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概况上海市境内有长江与黄浦江及其支流经过,它们是上海地区的主要供水水源,也是行洪、排涝、航运与纳污的通道,为上海市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极其优越的自然条件。长江在入海前于右岸接纳了支流黄浦江的汇入。由于上海地区潮汐作用明显,因此当丰水年的汛期与非汛期,长江能为上海市的各河流提供所需用的淡水,而在枯水年,则因长江下泄水量的减少导致咸潮入侵的出  相似文献   

2.
长江常熟段水溶解性有机物分子质量分布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滤膜法对水溶解性有机物进行物理分级,研究长江常熟段水源水中不同分子质量区间DOC和UV254分布的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结果表明,长江常熟段水源水总体水质较好,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等指标均未超过地表Ⅲ类水体水质标准,符合饮用水源地卫生要求。2008年11月至2009年9月期间,水源水中分子质量小于1kDa的DOC所占比例平均为64.3%,分子质量小于1kDa的UV254所占比例平均为45.2%,表明长江水源水中水溶解性有机物主要以小分子质量的有机物为主,汛期水源水中分子质量在3~10 kDa区间的DOC和UV254比例较枯水期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一、正确分析形势,切实统一做好今年防汛防旱工作的认识今年防汛防旱形势比较严峻.根据2001年汛期全国气候趋势预测会商会的意见,今年汛期主要多雨区位于江淮东部至华北东部一带,黄淮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偏多2~4成,降雨量相对集中,同时可能出现春旱、伏旱.另外预计影响我省的台风有2~3个,因此,今年汛期我省淮北地区很有可能出现旱涝交替、旱涝急转的严峻形势.此外,我省长江、太湖流域90年代以来大洪水、高水位频繁出现,淮河上中游、沂沭泗上游洪水压境的可能性也很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一、正确分析形势,切实统一做好今年防汛防旱工作的认识 今年防汛防旱形势比较严峻。根据2001年汛期全国气候趋势预测会商会的意见,今年汛期主要多雨区位于江淮东部至华北东部一带,黄淮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偏多2~4成,降雨量相对集中,同时可能出现春旱、伏旱。另外预计影响我省的台风有2~3个,因此,今年汛期我省淮北地区很有可能出现旱涝交替、旱涝急转的严峻形势。此外,我省长江、太湖流域90年代以来大洪水、高水位频繁出现,淮河上中游、沂沭泗上游洪水压境的可能性也很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尽管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还难以完全准确地预报中长期天  相似文献   

5.
吴小伟  刘平 《中国水利》2014,(19):49-51
在分析江苏省扬州市境内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现状的基础上,得出了长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和淮河汛期行洪是扬州市饮用水安全的主要危害来源,提出加强水源保护区安全保障建设和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防患对策是扬州市确保饮用水安全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正> 我省属湿润和半湿润地区,雨量丰沛,尽管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但主要供水水源均受工程的控制。据有关资料统计,太湖、洪泽湖、苏北灌溉总渠、大运河苏北段、长江以及主要水库(石梁河、小塔山、安峰山、大溪、沙河,横山、北山水库)等供水水源多年平均供水能力为297.4亿立米(长江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人类活动对长江径流系统复杂性的影响,利用多尺度熵理论对长江干流典型水文站的日平均流量序列进行了分析。选取寸滩、宜昌和大通站1950~2005年56 a的序列资料,依据长江中上游水利工程的建设情况,将序列资料划分为1950~1977年和1978~2005年两个序列,进行径流熵值对比,并摘录出各序列汛期和非汛期的日平均流量组成新的序列进行熵值计算。结果表明,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等人类活动已经在15 d尺度上影响了长江非汛期的流量过程,在10 d的时间尺度上影响了长江中游的基流过程;长江径流系统在单独汛期和非汛期时的复杂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长江流域降水、蒸发、水资源特征等水文气象特性的基础上,以徐六泾水文站断面为上海长江入境水量的入流断面,通过多种方案分析计算了上海长江入境水量,且分析了大型水利工程对入镜水量的影响,推荐多年平均上海长江入境水量约为9335亿m^3,最大年份为14089亿m^3,最小年份为6337亿m^3,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汛期的5~10月,经合理性分析后认为推荐的上海长江入境水量是较为合理的,为上海市合理开发利用长江水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江苏水利》2005,(7):1-1
最近,省委副书记张连珍实地检查了我省长江、太湖流域防汛工作情况。对进一步做好防汛防旱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她说,当前我省已进入主汛期,防汛工作到了实战的关键阶段,必须对今年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高度戒备.充分准备,努力夺取今年防汛防旱工作的全面胜利,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
王慧梅  楼锋 《江苏水利》2008,(6):I0002-I0002
目前我省已进入主汛期,为确保河势稳定和防洪,通般安全,6月17日至18日,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省水利厅,省公安厅联手打出“组合拳”,在我省沿江全面开展“集中严打”长江非法采砂行动。省水利厅副厅长张小马,省公安厅副厅长秦军为行动组长;张小马副厅长亲赴一线指挥行动,长江水利委员会砂管局副局长马水山到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下游,与长江水体交换频繁,受汛期洪水威胁,太湖流域汛期以排水入长江为主,太湖流域水质变化对长江水环境治理效果有密切联系,为探究该种联系,通过构建太湖流域水文水动力-水质模型,设置不同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分析太湖流域对长江水环境的影响作用,探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长江水环境之间的响应关系.研...  相似文献   

12.
马倩 《江苏水利》2003,(3):32-33,35
本文就我省沿江主要潮位站历年高潮位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为沿江防洪设计潮位分析研究,进一步做好长江沿岸的开发利用和防洪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1 高潮位变化趋势分析 我省处于长江下游,江阴以下为河口段,江阴附近江面宽1.4km,至崇明岛以东的长江口宽达91km。长江口潮汐属半日周期,平均潮周期为12:25,影响范围甚远。潮流汛期可至  相似文献   

13.
李国梁  刘平 《江苏水利》1999,(12):42-43
去年汛期,长江中下游发生了继1954年后的又一次全流域大洪水。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抗洪抢险斗争中,南通市1998年汛前实施的江堤达标工程发挥了巨大的减灾作用。事实再一次证明,防洪工程超前建设方能有险不惊、有险无灾。今年长江紧急防汛期一过,该市即全面部署达标工程发挥了巨大的减灾作用。事实再一次证明,防洪工程超前建设方能有险不惊、有险无灾。今年长江紧急防汛期一过,该市即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14.
武汉是长江中下游的特大型城市,长江与汉江在此交汇,将武汉市区分为汉口、武昌、汉阳三镇。长江、汉江均属于全年水位在不同季节变化较大的河流。以长江为例,根据汉口水文站统计资料,长江武汉关段历史最高水位为27.88m(1954年,黄海高程,下同),历史最低水位为8.23m(1865年)。武汉市市区内地势低洼(一般地面标高18.00m~24.00m),大部分地区处于长江常年洪水位以下,汛期靠286km长的堤防保护,汛期雨水完全依靠泵站抽排出江。  相似文献   

15.
汛期(6-9月)降水量的多少,与我省工农业生产、防洪排涝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建设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预测好汛期的降水趋势极为重要.在1985、1986、1987连续三年汛期降水偏多至特多的情况下,如何分析三年汛期降水量,实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系用我省9个站的长年代降水资料为例,对1988年汛期降水,作以简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年及未来5年汛期降水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6.
去年是我省连续干旱的第4年,各地加强领导,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和抗旱服务组织的作用,努力挽回旱灾造成的严重损失,保障了农业生产形势的稳定,确保了城市供水,有效地解决了农村数十万人的饮水困难。同时,抓住汛期降雨和来水的有利时机,千方百计储备抗旱水源。这些  相似文献   

17.
河砂是缓冲河道水流、涵养水源、保护堤防与河岸的重要屏障,也是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近几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受长江汛期禁采和周边砂石资源日趋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安阳市河砂需求量不断增加,河砂资源无序开采情况日益严重,不仅造成了河砂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严重影响了河道行洪安全。因此,依法强化河道管理,规范河道采砂行为,加强资源保护,维护河道行洪安全,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2022年汛期受持续高温少雨和上游来水不多等因素的影响,长江流域罕见地出现“汛期反枯”现象。针对长江中下游典型水文站,为寻找合理的低枯水期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采用曼宁公式、一元三点插值等方法,在对比研究其合理性的基础上,结合长江中下游水文控制站历年低枯水期各站的水位流量关系变化趋势,找出了可能影响水位流量关系的因素,并建立了准确可靠的低枯水期水位流量关系。利用2022年长江“汛期反枯”时汉口站水位流量趋势进行分析预测,结果显示预测趋势与实际过程吻合。研究成果可为今后长江流域旱情防御、三峡水库向长江中下游补水调度、保障用水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长委加强三峡库区崩坡作汛期调查承担长江三峡库区城镇移民选址勘察工作的长委综合勘测局,在长江主汛期间的6月至8月,组织人员加强对同三峡工程水库有关且不稳定的崩、滑体的调查,掌握它们在汛期及雨季的变化情况,作出滑体在变形、失稳前的预报,以防止人员伤亡,减...  相似文献   

20.
1998年和1954年在长江均发生了全流域型大洪水,暴雨频繁、降水偏多是导致大洪水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两年长江汛期雨情的发展过程、降水特征、梅雨情况及暴雨天气成因等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出大水年汛期降水的一般特征及相关成因,可供防汛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