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为研究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麦垛山煤矿工作面顶板侏罗系低阻岩层富水性的效果,建立了工作面顶板低阻岩层局部富水的全空间三维地质模型,分析总结其电磁响应特征。根据麦垛山煤矿顶板岩层富水性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工程应用情况,结合已知水文地质资料,对探测结果进行分析与解释,后期探放水钻孔较好地验证了圈定的相对低阻异常范围的准确性。研究表明:矿井瞬变电磁法能够实现对采煤工作面顶板侏罗系低阻岩层中富水区的准确探查,可为受顶板水害威胁且具有类似电性特征的工作面的开采提供安全地质保障。  相似文献   

2.
该文介绍了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及资料处理解释方法,并结合某矿工作面顶板富水性探测实例,证明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工作面顶板富水区位置和范围是非常方便、快捷、有效的物探方法之一,能为矿井水害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小伟 《煤矿安全》2013,(2):138-141
针对红柳林煤矿生产和建设中存在的5#煤层顶板水害问题,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法对25203工作面顶板基岩层的富水性及隐伏含水构造进行探测,查明了该工作面顶板岩层富水区的分布情况。其结果表明:瞬变电磁法能较好的探测工作面顶板含水层富水层位的的空间位置及富水程度,为回采工作面防治顶板水工作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煤矿水害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顶板砂岩、灰岩、泥岩的电阻率差异明显,而富水性对砂岩、灰岩的电阻率影响较大,符合瞬变电磁法探测的地球物理依据,因此可以采用瞬变电磁法对工作面顶板富水情况进行探测。通过对3405工作面顶板砂砾岩富水性探测及验证结果可知,矿井瞬变电磁法是一种便捷有效的井下物探手段,能够为煤矿顶板防治水工作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通过介绍对水体敏感的矿井瞬变电磁法和对构造清晰的无线电磁波透视法的工作原理、装置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说明了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工作面顶板砂岩富水区和无线电磁波透视法探测工作面内部隐伏构造及基岩穿刺的效果,结果表明矿井瞬变电磁法是煤矿井下水文探测最理想、有效的物探方法之一;无线电磁波透视法对探测工作面内隐伏构造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煤炭技术》2016,(3):137-139
根据火烧区煤岩层中富水岩性的不同地质特征,采用瞬变电磁法对火烧区煤岩回采工作面顶板进行探测,结合井下的地质资料判断是否出现富水区域。结果表明,矿井瞬变电磁法能有效圈定出火烧区下伏煤层工作面顶板富水性的位置和范围,探测结果与钻探验证结果基本吻合,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工作面顶板岩层含水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煤层顶底板水害是导致矿井重大突水事故的主要原因,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在工作面回采前必须对顶底板岩层进行探测,查明其含水异常体的分布情况。介绍了矿井瞬变电磁法的基本原理、施工方法、技术特点及资料处理解释方法,并结合某工作面顶板岩层探测实践表明,矿井瞬变电磁法作为一种方便、快捷、高效的探测方法可以准确圈定顶板岩层富水异常区的分布范围,并对其富水程度做出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8.
利用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工作面顶板岩层含水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层顶板水害对煤矿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保证工作面正常回采,必须在开采前查明顶板岩层含水性。介绍了矿井瞬变电磁法在煤矿井下探测的基本原理、工作方法和技术特点,给出全空间条件下磁偶源晚期视电阻率表达式和不同瞬变延时所对应深度表达式,结合工作面顶板岩层含水性探测实践,探讨了资料解释方法和效果。研究表明,矿井瞬变电磁法能够有效地确定工作面顶板岩层富水位置和范围,可为矿井水害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根据煤矿工作面采空区富水岩性的不同地质特征,采用瞬变电磁法对山东鲁泰煤业鹿洼煤矿23-03工作面顶板采空区进行探测,并结合井下的地质资料判断是否出现富水区域。结果表明,矿井瞬变电磁法能有效的圈定出23-03工作面顶板采空区工作面富水性的位置和范围,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矿井瞬变电磁法在探测顶板富水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振华  张飞 《煤矿安全》2012,43(5):94-97
白家庄煤矿为了掌握36810工作面顶板富水性情况,防止矿井水害的发生,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法对36810工作面顶板进行了富水性探测,结合水文地质资料对其探测结果的分析:发现工作面运输巷和轨道巷顶板100 m内有强富水体发育,切眼处顶板基本无异常。  相似文献   

11.
为了避免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形成突水威胁,在工作面形成通风系统后,通过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法对工作面内部及顶部区域进行富水性探测,为下一步工作面探放水工作圈定目标区域。对晋城煤矿XV3307工作面重点关注区域及层位采用密集角度进行探测,结果表明:矿井瞬变电磁法密集角度探测,对采空区及富水区的富水性探测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多相变沉积条件下煤层顶板含水层富水区域分布及特征的探测预报问题,采用矿井瞬变电磁多角度探测技术,在巴彦高勒煤矿311306工作面探测,划定异常范围及强弱,进行钻探验证,并对比分析探测成果与疏放水钻孔涌水量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多角度瞬变电磁法能够对工作面顶板上方多相变沉积岩含水层的富水区域及强弱进行有效探测,异常的强弱与钻孔涌水量相对较大区域呈对一定的线性对应关系。对具有相似地质条件的矿区的工作面回采前物探探测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应用瞬变电磁法(TEM)探测工作面顶板岩层的富水性,圈定影响工作面回采的相对富水区,通过钻孔探放水措施对探测结果进行验证,总结瞬变电磁在相似地质工程条件下的应用规律,以对今后工作面的探测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4.
江球 《煤炭工程》2012,(12):41-44
 一直以来,煤层顶板水害问题是红柳林煤矿安全生产的严重威胁,为保证5号煤层工作面安全回采,应在开采前期查明顶板基岩层导、含水构造及其富水性。由于矿井瞬变电磁法对低电阻率地层均有反应敏感、分辨率高及探测深度大等优点,为本次工作面顶板水害防治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本文利用矿井瞬变电磁法基本查明了该矿15204工作面顶板导、含水构造,圈定了富水异常区,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对该矿区今后顶板水害防治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由于对煤矿工作面顶底板和掘进工作面前方富水构造情况不清,导致近年来煤矿井下水害频发。介绍了矿井瞬变电磁法超前探测原理、井下探测工艺、数据采集和资料处理流程,总结出富水异常体解释和划分方法。应用YCS40矿用本安型瞬变电磁观测系统对霍州煤电集团文明煤矿掘进工作面进行了超前探测研究,结果表明矿井瞬变电磁法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报掘进工作面前方100 m内的富水异常体。  相似文献   

16.
矿井涌水量的准确预测一直是煤矿地质工作者的难题,本文以新安煤矿首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裘布依公式计算了涌水量,通过矿井瞬变电磁勘探探测了首采工作面的顶板富水性分区。计算最大涌水量71.3m3/h,正常涌水量31m3/h。实际开采结果是最大涌水量出现在探测结果富水区为70m3/h,正常涌水量基本处在25~30m3/h。认为矿井瞬变电磁勘探和解析法裘布依公式在工作面顶板富水性探测和涌水量计算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矿井瞬变电磁法的原理,矿井瞬变电磁法的探测装置、参数及在掘进工作面和回采工作面中的基本探测方法。对于掘进工作面,水平横向的扇形测线布置14个方向,竖直方向布置3个方向,可较好地完成掘进工作面顶板、顺层和底板的超前探测;对于回采工作面,两巷探测方向按与煤层呈30°、60°和90°角向顶板和底板探测。某矿在掘进工作面及回采工作面进行了瞬变电磁法探测,钻探及后期掘进和回采揭露结果验证此方法具有较好的探测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查明回采工作面的地质构造及煤层富水情况,以排除回采时的隐患,通过采用物探方法对工作面进行探测。采用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法、矿井音频电透法以及瞬变电磁法3种物探方法,对工作面进行了综合勘探。结果表明:瞬变电磁法对富水性区域反应良好,而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法和矿井音频电透法对富水性较弱的构造也有较好的响应,其中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法对陷落柱探测比较准确,而矿井音频电透法偏向于断层的探测。  相似文献   

19.
矿井瞬变电磁法在工作面顶板富水性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牟义  李文  黎灵  陈清通 《煤矿安全》2011,42(1):104-107
在井下全空间条件下,使用加拿大PROTEM瞬变电磁仪,对宁夏某煤矿1121工作面顶板富水性进行了探测,运用三维切片技术,分析解释了工作面顶板富水性的问题,对瞬变电磁法井下全空间应用及井下突水探测具有重大意义,为煤矿防治水提供了最新手段。  相似文献   

20.
李佳  李恩来 《煤》2022,31(1):65-67
为了消除王庄煤矿孤岛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面临的水害威胁,确保工作面安全开采,文章以52M2工作面为例,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法对工作面富水情况进行探测及分析。根据探测结果,以及已有矿井地质水文资料综合分析,52M2工作面存在YC-1顶板富水异常区、YC-2和YC-3底板富水异常区,并通过现场钻探验证,证实了探测结果的准确性,并结合工作面实际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水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