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超高层建筑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本世纪的中国城市建设中大量的超高层建筑出现。湖南长沙作为中国最具竞争潜力的城市之一,在湘江滨江地带建设股权超高层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本文通过对股权超高层的方案设计中城市共生的主题.选取超高层与城市空间形态、超高层与城市文脉、超高层城市地标性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总结出当代城市的多元共生发展趋势,建筑应结合当地环境和文化特质形成多与城市共生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门窗》2015,(8)
经济型超高层建筑拥有的外立面形态是一个城市的鲜活表情,最具代表性。因此,对经济型超高层建筑外立面设计进行分析和探索,能促进实现城市经济条件、空间环境等与经济型超高层建筑的完美融合,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本文首先阐述超高层建筑外立面与一般高层建筑之间的差异性,接着提出设计经济型超高层建筑外立面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最后探索设计经济型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的手法,希望能为实际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超高层建筑是城市发展和现代建筑技艺逐渐成熟的必然产物,在对于城市空间的高度集约利用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同时,超高层建筑只有在城市的滋润下才能较快地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与更新同样离不开超高层建筑的引领。超高层建筑给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及形象,同时也会引起对两者有机的共存、共生的新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4.
《门窗》2017,(2)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我国超高层建筑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建筑产业的发展。当前人们对超高层建筑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超高层建筑具备良好的质量,而且需要超高层建筑具有不同的设计风格和建筑形式,超高层建筑设计结合空间韵律,才能使城市更加具有现代化建筑风格,体现现代化建筑的空间韵律美,打破传统城市空间的韵律法则,提高人们的生活居住水平,加强人们对现代化建筑空间韵律的体验。本文首先指出了当前超高层建筑设计和空间韵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以期能够丰富城市超高层建筑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5.
城市中的超高层建筑容纳了多种城市功能,承载着多种城市活动,随着超高层建筑高度的不断被突破,也将其所承载的城市活动带向空中的不同标高层。作者关注的是超高层建筑顶部公共空间作为新的城市地标,结合城市活动的可能性,使超高层建筑不单是形象意义上的城市标志,更是功能意义上的城市地标。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繁荣和科技发展的驱动下,城市多元全面的基础建设催化了现代城市空间的垂直积聚,超高层建筑由单一业态转向混合业态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提出“混合业态超高层建筑”这一概念并进行了内涵界定,强调建筑在城市发展运营中,垂直向度多种业态的叠加状态。简述其发展的相关背景要素,梳理了城市土地与建筑的混合使用在城市历史革命中的理论变化,以及超高层建筑在美国的诞生与持续探索,在亚洲乃至中国快速发展的历程,结合两者形成混合业态超高层建筑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整理出我国已建成的250m以上混合业态超高层建筑的相关数据,分析其发展特征并解释差异性。从混合业态超高层建筑的本质特征出发,从社会、环境、运营3个维度提出了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垂直向城市发展仍将作为当前城市扩张的主要选择,可持续发展技术、多元复合业态与城市核心交通的结合是支持高密度城市模式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历史沿革、现状分析、城市空间形态等方面重点分析了中关村中心区超高层建筑对北京这一特殊历史城市西北部的空间形态影响,并提出了今后发展方向的建议,以及对其他相似区域超高层建筑发展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雪然 《华中建筑》2011,29(4):68-70
随着城市财富的增加,城市的高度也在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该文通过对东海广场项目设计的分析,探讨如何让超高层建筑更具亲和力,使人们从巨型的城市空间尺度重新回归宜人的生活尺度,构筑城市生活中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进入超高层建筑快速发展期,在未来10年内可能出现30~40栋400 m以上的超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在提高城市知名度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能源、资源与环境等问题。本文根据超高层建筑的特点,从节能环保角度研究探讨超高层建筑的可持续策略,以期为我国超高层建筑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超高层建筑作为当代城市中最具标志性的建筑类型之一,其细节设计尤其是底部入口空间的雨篷设计非常值得建筑师深入思考。综合设计和工作实践经验,从尺度、功能、造型3方面阐述雨篷设计对超高层整体造型的重要性,并介绍超高层雨篷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1.
空间基因     
在形态类型相关研究基础上,从城市空间发展理论的视角,提出"空间基因"概念。空间基因是独特的、相对稳定的空间组合模式,它既是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长期互动契合与演化的产物,承载着不同地域特有的信息,形成城市特色的标识,又起着维护三者和谐关系的作用。通过空间基因识别提取、解析评价到传承导控的技术体系,可以避免采用统一的模式面对千差万别城市、不尊重历史和自然的设计弊端,强化规划设计的在地性,推动城市规划设计方法从空间形式创作到空间基因分析的方向性转变,为城市建设与自然保护、文化传承的共赢提供有效设计路径。文章还对空间基因库计划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格局互动发展的机理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典型大城市(地区)轨道交通发展相关指标的横向比较,针对广州不同时期的城市空间格局与轨道交通互动发展进行纵向分析,以期对广州及国内其他大城市未来轨道交通与城市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文化消费场景已经嵌入居民日常生活,在 “公园城市”建设的背景下,文化消费空间与城市公园的关系 值得关注。利用空间计量模型,以成都主城为例,分析文化消 费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探索各类城市公园在文化消费空间集 聚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商业、交通和公园等因素会对其空间 集聚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城市公园是其空间集聚的重要因 素,不同类型公园的影响程度存在空间分异。在城市北部,处 于城市更新中的社区公园呈现出对文化消费空间的不稳定影 响;在城市南部,新建的综合公园更能吸引文化消费空间。结 果所揭示的文化消费空间与城市公园之间的共生关系是城市建 设趋向多元的表现,反映了人们的文化休闲活动对城市绿地景 观的空间倾向性,对公园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杨宇振 《新建筑》2012,(4):114-118
首先阐述具有现代意义城市设计的出现与转型过程中中国社会的关联;进而回顾包括亨利·列斐伏尔、大卫·哈维、曼纽尔·卡斯特尔、阿里·迈达尼普尔等关于城市设计与空间之间关系的论述,讨论城市设计作为参与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空间技术工具的核心议题;论述城市设计的多重维度,探讨从城市设计者到全球之间的多种空间尺度,把城市设计置于一种关联性的结构中进行讨论,以及在一个不均衡发展的世界中,城市设计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蔡瑞定 《华中建筑》2014,(12):89-93
当前城市空间系统日趋复杂与多元,系统与要素之间关系呈现分离机械化、孤立片断化倾向,因此重新认识和理解城市空间形态系统的要素及内在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从分析空间构成入手,以逻辑推理的方法提炼出城市空间系统两大要素,即"城市廊道"和"城市功能体",通过引入中医学生命整体观的思维方法,形成了城市物质空间整体性的独特认识,由此建立廊道与功能体的概念、并分析其二者内在的关联关系,为构建城市生命体形态系统结构的解析观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城市空间阅读和空间健康问题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各个城市暴发,暴露了现今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共生关系的问题。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数量、大小、分布密度等对人体健康有着一定影响。近年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空间分析方法的城市绿地与健康研究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献综述的目的是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视角,研究城市绿地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通过总结分析不同空间尺度下、不同绿地接触形式下绿地对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建议未来的研究应注重健康城市导向的城市绿地规划体系研究,深化多尺度空间分析研究,提升城市绿地可用性、可达性、可见性,细化城市绿地规划方法指导,从绿地构建视角为健康城市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7.
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中国出现了较严重的千城一面现象,究其原因是城市空间特色的丧失。本文以日本为例,探讨日本传统城郭本身及其保护与再利用如何塑造了城市的空间特色。通过选取16个典型案例,本文从城郭的内部空间结构、城市空间区位和更新利用历程三方面,剖析了城郭与城市空间特色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从城郭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的关系,以及对待历史的态度等方面总结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石楠 《城市规划》2008,(2):9-15,26
在介绍《城乡规划法》规定的规划区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规划区与行政区域、规划区与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提出城乡规划行政管理的权力空间范围和责任空间范围两个不同的概念,指出法律在这两者的规定上并不完全重合。分析了不同规划管理权力的空间适用范围,以及不同空间范畴内规划行政管理的力度差别,主张规划行政权力的责任空间范畴应该与规划许可权的空间范畴对等,即"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  相似文献   

19.
赵珂 《新建筑》2013,(6):54-58
城市设计实质是社会一空间的调查研究过程,不仅要调查分析物质空间单元之间的关系,而且更重要的是揭示隐含在物质空间中社会、经济行为和文化内涵,沿着"城市空间自身生产"的方向,优化城市空间。传统城市设计偏重物质空间,缺少对复杂社会问题的解决。然而人工调查方法,不仅难以保证调查信息的完备和准确,而且凭个人经验的调查分析结果具有很大的随意性。,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城市空间是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高度互动的融合,提出以GIS为平台、以Unit为载体的城市社会一空间信息数字化调查方法;以空间使用为导向挖掘空间信息,发现城市空间关系及发展规律的数字化研究方法。通过这一方法,拓展和深化对空间信息的认识和理解,促使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融入物质空间设计,促进城市设计决策从定性分析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论证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刚 《安徽建筑》2003,10(1):23-26
本文在对国内现状充分调研和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借助于空间理论、城市设计理论、环境设计理论等科学分析方法,提出了高层建筑在与城市整体开发和城市设计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的方向——即与城市环境相结合走人性化设计的道路。由此对高层建筑的环境协调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