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6-甲基-吡嗪-2-羧酸为配体,在水热条件下,设计合成具有二维超分子结构的配合物[Co(C6H5N2O2)2(H2O)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测定.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Co(Ⅱ)与2个N原子和4个O原子形成一个六配位的轻微扭曲的八面体构型.Co2+与来自两个配体上的2个N原子和2个O原子螯合配位,形成赤道平面,Co2+的轴向位置被2个水分子占据.配合物分子之间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二维超分子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2.
在水溶液中采用NiCl2·6H20与吡啶-2,6-二甲酸(H2PDC)和1,10-菲哆啉(phen)反应生成了配合物[Ni(phen)2(H2O)2][Ni(PDC)2]·7H2O。通过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生成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采用微热量计测定了液相反应的焓变。结果表明:反应生成的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了标题配合物生成反应的热动力学参数(活化焓、活化熵和活化自由能)、反应速率常数和动力学参数(表观自由能、指前因子和反应级数)。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配合物的生成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相似文献   

3.
实验先用磷酸和钼酸盐合成磷钼杂多阴离子,再通过控制金属种类、pH值及温度,及与有机配体和物料比进行实验,最终制备出五钼二磷酸盐配合物(H2bpy)0.5{[Co(H2O)5][Co(Hbpy)(H2O)4][Mo5P2O23]}并通过IR和X-单晶衍射法进行表征,表征结果与现有文献记载相吻合.成功找到制备五钼二磷酸盐配合物的新条件:(1)温度为160℃左右,pH在4.2—4.5之间;或(2)温度为140℃,pH为3.1—3.5之间,反应3d,均可制备五钼二磷酸盐配合物.  相似文献   

4.
(C6H5)3SnOH和C6H5SO3H通过回流反应合成了有机锡复合物[(C6H5)3SnOS(O)2(C6H5)]n,并采用元素分析、IR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胞参数a=0.689 0(1)nm,b=1.637 1(3)nm,c=1.937 6(2)nm,β=96.379(9)°,V=2.172 0(6)nm-3,Z=4;它是通过苯磺基的桥联而形成的一维链状聚合物,且配合物的锡原子呈略微畸变的五配位三角双锥构型;当其催化碳酸二甲酯与苯酚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时,受苯磺基空间位阻效应的影响,其催化活性较低,碳酸二甲酯的转化率仅为7.2%.  相似文献   

5.
以^99Tc^mO4^-淋洗液为起始物,在0.1MPaCO条件下成功制备了羰基锝中间体[^99Tc^m(CO)3(H2O)3]^+,并研究了反应体系pH值、配体C60(OH)20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和时间对^99Tc^m(CO)3-C60(OH)20配合物标记率的影响,测定了该配合物的脂水分配系数并观测了其在体外的稳定性和抗稀释稳定性。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的最佳标记条件为:0.1mL[^99Tc^m(CO)3(H2O)3^]^+中间体,0.1mL10mg/mL的C60(OH)20溶液,pH为8,在98℃沸水浴中反应30min,标记率大于95%。^99Tc^m(CO)3-C60(OH)20为一种亲水性配合物,其体外稳定性和抗稀释稳定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6.
用苯基丙二酸、硝酸镉、邻菲啰啉为原料合成一个新的配合物[Cd2(phen)4(pmal)(H2O)].2NO3.5H2O(phen=邻菲啰啉,pmal=苯基丙二酸),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所合成的配合物进行测试,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化合物的结构.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体参数为:a=1.308(4)nm,b=1.554(5)nm,c=1.692(5)nm,α=91.603(6)°,β=109.518(5)°,γ=113.712(6)°,V=2.915(16)nm3,Z=2,D=1.529 g/cm3.镉(Ⅱ)离子与4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形成六配位,八面体结构.化合物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网状的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7.
以Schiff碱杯[4]芳烃衍生物H4L为配体,合成了两个新的铜(Ⅱ)和锌(Ⅱ)配合物,分别为H2LCu2SO4,H2LZn(OAC)2。用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对配合物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初步研究了它们的荧光性质。结果表明,与具有微弱荧光发射能力的H4L相比,锌(Ⅱ)配合物的荧光发射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铜(Ⅱ)配合物的荧光发射能力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一种钴(Ⅲ)配合物[Co(L) (AcOH) (H2O)]2·(ClO4)2·H2O[H2L=乙二胺缩-3-乙氧基水杨醛双席夫碱](1).利用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合成产物的组成和结构.结构分析表明,合成的配合物1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为a=1.123 5(2)nm,b=1.309 1(3)nm,c =2.197 2(4)nm,α =98.37(3)°,β=96.25(3)°,γ=112.05(3)°,V=2.9157(10) nm3,Z=2,Dc=1.366 g/cm3,GOOF=0.994,R1=0.071 0,wR2=0.2042.标题化合物分子1是由金属钴(Ⅲ)离子与AcOH配体中1个O原子,水分子中的1个O原子以及配体L2-中的2个O原子和2个N原子配位而成.化合物1通过O-H…O氢键作用形成二聚体,通过C-H…O弱氢键作用形成3-D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9.
以2,2′:6′,2″—三联吡啶(tpy),Eu(NO3)2.6 H2O为原料合成了标题配合物,配合物由一个Eu(Ⅲ)离子、一个三联吡啶、两个硝酸根离子、三个水分子组成配位一价阳离子内界,另一个硝酸根为外界.晶体结构研究表明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8.880 3(6)nm,b=11.223 5(7)nm,c=11.746 1(7)nm,α=88.850 0(10)°,β=69.103 0(10)°,γ=74.604 0(10)°,V=1050.83(12),Z=2,R=0.015 3,wR=0.059 8,Eu3+的配位数为10并形成双帽四方反棱柱的配位构型.  相似文献   

10.
在无水乙醇溶剂中,通过溶解、搅拌合成了木犀草素和锰、镉、铬3种过渡金属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DSC差热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确定了所合成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C15H10O6)Mn2(CH3COO)4、(C15H10O6)Cd(NO3)2和(C15H10O6)Cr(NO3)3,并确定了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方式。  相似文献   

11.
以L-异亮氨酸和Cu(Ac)2·H2O为原料合成了铜(Ⅱ)配合物[Cu(L-ile)2(H2O)](L-ile=异亮氨酸根)并培养标物单晶。产物结构由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配合物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采用琼脂扩散抑菌法测定了Cu(Ac)2·H2O,配体和配合物的抑菌性能,实验表明,Cu(Ac)2·H2O和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菌、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菌的抑菌效果明显。同时对配合物进行了循环伏安特性研究。循环伏安图显示该配合物有一对准可逆的阴极峰和阳极峰。  相似文献   

12.
在常温下用吡嗪-2,3-二羧酸(C4N2H2(COOH)2,简称Pyzdc与金属镍反应制得新颖的吡嗪-2-3-二羧酸镍(Ⅱ)的配合物Ni[Pyzdc(COO)COOH]:·2H2O单晶,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对化合物进行表征,应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测定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2个吡嗪-2,3-二羧酸配体以氮原子和氧原子与镍(Ⅱ)离子反式螯合配位,2个H2O分子则以氧原子与镍(Ⅱ)离子轴向配位,形成八面体配合物,配合物分子之间通过氢键的弱相互作用构筑成一维、二维的空间结构,与此同时,应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初步研究配合物与核酸的作用方式,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主要以插入作用方式为主,进一步通过凝胶电泳法测定配合物对pBR322质粒DNA的断裂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Ni(Ac)2.4H2O、乙腈和三乙胺在甲醇溶液中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得到标题配合物[Ni(BEI)2].H2 O(BEI:二乙酰亚胺)。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该晶体属于方斜晶系,空间群为Pbca,晶胞参数为a=0.740 10(6)nm,b=1.297 91(13)nm,c=1.405 19(16)nm,α=90.00°,β=90.00°,γ=90.00°,V=1.349 8(2)nm3,Z=4,Dc=1.454Mg/m3,F(000)=624;最终偏差因子R1=0.054 8,wR2=0.162 3(对I〉2θ(I)的衍射点)和R1=0.081 5,wR2=0.179 1(对所有衍射点)。依据晶体结构数据使用Gaussian 03W程序对配合物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探讨了配合物结构单元的分子轨道能量、原子净电荷布居规律和成键特征,分析了其活性原子并预测了其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基态较稳定,中心镍原子周围的价键属于共价键范畴,电荷布局分析结果与晶体测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二种以精氨酸为配体的新型杂多钼酸配合物(C6H15N4O2)4SiW12O40 1和(C6H15N4O2)8Si2W18O62 2,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热重分析对其进行表征.对配合物的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中的多阴离子仍保持其Keggin结构或Dawson结构,但其特征振动谱带有一定的蓝移或红移.形成杂多钼酸配合物之后的杂多阴离子SiW12O40^4-和Si2W18O62^8-通过静电引力与C6H14N4O^2+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NH4)3PMo12O40,乙二胺(en),CuCl2.2 H2O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得到了标题配合物.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808 19(6)nm,b=1.445 69(11)nm,c=0.891 84(7)nm,α=90.00°,β=98.134 0(10)°,γ=90.00°,V=1.031 54(14)nm3,Z=4,R=0.033 5,wR=0.064 7.配合物由[Mo3O10]2-与(H2en)2+组成,[Mo3O10]2-由共边和共面的MoO6八面体连接而成,呈无限链状结构,链与链之间由(H2en)2+通过氢键连接成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16.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配合物[Ni(ptc)(bipy).4.5H2O]单晶,(H3ptc为2,4,6-吡啶三羧酸,bipy为4,4’-联吡啶).配合物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体H3ptc上的一个氮原子和两个羧基氧原子与Ni^2+螯合配位,而另一个配体bipy的一个氮原子为端基配位,金属Ni^2+离子的轴向位置被两个水分子占据,形成一个六配位扭曲八面体构型.配合物分子之间通过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作用进一步形成三维空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7.
利用金属模板法合成了一个新的含对称噻吩基团十四元大环镍配合物[NiL](ClP4)2(L=3,10-二(2-噻吩乙基)-1,3,5,8,10,12-六氮十四元大环多胺,分子式为C20H34N6S2),采用溶剂挥发法培养单晶,通过X-单晶衍射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解析.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双(9-钨锗)过渡金属杂多配合物:K12H6[M(GeW9O34)2].mH2O[M=Ni^2 ,Zn^2 ,Cu^2 ,Fe^2 ,Mn^2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紫外,极谱,循环伏安及热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配合物具有Keggin结构,与GeW12相比,所合成配合物热稳定性降低,氧化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9.
首次合成了2种新型有机一无机电荷转移配合物:(C5H10NH2)4SiW12O40,(C5H10NH2)4GeW12O40·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新合成的化合物进行表征.红外数据表明,多阴离子仍保持原来的Keggin结构,其特征吸收峰有一定的红移或蓝移,说明哌啶分子与多阴离子之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KAuCl4与tpptpy(tpptpy=4-′p-三苯基膦甲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反应得到一种加合物[H2(tpptpy)(AuCl2)Cl2]2.H2O,该加合物经过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结构表征。结果显示,该加合物由[H2(tpptpy)]^3+,[AuCl2]^-和两个氯离子构成,并通过分子间(内)的C—H…Cl,O—H…Cl,N—H…Cl和C—H…O氢键形成了三维疏水孔洞结构。AuCl4^-使水分子氧化产生H+从而使三联吡啶配体质子化,进而抑制了Au(Ⅲ)与tpptpy的配位反应,同时质子化的配体可以与AuCl2^-形成难溶加合物,促进了Au(Ⅲ)向Au(Ⅰ)还原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