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宁夏地下水水质评价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为评价标准,对宁夏银川、石嘴山、吴忠和固海扩灌区四个地区地下水资源水质进行了监测评价;分析了浅层地下水污染状况、污染物的成分,即全区100个浅层地下水监测点仅有2%符合地下水Ⅲ类标准,98%的地下水不能直接饮用.其主要是因为上述四个地区属高矿化度含量大的缘故,并提出了地下水防治和保护意见。  相似文献   

2.
利用地下水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氚直接估算浅层地下水的平均更新速率,讨论地下水系统的更新速率变化.结果表明,贺兰山洪积扇地下水更新速率为(0.1—1.0)%/a;冲积、冲洪积平原(引黄灌区)地下水更新速率为(0.1-50)%/a;深层地下水更新速率为(0.1—6.0)%/a.说明因受地下水循环条件控制,银川平原地下水的更新能力差异较大,浅层地下水的更新能力大于深部地下水;冲积、冲洪积平原浅层地下水更新能力优于西部山前洪积扇;冲积、冲洪积平原内,南部黄河冲积扇的更新能力大于北部,北部靠近黄河的引黄灌区地下水更新能力优于扇前洼地及湖积洼地的更新能力.这对制定浅层地下水的可持续开发战略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阐述辐射井技术在含有夹层地下水的情况下,挖桩成孔工艺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4.
锦州市地下水污染与水源地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锦州市水源井地下水主要组分的动态变化特征和地下水水质监测表明,浅层地下水已明显受到污染,为实现锦州市可持续发展,建立水源地保护带是控制地下水污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亳县站地下水排井连续20年实验资料的分析,揭示了河网地表水补给浅层地下水以及地下水侧向排泄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广平县浅层地下水水量水位控制指标体系,首先分析了广平县浅层地下水水位变化特征,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确定了浅层地下水水位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开采量,其次为降水量,井灌回归补给量和渠灌田间入渗补给量对浅层地下水水位无显著影响,进而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及ArcGIS软件中的反距离加权法(IDW)得到2030年不同水文年各代表性监测井、各乡镇地下水位埋深下限控制指标,最终建立了浅层地下水水量水位控制指标体系,结果表明:至2030年,广平县所有乡镇均变为地下水水位基本稳定区或水位上升区,2030年丰平枯不同水文年整个广平县浅层地下水位埋深下限控制指标在31.69~34.66 m。  相似文献   

7.
锦州市水源井地下水主要组分的动态变化特征和地下水水质监测表明 ,浅层地下水已明显受到污染 ,为实现锦州市可持续发展 ,建立水源地保护带是控制地下水污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勘探开发过程中,浅层气对于钻井作业危害极大,目前如何有效封固浅层气井段,防止次生灾害是国内外石油界的一个技术难题。渤海油田有较多的区块都存在浅层气,渤中区域最为典型。前期采用常规固井工艺封固浅层气难以满足封固要求,由此引起浅层气的泄漏带来经济损失和钻井工程风险。针对浅层气防治问题,从钻井工艺、固井方式和水泥类型优选、辅助措施等方面进行改进,创新引入树脂水泥浆体系,形成一套适合渤海湾浅层气的封固技术,在渤中A油田成功应用,保证钻井作业安全同时取得较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是正确认识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的手段.根据焦作市地形地貌、地下水埋藏深度、含水层岩性等划分计算区,分别计算了各区浅层地下水资源的开发潜力,并提出了相应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0.
银川市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地下水的开采已形成规模,地下水的开采层位也由浅层潜水转向深层承压水.根据地下水动态长期监测资料,银川市地下水由于集中超量开采,造成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现已形成较大规模的降落漏斗.地下水资源的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在总的系统中补给和排泄,任何一项的变化都将引起地下水动态的变化(即水位、水量、水质的变化),而地下水动态的变化也会引起地表生态环境的变化.上部潜水虽然有储存资源,但由于其不同程度的污染,可饮用水很少;第一承压水由于局部地区受到污染,其补给量主要靠上层潜水的越流补给,可开采资源也是有限的;第二承压水虽埋藏较深,但不宜大量开采.所以,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势在必行.要实现银川市可持续发展,就得合理开发和保护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11.
华北平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思路与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几十年的大量开采利用,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不仅表现为区域超采和局部严重超采,也暴露出地下水补给源严重萎缩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中西部粗质平原的地下水易补给区,因汇流山地水库强力拦蓄,河道主体补给功能丧失,而在中东部细质平原的径流主产区,因水位埋藏浅和水质咸化,降水径流不能形成对地下水的有效补给,蒸发流失严重。以往实践强调山区水利工程建设而轻视了东部低平原区径流拦蓄利用,重视对高海拔咸水体的改造利用而忽视了对低海拔咸水体的改造利用,强化地表水库建设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地下水库的重要性。面对华北平原供水紧张的严峻形势,调整水资源开发战略势在必行,其具体思路是:以千方百计提高降水利用水平为中心,调整和改善水资源开发利用整体布局;以地下水补给调蓄为重点,大力集蓄雨洪水和改造利用浅层水,充分发挥地表水和地下水两大功能作用。其具体举措有:实施山前梯级水坝的地下水库"回灌"工程;实施中东部及滨海淡水蓄水利用工程;实施东部浅层地下水规模化改造开发利用工程。若上述措施得以实施,可使降水利用率从现状的20.65%提高到26%以上,则华北平原供水问题有望获得解决。  相似文献   

12.
为了摸清宁夏用水水平现状和研究未来节水主要的途径,结合当前正在实施的宁夏节水型社会省级示范区建设,通过分析目前宁夏各行业用水水平和用水结构,找出存在问题,深入研究各行业用水效率与节水措施,最终提出合理的节水对策.  相似文献   

13.
综合物探在罗布泊地下水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地面核磁共振测深技术是目前唯一直接找水的物探新技术,而高分辨率浅层地震技术可为地下水勘查提供构造、地层划分、地层富水性和岩性对比等方面的资料。因而,上述两种方法在地下水勘查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在简要介绍核磁共振技术和高分辨率浅层地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的基础上,以新疆罗布泊葫芦坝地下水勘查为例,对该两种方法的勘查成果进行了分析。地震勘探工作查明了工作区的地层情况和断裂带分布,同时为核磁共振测深圈定了工作靶区;核磁共振测深结果显示了测深点位置地层含水情况随深度的变化。经钻孔验证,勘测成果与实际地质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4.
MODCYCLE二元水循环模型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MODCYCLE二元水循环模型中关于农田水循环几个关键技术:灌溉水源分为河道、水库、浅/深层地下水取水及外调水5种;灌溉方式分为指定灌溉和动态灌溉;模拟地表积水过程能刻画干旱、半干旱及湿润地区;作物管理分为种植、收获、收获并终结、终结操作4种.与应用广泛的SWAT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可知,MODCYCLE模型模拟过程...  相似文献   

15.
In exploiting shallow coal resources in western China, conserv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s often subjugated to considera-tions of safety and production in coal mines. In order to maintain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Shenfu-Dongsheng coalfield, we propose a technology of constructing groundwater reservoirs in goals in shallow coalfields to protect fragi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Given the premise of safe production, we selected an appropriate goal as the site for constructing a groundwater reservoir and used a mine water recharge technique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related techniques for effective water conservation. Then fil-tering and purification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purify the mine water given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mine water and its filling material, ,thereby greatly reducing suspended matter, calcium and other harmful ions in the water. With the potential of widely application, the research result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the Daliuta coal mine, to great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effect. Therefore, this achievement provides a new way for mine water conservation in shallow coal resources in western China.  相似文献   

16.
冀中山前平原农业区浅层地下水是当地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已处于超采状态。依据冀中山前平原不同农业区长观孔浅层地下水位动态监测资料,对浅层地下水位响应连年降水偏枯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降水连年偏枯(少雨)时段的春灌期大规模集中开采浅层地下水,是冀中山前平原农业区浅层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的主要动因;春灌期农业区浅层地下水位降幅与前一年和当年1月到6月降水量密切相关;当年降水量小于当地多年平均降水量(528.4 mm)时,随着降水量减小,农业用水开采对浅层地下水位下降的影响增大;当年降水量大于当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尤其大于620 mm时,农业用水开采对浅层地下水位下降的影响显著减弱;合理调控农业区浅层地下水开采强度是缓解冀中山前平原农业区浅层地下水超采情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对发展浅井灌溉在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以及节约与保护水资源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认为浅井灌溉可增加渗漏回归,减少损失;适当降低地下水位,可以减少地下水无效蒸发,增加降雨入渗,减少地下水污染;沿江发展井灌有利于雨洪资源化;对三江平原弱承压区,适当降低地下水位,可增加江河的补给量。在充分认识浅井灌溉优势的基础上,要合理开发利用,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美利纸业速生林基地用废污水灌溉后引起附近水环境的变化,即随着灌溉水量增加,地下水位升高,湖泊湿地范围扩大;低位灌区与高阶地交接带产生土壤盐渍化.在沙漠利用污水灌溉速生林,可固定沙丘,改良土壤;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污水零排放.建议建立地下水和土壤监测系统,研究污水灌溉对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淮河流域盱眙段浅层地下水的45个监测点水质分析表明,本区浅层地下水氟含量较低,平均值在0.412mg/L,为低氟水;沿淮河方向,浅层地下水氟含量总体有降低的趋势,但变化幅度小;垂直河流方向氟含量总体表现出距淮河越远有增高的变化趋势,其成因主要与本区水文地球化学条件、气候因素及地下水径流条件有关。下游低氟区需要注意在饮食中适量补充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