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针对酸性石料与沥青的界面粘结性差,易发生水损害等病害,应用原位聚合一步反应法制备了OMMT/聚酰胺纳米复合材料(新型纳米沥青抗剥落剂,简称为MAS),其带有的酰胺基团可有效提升沥青与酸性石料粘附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等均具有明显的提高。通过与某一级公路路面混合料,以及与掺入石灰岩石屑的沥青混合料的对比,掺入0.3%新型沥青抗剥落剂(MAS)的沥青混合料具有更好的动稳定度与高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甘肃省5种典型石料进行成分分析,在常规水煮法进行粘附性研究的基础上,对石料-沥青接触角及其石料碱值进行试验研究,提出了石料与沥青粘附性的定量评价方法。另外分析接触角与水损害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接触角越小,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越好,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也相应越高。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沥青路面突出的水损害现象,研究选取常用的三种沥青与四种石料,基于接触角法测定了沥青-石料之间的接触角,计算了沥青-石料的粘附功,建立了一种沥青—石料粘附性评价方法。结果表明:粘度大的沥青抵抗水的置换要比粘性小的沥青好。对于同种沥青而言,四种石料的粘附功大小依次为:石灰岩蛇纹岩玄武岩花岗岩,而对于同种石料而言,三种沥青的粘附功大小依次为克拉玛依90#SK90#≥中海油90#;能够通过接触角法所得粘附功定量评价沥青-石料粘附性,从而判断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对于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安徽建筑》2000,7(1):96-97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好坏是用摩擦系数表示,摩擦系数又取决于路面摩擦力的大小.它直接与阴雨天路面形成水膜厚度,路面面层骨料的强度,棱角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就必须提高骨料的磨耗值。要搞高路面的磨耗值,就必须选择坚硬的石料。酸性石料与沥青的粘结性不如碱性石料,再经处理掺入小于5mm的石灰石或用石灰水处理等措施,增强石料与沥青的粘结性。  相似文献   

5.
所谓沥青路面水损害,是指沥青路面在有孔隙水的工作条件下,由于交通动荷载和温湿胀缩的反复作用,进入路面孔隙的水不断产生动水压力或真空负压抽吸的循环作用,致使水分逐渐侵入沥青与集料的界面,造成沥青膜从集料表面剥落、沥青混合料内部逐渐丧失粘结力、路面结构使用性能下降,并伴随麻面、松散、掉粒、坑洞或唧浆、网裂、辙槽等病害发生,同时诱发其他路面病害的损坏现象。  相似文献   

6.
李士永 《山西建筑》2005,31(15):138-139
结合实践经验,阐述了石料酸碱性对沥青粘附性的影响及石料性能的检验,从多方面提出了改善沥青与矿料粘附性措施,并对混合料的性能检验作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张韶华  张丽娟 《建筑》2021,(8):70-73
特立尼达天然湖沥青以其特有的性能,使之具有较其它改性沥青更好的路用性能。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加25%湖沥青改性剂,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抗水损坏性能,与集料的粘附性较好,抗老化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要求使用质地较硬、耐磨的砂岩或花岗岩等酸性石料,但酸性石料存在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好的问题,易发生水损害等病害。主要介绍了酸性石料的表面特性,综述了各种改善酸性石料与沥青粘附性的主要方法,并阐述了各种方法的改性机理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简要分析了乳化沥青与石料粘附性的重要性,认为碱性石料比酸性石料与乳化沥青有更好的粘附性,针对福建花岗岩石料(酸性石料)偏多,提出了生产乳化沥青调酸、施工加碱等提高乳化沥青粘附性的几个措施。  相似文献   

10.
评价沥青技术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沥青与集料间的粘附性,并且沥青路面的质量和耐久性很大程度上受到沥青与集料间粘附性的影响。沥青裹覆集料后的抗水性除了与沥青的各种性质有关,还与集料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有关。无论是南方多雨地区还是北方季冻地区,都面临着严重而且普遍的水损害问题,水损害会极大影响路面的耐久性。引起沥青从集料上剥落的原因有很多,如路面厚度不足、压实度不够等,但是水损害问题才是导致沥青从集料上剥落的根本原因,才是导致沥青与集料粘附性不足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路面结构内部的水在高速行车的荷载作用下,不断产生瞬时动水压力或真空负压抽吸作用,使沥青粘附性能降低,伤失原有的性能,产生各种病害,破坏路面结构强度,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本文结合结构内部水存在的特点建立一项路面内部水监测系统,能为预防性养护及时把握时机,在路面状况良好的情况下采取系统的、有计划的、基于费用-效益的养护策略,防止或延缓水对道路的损坏,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达到养护最佳成本效益.  相似文献   

12.
路面结构内部的水在高速行车的荷载作用下,不断产生瞬时动水压力或真空负压抽吸作用,使沥青粘附性能降低,伤失原有的性能,产生各种病害,破坏路面结构强度,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本文结合结构内部水存在的特点建立一项路面内部水监测系统,能为预防性养护及时把握时机,在路面状况良好的情况下采取系统的、有计划的、基于费用-效益的养护策略,防止或延缓水对道路的损坏,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达到养护最佳成本效益.  相似文献   

13.
利用武钢二次资源除尘灰制备一种新型无机抗剥离剂,研究了其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武钢二次资源除尘灰为原料制备的抗剥离剂,主要能够提高沥青与石料的粘附力,增强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能力,从而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沥青路面水损坏主要表现在表面层松散、坑洞、拥包、纵横裂缝以及雨水沿缝隙下渗形成的啃边、局部沉陷、翻浆等现象[1]。路面结构中的水分是造成沥青路面水损坏的主要原因,其来源主要有:路侧渗流、路面渗透、毛细管作用以及地下水上升。其破坏机理主要有:水滞留在路面内部造成混合料强度及刚度的降低;水进入集料和沥青薄膜之间,阻断集料和沥青之间的相互粘结。  相似文献   

15.
详细论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的主要理论:力学理论、化学反应理论、表面能理论、分子定向理论和静电理论,并从机理上分析了油石界面粘附强度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及疲劳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公路工程中需要大量的碎石材料作为沥青混合料的骨料,其含量超过80%,而各种碎石除了要有一定的级配,还应脱水、脱泥、脱各种杂物。特别是当石料受泥土污染时,会严重影响其与沥青的粘附性,进而影响沥青混合料及其铺设路面的质量和耐久性。对于石料中泥土的处理方法通常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在使用前将石料清洗干净、晾干或烘干后备用;第二种方法是用沥青材料或煤油进行预处理,即采用很少量(约0·5%~0·8%)的液态沥青或煤油对石料进行预拌和处理,使石料表面裹附一层很薄的油膜,以保证石料与沥青粘结可靠。第一种方法可以彻底解决问题,但是目…  相似文献   

17.
李云峰 《山西建筑》2009,35(31):291-292
结合工程实践,从裂缝和水损坏两方面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损坏特性,提出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损坏预防措施,以提高路面施工质量,延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寿命,从而提高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与文摘     
吉林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研制成功一种新型沥青抗剥落剂ASA—9304.它属于表面活性物质,与沥青易于混溶,能增加沥青中的活性基团,从而提高了沥青与酸性石料的粘附力,使沥青牢固地粘附在酸性石料上.该剂生产工艺简单,设备无特殊要求,易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对特立尼达湖沥青与石油沥青的相容性、高温稳定性、与石料的粘附性、抗水损害性、抗老化性、经济性等优势以及在路用性能及防水领域的应用研究加以介绍。结果表明:TLA能明显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抗渗性和耐疲劳特性且其施工工艺与普通沥青混合料基本一致,性价比比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更高,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1原因分析 沥青路面是附着了沥青的集料粘在一起的集合体。对沥青路面来说,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和抗剥离性能是保证路面性能最基本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