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基于Kriging插值的数字地图生成算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基于Kriging法进行水深数据插值形成规则网格数字高程模型的算法,对海底数字地图的模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是海底地形匹配定位技术研究的关键.数字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可行.  相似文献   

2.
保持地貌特征的数字高程模型生成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数字高程模型中的地貌信息与精度对于分布式水文模拟与分析具有重要影响,提出了一种应用数学形态方法从数字化等高线数据内插生成栅格数字高程模型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栅格化后的等高线单元进行数学形态学的膨胀处理,形成等高线单元的骨架单元,分析了骨架单元与主要地貌特征的对应关系,对骨架单元进行插值.然后基于骨架单元的膨胀路径,对剩余单元进行线性插值,完成整个数字高程模型的生成.通过实验分析表明:该方法生成的DEM不仅满足单元高程的测量精度.而且正确表达了等高线数据中所蕴含的地貌特征信息,能够更好地满足分布式水文模拟中地貌特征提取与水文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不同格式的数字地图之间不能进行数据共享的问题,在阐述传统数字地图和数字高程地图的建模思想及数据存储格式后,通过流程图给出了它们之间相互转换的算法,并利用仿真实例验证了转换算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进而分析了在格式转换时数字高程地图的分辨率对各建筑物顶点误差的影响.此外,将数字高程地图作为三维射线跟踪模型的输入,对垂直极化的偶极子天线进行了仿真,并直观地给出了功率覆盖的预测结果,扩展了射线跟踪模型的适用范围,为城市微小区场景下的电波传播特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克里金插值算法在等高线绘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普通克里金插值方法的原理及步骤,利用普通克里金插值法对离散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进行了插值加密;在Windows环境下,以VisualC++6.0为开发平台,以OpenGL为工具,建立了基于DEM的等高线模型;对克里金插值法与距离反比插值法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克里金插值后生成的等高线模型比距离反比插值后生成的等高线模型精度高、误差小.  相似文献   

5.
用基因表达式编程生成数字高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高程模型是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形分析的基础。在处理采样点缺失时,常用的空间插值方法难于客观地确定插值函数结构和参数。本文将基因表达式编程技术应用到数字高程模型的生成中,做了下列工作:(1)形式化描述高程基因,缓冲区和簇等概念;(2)证明了深度定理及引理;(3)提出了缓冲区策略(BS),适时注入优质高程体;(4)提出了动态簇的搜索算法(DCSA),方向搜索相关点算法(SCPD)和象限扩展搜索算法(ESDA),按方向动态扩展搜索簇,避免了冗余点的计算;提出了移动拟合GEP算法(EF-GEP),插值空间细分,缩小了拟合空间;(5)实验表明新方法是有效的,平均进化代数为227代,平均最高适应度为97.4527,提高了7.23%。三维地质模型形象地表达出了地质体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雷达机动部署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克服常规雷达机动部署靠人工勘测阵地费时费力的缺点,给出了一种基于GIS自动化辅助决策的雷达机动部署系统的设计,采用了插值算法产生数字高程和数字化探测概率空间,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提高雷达机动部署的快速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VRML的煤矿床三维可视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VRML的煤矿床三维可视化的一般方法.该方法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个规则的网格,用距离幂次反比法对煤矿床顶底板高程进行插值,形成数字高程模型.依次连接各个网格顶点形成煤矿床顶底板表面和侧面,从而构成一个闭合的三维地质体.运用VRML中的IndexedFaceSet节点构造了一个能够在网络上运行的煤矿床实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表明,VRML为实现网络虚拟现实环境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内插方法是影响数字高程模型精度的主要因素。以黄土丘陵样区为例,采用检查点、等高线套合等方法对内插结果进行精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取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进一步评价各内插方法的优劣。实验结果表明:1)利用检查点法、等高线套合法进行精度分析的最优插值方法为径向基函数算法,样条函数插值次之;2)利用地形因子进行的精度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样条函数插值方法最优,径向基函数算法次之;3)两种方法一致表明在实验区自然邻域插值、反距离加权插值(IDW)、Kriging插值的插值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9.
为了准确评估武器装备在战场电磁环境中的作战效能,从定量分析的角度,采用三维矢量抛物方程方法建立电磁环境仿真模型,通过Kriging算法对地形高程进行插值,在理想边界条件下,分析了远距离不同高度的电磁波衰减特性,并与二维抛物方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论表明,电磁环境仿真模型能够给出战场电磁环境的基本数据,计算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数字高程模型(DEM)作为数字摄影测量、数字测图的重要产品,在测绘领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以建立基于等高线的高质量数字高程模型为目的,介绍当前等高线生成DEM的方法,对常用的构建DEM的插值方法进行分析,并系统描述构建各种不同DEM方法的优缺点.针对规则格网(GRID)与不规则三角网(TIN)表达形式的DEM,对优化等高线数据内插方法进行系统地比较,使等高线内插DEM能够更加真实自然地反映地表情况.  相似文献   

11.
基于LIDAR点云数据插值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机载LIDAR技术可以获取高精度﹑高密度的三维坐标数据,并生成三维立体模型,构建用户感兴趣的DEM和DSM,如今需要快速高效的处理LIDAR点云数据,研究和探讨最合适的插值方法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着重研究了不同插值算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DEM若干理论问题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用中误差描述和评价DEM整体精度的DEM随机误差观提出质疑,认为DEM是由带随机误差的原始数据内插而成,DEM误差就应由性质不同的两部分误差组成,即测绘所产生的随机误差和内插所产生的对地表曲面的逼近误差,二者可分别进行质量控制,对于内插误差,应采用定义域内的全部点是否符合最大绝对偏差的一次性否决法进行检验.通过讨论三维地面概念模型和DEM高保真问题等概念,说明DEM误差以随机误差概而论之的实质是漠视了DEM高保真这一质量要求;并结合地图代数研究,论述等高线族和地形结构线族的空间几何对偶关系———后者是前者的广义Voronoi界线,因此,当利用等高线数据生产DEM时,并不存在选择性采样F-S数据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DEM神经网络的基本问题,对神经网络动力系统进行多层感知,形成DEM高程微分方程内插算法,从而能够在图像修复、语音识别、控制工程领域得到应用。通过高程微分方程的动态对象分析,可以对数据聚类,形成系统模型优化方案,保证网络性能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14.
通过给出在测、绘数据上常用的线性、三角形上线性、双一次拟线性3种DEM内插方法的内插误差模型和偶然误差在该逼近函数下的传播模型,对把地面或其局部视为随机曲面的观点以及以随机误差概括DEM误差的流行观点和方法提出明确异议,给出具体的论据和分析;并针对所有DEM生成方法均使用内插方法,却大多避而不谈逼近理论和逼近误差的怪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针对DEM建模及三维可视化时间过长的问题,提出一种缩短DEM建模及三维可视化时间的方法.方法 采用改进Delaunay三角网构建DEM,在ImageJ中实现其三维可视化.结果 笔者提出的改进算法建模时间低于基于分治算法和基于凸包算法建模,在实现DEM三维可视化上,利用ImageJ完成的速度快于利用OpenGL、Direct3D和VRML实现的三维可视化.结论 通过对不同数量样本点的测试分析,该算法缩短了DEM建模时间,同时加快了DEM三维可视化的速度.  相似文献   

16.
为减小插补输出速度的波动,提出基于预估 校正公式的参数曲线插补算法.该算法包括插补预处理和实时插补两部分.插补预处理采用S曲线加减速算法规划插补速度,得出插补速度与时间关系.实时插补用Akima插值法计算插补速度,用五阶龙格 库塔法计算参数的初值,用五阶预估 校正公式计算下一插补参数.对比研究了提出的算法与基于泰勒级数展开插补算法对同一条参数曲线的插补效果,结果表明,与基于泰勒级数展开算法相比,在数控加工中,提出的算法可减小插补输出速度波动,提高机床运动的平稳性,提高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7.
在现有的粗差探测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离散形式DEM的粗差探测算法,并采用实测的ZX铁路线DEM数据对该算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对不规则DEM粗差的探测有效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