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硬脂酸为表面修饰剂,采用表面修饰法制备了硬脂酸修饰MoS_2(SA-MoS_2)纳米颗粒,并合成了导热油基MoS_2纳米流体,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和测定了纳米流体的高温导热系数。结果表明,硬脂酸通过化学反应修饰在MoS_2纳米颗粒表面,SA-MoS_2纳米颗粒具有很好的亲油性,在导热油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SA-MoS_2纳米颗粒属于无定型非晶态,为不完全规则的球形纳米颗粒,尺寸约为30~90 nm;在40~120℃,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随着温度的增大而略有减小,而温度大于120℃,导热系数与温度的变化呈正比;SA-MoS_2纳米颗粒对导热油的导热系数具有显著的强化作用,导热系数提高率与纳米颗粒的质量浓度呈正比,仅添加0.60 wt%的SA-MoS_2纳米颗粒时,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比基础油提高了34.3%~51.2%。这种强化传热特点在高温传热工质和热能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喷造粒(SFEE)技术直接从样品基体中萃取纳米颗粒,研制了SFEE装置,并实现其自动控制和数据处理,利用该装置制备了烷基烯酮二聚物(AKD)和硬脂酸纳米颗粒,硬脂酸微粒平均粒径为0.9 mm,属亚微米级;经AKD处理的纸张疏水表面接触角最高达154o,具备超疏水性能,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装置的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氢氧化铜为前躯体,苯甲酸乙酯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一步制备了硬脂酸修饰的氧化铜(SA-Cu O)纳米颗粒,并合成了石蜡油基Cu O纳米流体。对产物进行了沉降实验、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表征并测定了Cu O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结果显示,SA-Cu O纳米粒子在石蜡油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SA-Cu O纳米粒子属于黑铜矿晶体结构,形貌为片状颗粒,尺寸约为30~120 nm。Cu O纳米流体导热系数与SA-Cu O纳米粒子的质量分数呈正比,SA-Cu O纳米粒子能显著提高石蜡油的导热系数,仅添加4.0 wt%的Cu O纳米粒子,石蜡油的导热系数提高了2.21~2.28倍。  相似文献   

4.
菊花状纳米Bi2WO6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具有特殊空间结构的纳米Bi2WO6样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并研究了纳米Bi2WO6样品对甲基橙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纳米Bi2WO6样品是由长约100~200nm,宽约30~40nm,厚约20nm的扁平状长条形小颗粒组成的具有菊花状、中空疏松的聚集体。样品的紫外-可见光吸收边发生了红移现象,禁带宽度变窄为2.61ev。样品对甲基橙具有较强可见光催化降解活性。  相似文献   

5.
以硬脂酸铜为前躯体,甲苯为溶剂,采用溶剂热-表面修饰法,首次添加浓氨水为反应体系提供碱性环境,一步制备了硬脂酸修饰氧化铜(SA-CuO)纳米粒子,并通过分散SA-CuO纳米粒子合成了导热油基CuO纳米流体。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纳米流体的高温导热系数。结果显示,CuO纳米粒子表面被硬脂酸修饰,SA-CuO纳米粒子在导热油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SA-CuO纳米粒子属于单斜晶系结构,形貌为不完全规则的球形纳米粒子,尺寸约为20~50nm。CuO纳米流体与基础油导热系数的比值随SA-CuO纳米粒子质量分数的提高而增大,在100~180℃,导热系数的提高率随温度的升高显著增大。SA-CuO纳米粒子对导热油的导热系数具有显著的强化作用,仅添加0.60wt%的SA-CuO纳米颗粒时,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是导热油的3.19~4.83倍。这种强化传热特点对于提高传热效率、减少能源损耗具有极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硬脂酸镧和硬脂酸铕为反应物,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Eu3+离子掺杂的La2(MoO4)3:Eu3+纳米红色荧光粉。利用TEM、 XRD、FL对其形貌、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溶剂种类、反应时间、反应温度、Eu3+掺杂浓度对产物微观形貌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异丙醇为溶剂,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12h,得到的样品结晶度高、分散性好、形貌均一,粒径小于100nm。该样品可被近紫外光(391nm)和蓝光(462.5 nm)有效激发,最大发射波长位于613.5 nm,为窄带的红光。La2(MoO4)3:Eu3+的发光强度与Eu3 +离子掺杂浓度有关,其最佳掺杂浓度为15%(摩尔分数)。  相似文献   

7.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MS@Fe3O4磁性纳米颗粒。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Zeta电位分析仪以及振动样品磁强计表征了纳米颗粒的形态以及性质。磁性纳米颗粒类似于球状,平均直径为(35±10)nm。结果表明,在较高的pH范围内粒子有较高的负电顺磁性。30 d后考察了CMS@Fe3O4磁性纳米颗粒的稳定性,CMS@Fe3O4磁性纳米颗粒在pH值为11时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波溶剂热法制备了Fe_3O_4颗粒,探讨了加热方式、微波加热时间、表面活性剂对平均粒径大小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样品振动磁强计(VSM)对样品的磁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得出结论,微波加热1 h获得的纳米Fe_3O_4颗粒形状为粒度均匀的球形,平均粒径为14 nm,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所制备样品在室温下表现出一定的超顺磁行为。  相似文献   

9.
陈磊山 《精细化工》2013,30(5):481-484
以Fe质量分数分别为0.3%、1.6%、3.3%和5.2%的氯化钠担载铁为催化剂,化学气相沉积法催化裂解乙炔400℃下进行反应,系统探讨了碳包覆金属纳米颗粒的可控制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w(Fe)=0.3%的催化剂制备的样品粒径在20~50 nm,平均直径约为30 nm;w(Fe)=1.6%的催化剂制备的样品粒径在35~60 nm,平均直径约为49 nm;而w(Fe)=3.3%和5.2%的催化剂制备的样品粒径差别不大,在40~100 nm,平均粒径约为65 nm。所制备的碳包覆金属纳米颗粒具有清晰的同心石墨壳层结构,并存在一定的结构缺陷。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剂热法,以巯基乙酸铁为前驱体合成粒径小、单分散、超顺磁性的Fe_3O_4纳米颗粒。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球形颗粒,形貌规则,平均粒径在6 nm左右,为立方晶体结构,具有超顺磁性。考察了反应时间和温度对Fe_3O_4纳米粒子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时间延长、温度升高,Fe_3O_4纳米粒子的饱和磁化强度均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1.
Fe_3O_4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净化含油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沉淀法在碱性条件下不使用任何表面活性剂直接制备出Fe3O4纳米颗粒。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RD粉末衍射仪、振动样品磁强计及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制备的纳米颗粒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所制得的Fe3O4颗粒单颗平均粒径约为9 nm,具有超顺磁性,晶型单一,比饱和磁化强度为53.279 emu/g,在水中分散后粒度集中分布在10—26 nm和114—150 nm这2个区域。将其应用于油田污水处理,并与粒度分布在0.5—1.0μm的市售Fe3O4粉末以及活性炭粉末的除油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了3种粉末不同质量分数与净化效果的关系以及磁性纳米颗粒净化油田污水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采用热分解法以油酸(OA),十八烯(ODE)为反应溶剂,制备了(CaY)F2:20%Yb3+/2%Er3+@(CaY)F2上转换发光纳米颗粒。通过改变壳层的浓度为0.4 mmol-0.7 mmol时获得了核壳纳米颗粒。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荧光光谱仪对样品进行测试。XRD测试结果表明:制备出纯相的纳米颗粒,包覆核壳后,核壳纳米颗粒结晶度良好。TEM测试结果表明:样品分散性良好,有较为明显的核壳结构,尺寸均一,尺寸约为14 nm左右。荧光测试结果表明:在980 nm近红外光的激发下,当核壳的浓度为0.5mmol时其发光最强,为黄绿光。该样品在在生物成像和光动力治疗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通过硬质氧化法制备了孔径为150 nm,孔间距为230 nm的氧化铝模板。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具有超顺磁性的γ-Fe_2O_3纳米颗粒,其平均直径为8 nm。通过自下而上的组装工艺,将聚丙烯酸改性后带负电荷的γ-Fe_2O_3纳米颗粒和带正电荷的阳离子聚电解质聚合物在氧化铝模板的孔洞中组装成γ-Fe_2O_3纳米线阵列,并用SEM观察其形貌。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得所制备的纳米线阵列的剩磁和矫顽力接近于零,说明该纳米线阵列具有超顺磁性。  相似文献   

14.
以丁苯胶乳和纳米碳酸钙浆料(总固物质量分数均为10%)为原料,以硬脂酸钠与凝聚剂CaCl2反应生成的硬脂酸钙为隔离剂,采用凝聚共沉法制备了纳米碳酸钙填充型粉末丁苯橡胶[P(SBR/CaCO3)],考察了P(SBR/CaCO3)粒径的影响因素,并研究了纳米碳酸钙在SBR中的分散状况。结果表明,在硬脂酸钠为4份、纳米碳酸钙为100份,分散剂/纳米碳酸钙(质量比)为0.04、凝聚搅拌速率为400 r/min、凝聚剂滴加速率为4.5 mL/min的条件下,制得P(SBR/CaCO3)中的纳米碳酸钙在基体中分散均匀,且粒径基本约为50 nm。  相似文献   

15.
环境友好型溴虫腈纳米农药的制备及其光降解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文祥  陈灵谦 《广东化工》2007,34(6):108-111
采用硬脂酸对纳米Ag/TiO2颗粒表面进行亲脂性改性,将溴虫腈原药、改性后的Ag/TiO2和适当的添加剂经高速剪切制成颗粒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100 nm的纳米农药制剂。光降解实验表明,该制剂在黑暗15 d内,分解率低于0.5%,而在室内(不受太阳光直射)放置15 d时,溴虫腈纳米制剂分解率达到12.3%,在太阳光直射下放置3 d的分解率为67.5%,紫外光照22.5 h时,纳米制剂分解率是常规制剂的7.9倍。纳米溴虫腈制剂有较高的光降解活性。  相似文献   

16.
用沉淀法和燃烧法合成纳米氧化锌(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酸锌为原料,分别采用沉淀法和燃烧法合成纳米氧化锌(n-ZnO)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对n-ZnO样品进行表征,并研究合成机理和样品紫外屏蔽性能。结果表明:用沉淀法获得的n-ZnO粒径较小,为20~40nm,颗粒分散均匀;用燃烧法制备的n-ZnO粒径为40~80nm。两种方法所制备的n-ZnO均属六方晶型,具有较强的紫外吸收能力,并且吸收出现蓝移,表现为量子尺寸效应。  相似文献   

17.
采用热分解法以十八烯和油酸作为反应的溶剂,制备了LaF_3:Yb/Er@NaYF_4上转换纳米颗粒。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核纳米颗粒为立方相LaF_3:Yb/Er,LaF_3:Yb/Er@NaYF_4与立方相NaYF_4完全对应,且包覆后的平均粒径约为15n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果表明:样品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具有单分散性,且形貌均一、结晶性高;在980nm近红外光激发下,荧光光谱中波长在524nm和543nm附近发出来自于Er~(3+)的~2 H_(11/2)→~4I_(15/2)的绿光和~4S_(3/2)→~4I_(15/2)的黄光,664nm附近发出来自于Er~(3+)的~4F_(9/2)→~4I_(15/2)的红光。利用LgIem∝LgInex公式对发光带峰面积随激发光功率变化的数据进行拟合,证明该样品属于双光子能量吸收过程。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SP-ICP-MS)工作原理,并建立了同时测定银离子和纳米颗粒个数、尺寸的方法 (线性范围:银离子浓度0~2.0μg/L;纳米颗粒个数1×10~5 nps/mL,粒径0~100 nm),选取2种实际样品、粒径50 nm的银纳米颗粒、银离子溶液浓度标准点2.0 mg/L以及配制的30 nm金纳米标准溶液+2.0 mg/L银离子溶液样品进行测定,验证了方法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突出该技术所具有的针对性强、多信息采集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分别以晶态和非晶态SiO2为硅源,在高压釜中采用水热法合成Zn2SiO4:Mn荧光粉,并对其晶体结构、形貌、光吸收及光致发光性能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在220℃下反应6 d,以晶态SiO2合成的Zn2SiO4:Mn纳米颗粒呈六棱柱状,具有单晶结构,颗粒长约5~8 mm,平均直径约1 mm;以非晶SiO2合成的Zn2SiO4:Mn纳米颗粒呈多晶结构,平均长约500 nm,平均直径约100 nm. 2种硅源所制样品在250 nm以下的紫外光区具有强吸收,且非晶SiO2所制样品在250~350 nm具有良好的紫外光吸收能力. 以不同硅源低温制备的Zn2SiO4:Mn样品在波长215和250 nm的紫外光激发下均能产生520 nm的绿色荧光,且在相同反应时间下非晶硅源制备的样品发光较强.  相似文献   

20.
以Ag NO3和反渗透水(RO)中的Cl–为原料,在波长为395 nm的紫外光源(20 W)下原位合成Ag/Ag Cl纳米颗粒。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率的透射电镜(HRTEM)和动态光散射(DLS)表征了样品的形貌和尺寸分布,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分别对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元素价态以及光催化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Ag/AgCl复合材料是球形颗粒,平均粒径为100 nm。AgNO_3溶液形成复合纳米颗粒的过程能有效降解罗丹明6G,银离子溶液在光照3 min时罗丹明6G的降解率和猝灭率分别可达96.5%和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