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电站锅炉省煤器出口水温升高对过热器吸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某台200 MW燃煤自然循环锅炉省煤器改造后出口水温升高而造成的屏式过热器超温,根据锅炉锅筒欠焓计算与水冷壁产汽量计算,并结合炉膛换热及出口烟温计算,分析了省煤器出口水温与屏式过热器吸热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现行锅炉热力计算方法未考虑省煤器出口水温与炉膛内蒸发受热面产汽量的依赖关系,不能体现省煤器出口水温较大幅度变化对炉膛吸热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控制1000吨/时直流锅炉低温过热器出口汽温,本文系根据“等焓切换”原理对锅炉启动工况作了分析,并提出以冷态启动切分前锅炉燃料量与低温过热器工质通流量的比值作为判断依据。还讨论了恢复低温过热器前喷水减温器后的汽温调节静、动态特性,并利用简化了的动态方程求得低温过热器的动态飞升曲线及其它特性参数。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台670t/h燃用准东煤锅炉出现的沾污、结渣问题,在水冷壁和屏式过热器区域受热面喷涂复合陶瓷涂层.采用热力计算方法,并结合复合陶瓷涂层试验数据,对水冷壁和过热器的吸热量进行计算,确定了水冷壁与过热器的最佳喷涂面积.结果表明:喷涂复合陶瓷涂层后,锅炉运行一年后的沾污、结渣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吹灰器月投运时间和减温水量分别减少了58.2%和75.2%,但由于水冷壁与过热器的吸热量比例失调,出现了过热汽温偏低问题;在水冷壁与过热器的最佳喷涂面积下过热汽温达到设计值,减温水量适中.  相似文献   

4.
某自主研发生产的300MW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在升负荷过程中出现尾部低温过热器、低温再热器管壁超温现象,根据CFB锅炉炉内的传热机理,分析了超温主要原因是锅炉床料太粗,造成炉膛稀相区的固体颗粒浓度小、炉膛传热系数小而使炉内受热面吸热量比例偏少,进而造成尾部低温过热器、低温再热器吸热量偏大而管子超温。通过将炉内大颗粒外排、补充筛分过的较细床料和石灰石等主要措施,完全消除了超温现象,保证了锅炉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
漳泽发电厂 4 10t h锅炉投产发电以来 ,由于设计问题 ,炉膛出口烟温偏离设计值 ,过热器吸热不足 ,蒸汽温度偏低 ,尤其是当 2号制粉系统单独运行时更为严重。经过增加低温受热面 ,合理调整双切圆燃烧系统 ,过热汽温偏低的问题得以解决 ,从而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某电厂410t/h锅炉投产发电以来,由于设计问题,炉膛出口烟温偏离设计值,过热器吸热不足,蒸汽温度偏低,尤其是当2号制粉系统单独运行时更为严重,经过增加低温受热面,合理调整双切圆燃烧系统,过热汽温偏低的问题得以解决,从而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锅炉的汽温特性及控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樊泉桂 《动力工程》2007,27(1):34-37
探索了几种超临界锅炉的汽温变化特性.根据实际数据获得了不同型式超临界锅炉过热器系统吸热量变化特性都是辐射特性的结论,并论证了此结论的合理性;分析了影响超临界锅炉汽温特性的几个主要因素;分析了1000 MW超超临界锅炉采用烟气挡板与摆动式燃烧器配合调温的技术优势;提出了超临界锅炉启动过程及变压运行各阶段汽温控制的要点.  相似文献   

8.
通过应用热偏差理论对国产1025t/h电站锅炉高温过热器超温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超温的根本原因是沿炉宽烟气侧热负荷分布与蒸汽流量分布不匹配。针对该炉型的特点提出改造方案,不仅降低了高温过热器外圈管出口汽温,同时减少了减温水量,提高了过热蒸汽出口温度。改造后测得的汽温值与计算值吻合得较好。图9参4  相似文献   

9.
神华亿利4台690t/h循环流化床锅炉投运以来存在屏式过热器超温等现象,影响了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分析了引发上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改造方案,将一片低温过热屏和一片中温过热屏改为水冷蒸发屏,增加炉膛水冷壁的受热面积,减少屏式过热器的受热面积,并通过燃烧调整优化锅炉运行参数,改造结果显示锅炉各项参数基本能够达到了设计要求,改造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1980年元月16日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锅炉学组在科学会堂举行了《过热器超温问题》的学术报告会。会议由锅炉学组副组长、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副所长施强荪工程师主持。会上,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顾恬工程师主讲了这一学术报告。顾工程师认为,过热器超温的原因来自三方面:一是锅炉设备本身,如过热器负荷特性,各段过热器的热偏差、吸热量分配和再热器布置等因素;二是锅炉运行,如炉内工况组织得不合理;三是锅炉热力计算方法,如精确度不高,汽温定得偏高等等。顾工程师结合几年来在电厂所进行的试验,详细阐述了引起过热器起温的各种因素及各种降低汽温方法。报告后,王孟浩、顾恬两位工程  相似文献   

11.
赵欢  沈炳耘  贾金祥  郭茂丰 《节能》2006,25(8):49-50
内蒙古某电厂670t/h锅炉在启动试运中,出现过热器超温现象。分析其原因是过热器和省煤器受热面吸热面积设计过大,减温水流量设计过小造成。通过提高减温水流量和减少受热面面积,超温问题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容量四角切圆燃煤锅炉普遍存在的烟气侧速度与温度偏差以及过热器的汽温偏差,对北疆电厂1000MW锅炉实测运行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炉膛流场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由于四角切圆锅炉炉膛上部残余旋转导致气流在屏区左右两侧形成流动差异,在折焰角前后两侧汽温偏差的分布规律截然不同.通过对电厂锅炉后屏过热器与末级过热器之间管道布置形式的调整(由交叉改为平行),使两级受热面的吸热偏差相互抵消,从而提高减温器的调节性能.  相似文献   

13.
陈洪喜  沈娇  介鹏飞 《节能》2011,(9):63-65
对循环流化床锅炉主汽温度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设计参数选取不当、传热温压的计算方法选择不当,导致过热器计算受热面面积不足为主要原因,同时在运行中也应重视炉内物料循环量对提高汽温的影响,并从锅炉的设计和运行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机组全负荷变压运行使锅炉水冷壁在额定负荷与低负荷区的吸热分配差距扩大,过热器超温加剧。针对此问题,计算分析了660 MW超临界锅炉在机组全负荷变压运行的汽水参数变化和汽水系统热量分配关系。提出了在低负荷汽水相变区应适度降低中间点温度,并降低屏式过热器进口汽温,以解决低负荷变压运行中频繁出现的超温问题的方法;提出了缓减水冷壁在不同运行压力区吸热需求矛盾的方法是在低负荷区减少水冷壁的吸热量,增加过热器系统的吸热量,保持比较平稳的中间点汽水焓。可供开发700℃级超超临界机组及锅炉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根据锅炉运行数据,对景德镇47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启动过程中屏式过热器超温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其超温的原因主要是:①炉膛水冷壁的传热特性差;②锅炉运行参数严重偏离设计参数;③锅炉转向室的吸热比设计值高.同时,提出将部分过热屏改造成水冷屏的改进措施,经实际运行表明:改造后低温屏的温度有所降低,该方案基本上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过热器超温爆管是造成火电机组非计划停机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600MW超临界机组的前屏过热器进行分析,计算25MPa、22MPa、19MPa的壁温、吸热量以及传热系数,优化过热器管的设计与选材。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以带基本负荷为设计原则的锅炉,长期在低负荷下运行,发生过热器超温爆管的可能性会增大。  相似文献   

17.
电站锅炉省煤器设计与改造对过热汽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阎维平 《锅炉制造》2001,(1):35-36,39
根据锅炉蒸发受热面工质侧产汽量与过热汽温之间的内在依赖关系 ,从热量和质量平衡原理出发 ,讨论了自然循环锅炉给水温度不变而省煤器出口水温偏离设计值时对过热汽温间接的影响规律。在电站锅炉尾部受热面的改造或设计中 ,为考虑其它因素而不得不改变省煤器的吸热量时 ,建议将锅炉烟气侧热力计算与工质侧的吸热产汽量计算结合起来 ,验算省煤器出口水温的变化对炉膛蒸发受热面工作以及过热汽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烧爱基巴斯多斯基煤的汽包锅炉运行时,过热蒸汽温度经常超过计算值。为保证额定汽温只得成倍提高喷水量和割除部分过热器受热面。如БК3-320锅炉低温过热器受热面从1450米~2减少到580米~2。为摸清超温的原因,曾在БК3-320锅炉上全面地研究了炉膛和对流过热器的换热。БК3-320-140-2锅炉蒸发量320吨/时,汽压140公斤/厘米~2,汽温570℃,П型布置。炉室容积1510米~3,炉膛受热面893米~3。八只扰动式燃烧器分二排布置在前墙上。带  相似文献   

19.
我公司使用杭州锅炉集团生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NG-130/5.3-M3),尾部竖井烟道由上到下依次布置了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上、下级省煤器和上、下级空气预热器。锅炉为中温次高压,设计主汽温度450℃,排烟温度为135℃。配备使用膜片式声波吹灰器,控制气源由空气压缩机系统提供,  相似文献   

20.
消除国产600 MW 机组锅炉汽温偏差的有效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哈三电厂600MW锅炉过热器出口汽温偏差的试验研究情况,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并且给出了改造后运行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