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PSS/E的短路电流衰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大电网短路电流超标日趋严重、中国现行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偏于保守的情况,在PSS/E机电暂态仿真环境下研究发电机?负荷和励磁系统模型对短路电流衰减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在动态仿真过程中,不同的元件模型对短路电流衰减有较大的影响,可作为研究与评估电网实际短路电流衰减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PSS/E电力系统仿真软件,采用Fortran语言对电力系统励磁系统进行了自定义建模。首先介绍了PSS/E用户自定义建模的基本原理及主要难点,其次对励磁系统中常见环节进行等价变换以方便选取状态变量;然后利用Fortran自定义了SEXS型和Vco Type 16型励磁系统;最后在WSCC 9节点测试系统上进行仿...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的原理及应用进行研究.以200 MW水轮发电机为例,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电力系统稳定器仿真模型.在Simulink环境下对仿真模型进行了故障仿真,对电力系统稳定器的应用效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4.
对PSS/E下多端直流系统的自定义建模展开深入研究。从机理层面研究PSS/E多端直流自定义建模方法;介绍多端直流系统各组成部分的自定义建模重点与实施步骤,明确多端直流自定义建模的数据要求和流程控制;以BPA中DN双端直流模型为参考,在PSS/E自定义环境下搭建并联型三端直流模型,并与PSCAD/EMTDC环境下的并联型三端模型进行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所建自定义多端直流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电力系统稳定器(PSS)是目前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分析了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及其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以PSS为辅助控制的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方式,基于Matlab构建了改进的PSS励磁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在三相短路以及断线故障情况下对单机无穷大系统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加装PSS的励磁控制系统的各方面性能优越于无PSS的励磁控制系统,为励磁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感应电动机模型是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理论研究和工程仿真计算中最常用的负荷模型,其运行特性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行为有重要影响.深入研究了感应电动机模型结构与其行为模式之间的关系:阐述并提出了既能描述负荷的功率恢复特性,又能描述负荷的低电压失稳特性的综合负荷模型结构应当满足的必要条件;提出适合于电压稳定分析的综台负荷模型的基本结构形式对电力系统综合负荷建模具有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混合模型,该模型将经验模态分解(EMD)、支持向量机与BP型神经网络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了各方法的特点。利用经验模态分解将负荷序列分解成若干序列,根据各序列的变化特点,在考虑温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不同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然后利用BP网络进行非线性重构得到最终预测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基于电网仿真软件PSS/EBKDY模块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计算方法,分别用PSS/E和BPA机电暂态仿真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校核.仿真结果显示,基于PSS/EBKDY模块的短路电流算法有较好的精确度,但该算法的缺点是不够保守,这将影响其在工程短路电流计算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介绍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稳定器(PSS)仿真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相应的励磁自动控制系统,并对该系统在采用PSS前后受到小扰动时的情形进行了模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发电机按端电压调节励磁的同时如采用PSS,系统受到小扰动后能迅速恢复平衡,从而避免低频振荡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采用EEMD与动态神经网络络相结合的混合模型进行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的方法.首先运用EEMD将非平稳的负荷序列分解,然后根据分解后各分量的特点构造不同的动态神经网络对各分量分别进行预测,最后对各分量预测结果采用BP网络进行重构得到最终预测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基于最小熵H_∞控制的降阶电力系统稳定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力系统的低频振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熵H∞控制理论的电力系统稳定器的设计方法。为了获得低阶电力系统稳定器,采用降阶方法分别对原系统和控制器进行了降阶处理。利用BFO-PSO混合算法对权函数进行选取,把多个不同的设计目标转换为不等式约束,将加权函数的选取表示为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针对4机2区域电力系统,根据参与因子确定PSS的安装地点,设计了抑制区域振荡的最小熵H∞电力系统稳定器。仿真结果表明,最小熵H∞电力系统稳定器能有效地抑制区域间的低频振荡,并且对整个系统的阻尼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2.
PSS参数选择和优化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的参数设置对其控制效果至关重要,以系统功率振荡和功角振荡幅值最小为目标,应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NETOMAC,对PSS参数进行优化,保证所选定的PSS参数具有良好地抑制低频振荡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应用参数优化方法,可迅速得到具有良好控制效果的PSS参数,并使其能满足多种运行方式的要求,是一种高效实用的参数调试方法.  相似文献   

13.
On the foundation of nonlinear robust control and exact generator model, this paper presents a design principle of NR-PSS (Nonlinear Robust Power System Stabilizer) for multi-machine power system, based on which an industrial NR-PSS equipment is developed. For popularizing it, the proposed parameter setting method of NR-PSS is completely the same as the widely used parameter adjustment rule of PSS. By virtue of 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or (RTDS), large disturbance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to compare the performances between generator excitation system equipped with NR-PSS and PSS in order to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design theo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classical PSS, the proposed NR-PSS can dramatically improve the generator damping and attenuate the oscillation much faster, enhance the generator damping and raise both the small signal and large disturbance transient stability transmission power limit remarkably. The NR-PSS equipment with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has been successfully put into operation on a 300 MW generator in Baishan Hydro Plant of Northeast China Grid more than 10 month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s. 50525721 and 59837270)  相似文献   

14.
低频功率振荡是交直流互联系统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分析研究互联系统系统振荡原理,特性的基础上,采用技术较为成熟的电力系统稳定器抑制低频功率振荡,并对天广交直流互联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证明PSS能有效地提高交直流互联系统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5.
在Simulink软件平台上,以单机-无穷大电力系统为模型,在系统发生阶跃干扰和短路故障两种情况下,分别采用最优控制和PID+PSS控制两种励磁控制方法进行仿真比较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两种励磁控制方法均能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但最优励磁控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随着风力发电规模的不断增大,风电并网对电网的电能质量和安全稳定运行造成的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因此,准确的计算电网风电接入能力是确保风电场并网后整个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根据山东电网风电接入工程的实际需要,我们开发并研究了风电并网仿真与分析系统。该系统基于PSS/E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利用python语言进行二次开发,完成了电网风电接入能力的仿真计算,并对地区电网中风电功率波动特性进行研究,从而为大规模风电并网提供了一套可靠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