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4根未腐蚀和16根腐蚀钢筋混凝土梁进行抗弯试验,研究重复荷载下高腐蚀率对钢筋混凝土梁变形、裂缝、承载力及破坏机理的影响。提出重复荷载下受腐蚀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计算公式。同时拟合出钢筋腐蚀率对钢筋混凝土受弯开裂的影响,并提出受腐蚀梁在重复荷载下的开裂荷载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王强 《混凝土》2011,(7):121-124
利用电化学腐蚀原理,对长期在腐蚀环境下工作的不同碳纤维包裹方式的7根钢筋混凝土梁和5根钢筋混凝土柱外加恒定电流.加速其腐蚀.对比每根构件在腐蚀过程中的物理力学性能及其变化,分析不同碳纤维包裹方式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耐久性产生的不同影响,提出该防腐蚀方法在工程的建议.试验表明:钢筋混凝土构件经碳纤维包裹后其耐久性有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3.
碳纤维布增强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抗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趁趁  高丹盈  赵军 《工业建筑》2004,34(Z1):111-116
通过6根碳纤维布增强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探讨了碳纤维布层数、纵筋配筋率对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抗裂性能的影响,建议了碳纤维布增强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抗裂塑性系数值和抗裂强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3根未腐蚀和12根腐蚀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试验,研究重复荷载下钢筋腐蚀率对钢筋混凝土梁变形、裂缝、承载力及破坏机理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得出混凝土梁承载力随钢筋腐蚀率的变化规律。同时拟合出钢筋腐蚀率对钢筋与混凝土协同工作系数的影响,提出了受腐蚀梁在重复荷载下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利用电化学腐蚀原理,对长期在氯离子环境下工作的7根不同碳纤维包裹方式的钢筋混凝土梁外加恒定电流,加速其腐蚀。对比每根梁在腐蚀过程中的物理力学性能及其变化,分析不同碳纤维包裹方式对钢筋混凝土梁耐久性产生的不同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研究。试验表明:碳纤维包裹对钢筋混凝土梁耐久性有较显著提高,其耐久性提高的程度与碳纤维对钢筋混凝土梁的包裹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6.
钢筋混凝土梁腐蚀后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先人工腐蚀和预裂后再人工腐蚀的钢筋混凝土梁试件进行了静力荷载和高周疲劳荷载试验研究,比较了腐蚀对钢筋混凝土梁静力性能和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钢筋腐蚀率较低(小于5%)时,钢筋混凝土梁的静承载力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在高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梁疲劳承载力大为降低,特别是试验前预腐蚀的梁,疲劳寿命仅为未腐蚀梁的26%。疲劳承载力降低的原因是局部腐蚀(即使程度很小)导致梁中钢筋出现微缺陷,或使已有的微缺陷扩大,加速了钢筋微裂纹的扩展。所以,对于腐蚀环境中承受反复荷载作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应特别注意腐蚀对结构疲劳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4根锂渣掺量为15%的钢筋混凝土短柱与4根普通钢筋混凝土短柱在模拟酸雨环境下进行不同周期腐蚀后的轴压试验,对比锂渣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耐酸雨腐蚀性能的区别,研究锂渣混凝土受酸雨侵蚀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锂渣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受酸雨的侵蚀规律相似,两者的耐酸雨腐蚀能力十分接近,锂渣钢筋混凝土短柱承载力下降程度略高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短柱。研究成果可为锂渣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桥墩的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对整个桥梁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钢筋混凝土拟静力试验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建立纤维单元模型,研究钢筋混凝土墩柱的抗震性能随腐蚀率的变化规律。首先采用2种不同混凝土本构和3种钢筋本构模型对未腐蚀试件进行模拟,通过和试验对比,评价有限元模型合理性并选取合适的本构模型。腐蚀效应通过修正钢筋本构模型考虑,对试验3根试件进行模拟,验证腐蚀本构模型合理性。最后将腐蚀率进行扩展,研究不同腐蚀率下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损伤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通过对1根普通梁、1根直接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梁、1根直接粘贴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梁、2根加载至裂荷载后分别进行碳纤维布加固和预应力加固梁的抗弯性能试验研究,分析碳纤维布、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对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在梁加载至裂荷载后再进行碳纤维布加固对梁的承载力、抗弯刚度、碳纤维布应变/利用率、抑制裂缝增长提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腐蚀环境对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影响,试验制作8根相同几何尺寸和材料配比的钢筋混凝土墩柱模型。通过对试件进行实验室恒定电流加速腐蚀,得到不同腐蚀程度的墩柱,并在恒定轴压比下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别从极限承载力、延性、耗能能力等方面评估墩柱抗震性能。对试验得到的滞回曲线和相应的骨架曲线进行分析,得到钢筋混凝土墩柱的抗震性能随腐蚀率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腐蚀率较小情况下,随着腐蚀率的增大,墩柱的延性、承载力、耗能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钢筋混凝土腐蚀破坏已成为威胁全世界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灾害,对腐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修复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制作3根钢筋混凝土梁,采取不同的修复方法对3根试件进行修复,养护1周~2周后分别进行弯曲试验,直至破坏,将实验所得的极限承载力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环氧树脂砂浆修复的梁的承载力大于普通砂浆,修复过的梁的承载力大于未修复的试件,因此可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19)
钢筋在混凝土中的腐蚀破坏是导致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过早失效的最主要原因,是混凝土保护层覆盖下的钢筋的电化学腐蚀,通过钢筋腐蚀产物将混凝土保护层胀裂,环境侵蚀介质通过保护层混凝土的渗透性侵入。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钢筋腐蚀及试验检测的方法做了总结探讨。  相似文献   

13.
碳纤维布加固已损伤高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5根碳纤维布加固高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试验,其中3根为预裂梁,2根为对比梁,分析了不同损伤程度对加固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损伤程度对加固梁的极限荷载影响不大,对梁的抗弯刚度影响较多.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电化学腐蚀原理,对长期在腐蚀环境下工作的不同碳纤维包裹方式的5根钢筋混凝土柱外加恒定电流,加速其腐蚀。对比每根构件在腐蚀过程中的物理力学性能及其变化,分析了不同碳纤维包裹方式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耐久性的影响,提出了该防腐蚀方法工程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掺乳化沥青钢筋混凝土梁的弯曲抗裂性能,通过四点弯曲试验对不同乳化沥青掺量的5组共计10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试验测试,观察并记录了从加载开始至破坏整个过程中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缝开展、变形、承载力等情况,并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做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较低乳化沥青掺量(1%~3%)能够明显改善钢筋混凝土梁的整体变形能力,提高钢筋混凝土梁的初裂荷载、跨中挠度,且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较小;较高乳化沥青掺量(5%~7%)使钢筋混凝土梁的极限荷载降低较多,不能改善其韧性和整体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试验制作了3根普通混凝土梁,通电加速腐蚀后进行修复,通过普通砂浆修复和环氧砂浆修复试验,研究了腐蚀钢筋混凝土粱修复方法,并根据实测承载力比较两种方法的修复效果.本文所选取的两种挖补修复方法均可以提高腐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其中采用环氧砂浆修复比采用普通砂浆修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重载交通荷载和不均匀腐蚀作用对钢筋混凝土梁可靠性能的影响,根据某服役公路桥梁缩尺设计了7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对经过海水浸泡和电化学腐蚀的试件,进行了静载及疲劳试验,结合未腐蚀梁试验结果对试件的疲劳寿命、破坏形态等随荷载上限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腐蚀后的试件延性变差,承载力降低了约8%,开裂荷载也明显下降了25%,试验梁的抗疲劳能力显著下降,高疲劳上限试件更甚。  相似文献   

18.
通过2根芳纶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和1根未加固基准梁的受弯性能试验,研究了非预应力和预应力芳纶纤维布加固已裂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承载力、延性和破坏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芳纶纤维布可以明显地改善加固梁在使用阶段的受弯性能.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预应力芳纶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9.
阎西康  王铁成  张玉敏  郝春森 《建筑施工》2003,25(2):133-135,139
港口、码头、混凝土近海平台等海工结构物长期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中,外部腐蚀介质的影响会降低其安全性,耐久性和可靠性,尤其海水浪溅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物受海水腐蚀更易遭受破坏,造成的损失也非常巨大,本文通过15根钢筋混凝土试验梁在多循环人工海水侵蚀后进行的正截面承载力试验,研究了钢筋混凝土梁在遭受腐蚀的不同时间段内梁的正截面承载力的变化情况,提出了不同干湿循环条件下几种不同配比的钢筋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港口、码头、混凝土近海平台等海工结构物长期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中。外部腐蚀介质的影响会降低其安全性、耐久性和可靠性。尤其海水浪溅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物受海水腐蚀更易遭受破坏 ,造成的损失也非常巨大。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可靠性日益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 15根钢筋混凝土试验梁在多循环人工海水侵蚀后进行的斜截面承载力试验 ,研究了钢筋混凝土梁在遭受腐蚀的不同时间段内梁的斜截面承载力的变化情况。提出了不同干湿循环条件下几种不同配比的钢筋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