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试验研究了低剂量钼酸盐处理恶劣水质的可行性,筛选出一种碱性处理复合配方HM-501。该配方在pH=8.30~8.50时,处理原水水质为:总硬353mg.L-1(CaCO3)钙硬275mg.L-1(CaCo3)、总碱167mg.L-1(CaCO3)、氯根31.0mg.L-1、电导率646μs.cm-1的电厂循环水,浓缩倍率达到3.5倍以上。因此本试验为电厂循环水在高浓缩倍率下运行的稳定处理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筛选出了一种适用于苦咸水水质稳定处理的配方。该配方在烟台煤气厂运行情况良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钼系复合配方的缓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低离子浓度腐蚀型水质条件下,研究了钼酸盐与一些有协同增效作用的药剂组成的复合配方的缓蚀性能,检验了配方中各种药剂的显著性,并对相关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循环冷却水磷系配方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明扼要地总结了磷系配方的发展历程,从中可以看出,随着循环冷却水从酸性运行向碱性运行的发展,随着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向较苛刻水质的扩展,原始磷系配方中的磷酸盐逐渐被稳定性更好,兼备缓蚀阻垢性能的有机膦酸盐所替代,与此同时,具备分散阻垢能力的聚电解质也被引入磷系配方,使之更加完备。  相似文献   

5.
系统地阐述了近年来工业循环冷却水水质稳定领域高效低毒阻垢剂、缓蚀剂和杀菌剂及春复合配方等新技术的应用开发情况,并分析了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了对XG911广谱型水质稳定剂的静态阻垢和动态阻垢评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高硬度、高腐蚀性离子的恶劣水质,当药剂浓度大于万分之10,静态阻垢率≥90%,极限碳酸盐碱度达到11mmol/L。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决由数据序列随机波动性大而引起的GM(1,1)动态模型群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方法利用水质标识指数序列作为灰色动态模型群的原始数据序列进行水质预测,并通过误差修正得出预测结果.以浑河沈阳城区段某断面的监测水质为例,采用标识指数法的水质灰色动态模型群计算,通过实际监测数据检验预测精度.结果预测结果表明:河流水质标识指数经过误差修正后与实际监测资料的水质标识指数计算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由此证明利用基于标识指数法的灰色动态模型群进行预测不仅精度较高,而且计算结果能直观反映水质状况,可以作为水质预测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低速条件下给水管线中余氯衰减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低速条件下给水管线中水质的余氯的衰减变化状况.方法应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水质模型,用数值模拟给水管线中余氯的衰减变化规律来反映给水管网中的水质状况.结果当给水管线中流速较大,水流处于高雷诺数紊流状态时,氯的随流迁移在组分传输过程中占主导作用,通常忽略扩散项,采用一维水质传输模型数值模拟管线中的余氯变化规律.但在管网末端或者夜晚供水时段,管线中的流速可能较低,忽略扩散作用将给模拟结果带来较大误差.这时需考虑求解包含扩散项的一维水质移流扩散模型.结论给水管线在低速条件下,需求解包含扩散项的一维水质秽流扩散模型来数值模拟余氯的衰减变化规律,以提高模拟结果准确性。从而真实地反映给水管线中水质的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9.
华东地区矿井水的水质特征与资源化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针对我国煤矿区水资源短缺、矿井水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分析了华东地区主要煤矿区矿井水的充水来源和水质特征,根据水质将矿井水划分为4种类型,即洁净矿井水、高悬浮物矿井水、高矿化度矿井水和酸性矿井水,并探讨了不同类型矿井水的水资源化技术,认为实现矿井水的资源化可使矿区水环境系统免遭破坏,缓解矿井排水与水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解决矿井水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矿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调查分析南县地区水现状及地下水水质情况,并对铁、锰含量高,浊度大且轻度污染的地下水提出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1.
梯形明渠水跃共轭水深的直接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计算梯形明渠共轭水深的求解公式存在计算过程复杂、精度低、适用范围小三大弊端,提出一种新的直接计算公式.通过引入一个量纲一参数——单位水面宽度,对梯形明渠共轭水深的水跃方程进行恒等变形,得到了计算梯形明渠共轭水深的迭代公式,再与合理的迭代初值进行配合使用,推导出梯形明渠共轭水深的直接计算公式,误差分析及实例计算表明,在工程常用范围内最大相对误差仅为11%.与现有计算公式比较,该直接计算公式形式相对简捷,适用范围广,计算精度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建立科学合理、简洁直观、普适通用和使用方便的地面水水质评价模型,在设定地面水水质指标规范变换式基础上,提出一个适用于多项指标的水质评价的对数型幂函数普适指数公式,并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公式中的参数.将普适指数公式用于实例分析,并与其它多种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对比.研究表明:该公式不受指标种类和数目限制,计算简便,具有通用性、实用性,为评价普适化、简单化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针对齐成伟导出的无限大水平地层中每一流体质点流向有限长直裂缝的运动学公式,从油气渗流力学角度进行分析模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教学改革建议。从教材章节结构、学生需具备的数学基础、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求真求美动力的诱发等角度,建议油气渗流力学教材应当吸纳该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此节内容应预留合理的授课学时。  相似文献   

14.
风壅水面高度计算公式适用范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搜集了关于壅水面高度的计算公式,归纳得出风壅水面高度的基本公式,初步研究了风速、吹程、水域水深和风壅水面高度值之间的关系,指出该公式的建立与水域水深的关系极为密切,在水域平均水深过小时,该公式求得的风壅水面高度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15.
分层注水管柱中的封隔器位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分层注水管柱中封隔器位移的理论分析和实际测定,引入位移因子得到了修正的虎克定律公式,并用数据对该公式进行了验证,证明了公式的实用性和普遍性,可以作为注水技术指导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6.
梯形明渠临界水深的直接计算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引入一个无量纲参数——单位水面宽度,对梯形明渠临界水深的基本公式进行恒等变形,得到计算梯形明渠临界水深的迭代公式,再与合理的迭代初值配合使用,推导出梯形断面临界水深的直接计算公式,在梯形断面全部范围内最大相对误差小于0.082%.误差分析及实例计算表明,该直接计算式形式简单,适用范围广,计算精度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引入一个无量纲参数——单位水面宽度,对梯形明渠临界水深的基本公式进行恒等变形,得到计算梯形明渠临界水深的迭代公式,再与合理的迭代初值配合使用,推导出梯形断面临界水深的直接计算公式,在梯形断面全部范围内最大相对误差小于0.082%.误差分析及实例计算表明,该直接计算式形式简单,适用范围广,计算精度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目前在高层宾馆给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个合理可靠使用方便的计算公式,并将此式与美国和日本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给出的公式更合理实用。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the forces acting on sediment particles are analyzed in all the aspects. Considering the cohesive force between particles, the additional static water pressure induced by the solid-body characteristics of film water and the inertia force of waves, a unified formula of the incipient motion for both coarse and fine particles is defined. The formula can reflect the variation in the initial velocity of fine particles with the volume weight of sediment.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formula is carried out by use of both experimental data and field observation data accumulated by expert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verification shows that the formula expresses the law governing the incipient motion of sediment of all particle sizes inclusive of natural sediment and light-weight materials, and thus a basic formula for the study and solution of sediment problems in estuarine and coastal regions is provided.  相似文献   

20.
为了得到适用于高饱和度土固结分析的孔隙混合流体的压缩性计算公式,采用孔隙水压力来表示混合流体的压缩系数.推导过程中,不考虑气泡在水中的溶解,按Laplace公式建立气泡压强与水压的关系.分析了单个气泡对压缩性的影响,并进行了一维固结压缩试验,对混合流体的压缩系数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饱和度、水压和孔隙气的分散度是影响孔隙流体压缩性的3个主要因素;饱和度越小,气泡半径越大,混合流体的压缩性越大;若初始饱和度相同,当水压达到较大值时,气泡初始半径大小对压缩系数影响很小.将试验数值与其他研究者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所推导的理论公式能较好地分析预测孔隙混合流体的压缩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