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采用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将传统与现代结合,推动传统线条艺术做创造性的转化,寻找传统文化与独特个性的碰撞点,用现代观念和审美情趣去重新阐释和发掘传统的精华,尽显传统线条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韵味和个性。本文着重从这方面进行探讨,揭示了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平面设计必须从传统线条艺术中吸取养料,引入西方设计理念,使传统的线条艺术更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作为兼具视觉、表演、音乐、电影等相对的传统艺术特征的新艺术,动画并非凭空生造出来的艺术。动画继承了诸多传统艺术的元素,并且将之融合成为自己的特征,而形成特色鲜明的综合性艺术门类。本文阐述了在动画艺术中,如何在形式和内容上的体现传统艺术,并通过分析艺术与技术、艺术的外壳和内核的关系,提出动画艺术如何传承我国的传统艺术,及其在产业化背景下的动画制作中体现出来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何为“新水墨”?(如果我们暂且以“新水墨”来称呼相对于传统水墨的艺术的话。)虽然这个词的出现越来越频繁,但却也越来越让人困惑,新水墨的范围和标准在不同的语境与场合中,其差异性实在太大了。回顾历史,我们可以追溯至上世纪初,五四运动以来对于水墨画改革的讨论和实践上,当时的转型理念探索一直延续至今:立足传统的艺术框架,加入现代化的标准改造,例如将西方的艺术观念与方法引入水墨创作中去,这套方法现在已经成为主流的水墨艺术。另一类被称为“现代水墨”或“实验水墨”的新水墨艺术则完全跳出了传统水墨艺术的框架,它从水墨语言媒介开始转型,采用的更多是西方当代艺术的观念和技巧,以八十年代改革开放、“85新潮”为文化背景。在长期接受传统水墨艺术的规范体系和程式之下,我们该如何看待新水墨的探索及价值7批评家鲁虹说“新水墨画家们用近二十年的时间,对一个古老的画种进行解构与重构,其功不可没。我们不应该超越历史、超越现实,以看待中国当代油画的方式去看待现代水墨,否则,将无法理解新水墨画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及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隔扇门窗雕饰艺术在古建筑中是最富于变化的装饰部分;现代建筑与室内设计,由于追求外在形式,忽略了隔扇门窗内在的审美性与装饰趣味。以生活艺术化的审美观为出发点,从湘南(永州)地区传统隔扇门窗雕刻艺术的"形"、"意"、"神"等方面思考,使现代室内设计更好的继承传统雕饰艺术与传统元素。  相似文献   

5.
论现代数字艺术设计的形式美与传统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斓 《福建电脑》2009,(12):92-92,96
现代数字艺术是数字化时代新兴的艺术形式,发掘现代数字艺术设计与传统艺术的渊源,可以丰富数字艺术语言和正确表现数字艺术的形式美感。正确认识现代数字艺术设计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数字艺术的特点和风格,吸收不同文化、各学科相互补充、相互借鉴是现代数字艺术设计蓬勃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皮影艺术现状和现代设计领域对传统文化的研究现状入手,分析了现代服饰设计中对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提出了以设计推动传承,以设计促进发展的观点。文章着重对皮影艺术与现代服饰设计进行融合的途径进行了分析,使其在展现出新的时代特色及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实现民间传统艺术元素在现代服饰作品中的应用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成的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现代数字艺术的基础和源泉,能使现代数字艺术更具中国特色。传统文化元素与数字艺术的完美结合,将造就出更多人性化、更具创造性的数字艺术作品。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二者完美结合的成功典范,要将数字艺术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处理好,这是我们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元素与数字艺术关系上非常关键的一点。  相似文献   

8.
近几十年来,通过对西方书籍设计的学习借鉴,我国的书籍设计在造型、版式和工艺等方面的水平有了巨大的提升。同时,也暴露出缺乏本民族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的问题。为此,国内的书籍设计师们从传统装帧艺术中汲取精华,尝试创造出能形神统一的新图书,探索出一条使中国书籍设计焕发光彩并长久发展下去的道路。文章从艺术形态,文化内涵和制作工艺等多个角度,阐述了在现代书籍设计中运用传统装帧艺术的优势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论述了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相辅相成的关系,从而论证传统图形在平面设计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论述与例证。知道传统图形并没有消亡而是以另一种表达方式重现时代赋予它的不同韵味。  相似文献   

10.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之眼,应当体现该城市的历史文化。由于地域不同、文化差异、经济发展和人们对传统文化回归的日渐重视,要求我们要积极探索如何在现代公共环境艺术中汲取传统元素的精华。本文探讨将传统艺术纹样融合于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之中,介绍了传统纹样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价值及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主要分析日韩现代广告传播中水墨艺术的设计应用特点、创新形式以及可资借鉴的经验,并就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等问题,探讨传统水墨艺术在中国现代广告传播中的设计应用和未来发展。只有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语言完美结合,中国广告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12.
我国拥有举世瞩目的传统文化,五千年文化积淀为动画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创作资源。随着经济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应该重新塑造带有中国特色的动画艺术。传统文化与动画艺术相融合,既传承和弘扬了传统文化,又将焕发出民族之光的动画艺术提升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就民间传统艺术来说,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艺术中对民间传统艺术进行有效运用的话,不仅能对民间传统艺术进行有效的传承和发展,同时对于设计艺术作品来说,还能有效融入具有明显东方气息的文化要素,提升其本身的艺术价值。文章就其有效运用方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希望对于实现我国民间传统艺术与艺术领域发展的双赢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就民间传统艺术来说,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艺术中对民间传统艺术进行有效运用的话,不仅能对民间传统艺术进行有效的传承和发展,同时对于设计艺术作品来说,还能有效融入具有明显东方气息的文化要素,提升其本身的艺术价值。文章就其有效运用方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希望对于实现我国民间传统艺术与艺术领域发展的双赢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新技术的产生、媒体的变迁,现代艺术设计的媒介已经发生变化,尤其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动态设计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以往提出"动态设计"这个概念只是应用在建筑设计中,是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为拓宽动态设计的艺术研究领域,文章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元素和现代动态设计相结合,从动态设计产生的背景和条件、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元素的提炼与创新入手,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元素在动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探索新的艺术设计之路。  相似文献   

16.
林徽因一生丰富而悠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建筑史上抒写了灿烂篇章,但她在学术上兴趣最浓、造诣最深的还是建筑及传统工艺品上的图案装饰艺术。她始终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难解的渊源,同时也深受国外文化的影响。艺术作为人类生活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一种人生,林徽因的一生体现了她对美永恒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产动画产业成长迅速,日益朝着产业规模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在动画艺术的创作上却始终找不到准确的定位,无法突破瓶颈。本文试从动画电影的内容与形式两方面进行分析,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动画发展的道路,提出了结合贴近现代社会生活的题材与符合中国传统审美意识的艺术形式的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传统文化由于几千年的历史连续性构成了其独特延续的艺术魅力,而现代设计艺术区别于传统的中国式工艺美术,引入中国,要想生根发芽,发扬光大,就不能脱离、割裂甚至忽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本身的独特位置及其千百年来所积淀的包容与影响。所以本土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艺术的融和是导致设计作品能否以旺盛的民族生命力,生存于世界设计艺术之林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9.
数字绘画技术主要应用在商业插画、科普插画、少儿插画、游戏人物及场景设定等方面,其中又是在动画与游戏中应用最广,让数字绘画艺术更好地为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向世界展示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产品,中国的传统装饰艺术将是其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  相似文献   

20.
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更多的趋向是当代艺术设计对传统艺术的表象符号的借鉴,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回归传统,主要的原因是当代生活中,传统文化构筑的生活世界已经渐趋衰微,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艺术符号与当代艺术设计的嫁接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特别是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