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SUSBED-1动床恒定非均匀全沙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近期发展的一维恒定非均匀全沙(推移质、悬移质)SUSBED—1数学模型,在前期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同时嵌入了平衡和不平衡输沙两种计算模式,是一个可用于模拟水库及河道冲淤变形的通用模型,模型操作简便,易于掌握,计算速度快,所给出的计算信息既可进行基本问题的理论研究,又能够用于回答解决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2.
拱坝非线性开裂分析的分载位移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拱坝非线性开裂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拱坝非线性分载位移法的计算模型,推导了非线性状态下,拱坝截面内力与曲率关系的公式。确定了拱坝开裂分析中混凝土破坏条件。拱坝非线性开裂的分载位移法可用于拱坝非线性静动力分析、超载分析和开裂问题研究,可模拟坝的破坏过程。根据本文公式,模型编制的程序已用于拉西瓦水电站拱坝、小湾水电站拱坝的非线性开裂分析和超载分析,实践表明,该方法正确,成果合理,可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加拿大农业部通用土壤水分平衡模型,并对影响计算精度的关键子模型——农田蒸散量子模型作了改进,改进后的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具有较高精度,可用于我国北方地区。  相似文献   

4.
从调峰容量平衡的角度,对系统电力平衡的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从火电机组的动力特性入手,按照等微增率原理进行火电机组间的最优负荷分配。从理论上解决了电力系统日运行和长期运行的经济性问题。电力平衡和燃料消耗计算方法及模型,已采用Turbo——BASIC语言编程序,并在联想486微机上调试通过。该模型可用于水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的容量效益计算、节煤效益计算、装机规模论证和电力系统的电源规划等。对电力系统的检修安排、备用分配以及调度运行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明斌  邵明安  李玉山 《水利学报》2000,31(6):0020-0027
本文在Eagleson随机动力学水平衡模型的基础上,改进了原模型中蒸腾、蒸发量等项的计算方法;并根据黄土区降水分布特点,将全年分为16个时间长度不等的降水时段,分别统计降水特征参数,利用质量守衡定律和逐步校正演算法,可计算出水文生态系统平衡体系水均衡要素的定量分配和活动层土壤含水量的年动态变化,代表了原模型中确定土壤含水量的简单统计法,从而可提高模型计算精度和实用性。改进后的随机动力学水平衡模型更适用地黄土高原的特定水文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Eagleson随机动力学水平衡模型的基础上,改进了原模型中蒸腾、蒸发量等项的计算方法;并根据黄土区降水分布特点,将全年分为16个时间长度不等的降水时段,分别统计降水特征参数,利用质量守稀定律和逐步校正演算法,可计算出水文生态系统平衡体系水均稀要素的定量分配和活动层土壤含水量的年动态变化,代表了原模型中土壤确定土壤含水量的简单统计法,从而可提高模型计算精度和实用性。改进后的随机动力学水平衡模  相似文献   

7.
泥沙问题是制约引黄灌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灌渠的规划设计阶段和日常的运行管理中都需要掌握渠道的泥沙冲淤情况。本文根据一维水流非均匀沙运动方程,结合灌区灌溉特点和测量资料情况作了概化处理,建立了适合于灌区的非均匀沙冲淤计算的数学模型。模型中考虑渠系沿程的分水分沙和冲淤交换,将断面流量按渠段划分并计算,悬移质泥沙按粒径分组计算,根据分组水流挟沙力和非均匀悬移质不平衡输沙公式计算泥沙含沙量。模型采用山东簸箕李灌区的实测资料进行验证,表明模型可用于预测不同来水来沙条件下非均匀沙在渠道内的运动淤积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8.
在小湾水电站拱坝下游冲刷平衡深度的研究中,清华大学研究的一套动态采集系统,它可用于计算机自动记录不同时刻的深度,并可绘制冲刷深度的发展过程,该采集系统主要是在小湾工程断面模型试验中用于量测坝身表了孔和中孔泄洪时,下游冲坑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悬移质挟沙力、床沙级配变化方程、泥沙运动差分方程组求解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处理方法,建立了既可计算非均匀悬移质不饱和输沙,又可计算非均匀推移质输移的一维全沙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较好.将所建模型用于研究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泥沙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能量法的软土地基中基桩负摩阻力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为了有效计算与分析软土地基中基桩的受力与位移情况,采用土体弹塑性三折线模型计算桩侧土体的摩阻力与桩土相对位移;考虑桩侧土体发生沉降时桩-土保持能量平衡,导出产生负摩阻力时基桩的能量平衡方程,进而给出不同位移条件下桩身轴力与位移的计算式;最后通过对某工程实例进行数值计算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使用三折线模型的能量平衡计算式能够用于研究分析基桩在各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性,为桩基工程设计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伍敏莉 《红水河》2022,41(2):10-14
为更好地了解水平衡模型的应用,笔者分析了水平衡模型的原理,利用河流段流量、地下水流量、溶质浓度和同位素比率的测量值,研究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通过选取某河流段作为研究区域,对河流段的流入量、流出量、溶质浓度和同位素比率进行了测量,并采用水平衡模型对模型流入量、模型流出量和模型净平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的河流段存在失水情况,通过质量和溶质平衡法可量化模型中的失水率。水平衡模型可作为水资源评价的工具,通过确定河流失水机制来增强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变压器的暂态全过程计算,建立了适合不同暂态阶段仿真的电磁暂态、跃变量和准稳态的abc坐标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暂态阶段的动态特性将上述模型相结合,应用面向对象技术建立了适合暂态全过程仿真的变压器自适应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完整地描述了变压器的暂态过程,具有精度高、计算量小和转换判据可靠等特点,可用于电力系统过电压、故障分析和保护校验、交直流系统相互作用以及暂态稳定等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孙志林 《水利学报》2000,31(10):0082-0087
根据近底非均匀沙交换的随机 力学模式首次从理论上建立起非均匀沙床面平衡浓度公式,将床面平衡浓度表示为起动、不止动和悬浮概率以及单步运动平均时间比B的函数关系。残差修正灰色系统模型和指数拟合关系用于悬移质平衡浓度竖向分布实测资料以获得床面平衡浓度值,据此确定理论公式中的参数B.床面平衡浓度计算与“实测”值比较结果令人满意,意味着本文提出的公式是合理的,可作为悬移质运动微分方程的底部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14.
水平梯田是黄土高原基本农田的主要形式。本文综合了有关文献的研究结果,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以水平梯田地坎高为决策变量,经济计算期内年净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了黄土高原水平梯田优化设计的非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并以实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较符合实际,计算方便,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既可用于机修梯田,也可用于人工修筑梯田。  相似文献   

15.
结合盐城市市级供水计量工程阐述了水量平衡原理在区域供水计量中的应用,根据陶舍小区试验建立相应的水量平衡计算模型,提出了模型中各要素的计算方法,并利用2002-2003及2003-2004年度的实测资料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计算出的2个年度的水量平衡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该试验区域水量处于平衡状态,该水量平衡模型能够用于区域供水计量分析中。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钢筋砼框架拱桥的结构力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可用于同类桥梁的计算。  相似文献   

17.
虚力函数法在滑坡设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虚力原理和任意分块(或斜分块)模型,建立滑坡极限平衡稳定分析的显式虚力函数R。该函数既可用于滑坡稳定分析中安全系数的计算,又可用于滑坡稳定分析中的可靠度计算。某滑坡治理设计中的实际应用表明,该法概念明确、分析结果合理、且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尽管一维数学模型已比较成熟。但用于黄河下游尚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从一般挟沙水流基本方程出发,考虑黄河下游来水来沙及河床演变特性。汲取多家之长.建立了一维河流不平衡输沙复合模型。应用实测资料计算了黄河下游河床冲淤量。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较好,而且本模型可以用于水库泥沙冲淤计算。  相似文献   

19.
叶尔羌灌区冬小麦生育期SPAC水热传输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毛晓敏  杨诗秀  雷志栋 《水利学报》1998,29(7):0035-0041
本文应用土壤水动力学、微气象学和能量平衡原理,建立了作物生育期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的水热迁移和转化模型,并采用全隐式有限差分方法进行离散,通过自动调节计算步长和反复迭代等方法设计了数值模拟程序.运用本模型对新疆叶尔羌河流域地下水均衡场1995年3月~6月冬小麦返青至成熟期的田间水热状况进行了模拟.结果证明,该模型较真实地反映了非冻结期作物生长过程中土壤中的水热状况以及地表和作物蒸散发的动态变化过程,可用于墒情预报以及农田蒸散发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用全沙观点研究黄河泥沙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龙毓骞  张原锋 《人民黄河》2002,24(8):28-29,39
黄河现行的输沙率测验存在系统误差,漏测及计算方法引起的沙量误差虽然占全沙量的百分数较小,但在水库及下游河道的冲淤演变中所起的作用却不能忽视,采用Einstein全沙的概念,对实测输沙率进行修正后,用沙量平衡法计算的冲淤量与断面法计算的冲淤量基本一致,改正后的输沙率可作为全沙输沙用于黄河泥沙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