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转炉高拉碳工艺的理论分析,结合生产实际情况,优化了转炉高拉碳工艺操作制度,实现了转炉冶炼高碳钢高拉碳工艺,提高转炉冶炼高碳钢质量的同时降低了冶炼成本。  相似文献   

2.
复吹转炉冶炼中高碳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复吹转炉冶炼中,中高碳钢属于比较难炼的钢种,炼成率一直较低。通过对1994年6~9月冶炼的45油钢操作情况的统计分析,找出改钢原因,掌握好中高碳钢的操作要点,做到控制好碳温、造出有一定氧化性和流动性的高碱度炉渣,克服熔池成分不均,取样无代表性和炉内大翻现象,在复吹转炉上是能够冶炼好中高碳钢的。同时,为提高生产率,冶炼含磷更低的中高碳钢,提出了三项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转炉炼钢脱磷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详述目前首钢第三炼钢厂的转炉冶炼控制情况,并针对高碳钢中含磷量高的问题,提出了转炉双渣操作与冶炼终点低拉增碳相结合的脱磷冶炼控制工艺,以提高钢水的洁净度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八钢公司120吨复吹转炉采用高拉补吹留碳操作冶炼65钢的工艺技术及冶炼效果,分析了转炉生产中、高碳钢的技术要点及影响因素。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5.
转炉冶炼高碳钢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转炉冶炼高碳钢去磷、保碳、提温三者难以同时实现的问题,在生产过程中,优化工艺,总结出了“双控双调”的操作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留碳命中率高,磷的控制稳定,使高碳钢冶炼合格率从原来的63.6%提高到84.7%。  相似文献   

6.
喂线增碳技术在转炉冶炼中高碳钢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欣武  陈德荣 《炼钢》1996,12(4):10-13
介绍了杭钢转炉炼钢厂开发钢包喂线增碳技术,即用喂线机向钢包内钢水喂入碳芯线,进行增碳微调,提高成分命中率而冶炼中高碳钢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转炉中采用高拉碳法冶炼中高碳钢的方法.针对转炉脱磷率低、喷溅控制困难、炉底波动大等问题,莱钢炼钢厂根据自身的生产条件,在冶炼中高碳钢(wC >0.4%)时,采用高拉补吹工艺.通过对不同的枪位、氧压、加料时机、拉碳时机进行试验,得到了冶炼中高碳钢的操作模型.通过采用高碳出钢调渣工艺,终点渣况得到明显改善,解决了冶炼中后期炉渣“返干”、炉底波动过大等问题,达到了高碳低磷出钢的目的.终点平均碳质量分数由0.11%提高到0.25%,终点磷质量分数平均小于0.023%.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顶、底复吹转炉冶炼中高碳钢时影响脱磷的主要因素。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优化工艺操作,达到了在高拉碳的同时实现了较好的去磷效果,满足了安钢新品种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顶底复吹转炉高效脱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无铁水炉外预处理脱磷工艺条件下,于一座转炉内冶炼优质高碳钢,通过实验室研究及生产工艺优化,成功开发了复吹转炉采用单渣法高拉碳工艺冶炼优质低磷高碳钢新技术,解决了低磷、高碳出钢的工艺技术难题。采用新工艺后,优质高碳钢出钢平均磷的质量分数由0.015%下降为0.011%。出钢平均碳的质量分数由0.097%提高到0.44%。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三钢120t转炉冶炼中高碳钢的生产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采取相应措施,优化工艺操作,解决了冶炼中后期炉渣“返干”、粘枪严重、终点渣不化等问题.为实现降本增效、达到较好的脱磷效果,确定将中高碳钢终点平均碳含量提高到(12~18)×10-4这个适宜的区间范围,终点平均磷含量可降至16.26×10-5,满足了市场需求和新品种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新钢公司采用转炉工艺生产45优质碳素结构钢的工艺技术和冶炼效益,为以后批量生产45优质碳素结构钢开辟一条新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2.
转炉煤气回收直接影响负能炼钢指标,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第一炼钢厂通过提高低碳钢、中碳钢、部分高碳钢的一次拉碳命中率和部分高碳钢的一次拉碳出钢控制,以及采取合理的枪位控制等技术措施,使平均单炉煤气回收时间从7.53min提高到10.30min,煤气回收数量从75.00m3/t提高到93.21m3/t。  相似文献   

13.
宝钢300t转炉复吹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晓放 《宝钢技术》2002,(3):1-4,33
介绍了宝钢300t转炉复吹的概况,阐述了目前复吹的工艺参数和特点,重点比较了管线钢、集装箱钢、超低碳钢和低碳铝镇静钢在复吹与顶吹转炉上的冶金效果,说明了复吹转炉在铁水锰的回收、脱磷、脱硫以及氧气单耗等方面均比顶吹转炉有利.还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14.
常宏伟  张钟铮 《鞍钢技术》2014,(2):17-19,58
从转炉冶炼、LF精炼以及连铸工艺角度,对帘线钢盘条全氧含量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以转炉高碳出钢、夹杂物塑性化处理、钢液弱吹氩、增加连浇换包过程钢液重量和连铸保护浇注等为特点的控制技术,使鞍钢帘线钢盘条全氧含量控制在0.001 5%~0.002 0%。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应用顶吹氧气转炉冶炼生产06Ni9DR低温压力容器钢的过程。对转炉冶炼温度、钢水镍含量、碳含量、磷含量等工艺参数的控制进行了生产研究。实践表明,采用半钢双联法冶炼,出钢温度1 585~1 635℃、镍含量8.8%~9.3%、终点碳含量小于0.035%时,可以稳定控制06Ni9DR钢的工艺参数,终点磷含量小于0.005%。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转炉脱磷工艺原理,研究了复吹转炉双渣法冶炼中高磷铁水的工艺方案,并进行了工业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半钢终点温度控制在1 340~1 400℃,终点碳控制在3.0%以上,解决了半钢配加硅铁等发热元素的问题,优化了中高磷铁水双联冶炼方案.  相似文献   

17.
摘要:针对攀钢半钢冶炼热源不足带来的问题,通过分析转炉热补偿技术优缺点,提出在提钒转炉出半钢时加入硅铁对半钢进行化学热补偿的增硅热补偿工艺,解决了增硅后预处理脱硫渣 铁难分离的问题。结果表明,半钢增硅热补偿新工艺减少半钢温降5℃,降低兑铁时碳烧损0.06%,使得半钢碳质量分数平均提高了0.16%,温度平均提高5.3℃,半钢质量更为稳定。新工艺应用后,攀钢中高碳钢转炉终点钢水碳质量分数由原来的0.05%提高到0.12%,终点钢水碳质量分数在0.07%~0.15%的比例由原来的32.2%大幅度提高到92.4%。该工艺在降低转炉冶炼成本的同时,提高了钢水质量,同时减少了烟尘排放量,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