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沸石、骨炭、活性氧化铝除氟效果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沸石、骨炭和活性氧化铝三种除氟剂的除氟性能,处理后的水质通过静态和动态实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沸石价格低廉,具有越用越好的趋势,处理后的水质和水量能满足家庭饮用水的需要,适用于高氟区家庭使用,骨炭和活性氧化铝除氟效果较好,技术成熟,适用于处理厂集中处理使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活性Al2O3对高氟区地下水进行降氟处理,研究了活性氧化铝的除氟机理、最佳投放量及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300 mL氟化物质量浓度为1.75 mg/L的原水样,投加6 g活性氧化铝时,氟化物质量浓度降到1.0 mg/L以下,且其它各项水质指标也均达到饮用水标准.活性氧化铝在酸性条件下,温度低于26℃,反应20 min时除氟效果最佳.处理后的活性氧化铝可利用明矾、盐酸、硫酸铝作为再生试剂进行再生处理.  相似文献   

3.
高氟地下水在我国分布广泛,直接作饮用水对当地居民健康产生很大危害.为了开发出经济高效的PRB介质,研究了沸石、骨炭、黏土矿物(海泡石、蒙脱石、高岭土、硅藻土等)、活性氧化铝、石灰石、分子筛、PAM、树脂等介质材料的特点,分析了PRB用于高氟地下水修复的技术关键-PRB介质选择.结果表明:活性氧化铝结构及出水氟含量稳定、...  相似文献   

4.
活性Al2O3在高氟区地下水水质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活性Al2O3对高氟区地下水进行降氟处理,研究了活性氧化铝的除氟机理、最佳投放量及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300mL氟化物质量浓度为1.75mg/L的原水样,投加6g活性氧化铝时,氟化物质量浓度降到1.0mg/L以下,且其它各项水质指标也均达到饮用水标准.活性氧化铝在酸性条件下,温度低于26℃,反应20min时除氟效果最佳.处理后的活性氧化铝可利用明矾、盐酸、硫酸铝作为再生试剂进行再生处理.  相似文献   

5.
根据实验室动态试验,对中小型活性氧化铝氟器的性能和系统运行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用于我国高氟水区实际情况的除氟工艺流和设计运行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6.
氢氧化钠改性活性氧化铝动态除氟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吸附柱柱高、原水氟离子浓度、流速、活性氧化铝粒径等因索对氢氧化钠改性活性氧化铝动态除氟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改性活性氧化铝的动态除氟效果明显好于未改性活性氧化铝.通过测定动态吸附容量发现:氢氧化钠改性活性氧化铝的吸附容量是未改性活性氧化铝吸附容量的6.7倍,表明改性活性氧化铝对氟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去除效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多孔活性氧化铝,采用XRD表征手段对其和参比成品活性氧化铝的晶相进行分析.XRD测定表明实验条件下制得的活性氧化铝为非晶态的γ-Al2O3,成品活性氧化铝为结晶完整的γ-Al2O3.用静态吸附法比较了制备的活性氧化铝、成品氧化铝对氟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实验制得的活性氧化铝对氟离子的吸附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8.
氟元素的存在是稀土冶炼清洁化生产的重要瓶颈,必须在稀土分离提取前进行除去.以氢氧化铝经高温烧结,制备出组成为γ-Al2O3的活性氧化铝为除氟吸附剂,对含氟硫酸稀土溶液进行了吸附除氟实验,考查了酸度、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氟吸附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c(H+)≥0.6 mol.L-1,吸附剂用量≥2.0 g.L-1,活性氧化铝对F-的吸附率70%,而对Ce4+基本没有吸附作用,基本实现了F-/Ce4+的分离。动力学实验显示,活性氧化铝吸附除氟过程遵从伪二级模型方程,吸附常数k2=322.  相似文献   

9.
基于活性氧化铝除氟的离子交换机理,考虑我国高氟水区比较偏远、分散的实情,确定固定床活性氧化铝除主要设计参数、工艺设计方法和设计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了骨炭吸附除氟的最佳工艺条件:当投药量为6g/L,在pH=7,反应时间为60min,T=15℃的条件下,未改性骨炭对氟离子初始浓度为10mg/L的模拟废水的处理率达到81.2%;采用硫酸铝对骨炭进行改性,当投药量为6g/L,在pH=6,反应时间为60min,T=15℃的条件下,能使氟离子初始浓度小于10mg/L的废水出水小于1mg/L,处理氟离子初始浓度为10mg/L的废水去除率达到92.2%。  相似文献   

11.
硫酸铝浸渍活性氧化铝球(AIAA)是饮水除氟领域常用的吸附剂,它对氟的吸附性能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静态吸附通过改变AIAA质量与氟溶液体积比(m(AIAA):V)(2~40 g.L-1)、氟的质量浓度(ρ(F))(2~100 mg.L-1)、pH值(4~10)、温度(11~33℃)和时间等实验参数,研究这些因素对AIAA吸附除氟的影响。在11~33℃的温度范围内、pH值变化为4~10之间时,当m(AIAA):V为20 g.L-1,3 h内处理ρ(F)为10 mg.L-1水溶液其氟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足以保证其满足饮用水的含氟标准。利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对吸附数据进行了拟合研究,结果表明:在ρ(F)为2~100 mg.L-1、pH=5~10、温度11~33℃范围内,Langmuir线性拟合模型是最优拟合方式;而当溶液氟质量浓度为2~1 000 mg.L-1或2~100 mg.L-1且pH为4时,Freundlich非线性拟合模型是最优拟合方式。AIAA吸附容量随溶液氟质量浓度升高、pH降低及温度升高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2.
针对农村饮水水源出现微污染的现状,采用多腔压力式一体化净水器进行了连续流微污染水净化试验.该净水器净化工艺采用投加混凝剂后经纤维球助凝+中石英砂+细石英砂2级过滤方式,水处理规模为10m3/h,选择聚合氯化铝作为混凝剂.试验结果证明,采用此工艺,净水器对微污染水中的浊度及CODMn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出水浊度及CODMn达到国家农村饮水安全的要求.净水器的连续运行时间与常规自来水厂相似,可以达到18h左右.净水器经过反冲洗后,其截留过滤能力恢复较好.净水器出水在使用次氯酸钠消毒后,出水细菌总数也可达到国家农村饮水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碱式氯化铝处理高氟饮用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碱式氯化铝除氟研究表明:氟在沉淀中被除去,并提出碱式氟化铝用量的定量公式;不管水中含氟高低,均可按要求进行处理;对饮用水、原水中含氟<8mg/L,处理后的水可达到饮用水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4.
通过筛查六安市居民饮用水中氟含量及改水工程现状表明,六安市五县三区居民饮用水中氟含量均值较低,仅为0.36mg/L,合格率达99.57%,舒城县饮用水中氟浓度最高,氟最高浓度达5.14 mg/L;六安市金安区饮用水氟含量超标率最高,达0.64%,其次是寿县,而金寨县和叶集区饮水中氟含量合格率最高,达100%;70个改水点引水主要方式是引水和打井,引水中氟含量均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居民饮用水中氟含量过高现象已得到改善,但要及时采取措施预防龋齿;本次调查与分析结果可为六安市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地氟病区改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二氧化氯去除饮用水中微量有毒有害物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具有很好的除酚能力,还能有效地去除色,浑浊度,锰,铁和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等,是一种既可消毒杀菌又可深度处理饮用水的理想的消毒剂。纯的二氧化氯去除亚硝酸盐氮的能力较差,但使用副产臭氧,氯气和过氧化氢的二氧化氯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根据静态和动态试验结果,对不同控制条件下活性氧化铝除氟可利用吸附容量和实际吸附容量进行了分析,从吸附容量利用率的角度论述了确定活性氧化铝除氟柱控制参数的方法。试验及计算结果表明,停留时间控制在12-15min,尖活氧化铝吸附容量较大,吸附容量利用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纳滤膜深度处理饮用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BAC)—纳滤(NF)流程去除饮用水中污染物。实验结果表明,纳滤膜既能够控制无机污染物在规定的范围内,又能够保证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离子不被完全截留;且能够有效去除原水中的总有机碳(TOC)、可同化有机碳(AOC)、耗氧量(COD)、色度,浊度及细菌等杂质,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和生物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根据课题组和他人的研究结果,比较了四种常用的消毒剂对饮用水中可同化有机碳(AOC)含量的影响,并得出初步结论:除紫外消毒外,其它几种消毒剂都会不同程度的造成水中AOC浓度的增加,其增加的程度与消毒剂的氧化能力、剂量以及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性质密切相关;从去除水中AOC的角度来说,臭氧消毒和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中AOC的含量,导致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降低,而常规处理和强化常规处理则可去除水中一定量的AOC,优于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我国部分城市的管网中普遍存在着细菌等微生物的再生现象.  相似文献   

19.
饮用水深度净化工程处理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饮用水深度净化工程为基础,研究了臭氧—微滤—生物活性炭吸附—超滤/反渗透比例勾兑流程,对饮用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该工艺流程能够有效的去除水中的高锰酸钾指数、254nm吸光度及细菌等指标,超滤与反渗透比例勾兑调节水中的各种无机离子浓度,不改变各个离子之间的比例,该工艺出水完全满足饮用水净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20.
用沸石去除饮用水中氨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系统地研究了天然沸石去除饮用水中低浓度氨的工艺参数,包括沸石的粒径大小、水流流速、初始氨浓度和pH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对再生液中钠离子浓度、pH及其再生液流速对沸石再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种天然沸石不仅能很好地去除水中微量氨离子,而且还能被有效地重复于生;经重复使用和再生18次,其氨交换容量仅降低了4%,因此,该天然沸石用于去除水中微量氨,具有工业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