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飞轮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建模及动特性分析是立式重载储能飞轮系统的关键问题。针对重载储能飞轮转子具有重量大、转速高等特点,考虑了电机转子的质量和刚度,建立了飞轮转子-电机转子-轴承系统的集中质量动力学数学模型,计算得到飞轮转子-电机转子-轴承系统的固有频率、临界转速等动力学特性。通过对飞轮转子进行升速瞬态响应分析发现飞轮转子在升降速过程中存在两阶临界转速,容易发生共振,损害轴承。因此为了避免共振或者降低共振峰值,研究了轴承支撑刚度、阻尼以及升速速率对飞轮转子临界转速和共振峰值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飞轮转子的前两阶临界转速受支撑刚度的影响,随着支撑刚度的增大,飞轮转子的临界转速增大,当支撑刚度增加至一定程度,转子临界转速不再改变。转子临界转速受阻尼影响较小,随阻尼变化而小幅度改变。此外,研究了升速速率对转子振动特性的影响,发现通过提升转子升速速率亦可以有效降低转子振动幅值。为了验证飞轮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合理性,对飞轮转子系统进行升速试验,发现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微电机临界转速对电机的危害,对微电机转子临界转速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以分析法为基础设计了适合各种类型的微电机转子临界转速的计算程序,介绍了计算程序考虑各种主要因素。以轴承支承类型设计了两种转子支承夹具,对样品进行了频率响应测试。实验测量结果显示,两种支承计算和测试数据误差在10%以内。由此可见,该计算程序可以计算各种类型微型电机转子,对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转子临界转速的计算方法有很多种,但是计算结果与实际误差较大。通过转子临界转速实验测量装置,利用伯德图法、频谱分析法和李莎茹图法对转子的临界转速进行测量,分析并比较了3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实验结果表明,伯德图法对转子临界转速的测量结果较为准确,并能直观地反映出转子在不同转速时刻下对应的相位,为后期转子临界转速影响分析及其灵敏度分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考虑轴向力超临界泵转子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三维造型软件Pro/E建立了超临界机组汽动锅炉给水泵转子物理模型,借助ANSYS Workbench12软件进行了转子模态分析,分别求解了转子在无载刚支、不同支承跨距、轴向拉力等情况下的临界转速。通过对复杂结构的转子进行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在浸液转子"湿态"临界转速计算中,考虑轴向拉力的影响后,转子临界转速有较大提高,说明轴向拉力对转子临界转速具有较强的刚化作用,因此,对浸液多级离心泵转子"湿态"临界转速进行计算时,应考虑轴向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涡轮机支承动刚度及其对转子临界转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避免机组在运行中发生剧烈的振动,在设计中必须正确地确定转子的临界转速。实践证明,转子支承的动刚度和油膜刚度对转子的临界转速有较大影响。通常,电站汽轮机弹性支承转子的临界转速值较刚性支承转子的临界转速值下降10~30%,个别的甚至下降40%以上,在一般情况下,临界转速的阶次愈高,下降的幅度也愈大。因此,为了正确地计算转子临界转速,必须测定支承动刚度和油膜刚度等数据。本文仅就支承动刚度的测定及其对转子临界转速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所得数据可供有关设计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35 MPa超高压多级离心泵转子系统,采用有限元法计算和实验法测试在不考虑密封且刚性支承下的临界转速和静弯曲挠度,得到Madyn2000二维轴对称转子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叶轮前后密封口环、螺旋密封轴套在0. 25mm和0. 5 mm两种密封间隙下的压差、刚度、阻尼以及质量动力特性系数,得出了两种密封间隙作用下转子的坎贝尔图和前两阶临界转速;通过计算转子不平衡阻尼位移响应,得出了其共振放大系数为2. 02,小于隔离裕度临界共振放大系数2. 5,额定工作转速下的转子最大位移响应为7. 22μm,小于密封间隙0. 25 mm,满足API工况设计要求。分析表明,离心泵转子系统的密封结构和密封间隙直接影响其临界转速、模态振型以及频率响应。  相似文献   

7.
工程中的各种高速转子都需要确定其临界转速,以确保其在安全的转速范围工作,不发生共振.以一种实验型转子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解析法和基于ANSYS的有限元法对其临界转速进行求解;再利用实验测量的方法测得该转子的临界转速值;把用解析法和有限元法计算所求得的数值与用实验所得实测值进行比较和分析,考查解析法和有限元法计算的准确性、可行性.结果表明基于ANSYS的有限元法对转子临界转速的计算准确性高,计算方便,为工程上其它转子临界转速的求解提供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8.
永磁力矩电机磁钢径向力的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永磁力矩电机转子磁钢产生的径向力的分析,给出了磁钢径向力和电机转子是否需要绑扎的临界转速的计算方法。利用有限元法求解了电机磁钢和气隙磁场。并通过实例计算出了电机磁钢径向力和临界转速。  相似文献   

9.
转子系统是鼠笼电机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其临界转速的计算是现代转子系统设计中的重要问题。针对采用传递矩阵法计算复杂组合构件时误差较大的问题,根据某转子的几何模型建立了精确的实体网格模型,使用Ansys求解器计算得到转子的临界转速与振型,克服了传递矩阵法模拟复杂结构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叙述了磁浮轴承及多支点转子采用磁浮轴承的优越性,提出了利用三弯矩方程先求得多支点静不定转子多余支点反力再求出其第一临界转速的普遍计算方法,解决了多支点转子第一临界转速计算的难题,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文学理论研究者重读《文心雕龙》,应该着重揭示"刘勰之所以成其为刘勰的东西"。《明诗》篇的内容,一方面体现了刘勰在经学话语模式下对"诗"的理解,另一方面又体现了他在现实思维下对经学话语模式的挣脱。所谓的"实证主义"文体论思想是刘勰对"诗言志"等儒家诗学思想进行重新理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南宋诗人刘过的《龙洲集》,集中体现了刘过的诗词艺术成就。然而,对刘过《龙洲集》中所涉及的人名,至今还缺少应有的考,以致于影响了对刘过诗词的全面认识和评价。由鉴于此,本文通过多年的收罗、研读相关资料,对《龙洲集》中的众多人名进行考释,从而为研究刘过的生平、交游及诗词创作背景,打下一个较为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速率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从机理上分析了影响钢筋锈蚀速率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钢筋表面氯离子浓度与氢氧根离子浓度比值(cCl^-/cOH^-)、钢筋表面温度及钢筋至混凝土表面间混凝土电阻值等3个因素;然后针对以往锈蚀速率模型都没有考虑cCl^-/cOH^-这一重要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对Liu T和Weyers R W所作模型进行修正,建立1个新的预测模型,试验证明具有较好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作为历史公案,人们往往认为鸿门宴上项羽上了刘邦的当,从而失去了一举结果日后最大政治对手刘邦的最佳机会。实际上鸿门宴上刘项只有一句对话,而这句话的内容不可能产生这样的结果,显然有更多的对话没被记下来。本文根据事件前后的历史记载,尤其是刘邦实际得到封地的过程,大致推断鸿门宴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相似文献   

15.
中唐诗人柳宗元继承盛唐诗歌创作的巨大成就,而且能够有所创新。从诗歌意脉的角度来看,柳诗意脉看似清晰顺畅但又不失精巧变化。这一特征反映出诗人针对唐诗原有题材与体裁进行了新的探索。柳诗的创新折射出中唐诗人面对盛唐诗歌巨大成就所能做出的积极努力,同时也必须面对的巨大困惑。  相似文献   

16.
南朝刘宋时期,郑玄易学被官方舍弃,影响力衰微。而到南齐时,郑玄易学却出现复苏的迹象,这有赖于南齐官方的扶植,同时也与刘碱对郑玄易学的传播有关。刘撇易学体现了比较明显的宗郑的风格,所谓的“刘瓛承马、郑”的真实含义在于其易学中注重对郑玄易学中注重义理的解经体例的传承。这体现南朝时期学者对待郑玄易学的态度。刘瓛的出现对于郑玄易学在南朝的传承极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的四维超混沌Liu系统及其混沌同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三维Liu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维状态,构建了一个新的四维超混沌Liu系统。简要地分析了该系统平衡点的性质、超混沌吸引子的相图、Lyapunov指数和Lyapunov维数等特性,设计了一种实现四维超混沌Liu系统的实际电路。利用非线性反馈控制方法实现了该超混沌系统的混沌同步,根据系统的稳定性理论,得到了非线性反馈控制器的结构和系统达到混沌同步时反馈控制增益的取值范围,数值实验的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学界对刘勰身世问题存在争议,尚无定论。主要由于刘勰生平资料的语焉不详,加之《梁书》《宋书》与《南史》的不同记载,才引发出研究者对这些史料的真实性以及与此相关的对刘勰身世的不同观点。从史学的范畴,一一稽考,以之就正于《文心雕龙》研究者。  相似文献   

19.
刘邦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农民皇帝,他所代表的汉代文化,即刘邦文化,体现了两汉文化的基础与核心。他非凡的领导才能,卓越的政治才干,聚集人才的人格力量,勾画出刘邦文化的特色是:智谋韬略是日后发迹的起点,仁爱宽厚奠定民心社会基础,重用英才治理天下,利用矛盾化解矛盾,重视皇储教育。  相似文献   

20.
输油管道泄漏事故对环境的影响很大,如果泄漏产生的油池和蒸汽云遇明火发生爆炸和燃烧,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国内外学者针对输油管道泄漏危害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总结出了大量石油污染物的迁移规律,但是所得到的迁移规律大都受特定环境条件的约束,参考价值不大,因此寻找适用范围广泛的污染物迁移规律和影响其扩散效果的各个因素之间关系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石油蒸汽云的爆炸属于重气扩散,其扩散范围集中在近地处,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遇明火室外爆炸评价使用TNO多能法比TNT当量法更为适用,模拟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并且不同组分的蒸汽云产生的危害范围不尽相同。爆炸引发的池火灾的模拟主要是研究各因素对燃烧特性的影响及伤害范围,而小尺度油池试验得出的结论能否用于更大规模的池火灾需进一步论证。通过事故现场大数据对模拟模型进行修正,从而提高模拟精度,为爆炸燃烧特性的研究和企业预测危害范围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