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丙烯酸树脂无皂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可聚合乳化剂AMPS(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磺酸钠),采用种子半连续无皂乳液聚合方法,研制成一种耐水性极好的丙烯酸树脂乳液,并对其性能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和讨论。试验结果表明,聚合工艺及AMPS的用量对乳液的聚合稳定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反应性乳化剂对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华院  穆锐 《化学与粘合》2007,29(5):369-371
选择了几种不同的乳化剂体系,采用预乳化种子聚合工艺,制备了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比较了常规乳化剂和反应性乳化剂对乳液的各项物理性能,胶膜的耐水性、力学性能以及压敏胶的初黏力、持黏力、180°剥离强度等的影响,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乳化剂相比,使用反应性乳化剂(Er-30、Se-10N复配体系)能显著提高胶膜的耐水性,并对单体转化率、持黏力、180°剥离强度等性能有所改善,获得综合性能较好的乳液压敏胶.  相似文献   

3.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以少量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功能单体,成功制备了一种高稳定性、高固含量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β-羟乙酯[P(MMA/BA/HEA)]无皂乳液及相应乳胶膜。探讨AMPS对丙烯酸酯乳液及其乳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可聚合乳化剂AMPS用量的增加,乳胶粒子的粒径变小;在加入适量的AMPS后,乳液稳定性提高,乳胶膜耐水性增强。  相似文献   

4.
以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为主单体,以丙烯酸和丙烯酸-2-羟基丙酯为功能单体制备了St-BA共聚乳液,研究了可聚合乳化剂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单磷酸(ANPEO10-P1)对共聚乳液的聚合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羧基分布及乳胶膜耐水性、剥离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相比,使用可聚合乳化剂ANPEO10-P1能有效地改善乳液的性能。通过电导滴定发现,乳化剂对乳液不同区域的羧基分布有较大的影响,因而影响乳胶膜的耐水性和剥离强度。  相似文献   

5.
配合使用环保可聚合阴/非离子型乳化剂LR-10和LG-20,通过种子预乳化半连续聚合工艺制备了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探讨了乳化剂的配比、用量及种类对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相关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m(LR-10):m(LG-20)=3:1时,所制备的丙烯酸酯乳液稳定性能最佳;GPC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复合乳化剂用量的增加,丙烯酸酯压敏胶溶胶部分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减少、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越来越窄;当复合乳化剂的质量分数为3%时,乳胶膜的的粒径和PDI达到最小值,此时耐水性能和粘接性能最佳,压敏胶膜的水接触角为112?;FT-IR结果表明,所有的单体和可聚合乳化剂都完全参与了乳液聚合反应;与传统乳化剂体系相比,通过环保可聚合型乳化剂LR-10/LG-20所制备的乳胶膜的粘接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6.
高耐水高光泽苯丙乳液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反应型乳化剂AMPS及常规乳化剂合成了一种高耐水高光泽苯丙乳液。讨论了合成工艺、引发剂、乳化剂、AMPS等对乳液的影响。乳液中乳化剂含量 0 .9% (占单体 ) ,耐水性 14 4h不变白。  相似文献   

7.
乳化剂对乳液型压敏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奕刚 《河南化工》1996,(10):37-39
简述了乳化剂对乳液型压敏胶聚合物,粘性能和耐水性的影响,并通过控制乳化剂用量、使用反应性乳化剂、加入适量增粘剂的或者使乳液聚合物部分交联来提高乳液型压敏胶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预乳液连续滴加单体的聚合工艺,制成了一种具有较好持粘力、剥离强度的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探讨了乳化剂种类、乳化剂用量、单体组成等因素对聚合反应及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配合使用环保型可聚合阴/非离子乳化剂烯丙氧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LR-10)和烯丙氧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LG-20)作为乳化剂,通过种子预乳化半连续聚合工艺制备了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PSA)。探讨了乳化剂的配比、用量及种类对丙烯酸酯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LR-10)∶m(LG-20)=3∶1且复合乳化剂的质量分数为3%时(以混合单体总质量计),所制备的乳液综合性能最佳,此时,乳胶膜的稳定性、耐水性和粘接性最优,其吸水率为2.78%;GPC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复合乳化剂用量的增加,压敏胶溶胶部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指数逐渐减小;FTIR结果表明,可聚合乳化剂参与了乳液聚合反应;与传统乳化剂体系相比,通过环保可聚合乳化剂LR-10/LG-20所制备的乳胶膜粘接性能最佳,其持粘力大于72 h。。  相似文献   

10.
保护胶带用高剥离强度乳液压敏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异辛酯(2-EH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丙烯酸(AA)、丙烯酸羟丙酯(HPA)为原料进行乳液共聚,合成了保护膜用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讨论了乳化剂种类及用量、引发剂及缓冲剂用量、聚合温度、聚合时间、种子乳液用量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压敏胶具有较高的剥离强度和初粘性,同时具有较好的耐高温高湿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1.
核壳结构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核壳结构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核壳比例、乳化剂种类与用量、种子乳液的稳定时间和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以及对乳胶粒子的多分散指数的影响,优化了合成工艺。结果发现加入特殊单体能够改善成膜物的耐水性,并因此确定了特殊单体的比例。  相似文献   

12.
苯丙乳胶防水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苯丙乳液为基料,研制了综合性能良好的苯丙乳胶防水涂料。介绍了苯丙乳液配方的优化、自生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及其防水涂料的配制。讨论了乳液聚合时乳化剂、单体配比、引发剂、保护胶体、成膜助剂及其他工艺参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Stable and high solid content (about 50 wt%) St/BA emulsifier-free latexe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using emulsifier-fre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with the addition of a small amount of reactive emulsifier AMPS. Properties of the latexes, such as the average particle diameter and its distribution, the morphology of latex particles, and stability were investigate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latex films, i.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 g), water resistance, and solvent resistance were investigated as well. The size of latex particles is 400–600 nm in diameter, which is larger than that prepared by conventional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And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is narrow and uniform. It was found that the diameter of the latex particles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content of the initiator KPS and the reactive emulsifier AMPS. Compared with the film prepared by conventional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water resistant and solvent resistant of the films prepared by emulsifier-fre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are improved greatly.  相似文献   

14.
高性能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有机硅单体与丙烯酸类单体的乳液聚合反应,制备出高性能的改性丙烯酸酯乳液。主要研究了乳化剂、引发剂、有机硅加入方式及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用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制成的涂料具有优越的耐水性,其耐洗刷性达4万次。  相似文献   

15.
VAc-BA-AA三元乳液共聚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 (NH4) 2 S2 O8-Na2 SO3氧化还原体系引发醋酸乙烯 (VAc) -丙烯酸丁酯 (BA) -丙烯酸 (AA)三元乳液共聚合 ,研究了引发剂、乳化剂、聚合反应条件对聚合转化率 ,乳液粘度和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体系动力学与经典 Smith-Ewart的乳液合理论不一致。反应速率 (Rp)随着乳化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乳液的稳定性受乳化剂浓度的影响。聚合温度、引发剂浓度、丙烯酸的浓度对三元共聚乳液的稳定性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和丙烯酸(AA)为反应单体,利用羟基硅油(SO)与3?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MPDMS)制备的含巯基有机硅(PMMS)为改性剂,通过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有机硅改性水性苯丙复合乳液.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  相似文献   

17.
苯丙乳液及其乳胶漆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庆池  袁存光 《山东化工》2000,29(4):7-8,10
以水作溶剂,以苯乙烯、丙烯酸酯、丙烯酸、聚乙烯醇等共聚合成乳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备了乳胶漆(内墙涂料),对制得的乳液及内墙涂料进行了测试实验,讨论了影响因素,并给出了乳液和内墙涂料较佳的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18.
核壳型醋丙乳液胶黏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勇  王平华  张奎  张健堂 《化学与粘合》2010,32(1):54-56,78
乳胶粒子形态控制是聚合物乳液研究的重要领域,几十年中在聚合物材料、涂料、胶黏剂等诸多领域的成功的应用使得核壳结构聚合物复合粒子备受关注。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采用复配乳化剂体系合成了以醋酸乙烯酯为核,醋酸乙烯酯和丙烯酸丁酯为壳的乳液,并重点研究了单体滴加速率、SDS与OP-10质量比、引发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和红外光谱仪表征了乳胶粒子核壳结构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是一类应用广泛的低VOC含量环保胶黏剂。本文合成了一种葡萄糖基可聚合乳化剂-丁基葡萄糖苷马来酸酯(BGMAH),并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了BGMAH改性的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通过系统考察BGMAH的结构及用量等因素对乳液粒径、乳胶膜耐水性和粘接性能的影响发现,当复合乳化剂质量分数保持3%不变,m(BGMAH):m(OP-10):m(SDS)=2:1.5:0.5时,乳胶膜的粘接性能和耐水性能最佳。红外、热稳定性等分析表明丙烯酸酯乳液在改性过程当中发生了共聚交联反应,且改性后聚合物体系相容性良好,乳胶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稳定性均提高,同时对聚合体系的反应机理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丙烯酸酯类无皂乳液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波  刘旭  杨金明 《粘接》2012,(8):57-60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功能性单体,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成功制备了一种高稳定性、高固含量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P(BA/MMA))无皂乳液。讨论了AMPS用量、BA与MMA配比、KPS用量等对乳液聚合过程的影响,并研究了乳液的流变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