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辟稳定资金来源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持续开展的关键条件之一。本文首先分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面临的资金问题,接着论述了市场化配置挂钩用地指标筹集建设资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市场化配置挂钩用地指标筹集建设资金的具体思路,为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26)
<正>0前言霍山县地处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是典型的山区、库区县和革命老区县。县域面积2043平方公里,有36.5万人,辖16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县建设用地总规模9398公顷。本人从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多年,简要谈一下如何做好增减挂钩拆旧复垦区工作。1定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  相似文献   

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的内涵、操作方法、挂钩实施的意义及应该遵循的原则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以重庆市白市驿镇为例,分析了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并对研究区域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后的效果及效益进行了评价分析,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促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存量时代建设用地资源日益紧缺的形势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成为优化城乡土地资源配置、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从发展权视角切入,提出增减挂钩本质上是对"农转用"计划管理下土地发展权制度的补充;其空间运行机制取决于对城乡地租势差以及复垦与建新的边际成本和收益的考量;通过扩展政策实施范围、放松规划管制、引入市场机制,地方层面的创新实践提升了政策效能,实现了制度改进.在解析增减挂钩的政策内涵、阐释其运行的空间机制的基础上,从区域、城市、乡村三个层次提出了增减挂钩政策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扩展适用策略,以及对后续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乡总体规划对于农村地区缺乏发展指引以及规模管控失效的问题,提出在一些试点城镇中,城乡总体规划可以通过划示增减挂钩地区的方式,引入城镇新增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挂钩的土地供给机制,实现对农村建设用地的管控.  相似文献   

6.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自2008年实施以来,对促进存量城乡建设用地协同优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各地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工具内核,但也带来了不少负面问题.随着国家各项改革措施的不断深化,尤其是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建立,使得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该政策体现的"增加国有建设用地与减少集体建设用...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国土资源部日前下发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办法》明确规定,挂钩试点工作应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护耕地、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为出发点,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以优化用地结构和节约集约用地为重点。建新拆旧项目区选点布局应当举行听证、论证,严禁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  相似文献   

8.
正住房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节点,对人们的生活成本、子女教育、就业机会等也产生一定间接影响。无论是因城乡差异造成农村区域人口向城市区域集中,还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建设用地指标空间调控政策推动下农村居民点整治形成的异地安置和城镇化建设,都促使城市内部形成住房价格不断攀升和中低阶层居住困难的  相似文献   

9.
房产纵览     
《中州建设》2013,(10):6-9
北京:国土部松绑增减挂钩跨县调剂 国土资源部开始迈出改革首步。4月313,国土部公告2013年要保障城镇化建设合理用地,其中重要一环就是松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跨县(市)调剂。国土部耕地保护司开始收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跨县(市)有偿数据,来为松绑跨县(市)调剂做前期研究准备,相关文件或将于5月底出台。  相似文献   

10.
土地整治主要是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及建设用地置换等综合项目为主要的平台。本文针对土地整治示范建设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并论述了在土地整治示范建设当中,全面推进经济和谐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会议强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要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放在首位,涉及村庄撤并等方面的土地整治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必须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自主决定,坚决防止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盲目建高楼等现象。(11月11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12.
热点聚焦     
《小城镇建设》2011,(4):10-11
国务院要求纠正农村强拆强建强迫农民上楼等行为 中国政府网近日播发《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有力措施,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擅自开展增减挂钩试点和扩大试点范围、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等侵害农民权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城乡统筹下的村庄布点规划方法探索——以济南市为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田洁  贾进 《城市规划》2007,31(4):78-81
村庄布点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以济南市为例,总结归纳各个层次村庄规划的方法和要点。认为首先要从城镇总体规划入手,明确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为下一层次规划提供依据;要统筹考虑农村经济发展,探索都市型宜农产业发展框架,作为村庄产业发展分类指导的依据;以集约和节约用地为宗旨,统筹考虑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的控制与使用;贯彻科学的发展观,统筹村庄整合与资源保护的协调等。采取城乡一体、分类指导协调的规划管理措施,扎实推进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正《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要实现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减量,促进城乡建设用地减量提质和集约高效利用,到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由现状2921平方公里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北京进入存量发展时期,城市发展建设方式需要逐步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更新。总体来看,全市存量资源总量大,城市更新任务艰巨,从更新现状用地规模和建筑规模上看,核心区与中心城区占全市总量的53%、63%,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下的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置换的视角,论述该政策对村庄迁并整合带来的契机。构建了耕作半径约束下的村庄耕地获得潜力与空间迁移成本的定量分析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中基层村选择的方法,并以高密市阚家镇为例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6.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会对城市土地征用、管理、利用等产生重大影响,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控制和缩小征地范围,以市场运作方式获取经营’生项目用地;推行年租制,发行土地债券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债券;严格控制城市土地供给总量;集约化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清理集体建设用地隐形流转市场,并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产权管理。  相似文献   

17.
2013年以来“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已成为土地制度改革的中心议题,但这一制度仍受困于“计划性”的城乡建设用地的指标总控以及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指标控制。基于此,对于基层政府而言,辖区内的基于城乡建设用地的利益格局与基于基本农田保护的责任格局产生了智识与政策层面上的双重分裂,而“耕保型村庄”长期作为一个失语者则未得到应有的追踪与调研。文章以珠江三角洲的佛山市南海区为例,借由案例村庄的深度访谈来折射其对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尤其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期望以及对于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诉求,期望能对新一轮次的城乡统筹发展与村庄规划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北京城乡结合部地区自1994年起陆续以绿化隔离带(绿隔)规划、新农村建设、土储拆迁等为政策与项目依托,实施超大城市增长管控与乡村治理,研究其过程中的土地利用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对绿隔村庄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深入介绍了韩国首尔在1980年代集中进行的“绿隔村庄改造”项目,然后以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为实证案例.作为主要结论,提出了遴选绿隔内保留村庄的五条标准,包括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比、产业特色、农宅风貌、是否经过新农村改造、近期是否有城市大型项目或专项资金带动拆迁;同时,提出评价与管控保留村庄内建设用地的四项指标,包括土地出租合同的到期年限、建设用地合法性、单位建设用地租金,以及建设用地上的建筑质量;进而根据上述评价结果编制村庄规划,以引导和管控绿隔内保留村庄的建设活动.  相似文献   

19.
福国 《城乡建设》2013,(12):60-61
山东省高密市大牟家镇的官厅社区和成家工业区山丰社区结合土地综合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成功进行了整村、多村搬迁,使两座新型小城镇短短两年就初步建成启用。笔者最近对这两处新型社区进行了调研,以期对正在进行的以推进城镇化进程为目的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空心村"增减平衡"土地政策,加速中国农村结构调整自1978年经济改革的30年来,中国农村经历了深远的变化。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以及城中村的发展,对城市和农村的社会、经济、环境景观都产生了影响。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中国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形成了独特的"村庄空心化(village hollowing)"现象。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家土地政策以及耕地和农村建设用地的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