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丰山铜钼矿区钼矿地质特征及其综合利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丰山铜钼矿床中伴生钼和单独钼矿体的地质特征,对矿山钼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进一步挖掘钼资源回收利用的潜力很大,并提出了今后开展钼资源综合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含铜氧化型钼矿铜低钼高、铜钼氧化率均较高等特点,采用混合浮选-铜钼分离的浮选工艺流程,在回收钼的同时对伴生的超低品位铜进行回收。试验得到钼品位51.95%、回收率为69.47%的钼精矿和铜品位7.43%、回收率58.65%的铜精矿,实现了伴生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3.
新型钼捕收剂浮选某钨矿伴生钼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钨矿伴生钼矿进行钼的综合回收试验研究,通过新型钼捕收剂MB系列与煤油对比,选取MB-4为钼的捕收剂,实验室小型闭路试验获得钼精矿含钼47.42%、铜0.28%,钼回收率89.50%.实现了钨伴生钼矿资源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4.
林朝霞 《矿业快报》2007,23(10):55-57
马坑铁矿是华东最大的磁铁矿床,也是一个大型钼矿床。尤其西矿段的钼资源丰富,矿体集中,具较高的开采价值。文中主要介绍了西矿段钼矿体地质特征、赋存位置以及综合回收利用工程。  相似文献   

5.
借鉴国内外对斑岩性钼(铜)矿床的前沿性研究成果,介绍了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理论及钼矿评价标志,并与浙西南区的钼矿进行钼矿成矿理论的适用性对比.在此基础上,对浙西南区的钼资源潜力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铜山口铜(钼)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鄂东南矿集区,为典型的矽卡岩—斑岩型复合型矿床,其成矿作用与铜山口花岗闪长斑岩体密切相关。在铜山口外围存在大量中酸性小岩体,部分小岩体与斑岩型铜钼金矿床关系密切。对铜山口外围饶家山地区的五个小岩体、岩脉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定年结果显示,五处小岩体、岩脉年龄分别为(141.5±1.1) Ma、(148.5±2.8) Ma、(142.5±1.1) Ma、(140.9±1.5) Ma、(141.4±1.4) Ma。研究结果表明,小岩体与铜山口的花岗闪长斑岩体几乎是同时形成的,相当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同时,在小岩体及岩脉调查中发现铜金矿化、褐铁矿化、硅化等现象。因此,铜山口外围小岩体同样具有形成斑岩型铜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7.
斑岩型铜钼矿是当前提取铜、钼的重要资源,其中铜矿物主要以黄铜矿为主,钼矿物一般以辉钼矿的形式存在。该类矿石中辉钼矿多与黄铜矿、黄铁矿密切共生,此外,由于辉钼矿与黄铜矿的可浮性相似,因此从铜钼矿石中回收辉钼矿难度较大,工艺也较为复杂。本文研究对象为云南某斑岩型铜钼矿,其主要矿物为黄铜矿与辉钼矿,嵌布粒度较细。对该矿进行的选矿工艺研究表明,矿石经过原矿粗磨,粗精矿再磨,1粗2精2扫、中矿顺序返回进行铜钼混浮;铜钼精矿进行脱药再磨,1粗5精1扫、中矿顺序返回进行铜钼分离,最终得到了铜品位25.91%,铜精矿回收率78.68%,钼品位45.79%,钼精矿回收率77.49%的良好指标,有效实现了铜钼分离、铜钼回收的目的,对实际工业生产中同类矿石的分选利用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对我国铜钼矿资源的综合利用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选取鄂东南矿集区铜山口铜钼矿床、金山店铁矿床、蜡烛山铁矿床、阮家湾钨铜钼矿床为研究对象,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LA-ICP-MS)分析技术,对矿床成矿岩体中热液黄铁矿的元素组成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元素在黄铁矿中的含量和赋存形式等综合因素,将黄铁矿中微量元素分为弱相容元素和强相容元素。结果表明,对于与黄铁矿相容性较弱的元素,金山店石英闪长岩中的黄铁矿相对于其他成矿岩体中的黄铁矿明显富集Mg、Al、Mn、Ga、Pb等元素,蜡烛山闪长岩中的黄铁矿富集Mg、Ca、Ti、V、Cr、Sn、Ba等元素,铜山口花岗闪长斑岩、阮家湾花岗闪长岩中的黄铁矿则未表现出微量元素的明显富集;对于与黄铁矿相容性较强的元素,金山店石英闪长岩和蜡烛山闪长岩中的黄铁矿明显富集Ni,阮家湾花岗闪长岩中的黄铁矿具有较高含量的Cu、Te、Bi等元素,铜山口花岗闪长斑岩中的黄铁矿中,Co、Ni、Cu、As等元素含量明显低于其他成矿岩体中的黄铁矿。综合对比发现,以铁矿化为主的金山店和蜡烛山矿床相比其他矿床,其成矿岩体中的黄铁矿明显富集Ni元素,此规律可用于指导鄂东南地区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9.
某钨钼矿为了回收利用钼粗精矿中的铜,进行了铜钼分离选矿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铜钼混合浮选试验,利用聚合硫酸铝铁+保险粉作为抑制剂,纯碱作为调整剂,在钼粗精矿铜品位1.68%的情况下,既能保证钼的浮选指标,同时获得了铜品位7.89%、铜回收率66.74%的铜精矿,实现了铜资源的综合利用,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西藏某铜钼矿浮选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西藏某铜钼矿为一斑岩型铜矿,含铜0.0969%,含钼0.0892%,通过对该矿工艺矿物学研究,采用合理的浮选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获得了较高的铜、钼选矿技术指标,钼精矿含钼49.55%、钼回收率82.25%,铜精矿含铜18.46%、铜回收率83.17%,且还综合回收了矿石中的铼。本研究对该矿铜钼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蒙古国某铜钼矿资源属典型的大型斑岩型铜矿床,该矿床中有用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铜矿、斑铜矿、辉钼矿以及铜蓝等,现场生产采用铜钼混浮-中矿再磨工艺流程,但是钼回收效果较差,钼回收率仅在60%左右。本文针对该斑岩型铜矿伴生钼资源综合高效回收展开试验研究,通过采用选择性捕收剂BKH,在粗选作业针对铜、钼进行优先高效捕收,在铜钼分离作业采用新型抑制剂BKG作为铜抑制剂,优化了铜钼分离效果,实验室试验钼回收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2.
西准噶尔成矿带为中亚成矿域巴尔喀什成矿带的东延部分,是超大型斑岩型矿床的重要找矿潜力区。本文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分别从矿床赋矿地层、成矿温度压力条件等方面,分析比对了该区苏云河钼矿、包古图铜(钼)矿、宏远钼(铜)矿和吐克吐克铜(钼)矿等4个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成矿条件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已发现的斑岩型钼矿与斑岩型铜钼矿均形成于晚石炭世末-早二叠世初西准噶尔成矿大爆发时期;斑岩型钼矿和斑岩型钼(铜)矿的赋矿岩体呈中酸性,而斑岩型铜(钼)矿的赋矿岩体呈中性;斑岩型钼矿和斑岩型钼(铜)矿的成矿温度较斑岩型铜(钼)矿床要高,且成矿压力和成矿深度也较大;斑岩型铜(钼)矿和斑岩型钼(铜)矿都存在向岩体内部和深部辉钼矿含量明显增加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德兴铜矿是一个特大型斑岩铜矿床,铜厂和富家坞两矿区矿石总储量达16亿吨。矿石除赋存铜、硫、金、银外还有钼,尽管钼品位仅为0.0108%,但储量达28.8万吨。因而有效地综合回收钼,对充分合理地利用国家资源,对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介绍和分析德兴铜矿1980年以来综合回收钼的研究和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4.
某铜钼矿石中铜钼的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难选铜钼矿石进行了试验研究。原矿含Cu 0.69%, 含Mo 0.16%, 采用铜钼混浮-混精再磨后铜钼分离的工艺流程, 获得了铜品位22.52%、回收率84.53%的铜精矿和钼品位46.17%、回收率57.71%的钼精矿。在保证铜回收率的情况下, 综合回收铜、钼资源, 达到了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位于我国西南部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某特大型铜钼矿原矿含铜0.32%,钼0.012%,硫2.18%,属低品位斑岩型铜钼矿石。为了高效开发利用该铜钼资源,同时尽量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在选矿环节筛选绿色环保的选矿工艺及药剂尤为重要。为此选用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绿色清洁高效铜钼矿捕收剂BKYE、辅助捕收剂BKYF及铜钼分离抑制剂BKLN,采用“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原则工艺流程,闭路试验获得了铜品位22.51%、铜回收率86.19%的铜精矿以及钼品位46.12%、钼回收率75.26%的钼精矿。试验研究获得了较好的选矿指标,对类似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钼矿选矿工艺发展现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李琳  吕宪俊  栗鹏 《中国矿业》2012,21(2):99-103,107
原生钼和共生钼是钼资源的主要来源,本文据此叙述了单一钼矿和铜钼矿的选矿方法。单一钼矿典型的选矿工艺是粗磨粗选-再磨再选,而铜钼矿分选主要采用混合浮选-铜钼分离的方法,即先通过粗选得到铜钼粗精矿,然后从铜钼粗精矿中分离铜和钼。并介绍了国内外主要钼选矿厂的选矿工艺。  相似文献   

17.
第一节铜-钼矿石的直接优先浮选铜-钼矿的浮选流程主要决定于钼品位。直接优先浮选法适用于钼铜矿,即矿物中辉钼矿为主要矿物,而铜是黄铜矿和其它硫化物。这种流程适用于钼品位高于0.02~0.04%的矿石。但这种类别的铜钼矿很少见。广泛分布的是斑岩铜矿,钼品位很低,铜和钼的比例为3∶1到100∶1。钼-铜矿直接优先浮选时首先是利用碳氢化合物、中性油和其它前面谈到的辉钼矿的捕收剂来回收钼。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蒙古某低品位铜钼矿为研究对象,以该试样中铜钼矿物的矿石性质特征分析为基础,通过粗选、精选条件影响及流程方案对比等试验研究,获得了阶段磨矿-铜钼等可浮工艺综合回收铜钼矿物的推荐方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部分目的矿物以微细粒,或以复杂连生体赋存,且含磨矿易泥化的脉石矿物较多;且铜钼分离作业产出合格的钼精矿,主要依赖于铜钼混合精矿品质;为获取较优的品质铜钼混合精矿,以阶段磨矿调控目的矿物有效解离,以药剂制度调节铜钼等可浮过程,在优化铜钼混合浮选条件下,得到的铜钼混合精矿中Cu品位高于25%、Mo品位高于1%,Cu、Mo回收率大于88%的试验指标,实现了铜钼矿物的高效回收,为该类型铜钼矿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金堆城钼矿床有价元素的综合回收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金堆城钼矿床中的有价元素 ,介绍钼、硫、铜、铁的综合回收利用成功技术 ,提出钴、铼、硒、镍、镓、钛、银等有价元素的回收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西藏玉龙铜矿氧化铜钼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针对西藏玉龙铜矿I号矿体铜钼氧化率较高的铜钼矿矿石进行选矿工艺试验研究。由于铜钼氧化率较高,不利于铜钼的回收;试验表明,通过添加辅助捕收剂,采用先硫后氧工艺,取得了较好的铜钼选矿工艺指标,小型闭路试验获得的指标为:铜精矿1铜品位31.04%、铜回收率50.25%,钼品位1.88%、钼回收率65.07%;铜精矿2铜品位20.12%、铜回收率32.02%;铜综合回收率82.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