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涵管改造往往是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的关键环节,合门水库用虹吸式放水涵管取代原有隐患严重的坝底涵管,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节约工期、节省投资、运行安全、管理方便等优点,为同类工程坝下涵管改造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对点多面广的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勤 《江西水利科技》2011,37(3):174-175,178
通过对小型水库坝下涵管除险加固的形式、设计方法、施工质量控制及出险原因等方面的归纳和分析,提出防止坝下涵管险情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丹棱县大寨水库主坝存在坡坝稳定隐患和坝体坝肩渗漏等病害,通过原坝复核及整治设计,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安全、经济的除险加固措施。整治加固后,主坝的各个部位均符合工程安全运行的要求,水库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4.
套管灌浆法在病险水库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目前病险水库穿坝放水涵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套管灌浆法的加固措施。该技术具有经济实用、安全可靠、施工速度快等特点,为同类病险水库穿坝涵管加固处理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对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开山洞或虹吸管是小型水库输水系统传统加固方法,但都存在隧洞的效果不理想、造价高及工期长等缺点,定向钻方法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定向钻在上蒋水库除险加固中的应用,有效解决了封堵老涵管,新建输水系统的问题,并且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省了工程造价.定向钻方案为水库除险加固中封堵坝下涵管,另建新的输水系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宁海县小型水库病险类型分渗漏、滑坡(裂缝)、坝下涵管破坏、白蚁危害和洪水漫顶五大类.在分析病险水库成因的基础上,根据宁海县历年来对水库除险加固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几种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百东河水库大坝工程质量、防洪安全、渗流安全、结构安全及抗震安全的评价方法以及水库大坝综合评价的方法与结论.提出了土石坝下游坝坡稳定安全系数不足、坝下涵管渗漏、溢洪道两侧山体边坡不稳定等病害的加固方法和技术.对于目前我国正在开展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壁庄水库主要由主坝、副坝、重力坝、正常溢洪道、非常溢洪道、灵正渠涵管及电站等枢纽建筑物组成。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中.开发了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大坝的自动化监测,进一步增强了大坝管理的科学性,提高了水库工程管理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水库大坝的除险加固工作是维护水资源稳定、避免灾难性后果和确保生态平衡的核心手段。文章基于涟源路馆水库大坝工程,分析了其现有的结构老化和潜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明确了除险加固的迫切性,并针对现有病险,从坝坡、坝基及涵管三个核心部分,对大坝除险加固工程施工技术展开分析,以期采取最优的技术方案提高工程安全性,防止潜在的灾害风险,确保坝体的长期稳定性,同时为类似工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科学的安全鉴定及评估结论是合理设计水库除险加固方案的前置条件。以现场安全检查和监测资料为基础,分析坝体防洪能力、结构安全、附属设施现状,对丰仪山水库工程进行了全面的安全分析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坝体高程无法满足防洪要求、溢洪道及坝下涵管等泄洪设施已毁坏,无法达到水库安全运行标准,需针对性地设计加固方案。计算结果表明:水库加固后的结构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1.
水库除险加固后应确保大坝渗流及结构稳定,水库的渗漏量减小。以新疆克克其汗水库为例, 对水库除险加固前后的大坝渗流及大坝结构安全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计算水库加固后年 渗漏水量减少了34%,实际运行期间年渗漏量减少了48%,水库渗漏量减小明显。在各种组合工况下, 坝体、坝基满足渗透稳定要求,上下游坝坡均能够保持稳定。除险加固工程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山湖水库土坝除险加固防渗方案比选,设计采用了多头小直径搅拌桩防渗墙加固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布置与设计。经计算分析,在各种计算工况下,大坝下游坝坡最大出逸渗透坡降较加固前减小,为0.28,小于土的允许渗透坡降0.49,大坝渗透稳定满足规范要求,防渗效果明显。实施后监测结果:防渗墙后各观测点坝体渗流压力(水位)较同期的库水位均有明显下降,且波动较小,防渗墙起到了较好的效果,证明设计方案合理。  相似文献   

13.
蒋春艳  黎峰  张海旭  李贺 《人民黄河》2012,34(4):114-115,118
丁湾水库大坝安全类别为三类,需进行除险加固。大坝除险加固采取了坝基与坝肩帷幕灌浆、坝体高喷灌浆、重建排水棱体、上下游护坡等措施。以加固后的典型坝体横剖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单元法对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等工况下的坝体渗透稳定性进行分析,并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相应工况下的坝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计算结果表明:除险加固后,各工况下大坝浸润线位置明显降低,坝体渗流量显著减小,渗透坡降均小于允许渗透坡降,坝体不会发生渗透破坏;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均大于规范要求,坝身不会发生滑动失稳。  相似文献   

14.
锦屏一级水电站大坝基础地质条件复杂,尤其以左岸f5断层为代表的软弱岩体,断层规模大、岩体性状差,是影响拱坝渗流稳定、抗滑稳定和变形稳定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因而f5断层处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锦屏一级水电站高拱坝能否长期安全运营。为此,对锦屏一级水电站高拱坝左岸坝基范围内的f5断层处理技术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介绍了开挖置换、预应力锚固、高压固结灌浆、水泥-化学复合灌浆及高压水对穿冲洗回填砼等处理措施,并对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监测成果表明,以上综合加固处理措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新疆卫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为例,通过有限元计算,对水库大坝的渗透稳定、坝坡稳定及坝坡与土工膜的接触带稳定进行复核计算。结果表明:在水库正常蓄水位时,下游坝坡出逸段水力坡降均小于允许坡降;通过在坝后设置褥垫式排水与坝坡脚外设置排水沟的方式,下游坝基渗透稳定;当库水位骤降时,大坝垫层与土工膜之间的抗滑稳定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6.
按照SL 258—2000《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要求,采用渗流观测资料分析、渗流有限元计算分析及运行表现分析方法,对峡山水库大坝渗流安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主坝防渗措施不足,工程老化,坝基砂层渗流稳定不满足安全要求;郑公副坝部分坝段坝基渗透稳定,武兰副坝永旺屯放水洞接触渗透稳定存在安全隐患。建议采取防渗加固措施,加固前合理调度运用,加强安全监测。  相似文献   

17.
八角庙水库运行40多年来,主坝出现多处隐患。根据地质勘查的结果对坝体进行加固,通过对坝体加固前后有限元渗流和稳定分析结果可知,加固前心墙下游与坝壳料接触面比降很大,单宽流量几乎达到30 m3/(d.m),下游坝坡在任意一种工况下,安全系数均大于规范值。加固后坝体的单宽流量大大减少,下游坝壳土水平比降降低,防渗效果明显增强。上下游坝坡均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8.
根据黄河源水电站工程的具体情况,通过对两种不同防渗形式的典型断面进行渗流有限元计算分析,全面评价了黄河源水电站工程的渗流安全状况.计算结果表明:整个大坝防渗系统存在缺陷,库内水平防渗与"L"型垂直防渗连接部位未封闭,右岸坝段基础天然防渗条件差、防渗处理不彻底,导致坝后渗漏量大,且已发生渗透破坏,大坝渗透稳定性不满足规范要求.大坝渗流评价为"C"级,建议采取相应加固处理措施,并完善渗流监测设施.  相似文献   

19.
湘潭电厂灰坝至今已运行10余年,地质勘测查明排水系统和棱体均已失效,而且当年采用山坡土风化料筑坝,均匀性和质量较差,因此渗漏现象严重。针对渗漏最严重的1号坝,采用二维有限元,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对渗流场及其渗透变形、边坡稳定等的综合分析,对1号坝进行了安全评价,提出了可供设计参考的加固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狮子冲水库存在的严重隐患,提出了对大坝心墙进行静压灌浆、对坝基进行帷幕灌浆等措施,对加固后的大坝进行渗流稳定分析计算表明,大坝加固后能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