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港东油田一区河流相储集层滚动勘探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大港探区港东油田的实际情况,以储集层的沉积相研究为基础,结合对地震、地质、钻井等资料的研究,分4个层次进行港东一区河流相储集层的滚动勘探:①根据区域精细地层对比和沉积相研究,查明储集层分布;②充分利用地震信息,预测砂岩发育区,指出滚动勘探目标;③应用神经网络储集层预测方法,利用地震信息在砂岩发育区内确定油气富集带,部署滚动勘探井;④根据地震和测井资料,确定油气富集带内单砂体的边界,定量计算单井单砂体厚度。根据预测结果部署的7口滚动勘探井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图3参9  相似文献   

2.
分频解释技术在塔河油田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砂体埋藏深、厚度薄、横向变化大,砂体预测描述困难。利用分频技术对卡拉沙依组薄砂层进行了识别与描述,通过特定频率的相位,揭示了砂组多期沉积的边界,并利用调谐亮点对砂组的分布范围进行了追踪,通过首峰频率估算了砂组的厚度。分频解释技术达到了薄砂岩储集层的识别目的,提高了储层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在充分分析油井潜力的基础上,筛选有利目标,通过建立地震相、剖面追踪、多属性分析、地震分频、体透视及种子点追踪等技术进行地震储层预测,结合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刻画河道砂体展布形态。针对港东油田二区六断块河道砂体厚度薄、油层变化大的地质特征,运用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对该区明化镇组地层砂体分布进行预测。钻井结果与预测吻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孙琦  李春晨 《录井工程》2021,32(1):132-138
大港油田港东开发区东一段属于湖相三角洲沉积环境,砂体发育受沉积相控制,空间分布复杂、横向对比预测难,常规资料与地震识别方法难以满足储集层刻画需求。依托新采集的“两宽一高”高精度地震资料,以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研究思路为指导,以区域沉积演化规律作为宏观约束,通过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应用测井相、地震相识别技术,开展区域沉积相平面特征描述,结合储集层发育特征、含油气性显示结果,多元耦合明确三角洲沉积优势储集相带。应用地震分频和地层切片技术,开展小尺度砂体追踪及属性切片分析,提高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等薄储集层识别精度,盘活了区块东营组的储量潜力,同时形成一套针对三角洲沉积的优势储集层识别与薄砂体追踪技术系列。  相似文献   

5.
宋玲 《断块油气田》2014,21(5):597-600
对于多物源、多沉积相类型、古地貌复杂的地区,常规地震属性储集层预测技术的预测精度会明显降低。为此,文中提出了基于不同物源体系及沉积相类型分区域精确描述的储集层的预测方法,并在准噶尔盆地春风油田进行了有效验证。春风油田沙湾组一段1砂组具有西北和西南2个物源区,主要对应发育近源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和远源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针对西南物源远源辫状河三角洲地震强反射砂体,主要采用了振幅类地震属性特征进行储集层的识别和描述;针对西北物源近源扇三角洲地震空白反射砂体,在"坡折控砂"理论约束下利用地震资料拓频处理技术,实现地震资料有效高频成分的增强,提高地震分辨率,达到追踪描述超覆带砂体边界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对礁滩储集层进行地震正演分析基础上,建立礁滩相储集层的地震响应模式,通过地震属性优选,认为地震反射强度、能量分频扫描等属性对岩性特征都有较好的刻画能力。从区域膏盐岩展布特征、钻井资料、滩体地质模型正演分析、地震反射波形、滩体速度等方面与已知滩相普光气田地震反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论证礁滩储集层地震预测的可靠性。综合应用地震属性反射强度与频谱成像技术进行礁滩储集层预测,发现4个呈南西—北东向成排成带分布的礁滩储集层发育有利区。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现阶段储层预测的难题,在大庆长垣油田杏十区葡萄花油层Ⅰ油层组(P Ⅰ)开展了井震结合储层预测技术研究,进行了多属性井震结合储层预测方法研究攻关,实现了属性切片门槛值的定量化.通过地震属性与井点砂体厚度及井点微相相关性分析,得出砂体厚度越大、砂体规模越大、隔层厚度越大,地震属性切片符合率越高的结论,最终确定了在模式绘图法指导下的井震结合储层预测方法.补充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研究区储层预测精度4.1个百分点,说明利用该方法绘制的沉积相带图更符合动态特征,对油田开发后期的高效挖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沾化凹陷渤南洼陷北部Y184井区沙四上亚段储集层为多期扇三角洲沉积,具有单砂体厚度小、横向变化快、砂泥岩互层等特征,无法定量预测,制约了该井区的高效开发。综合利用深度学习和地震属性预测方法,通过构建虚拟井,解决研究区深度学习训练样本不足的问题,从而挖掘出砂体厚度与地震属性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建立了利用地震属性预测砂体厚度的网络模型,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砂体厚度及其横向展布特征,提高了预测精度,为致密砂岩储集层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储集层预测中如何有效运用地球物理技术,是储集层预测中所面临的难题。在对苏丹M盆地P油田退积型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储集层预测中,总结出结合各种地球物理方法综合预测储集层的研究思路。首先根据已钻井的岩心和录井资料,划分典型井取心段沉积微相,确定研究区目的层沉积环境;然后,以取心段沉积相特征为依据,结合相应的测井信息,将研究区所有井目的层划分为辫状三角洲平原亚相、辫状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辫状三角洲亚相;最后,运用沉积相研究结果,结合高精度井震标定技术,确定主力储集层段地震反射特征,划分地震相,同时运用地震反演技术研究不同砂体的展布特征及其发育期次,并寻找不同砂体的物源方向,对储集层进行综合预测。图6参11  相似文献   

10.
马东油田沙一段发育重力流沉积体系,具有埋藏较深、砂体相互叠置、井间厚度变化大的特点,对储层的识别和追踪非常困难,为此开展了马东油田沙一段有效储层预测技术的研究。针对储集层与围岩的速度差异不明显的问题,利用拟声波反演技术预测有利沉积相带的砂体分布,提高了测井约束反演结果对储集层的识别能力;利用衰减属性分析技术,研究了有利沉积相带内砂岩的含油气性,完成了有效储层展布特征分析。有效储层预测结果与实际钻探情况吻合良好,并指出了有利目标区,为下一步编制开发概念方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小波变换的谱分解技术在地震模型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谱分解技术是一项基于频率谱分解的解释技术,根据地震反射中各频率成分对应的调谐振幅不同,计算出相应的储集层的厚度。小波变换是谱分解的重要方法,将该方法运用到地震物理模型中,不仅可以有效地预测储集层的厚度,而且可以描述储集层的横向变化、沉积相带演变。  相似文献   

12.
针对薄储层预测、砂体相变线识别这一岩性油气藏描述的关键点,在深入分析玉东地区薄储层预测地震地质难点和技术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针对该区的薄储层预测技术思路,即利用重新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联合应用地震子波分解与重构技术、地层切片技术以及基于拟波组抗的地震波波形指示反演技术,同时井震结合,重新预测古近系3砂组砂岩空间展布,并结合钻井和构造刻画了古近系3砂组岩性气藏平面展布形态,预测了新增储量规模。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三维地震数据的构造演化与储层沉积演化解释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平衡剖面解释技术是利用地质构造的复原过程来研究复杂构造区的构造演化特征和过程,并对解释结果进行验证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技术;层序地层学研究则是通过层序的划分与对比以及体系域的构建来认识盆地的沉积演化和沉积相的一种重要解释技术.两种方法一个是研究剧烈构造变形区地质构造解释问题,另一个则是研究盆地沉积特征、沉积相问题.然而对于空间仅具有一定观测尺度,垂向仅有一定分辨率的三维地震数据而言,如何发挥两种技术的优势,解决实际的地质问题呢?通过实际解释研究,提出了基于相对平衡剖面的构造演化和储层沉积演化解释方法.该方法基于三维地震数据,并结合了平衡剖面和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技术特点,不仅可以快速且比较有效地解决较小区域(地震三维区内)构造解释中的问题,快速有效地验证参考标准层解释的合理性,同时可以获得古地貌信息.在此基础上,再结合井信息和三维地震数据中的反射特征,最终获得三维空间的储层沉积演化解释结果.  相似文献   

14.
四维地震资料解释可以看成是一个动态油藏描述过程,其解释方法可分成直接分析法、地震属性分析方法和动态储集层描述方法。文中着重讨论了直接分析法和地震属性技术。直接分析法包括层间时差分析法、振幅分析法、速度分析法和频谱分析法,其基本特点是利用单个地震属性差值对四维地震资料进行解释。地震属性技术分析包括地震属性特征的提取、优化、标定和聚类分析四个方面的内容,它根据地震瞬时属性、层间属性和平面属性的差值的线性或非线性的优化方法对四维地震资料进行分析,以预测储集层特征和储集层流体性质及其变化,增强对油藏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三维可视化河道立体解释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我国东部油田浅层河流相砂岩油藏评价、开发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适合浅层河流相薄互层砂岩的三维可视化综合解释研究技术,主要包括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指导的相控等时小层对比、储层精细标定、精细构造描述、三相(测井相、地震相、沉积相)互动分析、层间砂体相关地震属性优选、振幅属性自动追踪及三维可视化河道立体解释、正演地层解释模型验证、地质统计学储层预测。通过在大港油区港西油田周边地区的实际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而证实了该项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叶泰然 《石油物探》2005,44(6):632-635
川西坳陷陆相砂岩储层波阻抗分为高、中、低3类,其中储层预测的主要目标是具有低波阻抗特征的高孔渗砂岩储层.通过对储层波阻抗特征、地震资料分辨率、模型正演等的分析,提出了基于波形的波阻抗特征识别技术.该技术首先通过地震反射波峰、波谷振幅属性的一、二维匹配特征,判断地震强振幅异常的反射极性,识别波阻抗特征;然后再根据地震相特征,判别河道或三角洲砂岩储层,排除非储层陷阱;最终识别出高阻抗致密砂岩与低阻抗高孔渗砂岩.该技术不受地层埋深的限制,在合兴场气田浅层蓬莱镇组进行了低阻含气砂体识别,得出该套储层砂体越厚,孔渗性越好,含气丰度越高,振幅越强的认识,钻井命中率在90%以上;在丰谷气田深层须家河组进行了高阻抗砂体识别,得出一呈透镜体的反射"异常"为低孔渗致密砂体,砂体越厚,孔渗性越差,振幅越强的认识,预测该砂体不利于天然气的储集.  相似文献   

17.
基于地震理论及地震应用技术,针对外围油田不同的储层沉积模式及实际地震资料,建立地震正演模型,给出了目前地震资料的适用条件;对已经成形的属性分析技术进行了改进并联合地震反演技术对储层进行了精细描述;应用最新的分频解释技术预测储层的优势沉积相带;同时发展了以地震波特征点理论为基础的储层预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济阳坳陷中深层气藏由于埋藏深、地震资料品质不理想及单一的储层预测技术应用效果差的问题,在系统分析沉积相对烃源岩、储层分布、储盖组合和储层物性等控制作用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相控的生储盖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技术,结合相势匹配关系,建立了中深层气藏的相控模式。该技术丰富了中深层气藏勘探的技术方法,在孤北深层天然气藏的预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作为济阳坳陷中深层气藏勘探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中国陆相盆地特有的构造,沉积及物源条件决定了岩性油气藏为中国祟相盆地中广泛而普遍存在的地质现象,随着中国陆相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程度的提高,岩性油气藏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重要性日趋突出,同时,岩性油气藏具有高度复杂性和难以预测性,如何充分利用地震,地质、测井,钻井,测试及分析化验资料,极大地发挥三维地震资料的空间预测能力,形成岩性油气藏描述与预测技术思路及技术体系,提高对岩性油气藏的综合描述与预测能力,是目前岩性油气藏勘探突破技术之关键,文章以准噶尔盆地夏盐3井区岩性气藏描述与预测为具体研究实例,形成了以精细构造分析技术,相(微相)分析技术,层序地层分析技术,储层综合分析与评价技术,地震储层横向预测技术,多参数含油气检测技术,地震多元属性分析技术及综合分析与评价技术等手段为支撑的岩性气藏描述与预测技术体系,实际应用表明,该套技术体系对于勘探阶段岩性油气藏的描述与预测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地震分频技术在扇三角洲演化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震分频是应用离散傅立叶变换(DFT)或最大熵方法,将地震数据分解成不同频率域的调谐体技术,该项技术一般应用在薄层预测方面的研究。根据储层的厚度及分布特征,选择合适时窗参数,提取地震主频率。根据地震主频在平面上的变化,可以检测沉积体边界的变化,为沉积相演化过程提供准确依据。根据地震主频率与储层厚度的转换关系,可以进一步计算储层厚度。TLG油田J2井区九佛堂组-沙海组地层发育扇三角洲沉积,通过应用地震分频技术,重点分析了研究区九佛堂组-沙海组扇三角洲的平面分布及其纵向演化规律,判断了南部边界断裂处物源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特征。实例应用显示,该方法在克服常规预测沉积相边界不确定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常规地震相识别的精细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