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用低温甲醇洗相平衡模型和求出的模型参数,对H2、N2、CO2、H2S、CH3OH体系在高压低温条件下的多元系进行了气液平衡计算,计算结果和文献实测值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以实验和文献数据为基础建立了能描述低甲醇洗工艺中H2、N2、CO2、H2S和CH3OH气液相平稳模型;用修改的RK方程,并考虑量子气体H2存在的影响,处理气相的非理想性;用Wilson方程处理液相的非理想性,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3.
以实验和文献数据为基础建立了能描述低温甲醇洗工艺中H2、N2、CO2、H2S和CH3OH气液相平衡的模型;用修改的RK方程,并考虑量子气体H2存在的影响,处理气相的非理想性;用Wilson方程处理液相的非理想性,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4.
挥发性弱电解质水溶液汽液平衡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Chen(1986)提出的扩展NRTL活度系数模型为基础,重新应用实验数据将原模型中的固定交互作用参数关联为温度的函数,以NH3-H2S-H2O体系的汽液平衡计算为例,将本文修正的模型与其它通用的Pitzer模型及Chen模型的计算结果相比较。本文得到的结果与实验值最为相符  相似文献   

5.
甲醇胺化有关产品的汽—液平衡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了与甲醇胺化产物有关的NH3-CH3OH,NH3-二甲胺(DMA),NH3-一甲胺(MMA),NH3-H2O,DMA-CH3OH,DMA-H2O,MMA-CH3OH,MMA-H2O和MMA-三甲胺(TMA)九个二元系在20,30,40,50,60,70,80,90,100和120℃下的总压P和汽液总组成数据,用间接推算法计算了等温汽-液相平衡数据,给出了以实验数据拟合所得Wilson参数A  相似文献   

6.
利用陆小华等提出的单参数过量自由焓模型,建立了由电解质混合溶剂的稀释热推算汽液平衡的方法。推算了 Li Cl C H3 O H H2 O; Li Cl C2 H5 O H H2 O; Li Cl C3 H7 O H H2 O 及 Li Cl( C H3 )2 C H O H H2 O 等体系的汽液平衡,计算结果与文献值符合良好,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汽相摩尔分率|Δy|= 0.016,泡点温度|Δ T|= 0.47 K 和平衡压力|Δ P|= 0.10 k Pa。还能正确预测出甲醇体系中盐溶盐析交叉的盐效应规律。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在Cu-Zn-Al和γ-Al2O3构成的复合催化剂上CO+H2合成甲醇、二甲醚的本征动力学行为,在此复杂体系中,同时存在着CO+H2合成甲醇、甲醇脱水生成二甲醚和水气变换三个反应。文中给出了表达这三个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并通过数据拟合求出了力学参数。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相符较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增补和修订了适用于芳烃的UNIFAC基因相互作用参数(aCHO,COOH,aCOOH,CHO);(aAcCH2,CHO、aCHC,AcCH2);(aAcCH2,COOH、aCOOH,AcCH2)。将其用于计算甲苯、苯甲醛、苯甲酸体系三对二元VLE和预测三元VLE数据,均获得令人满意的拟合结果。  相似文献   

9.
UNIFAC法关联水和乙二醇的汽液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瀛坪  赵玲 《聚酯工业》1998,11(3):22-25
应用UNIFAC模型对水和乙二醇系统的汽液平衡进行了关联,求得了水和乙二醇相互作用参数aH2O,DOH=-18,aDOH,H2O=-110。应用上述模型参数于UNIFAC模型,于不同压力下计算了水和乙二醇的汽液平衡与文献值十分相符。  相似文献   

10.
甲醇胺化有关产品的汽-液平衡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测定了与甲醇胺化产物有关的NH_3-CH_3OH,NH_3-二甲胺(DMA),NH_3-一甲胺(MMA),NH_3-H_2O,DMA-CH_3OH,DMA-H_2O,MMA-CH_3OH,MMA-H_2O和MMA-三甲胺(TMA)九个二元系在20,30,40,50,60,70,80,90,100和120℃下的总压P和汽液总组成数据,用间接推算法计算了等温汽-液相平衡数据,给出了以实验数据拟合所得Wilson参数Λ_(12)和Λ_(21),随温度变化关联式的常数。对所用仪器精度进行的误差分析表明,测定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7%。  相似文献   

11.
CO、CO2、H2直接合成二甲醚与甲醇的化学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CO、CO2、H2直接合成二甲醚与甲醇为一复合反应体系,本文分析对CO加H2、CO2加H2、合成气(即CO、CO2同时加H2)直接合成二甲醚与甲醇的化学平衡进行了计算,合成反应的单程转化率受到化学平衡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以醇-Ca(OH)2研究了C9石油树脂中BF3催化剂的脱除。试验表明,用醇和Ca(OH)2配合使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选取CO、CO2在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上的平行反应为研究对象,以CO和CO2为关键组分,用修正的双重孔模型求取有效扩散系数,进而由Kjaer近似解法求得CO、CO2的效率因子,分析了孔结构参数对效率因子的影响,得出了最适宜比表面范围。用工业实际生产条件验证双重孔模型是否适用于计算多组分反应体系的内扩散效率因子,结果表明:双重孔模型能够应用于多组分气-固催化复合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14.
利用改进的Othmer釜测量了0.1013MPa下的n-PrOH-H2O/CaCl2和i-PrOH-H2O/OaCl2体系恒定盐摩尔分率下VLE数据。测定结果用优先溶剂化法、Furler方程及本文提出的Furler方程改进式进行了关联。其中Furler方程改进式关联结果较好,汽相组成平均偏差为0.012。  相似文献   

15.
资生堂公司关于凝血酸的配方专利(续前)北村谦二中山泰一由广州市百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NHR3R1—NH—(CH2)4CH—CO—R2R3=H,SO2——CH3R1—NH—CH—(CH2)3—CH—CO—R2+NH2NHR3R3=H,SO2——CH3...  相似文献   

16.
三相床甲醇合成过程中组分在液体石蜡中溶解度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采气体物理吸收技术与静态总压蒸汽法分别测定了甲醇合成过程中反应组分H2、CO、CO2及产物甲醇、水在医用液体石蜡中的溶解度。实验结果表明:随温度增加,H2、CO的溶解度增加,而其他组分的溶解度均降低,在本文的实验范围内,H2、CO、CO2等组分的溶解特性基本符合亨利定律:甲醇和水不满足亨利定律;随温度增加,甲醇的活度系数降低,由实验数据回归得到了各组分的溶解度与平衡压力及温度的关联式,各关联式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7.
吴佩芝 《磷肥与复肥》1997,12(5):31-36,64
CaSO4-H3PO4-H2SO4-H2O四元系统是湿法磷酸领域中的主要相图,直到1958年才由日本学者池野亮当等人*首先发表,而且只是其中关于CaSO4·12H2OCaSO4·2H2O转化过程部分的研究结果。70年代中,笔者在研究半水—二水再结晶流程时发现:在温度恒定的条件下,四元系统中的CaSO4·12H2OCaSO4·2H2O转化过程的平衡点轨迹呈线性,可以用直线方程式计算有关参数,扩大了它的意义。随后,笔者在进行半水—二水再结晶流程的中试时,曾用上述计算参数控制CaSO4·12H2O—→CaSO4·2H2O转化过程中二水物结晶的形成,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8.
在Ellis平衡釜中进行了C2H5OH-OH-H2O-H3PO4体系在不同P2O5,浓度下的汽液平衡研究。当P2O5浓度(wt%)由0%改变到35%时,体系呈盐析效应;而在P2O5浓度40%到45%,在低乙醇浓度范围内,体系呈盐溶效应;在其他浓度范围,仍呈盐析效应。P2O5的加入消除了体系的恒沸点。在实验基础上,一定P2O5浓度范围内,用修正的佐田模型对部分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9.
二甲基硫醚(CH_3-S-CH_3)此品系无色易挥发液体,溶于乙醚和乙醇,不溶于水。其密度约0.845,熔点-83℃,沸点37.5℃。生产二甲基硫醚的工艺路线主要有两条:1.CH_3O与H_2S合成法:2.CH_3ON与CS_2合成法:4CH_3OH...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开发的国外农药新品种(6)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长令 《农药》1999,38(8):42-44
玉嘧磺隆(rimsulfuron)NSO2C2H5SO2NHCNHONNOCH3OCH3C14H17N5O7S24314中文通用名称玉嘧磺隆英文通用名称rimsulfuron(BSI,ISO,ANSI)商品名称Titus(宝成)其它名称DPX-E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