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聚合物驱油技术是油田进入开发后期的一种重要的三次采油技术,该技术用聚合物水溶液为驱油剂,以增加注入水的粘度,提高其波及效率,从而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配制的聚合物溶液的粘度越高,其波及面积越大,驱油效果也就越理想。因此聚合物驱油的关键是保持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因此,我们在实施聚合物驱油之前,首先要搞清影响聚合物溶液粘度的主要因素,以便在设计聚合物溶液配制体系时,最大限度提高聚合物溶液的粘度,从而提高聚合物溶液粘度的保留率,确保聚合物驱的效果。本文即针对影响聚合物溶液粘度的主要因素展开了研究和探讨,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化工设计通讯》2019,(11):24-25
合物驱是向地层中人工注入化学聚合物驱替原油,从而提高采收率的一种方法。目前,我国的一部分老油田,如大庆油田等已经进入开发后期,产水量明显增加,原油产量出现大幅度的递减,而新增原油储量的勘探开发也举步维艰。因此,为了保证原油产量的稳产高产,通过向储集层注入聚合物提高采收率的措施,在我国石油开发行业的研究日渐得到重视。实践证明,聚合物驱对提高石油采收率,维护我国石油产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分析了聚合物驱油过程的效果,旨在找影响聚合物驱油的主要因素,进而解决对三次采油聚合物驱如何提高开采效果提出积极的措施应对。  相似文献   

3.
张贵玲 《广州化工》2012,40(23):145-146
为提高原油产量和油藏采收率,油田后期一般需要经过三次采油,聚合物驱是常用的驱油方式,通过对均质油藏模型聚合物驱动态参数及性质参数单独模拟,找到各单因素对生产动态特征的影响规律,并可以发现每个因素对生产动态影响的大小,从而对油田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聚合物驱油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油田增油技术,驱油效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本文从聚合物驱油原理入手,分析影响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因素,包括聚合物性质、油藏性质和操作条件等,同时提出优化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具体措施,包括优化聚合物性质、油藏条件和操作条件等。通过综合分析,得出提高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关键点,有望为聚合物驱油技术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驱油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石油的采收率,为油田的进一步开发与采收提供了增量,石油的原油储量在勘探开发过程中有效地推动了石油的开采效率,为我国的石油采收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更多方向。本文就着重针对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明确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而为我国石油采收率的提高与发展提供更多可供参考的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6.
研究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因素及损失规律,有利于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粘度损失,确保溶液配注质量,提高聚合物驱油效果。通过对大庆油田采油三厂北部过渡带聚合物溶液粘损调查,从剪切、水质两方面,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注入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注入聚合物溶液粘度,保证聚合物驱油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聚合物驱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现场取得的良好驱油效果,未来一段时间内聚合物驱将仍是提高采收率的主导技术。本文主要综述了聚合物驱油机理、影响聚合物驱效果的因素及生产全过程所采取措施。通过这些问题的研究,明确了聚合物驱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部分油田已进入3次采油阶段,为了保证石油采收率,需要对3次采油技术的真实性能进行评判。提出了油田企业聚合物驱油的性能评价和测试方法。该方法首先构建了聚合物驱油的评价模型,即对聚合物、碱及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和转化情况详细说明和计算,同时探究了影响聚合物驱油的影响因素,将影响因素的影响力控制到最低,最后对聚合物驱油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包含增黏性、耐温性、热稳定性、驱油效率及非均质岩心模型的分流量。根据以上指标综合判断了聚合物驱油的真实能效。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随着石油产业的不断发展,石油采收率得到了显著提高,而聚合物驱油技术为石油采收率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对聚合物的驱油机理进行分析,明确了影响聚合物驱油效果的相关因素,并对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增效路径进行探究,希望能以此为聚合物驱油技术的进一步研发和改进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室内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研究了影响聚合物驱效果的3种主要因素:水油粘度比、地层渗透率、聚合物用量,并对聚合物驱的基本参数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地下原油粘度为50.7mPa·s时,聚合物驱的合理水油粘度比区间为0.06~0.6;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的最佳地层渗透率为2.0μm2;水驱之后转注浓度为3000mg·L-1的聚合物段塞对提高采收率有较大影响,采收率增幅随着聚合物段塞体积的增大逐渐变小;同时聚合物的顿增油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1.
大庆油田北二西弱碱三元复合驱试验动态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北二西弱碱三元复合驱试验区生产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特征,指出影响弱碱三元复合驱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针对问题,开展了综合调整的研究工作,总结出改善试验效果的有效途径,通过改善三元体系配方,提高聚驱控制程度,完善井组注采关系,减少平面及层间差异,适时进行动态方案的调整,改善油井受效状况等技术措施,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复杂断块油藏注水开发后期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特点,大港油田在A区开展了污水聚合物驱工业化现场试验。现场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通过对相关指标分析,明确了A区聚合物驱油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方案部署,预计提高采收率12%以上。根据室内物理模拟实验证实聚/表二元驱可提高采收率值大于20%,聚/表二元驱油藏数值模拟预测,提高采收率可在聚合物驱的基础上再提高4.76个百分点,使油田最终采收率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孟祥勇 《当代化工》2016,(2):378-382
CO_2混相驱是一种可以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CO_2气体用于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环保采油方式。基于多孔介质中CO_2混相驱渗流规律的影响因素很多,针对我国油藏非均质性严重、混相困难等特点,分析影响我国CO_2混相驱的因素,通过数值模拟对孔隙结构、注入速度、储层非均质性、地层压力和初始含油饱和度五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出影响CO_2混相驱混相效果的主控因素,在认识影响CO_2混相效果主控因素的基础上,为油田调整开发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聚合物驱是当前油田实际生产中能够有效的增加原油采收率的化学驱方法中最为成熟的一种方法。随着聚合物驱方法的快速发展,以及运用此方法在实际生产中获得的较好的驱油效果,聚合物驱在以后的生产中仍将作为增加采收率的主导方法。讲述了聚合物驱油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四种常见的驱油聚合物,并结合当前低油价、高环保的形势下阐述了聚合物驱的发展趋势,同时提出了今后聚合物驱发展过程中亟待攻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油的非线性色谱过程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朝晖  庄华洁  李希 《化工学报》2005,56(10):1901-1906
复合驱油过程是一个多相色谱过程.运用多相多组分非线性色谱模型,模拟了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油过程,用特征线法求出相饱和度和组分浓度波的特征速度,然后,用特征向量积分给出它们在物理空间上的分布剖面.结果表明,聚合物浓度激波先于表面活性剂激波出现;相饱和度受溶质运动的影响可以产生多重激波,这使油相流动能迅速形成油墙.利用该模型讨论了溶质浓度、驱替速度、吸附和分配参数对采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聚合物驱采油废水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程  王旭 《辽宁化工》2011,40(7):684-687
随着聚合物驱油的广泛应用,产生了大量的聚合物采油废水,由于有聚合物的存在,增加了油水分离的难度。本文通过对聚合物驱采油废水性质分析以及近年污水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的介绍,主要阐述了超声波,膜技术,微波破乳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情况,探讨了聚合物驱采油废水处理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目前石油开采过程中常见的聚合物驱油剂种类,包括耐高温耐盐聚合物驱油剂、生物聚合物(黄原胶)、交联聚合物、疏水缔合聚合物、星形聚合物、两性聚合物等;以此为基础介绍了四种聚合物驱技术类型,包括热驱、混相驱、化学驱和微生物采油;并简单介绍了聚合物驱油技术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所带来的负面矛盾及目前的主要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油田化学驱油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俊  潘一  李东胜  李晓鸥 《当代化工》2014,(8):1495-1497,1501
三次采油是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而化学驱油则是三次采油的主攻技术。化学驱油是向地层中注入化学物质,改变地层渗透率、岩石润湿性和驱替相黏度,因此注入液既能减小流度比又能增大毛细管数,从而使驱油效率和波及系数增加,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主要介绍碱驱、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复合驱四种驱油技术的机理、研究进展、应用现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并对化学驱油技术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何晨 《当代化工》2017,(11):2320-2323
针对聚合物驱过程中开采对象物性变差、聚合物驱规律认识不深入的问题,为了提高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的有效性,开展了对不同含水率(时机)下大庆油田聚合物驱产液变化规律研究,研究中制作人造岩心,在一维岩心条件下,测试聚合物驱产液变化。综合分析认为,通过对动态数据的含水率和采出程度变化率的总结,实现对驱产液变化规律进行概括。研究成果实际运用于现场油田开发,取得了比较好的开发效果,证明了研究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盐体系的界面张力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汇总了近年来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盐界面张力研究进展的报道,从机理方面探讨了石油磺酸盐低界面张力对驱油效果的影响,并且全面的探讨了石油磺酸盐界面张力的影响因素,包括其结构和产品性能,复配体系中的影响因素以及采出水的影响等等,为进一步研究石油磺酸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