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在系统研究了可持续发展及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内涵的基础上, 构建了黄金矿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该模型利用模糊数学和距离函数的思想对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综合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度以及相互之间的状态协调度进行分析和评价。实例应用表明状态- 趋势评价模型是可行的, 不但能够为矿区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信息支持, 而且还对其它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评价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吴刚  刘胜富 《黄金》2003,24(9):16-20
以黄金矿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为研究对象,以矿区REES系统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度以及相互之间的状态协调度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模糊Modular神经网络评价模型。通过实例分析,证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学习和映射能力,对类似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非线性系统评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关于黄金矿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方案,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对矿区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做出评价。从这个角度出发,根据可持续发展、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内涵以及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对黄金矿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展开了讨论, 为建立矿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尝试了新的途径, 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金川Ⅲ矿区今年进行的《Ⅲ矿区自然崩落法前期研究岩石力学和工程地质条件研究》中钻探工程结果,通过节理面间距的统计分析,推导出了Ⅲ矿区节理间距数学规律及崩落矿石块度预测的基本公式,以此为基础,对Ⅲ矿区崩落矿石块度进行二维估计,估计结果表明,Ⅲ矿区采用自然崩落法开采,矿石块度组成比较合理,大块产出率较低,从崩落矿岩的块度预计角度,认为Ⅲ矿区用自然崩落法开采是可行的。同时针对Ⅲ矿区崩落矿石块度特点,指出了投产后必须解决的一些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姑山矿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明贵  王文潇  蔡嗣经 《黄金》2010,31(9):6-11
在矿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姑山矿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和Delphi法确定了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将综合指标划分为6个档次,然后对姑山矿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姑山矿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位于Ⅳ级,为差等级。最后,指出了矿区今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是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调控措施.该文基于1988、1998和2007年的遥感影像,以生态环境的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为指导,构建了多层次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东江流域各县市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并构建了生态安全动态度模型,分析了东江流域各县市1988~2007年间生态安全变化的趋势和程度.结果较准确地反映了东江流域各县市的生态安全状况,可为流域生态安全的管理和保护提供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7.
青海格尔木市矿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及其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的好坏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矿区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需要对矿区生态环境进行正确合理评价与研究,也为政府部门在制定矿区生态环境规划和管理上提供一些参考。勘探区位于青海省格尔木河西岸。在进行了资料收集和野外数据采集后,分析了矿区的综合地质条件,对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其影响进行评价。最后提出合理的建议,为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关于21世纪矿区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21世纪议程》对矿区的要求及历史经验,并对德兴矿区可持续发展优势和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介绍了关于矿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量化方法,并对江西矿区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桂荣  郝全明 《黄金》2007,28(5):1-4
阐述了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及其特征,提出了矿区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方法,力求使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矿区发展战略制定中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贵州省发耳矿区为例,用生态足迹法对矿区开发前的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了矿区生态赤字的原因,评价了矿区生态环境状况可持续发展性。  相似文献   

11.
也门金矿床地质类型及成矿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也门共和国境内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总结,对也门境内可能存在的矿床类型及其成矿潜力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也门境内有成矿潜力的主要金矿床类型应为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前寒纪绿岩型金矿床、产于沉积岩中的细脉浸染型金矿床、产于火山岩中的热泉型金矿床、与中酸性岩浆侵入体有关的中温中深脉状金矿床以及表生金矿床。地质研究程度和勘探程度较低是目前也门金矿发现较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伴生元素特征研究是金矿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间接找矿的重要手段,也是金矿床评价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庞家河金矿为主,对庞家河-左家庄地区诸金矿床(点)伴生元素特征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并阐述其意义,从而对该地区金矿床成因研究、金矿找矿勘探及矿床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漠河县金沟林场地区砂金丰富,采集砂金样品3件,对砂金的粒度、形态、成分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区内砂金粒度为中粗粒,形态总体上以粒状为主,板状、片状次之;分选性一般,磨圆度中等;砂金溶蚀系数小,成色高,结合微量元素含量等特征可以判断砂金的主要补给源表现为中近源或近源,与岩金矿关系密切并具有一定的继承性,来源于八里房、砂宝斯林场或其它岩金矿床;区内剥蚀程度小,研究区东部岩金找矿潜力大。综合研究表明,砂金的原生金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4.
找矿模型的建立对在已知矿床周围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重大的意义。康古尔塔格金矿带是新疆东天山的重要金矿带,已发现金矿床(点)多处,其中康古尔金矿床是该带具有代表性的矿床。通过系统分析研究康古尔金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找矿信息,进而建立康古尔金矿床综合矿模型,确立一套有效找矿方法技术组合,为该成矿带同类型矿床的快速高效找矿评价提供合理的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模糊综合模型在采空区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晓宇  刘雪嵘 《黄金》2016,(9):29-33
采空区稳定性影响因素众多且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对采空区稳定性等级进行定量评价。从岩体质量、采场结构特征和工程环境等3方面入手,将采空区稳定性影响因素细分为3大类共13个指标,构建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建指标因素集、权重集和评价集,建立采空区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某地下开采金矿为对象,应用模糊综合模型对其-200 m中段采空区稳定性分级。对象采空区中有5个被划分为Ⅲ级(中等稳定),1个为Ⅳ级(不稳定)。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验证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青海东昆仑西段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极为优越。在梳理国内外金矿分类的基础上,开展了东昆仑西段金矿成因类型厘定和主要类型金矿成矿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金矿成因类型有造山型、接触交代型、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型和机械沉积型,造山型金矿是区内最为重要的矿床类型。金矿成矿模式表现为:三叠纪碰撞—后碰撞阶段,区域壳幔相互作用强烈,形成幔壳源花岗岩及与其有关的金矿成矿系统。主要金矿类型有接触交代型和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型,分别产于岩体外接触带和岩体顶部;在造山作用下,早期形成的韧性剪切带重复活动,控制了造山型金矿的形成,经历晚古生代—早中生代造山作用以后,区域持续处于陆内发展(盆山转换),山脉强烈隆升,在新生代形成砂金矿。  相似文献   

17.
云南红土型金矿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志群 《黄金》1999,20(3):1-4
云南近年来相继发现了一批红土型金矿床(点),成为金矿找矿工作的主攻目标之一。新构造运动期是云南红土型金矿的重要成矿期。由于地壳快速抬升,云南红土型金矿表现出对基岩含金性依赖性强、风化剖面较薄、成熟度偏低和发育不全等特点,红土化成矿作用长期保持在初-中期阶段。金矿物成色多大于850,呈显微-次显微状镶于褐铁矿中。矿石组构依风化程度不同分为三组。  相似文献   

18.
遥感找矿模型是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描述一类矿床形成和保存的一系列遥感找矿标志的组合,应包括遥感地质找矿标志、遥感蚀变信息标志和矿床改造信息标志等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在广泛收集西天山吐拉苏盆地矿产资源的多源地学数据基础上,建立了区域金矿床的遥感找矿模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区域矿产资源成矿潜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