捻系数增大,先增大而后降低,纱线捻系数480时拉伸强度达到最大;纱线断裂伸长率随捻度增大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4.
研究纱线体积质量与捻系数及线密度之间的关系。在恒定张力下测量了不同线密度的纯棉纱、纯涤纱、涤棉混纺纱在不同捻系数下的直径,并计算出纱线的体积质量与捻系数的回归方程。试验结果表明:当捻系数在300~425范围内时,其与体积质量之间存在二次曲线关系,当捻系数在300~390的常用范围内时,两者存在线性关系,为准确计算纱线直径提供了依据。认为:所建立的纱线体积质量与捻系数的回归方程,可准确计算纱线直径。  相似文献   

15.
针对棉纱线垂直芯吸高度预测难度大的问题,通过分别测试两种线密度的不同捻度棉纱线垂直芯吸性能,探究棉纱线线密度、捻度与其芯吸平衡高度的关系,以揭示芯吸高度在芯吸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可预测棉纱线垂直芯吸效应的模型。结果表明,棉纱线捻度相同时,14.3 tex纱线芯吸平衡高度较20.0 tex纱线提高0.1~0.7 cm,线密度小的纱线有利于芯吸效应;线密度相同的纱线,捻度由20捻/10 cm增大到100捻/10 cm,14.3 tex和20.0 tex纱线所对应的芯吸平衡高度分别下降了3.1 cm和2.9 cm,捻度增加不利于芯吸效应。对两种线密度的不同捻度棉纱线的芯吸高度和时间分别取自然对数,它们之间满足一次线性关系,且拟合系数均大于0.9,与Washburn方程一般式取自然对数后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6.
在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中,纱线捻系数是一个应该重视的问题。由于与捻系数有关的因素很多,因而需要综合权衡利弊,目前虽已见到不少有关合理降低纱线捻系数方面的实例和经验,但因循旧的习惯,超过实际需要的偏高捻度仍不少见,相同条件下,同号数间的捻系数高低差异还是很悬殊的。我厂前几年开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棉纱线的捻度、直径与纱线支数之间的关系。选择12种不同支数的棉纱线,借助捻度仪改变各纱线捻度,获得了60种不同捻度规格的纱线,利用尼康数码显微镜测试纱线直径,建立棉纱线的直径分布数据库。结果表明:同种支数的棉纱线随着捻度的增加,其直径呈抛物线变化曲线,先增大后减小,其中抛物线的顶点所对应的纱线捻度为纱线最大直径的临界捻度点,同时通过建立的纱线直径数据库可直观读出棉纱线的支数。  相似文献   

18.
粗梳毛纺中的捻缩与捻差董桂香捻缩在纺纱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如捻缩率较小,一般只考虑它对合股纱线细度的影响。在粗梳毛纺系统纺低支纱肘,抢缩率较大,对粗纱定重、细纱牵伸及成纱捻度都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要修正粗纱定重并降低几档选择捻度变换齿轮。这种修正和...  相似文献   

19.
针织用纱的捻度和捻向影响其纬编产品的物理机械性质和外观特征,是造成线圈歪斜的主要原因,利用纱线的捻度和捻向,配以适当的编织、染整工艺,可以开发具有物色的纬编产品。  相似文献   

20.
假捻对低捻环锭纱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传统低捻纱强度低,影响其应用的问题,在环锭细纱机前罗拉和导纱钩之间安装1个专门设计的假捻装置,增加纺纱三角区内纤维的转移和纱线纤维间的抱合力,使纱线在具有较低捻度的同时拥有较高的强度。检测纱线的内部和外部结构,对比改良纱、普通捻度环锭纱和低捻度环锭纱的截面内纤维分布规律、纱线内的纤维轨迹以及纱线的表面结构。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改进的低捻度环锭纱与普通环锭纱具有不同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