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山苍籽及其精油研究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有着丰富的山苍籽资源。山苍籽油在香料、医药、食品添加剂、饲料等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作用。本文对山苍籽油的提取方法、性质、成分、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较系统的总结.并对山苍籽油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山苍籽核仁油含有丰富的月桂酸甘油酯,是代替椰子油合成表面活性剂的重要原料.本文论述了油脂甲酯化工艺路线的先进性,并就山苍籽核仁油甲酯化工艺条件进行了介绍,有关山苍籽核仁油系列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今后将陆续介绍.  相似文献   

3.
“山苍籽核仁油水解新工艺及月桂酸单离研究”是福建省科委下达福建轻工业研究所的科研项目。93年12月17日在省科委组织下由省轻工厅主持,经专家审议后通过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该项目研究采用的预处理工艺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并在国内首次将相转移催化技术应用于山苍籽核仁油的水解,该技术居国内首创;该项目研究采用的精馏  相似文献   

4.
月桂酸是含有十二个碳原于的饱和直链脂肪族一元酸。它是制造合成高压聚乙烯引发剂B、氯乙烯悬浮聚合引发剂以及聚氯乙烯优良热稳定剂二月桂酸二个基锡的重要原料。 椰子油是富含月桂酸甘油酯的一种天然植物油,国外多以它为原料制取月桂酸。我国椰子油产量甚少,但盛产山苍籽油、山胡椒油以及棕榈仁油。本文研究以椰子油为原料制造月桂酸的基本工艺,还探讨用山苍籽油等三种天然植物油制造月桂酸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该文研究沙棘油对黑曲霉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评估沙棘油对黑曲霉的抗真菌效果。通过以不同的浓度沙棘油处理黑曲霉菌丝体,提取黑曲霉线粒体,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线粒体超微结构进行观察;为进一步验证不同浓度沙棘油处理对黑曲霉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测定黑曲霉线粒体的活性氧、丙二醛水平,细胞膜电位变化,三羧酸循环相关酶(琥珀酸脱氢酶和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沙棘油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黑曲霉线粒体结构损伤,经沙棘油处理后的黑曲霉线粒体表现出明显的空泡化、形成异常小泡和线粒体基质结构遭到破坏的迹象,且导致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和三磷酸腺苷酶活性显著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丙二醛和活性氧水平显著升高。综上,沙棘油可以破坏线粒体膜通透性,导致线粒体结构破坏,从而损害线粒体功能,达到抗真菌效果。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脂肪酸甲酯化的用途、合成工艺路线及其试验步骤方法,并对山苍籽核仁油为代表的甲酯合成的原料配比、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反应时间和预酯化条件进行了试验。工艺路线具有先进、独特优点。  相似文献   

7.
举世闻名的“黄果树大瀑布”是贵州的一大胜景,但2009年秋冬季延至至今的干旱造成“大瀑布”大瘦身,贵州全省80多个县遭受干旱,农作物严重受灾。贵州境内多高原山地,安顺市山苍籽是当地的特色自然资源,鸿祥绿色产业公司就是开发利用山苍籽资源取得显著效益的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8.
双菌种曲,增香酵母用于酱油生产新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该课题对沪酿336.2、As3.350黑曲霉双菌种制曲发酵酱油,淋油后添加增香酵母,再发酵增香进行了研究。经正交试验,确定了最适工艺条件,从而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及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双菌种曲,增香酵母用于酱油生产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课题对沪酿3362、As3350黑曲霉双菌种制曲发酵酱油,淋油后添加增香酵母,再发酵增香进行了研究。经正交试验,确定了最适工艺条件,从而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及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0.
我厂自一九六二年以来,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广开油源,加工各种野生油料和热带油料八十多种,共计二万八千吨。截止一九七五年,平均每年加工二千多吨,平均每年增产油脂四百多吨。十几年来,我们在广开油源,为社会主义增产油脂方面,摸索到了一些经验。 野生油源 大有可为 我国地大物博,植物种类繁多,有极丰富的油料植物资源。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野生油料有260余种,经过化验分析,有150种值得用来取油。其中如我厂目前大量加工的山苍籽、漆树籽、名栗籽、乌柏籽、苍耳籽等,含油量很高。野生油源的利用,潜力很大,需要  相似文献   

11.
开发新型天然防霉剂控制粮食霉变是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为研究复配植物精油对粮油储藏过程中常见霉菌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tor)、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防霉效果,挑选活性较强的植物精油进行复配并对联合防霉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复配植物精油对霉菌孢子萌发、菌丝干重和细胞完整性的影响,对其防霉机理进行初步探究。结果显示,牛至精油对赭曲霉和黑曲霉的防霉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7.83±0.58 )、(15.33±0.29)mm,肉桂醛对黄曲霉的防霉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18.50±0.87 )mm;山苍子精油与牛至精油、肉桂醛与牛至精油复配体积比为2:8时对3种霉菌的防霉效果较优;通过对部分抑菌浓度指数判读,两组植物精油复配对黑曲霉和赭曲霉的防治效果为协同作用,对黄曲霉的防治效果为相加作用;山苍子精油与牛至精油按体积比2:8复配可抑制霉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破坏细胞的完整性、改变孢子和菌丝结构;山苍子精油和牛至精油按体积比2:8复配施用于含黄曲霉的玉米上,可有效降低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的含量。本研究为山苍子精油与牛至精油复配作为防霉剂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山苍子精油及提油后余渣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烘箱贮藏法测定几种香辛料精油的抗氧化活性(底物为猪油),结果显示山苍子精油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相当于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的两倍以上,优于姜油、桂应油和桔皮油。而提油后山苍子树皮渣用几种溶剂萃取,并对萃取物进行抗氧化性能检测,均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但强度低于精油。其中氯仿组分的抗氧化效能最优,强度约为BHA的75%。有效成分属于萜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付红军 《食品科学》2016,37(17):65-69
研究微波对山苍子油化学成分的影响及其抑菌活性。采用水蒸气蒸馏(steam distillation,SD)法和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microwave assisted steam distillation,MASD)法提取山苍子油,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山苍子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滤纸片法测定山苍子油的抑菌活性,并对其抑菌机理进行探讨。两种方法提取的山苍子油中,橙花醛(SD:14.82%,MASD:11.50%,以上数据为相对含量,下同)、香叶醛(SD:17.95%,MASD:13.90%)、柠檬烯(SD:10.80%,MASD:5.57%)、α-松油醇(SD:5.70%,MASD:9.05%)、桉树脑(SD:7.11%,MASD:12.88%)和芳樟醇(SD:8.44%,MASD:12.65%)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微波作用下,单萜类化合物之间发生了化学转化。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山苍子油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黑曲霉和根霉的抑制活性优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山苍子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和根霉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3.12、6.25、1.56、3.12 mg/mL。山苍子油能够破坏菌体细胞膜结构,增加细胞膜通透性,从而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14.
卢锟  唐雅珂  龚吉军  唐静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3):110-113,119
为探明部分植物精油对大米的防霉效果,选取提自蓝桉叶、薄荷、山苍子、孜然、丁香、肉桂、花椒、香茅以及迷迭香的9种精油为研究对象,以大米青霉和黑曲霉为目标菌,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最低生长下降浓度和联合抑菌效果,以确定单一精油的抑菌效果、复配精油的协同抑菌效果及其最佳配比。结果表明,在所选9种精油中,肉桂和丁香精油对大米青霉和黑曲霉的抑菌效果最好,山苍子和蓝桉叶精油次之。在两两复配精油中,当肉桂精油与山苍子精油的比例为3:1(v/v)时,对大米青霉和黑曲霉的抑制效果最佳,其最小抑菌浓度为0.1 μL/mL,比单一精油的浓度下降了20~180倍。研究表明按适当比例复配的肉桂与山苍子复合精油是具良好应用前景的大米防霉保鲜剂。  相似文献   

15.
山苍子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其叶、花、根及果皮均含有精油.山苍子精油是一种天然的抗菌剂,对多种细菌和真菌都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抗氧化、抗炎、趋避蚊虫等生物活性.但由于山苍子精油存在水溶性差、挥发性强、遇光遇热易分解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需要对山苍子精油进行包埋,增加其水溶性和稳定性,使其适用于更多领域.本文...  相似文献   

16.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是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极易在食品加工设备表面生成生物膜,增加食物污染的风险。山苍子精油作为植物源天然提取物,对S.aureus有良好的抗菌效果,但其抗MRSA生物膜能力及作用机制还知之甚少。本实验研究了山苍子精油对MRSA生物被膜及其多糖细胞间黏附素(PIA)的调控基ica A的抗菌机制。结果表明:山苍子精油对MRSA生物膜的MBIC是2.0mg/mL,MBEC是4.0mg/mL;由菌落计数法可知,山苍子精油的抗MRSA生物膜能力与精油浓度和处理时间呈正相关。抗生物膜机制的初步探索结果表明,MRSA生物膜的代谢水平和细胞外聚合物(胞外多糖,胞外蛋白和胞外DNA)的形成受到山苍子精油的抑制。此外,在分子水平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山苍子精油可以显著抑制MRSA生物膜中ica A基因的转录水平。  相似文献   

17.
山苍子精油抑菌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顾仁勇  刘莹莹 《食品科学》2006,27(11):86-89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从山苍子中提取精油,用滤纸片法测定山苍子精油对常见细菌、霉菌及酵母的抑菌圈大小,同时研究了pH值及加热处理对山苍子精油抑菌效果的影响,并以过氧化值为指标,测定了山苍子精油对猪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山苍子精油对枯草杆菌和白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处于10~15mm之间,属于中度敏感;对大肠杆菌、黑曲霉、青霉和酵母的抑菌圈达15mm以上,属最敏感;山苍子精油的抑菌效果在pH值5以下强烈,pH值6以上随pH值增大有所减弱;经80、100、121℃加热处理15min对其抑菌效果无明显影响;山苍子精油具有一定的氧化作用,但其抗氧化能力弱于TBHQ。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山苍子精油与食品添加剂对水产品腐败菌的联合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山苍子精油的化学组分进行分析;然后以腐败希瓦氏菌SM-R2、莓实假单胞菌SM-R1、摩拉维亚假单胞菌SM-T1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研究5种食品添加剂的抑菌活性;通过棋盘稀释法研究山苍子精油与聚赖氨酸及柠檬酸的联合抑菌效应。结果从山苍子精油中检测出16种单体化合物,且主要成分为柠檬醛,相对含量为62.7%;天然防腐剂聚赖氨酸和柠檬酸对3株受试腐败菌株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25、2 mg/mL;山苍子精油与聚赖氨酸联合抑菌时具有相加效应。结论将山苍子精油与聚赖氨酸联合使用具有相加效应,能有效扩大精油抑菌范围并减少其使用量,有望应用于冷藏水产品的绿色保鲜。  相似文献   

19.
山苍子油(皮油)的主要成分是柠檬醛,除了食用外,还具有其它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总结了自2007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在山苍子油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柠檬醛提取、抗菌、驱蚊驱(杀)虫、抗氧化、保鲜、抗癌、制备抗菌材料等方面。山苍子在我国分布广泛,是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植物资源,加强山苍子油的应用研究,促进相关产品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香辛料精油用于猪肉保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顾仁勇  刘洪  傅伟昌 《食品科学》2007,28(8):498-500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获得丁香、肉桂、山苍子和牛至四种香辛料精油,配比成不同浓度的四种复合保鲜剂,对鲜猪肉进行处理,结合真空包装,于0~4℃贮藏,测定肉样的理化、微生物及感官指标对肉样新鲜度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其保鲜效果。结果表明:9%牛至精油+9%丁香精油+9%山苍子精油+9%肉桂精油的复合保鲜剂,结合真空包装技术,在延长冷藏猪肉保鲜期方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