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献礼 《计算机科学》2007,34(11):47-49
在分析SIP协议和的IPv4/IPv6转换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应用层网关与NAPT-PT相结合的解决方案并且实现了在不改动终端和原有设备的情况下实现了异类网之间SIP通信。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Pv6最终会成为未来互联网网络层的核心协议。而SIP作为下一代多媒体通信中的重要技术也受到普遍的欢迎和认可。描述了IPv6网络环境下使用SIP的优势,并且提出了在IPv4与IPv6共存的混合网络环境下采用NAT-PT结合ALG进行SIP电话通信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IPv6以更大的地址空间、更高的安全性、更小的路由表、增强的组播支持以及对自动配置的支持等优点,将会成为未来互联网网络层的核心协议,但IPv4和IPv6将长期共存。针对此现状及NAT—PT只修改封包中网络层的消息头容易造成网络层的IP地址和SIP信息中携带的IP地址不同的局限性,分析了在IPv6网络环境下使用SIP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改进的NAT—PT进行SIP通信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IPv6取代IPv4不可能短时间内完成,两者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同时存在,协同工作。这段过渡时期内,高层网络协议研究需要涉及跨越IPv4和IPv6两种网络的问题。在深入学习分析IPv6和SIP的基础上,研究了SIP这种新兴的应用层协议跨网传输的关键技术,提出并实现了一种综合多种IPv4/IPv6过渡方案的SIP服务器。  相似文献   

5.
2011年元月所有IPv4地址已经分配完毕,APNIC重申,IPv6是应对Internet持续增长的唯一手段,因此IPV6网络已经在全球各大主要公司开始开始大规模部署,所有新一代的通信产品都加入了对IPv6的支持。同时SIP作为IETF制定的下一代网络通信协议,所有VOIP通信将基于SIP进行标准化,文章提出一中在从IPv4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过程中相对便于部署,成本较低廉的SIP通信方案。  相似文献   

6.
宋敏  黄正谦 《计算机工程》2004,30(17):95-97
讨论了如何在不改动终端的情况下,实现异类网之间的SIP通信。在分析SIP消息包和常见的IPv4/IPv6转换机制的基础上,描述了一种应用层网关与NAPT-PT相结合的解决方案及其实现。  相似文献   

7.
随着IPv6协议的不断进步,基于IPv6协议体系的子网规模日益扩大,但是整个互联网络基础设施完成向IPv6体系的迁移过程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两种协议的网络共存过渡时期,解决IPv6与IPv4体系的网络系统之间互连互通的通讯问题,对于加快互联网向IPv6体系迁移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有关IPv6与IPv6网络间的通讯,IPv6与IPv4网络间的通讯问题已经提出很多方案。本文根据各种解决方案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归类介绍,以便大家较全面地了解IPv4向IPv6过渡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2011年2月2日,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ICANN)宣布全球IPv4地址耗尽,网络过渡到IPv6是必然的事情。现在还有大量的IPv4网络设备和应用,从IPv4过渡到IPv6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在一段时间里IPv4与IPv6会共存,然后被IPv6取代。在过渡期需要解决IPv4网络与IPv6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为此,IETF提出了多种过渡技术,该文重点介绍IPv4与IPv6过渡中几种常用的隧道技术,介绍它们的工作机制并给出相应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移动IPv6与SIP的终端移动网络切换延迟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IP和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以不同的方式提供对终端移动的支持,在下一代互联网IPv6实验环境下,重点分析了重复地址检测DAD(Duplicate Address Detection)、非平滑切换等对移动IPv6、SIP终端移动的网络切换延迟的影响,并提出了建议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IPv6/IPv4网络地址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Pv6是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协议,用来克服现有标准IPv4在可扩众性和服务方面的不足。但是IPv6和IPv4不直接兼容,这样,为IPv6设计的程序和系统就不能直接与为IPv4设计的程序和系统进行通信。然而,IPv4系统又是普遍存在的,不可能随着IPv6的引入而立即消失。所以,必须研究平滑的转换机制,使得应用程序在网络升级后仍能使用。文章探讨了一种透明的地址转换机制,并讨论了转换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IPv6的新特点和应用对现有的安全设备结构提出了挑战。同时,从IPv4升级到IPv6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两种协议在一定时间内将共同存在。因此,需要设计支持IPv4/IPv6双协议的防火墙以适应过渡时期的需要。本文分析了IPv4到IPv6的过渡策略,并设计与实现了支持IPv6/IPv4协议的防火墙系统。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IPv4向IPv6过渡方案,提出了IPv4/IPv6混合网络中SIP通信解决方案并进行了实现,解决了混合网络环境下SIP数据传输问题应用层协议与网络层不适配问题.  相似文献   

13.
IPv4与IPv6结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晓燕  刘守义 《微机发展》2003,13(2):8-11,15
Internet协议第4版(IPV4)为TCP/IP族和互联网提供了基本的通信机制,但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IPV4的32位的地址空间开始枯竭,于是IPV6应运而生,文章介绍了IPV6的新增功能,并比较了IPV6与IPV4在结构上的异同点,主要对IPV6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4.
IPv4地址空间的耗尽使得IPv4在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面临困境。因此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的实施势在必行。IPv4因其出色的技术特性在互联网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的互联网络是基于IPv4的,不可能将它们在短时间内都过渡到基于IPv6的网络。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IPv6网络将和IPv4网络共存。如何实现IPv4向IPv6平滑过渡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因特网全部采用IPV6之前,会存在一个需要IPv4与IPv6共存和相互通信的过渡期,在分析SIP协议和IPv6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对IPv4与IPv6混合网间的SIP通信各种过渡机制进行分析.给出使IPv4和IPv6直接互通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6.
吴斌 《现代计算机》2011,(29):59-63
在因特网全部采用IPV6之前,会存在一个需要IPv4与IPv6共存和相互通信的过渡期,在分析SIP协议和IPv6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对IPv4与IPv6混合网间的SIP通信各种过渡机制进行分析,给出使IPv4和IPv6直接互通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7.
IPv4、IPv6和IPv9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IPv4、IPv6与IPv9的特点,并在地址空间、域名服务、移动性、安全性、QoS、自动配置、应用范围以及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对三者加以比较研究,分析其优劣.指出与IPv4相比,IPv6彻底解决了地址空间耗尽和路由表爆炸等问题,而且为IP协议注入了新的内容,使网络安全、移动主机以及Qos成为IP协议的有机组成部分.IPv6在国际上已经占据主流地位,以IPv6代替IPv4是必然的,其规模与效益会远远领先于IPv9.而IPv9尚未在国际上得到认可,在标准竞争中将处于劣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