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CDIO工程教育的理论研究,根据机械类专业教育教学的规律,构建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新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改变传统的办学模式,采用"3+1"模式要求学生一年在企业进行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使学生得到真实的工程环境的锻炼,直接培养了学生工程能力,使学生的工程素养和职业能力大大地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品质。  相似文献   

2.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是发展智能制造行业亟需的人才培养重点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工业机器人集成设计、编程操作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目前智能制造行业更新快、问题多元化、知识点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对企业的调研分析,根据接智能制造行业的用人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特征,该文重点梳理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知识点、技能点,梯度递进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微型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等4个学期项目,深度改革现有课程,创新运用学期项目贯穿式的教学模式,着重解决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学生眼高手低和实践能力弱、用人需求与企业实际岗位不匹配等问题。实践表明,新课程体系实施,学生能有效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项目实践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学生毕业即上岗的培养目标,缩短了智能制造行业人才的培养周期和减少培养成本,得到了合作企业的高度认可,在同行业中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制造类专业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方案,对制造类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培养现状及发展需求进行了分析,为制造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高等工科院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弱,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高等工科院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承担着为我国的制造工业培养新型制造技术人才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新技术新工艺》2006,(7):49-49
为配合支持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方针和政策,满足工程技术职业教育市场的迫切要求,2006年6月,CAXA教育培训计划推出全新“CAXA数字化设计制造教学平台”,该平台是专门配合各类工科院校进行现代数字化设计、工艺、数控加工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和实训环境,旨在帮助各院校培养符合现代制造业需要的高级技能型职业技术人才。该计划将在“十一五”期间,与全国3000所院校或培训机构合作设立CAXA教学培训中心,开展数字化设计制造教学工作,培训师资15000人,培训学生或学员150万人。  相似文献   

6.
刘钢柱 《中国机械》2014,(23):23-24
模具制造专业实习教学关系到学生能否运用所学模具设计与制造的理论知识解决企业碰到的实际问题。以学生为中心的实习教学已改传统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模具制造能力、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缩短与一线企业的距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模具制造专业实习教学的现状,并对模具制造专业实习教学改革提出了合理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正位于纽约特洛伊市的伦斯勒理工学院(RPI)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理工大学,素来以高度重视制造技术教学和研究而著称。至少学校备受瞩目的工程学院里的一个项目教给了学生们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RPI的AML课程主要是教授未来的工程师们如何使用不同的系统进行加工制造。"工程学院制造和原型制作方面的负责人Sam Chiappone告诉我们,"第一学期,通过练习学生们熟悉了制造方法,例如CAD/CAM、机器人技术、工  相似文献   

8.
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一所高级中学,开设了一门制造业职业培训课程,此课程由学生们亲自动手制造零件。该计划一枝独秀,实现了双重受益。不仅帮学生们学到了真正的技术,有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也为高中学校制造业解决了资源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3D打印技术是制造业领域中一种先进的制造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制造模式。为了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增强其对先进制造技术的认识和了解,现代工程训练中心开设了基于3D打印的教学实训,并进行了实践,课堂反应效果良好,引起学生浓厚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3D打印技术作为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支撑,促进了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进一步推进了工程实践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0.
为尽快适应全球“工业4.0”的到来,智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及“中国制造2025”对应用型数控技能人才的需求,积极调整培养规划及策略,培养更多符合智能制造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数控应用型技能人才已迫在眉睫。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数控人才培养应抓住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在研究企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上,立足数控装备制造领域,对数控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改革。通过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合理优化课程体系,渗透交叉学科,强化实践技能,深化校企合作,深度融合课程思政,提升育人质量等方面进行合理优化,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控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创意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培养新一代智能制造人才展开了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1.
以智能制造数控加工生产线生产保险柜锁芯工件为例,设计了智能制造数控加工生产线虚拟仿真实训项目.介绍了项目的设备、工作流程,给出了项目的目标、实施步骤和评分标准,并对项目进行了总结.教学实践表明,这一项目能够有效完成工业机器人机床上下料工作站的布局和仿真,使学生系统掌握机器人智能制造数控加工生产线工作站的设计流程、机械装置的创建方法,以及多机器人通信协调和多机编程等技能,提高学生解决智能制造数控加工生产线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先进制造技术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改革,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对国有大型机器制造企业内部成本核算工作在机制改革过程中如何进行规范管理 ,强调了加强对核算人员及有关人员进行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培训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向制造强国加速转变,对增材制造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也对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增材制造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国内高校在增材制造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方面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涉及的授课方法及实验环节需要进一步探究。该文提出增材制造技术课程五步教学方式,包括课堂教学、行业专家讲座、实验室培训、3D打印实践和结果分析总结。分析了增材制造数字化辅助教学的特点,给出了新工科背景下课程的目标与任务,介绍了增材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分类及区别,面向工程专业学生重点教授选择性激光烧结、熔融沉积、电喷打印、双光子聚合等增材制造技术。邀请了增材制造行业或学术圈专家,从不同视角向学生介绍增材制造发展动态、国际前言技术、与增材制造相关的材料表征技术。依托授课教师科研项目,选择电喷打印技术为学生提供实验条件,讲解电喷打印技术的预处理、打印成型和结构表征,引导学生将实验结构与分析测试撰写出报告,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旨在探讨增材制造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授课思路和实验实践,为新工科教学改革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PLC课程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所进行的教改尝试。从精选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到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首先分析了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再从先进制造技术对工程教育的挑战出发,系统分析了当前我国工程教育所存在的不适应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问题,探究了这些问题产生的深层次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面向先进制造技术的工程教育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高职院校智能制造或先进制造类专业群内涵建设,显著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单元集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等课程的理解,研制了一种模拟智能制造中电气控制系统的实操平台.平台采用模块集成化结构,功能拓展性、现场适应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可以模拟智能制造生产流程,且与企业生产标准...  相似文献   

18.
沈城  陈逆波 《中国机械》2014,(7):252-252
机械制造这一行业的发展趋势必然是要融合绿色机械制造这一理念的,虽然国内目前已经有了对这一理念的理解,但是目前还处于初期起步环节,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的开发与创新。本文的主旨是分析当前的绿色制造工艺,并对绿色制造工艺的前景进行展望,并就如何将绿色制造的理念渗透给学生,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9.
将中德SGAVE教学模式在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教学中进行推广,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对部分专业课程进行重新整合,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教学方案。结果表明中德SGAVE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使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教学能够紧跟汽车产业发展,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精湛、懂管理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机械设计与制造系列专业课程进行课程体系优化,以面向产出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以多主体为评价标准构建教学模式,以持续改进为目的 建立考核机制.实践表明,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引领下的机械类系列专业课程体系优化,遵循目标性、效率性及渐进性原则,具有开放式、多元化、多维度、任务驱动、自主实践等特点,显著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实现了与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相适应的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