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双栈协议技术是IPv4向IPv6过渡的一种有效技术,网络设备根据报文的协议类型选择不同的协议栈进行处理和转发。该文介绍了城域网(电子政务外网)概况和IPv6的试点改造过程,探讨了如何通过双栈协议技术,实现城域网IPv6过渡时期的改造。  相似文献   

2.
IPv4网络到IPv6网络迁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从IPv4网络到IPv6网络迁移技术的论述,介绍了迁移技术的三大分类:隧道技术、双协议栈技术和翻译转换技术,并着重探讨了IPv6主机/路由器间通信的配置型隧道 、自动型隧道、隧道代理、IPv6 over IPv4 GRE隧道、自动6 To 4隧道技术,以及实现IPv6主机/路由器和IPv4主机/路由器间通信的双协议栈、双协议栈转换、动态IP/ICCMP转换、网络地址和协议转换、SOCKS64网关等技术。  相似文献   

3.
针对新、旧校园网络问题的差异,对新校园网络采取IPv6技术,而旧校园使用IPv4技术,以上两者的连接使用双栈IPv4/IPv6过渡技术,校园网的三层设备均同时执行IPv4路由协议与IPv6路由协议。查询域名系统DNS能够明确双协议栈主机中目的主机的具体地址,而双栈终端IPv4与IPv6网关均分布于汇聚三层交换机中。以上校园网络建设方式具有成本低、能源消耗少、减少周期短等特点,对于校园网络建设来说综合性价比较高。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IPV6协议的定义出发,通过对IPV4网络向IPV6迁移原因的介绍,概述了三种迁移技术:双协议栈、隧道封装和协议转换。着重探讨了Cisco网络环境下的配置隧道、IPV6协议网络穿越IPV4网络技术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IPv4协议已不满足于现如今环境下,本文对IPv4过渡到IPv6网络协议进行了技术阐述,并且提出了双网络协议并存的双栈技术,层次分析了双网络并存结构,主要分为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3个层次,相比于单一网络协议,在改善与升级中,只需要改变汇聚层以及接入层,增加这两层交换机的数量,而核心层与原来相同,仍然为两台双栈万兆核心交换机组成,通过对IPv6路由和IPv6地址的设计,提出了IPv4和IPv6双栈的技术方案,希望能为IPv4和IPv6双栈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该文介绍了IPv4协议的不足与IPv6协议的改进,研究三种过渡技术: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及协议转换技术,以及它们在高校校园网过渡中的应用,为校园网过渡到IPv6网络过程中技术应用做参考。  相似文献   

7.
首先介绍双协议栈的工作原理及相关应用模型,然后分析IPv4/IPv6双协议栈的工作方式,最后以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为平台进行具体实现和验证。  相似文献   

8.
该文介绍了IPv4协议的不足与IPv6协议的改进,研究三种过渡技术: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及协议转换技术,以及它们在高校校园网过渡中的应用,为校园网过渡到IPv6网络过程中技术应用做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涛 《计算机工程》2004,30(12):211-214
IPv6作为下一代Internet协议,是当今网络技术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该从IPv6产生的背景及现状出发,描述了IPv6的技术特点,同时也对解决从IPv4到IPv6的过渡问题的“双协议栈”和“隧道”两种基本技术作了相应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详细分析了双栈协议、隧道技术和NAT-PT技术这三种常用的过渡机制,并通过一个IPv6实验床的建设,利用IPv6双栈协议和隧道技术过渡机制,有效地实现了校园网从IPv4向IPv6的平滑过渡。与已有的技术相比,该方法实现了IPv4和IPv6的共存及协同运行。  相似文献   

11.
宁彬 《福建电脑》2006,(9):70-70,60
IPv6是面向Intemet2的IP协议。本文介绍了IPv6的主要特性及其应用,探讨了通过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网络地址一协议转换技术实现由IPv4向IPv6平滑过渡的转换机制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下一代IP协议IPv6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涛 《计算机工程》2004,30(Z1):211-214
IPv6作为下一代Internet协议,是当今网络技术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该文从IPv6产生的背景及现状出发,描述了IPv6的技术特点,同时也对解决从IPv4到IPv6的过渡问题的"双协议栈"和"隧道"两种基本技术作了相应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端口守护进程的研究与实现:同时支持IPv4与IPv6协议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彪  陈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40(2):146-147,150
讨论了IPv4网络与IPv6网络之间的互操作及平滑升级机制。阐述了守护进程运行原理,IPv6服务器与IPv6,IPv4客户端进行通信的原理。讨论了基于端口守护进程实现双协议栈支持的技术方案,并在Linux环境下实现了一个端口守护进程,能够同时支持IPv4与IPv6协议栈。  相似文献   

14.
IPv6实验网的组建和测试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介绍设计、搭建IPv6实验网,并在此基础上捕获数据包,测试协议性能。通过分析数据包的结构,验证了IPv6网络的特点:地址匹配的方便性、数据报头的简洁性。通过设计和组建IPv6/IPv4双协议栈路由器,介绍了一种通过IPv4网络转发IPv6数据包的双协议栈隧道技术。  相似文献   

15.
IPv4与IPv6相互转换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IP是互联网基础协议,IPv4协议的缺陷逐步暴露出来,而IPv6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但IPv4协议与IPv6协议不相同,如果两种网络互操作,必须进行相互转换。IPv4与IPv6转换技术主要分为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和翻译技术。  相似文献   

16.
IPv4/IPv6共存与过渡策略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双协议栈、NAT-PT技术的研究,在Linux系统上实现了IPv4与IPv6共存与过渡的策略,解决了地址空间、路由表等制约网络高速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IPv6协议特性     
主要介绍了IPv6协议的数据报头格式以及相对于IPv4的变化,就IPv6的重点问题地址容量、Q0s(服务质量)、安全性及移动性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介绍了3类IPv4向IPv6的过渡技术,即同时支持两种协议的双栈技术、采用IP数据包封装的隧道技术和透明转换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付渊 《电脑开发与应用》2011,24(8):23-24,27
随着网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使得互联网采用IPv4技术产生的地址数量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地址数量严重制约了互联网络的发展.首先介绍了IPv4与IPv6两种协议的共存状况下的互相通信,分析了其中的制约因素.采用了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和协议转化等技术解决互联互通问题,并对这几种技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单介绍了IPv6协议,并阐述了在现阶段IPv4与IPv6共存的情况下,IPv4向IPv6过渡的三种较为成熟的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和NAT-PT技术,最后概括了过渡策略的演进。  相似文献   

20.
IPv6协议涵盖了多种先进的网络技术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已经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主流网络层协议。现有网络向IPv6过渡和网络的安全是讨论的热点问题。过渡机制是实现由IPv4网络向IPv6网络转化的机制,主要方式有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协议转换技术;安全性也有综述和构想,主要方式有IPSec、地址机制、实名IP地址及实名IP地址加防伪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