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淮河干流又发生大面积突发性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金庭 《治淮》1994,(9):3-5
污染的形成 由于沙颖河流域和淮河干流沿岸城镇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无节制的排放,较长时间地在河道积蓄。根据1993年统计资料表明,沙颖河流域有城市污染源36个,污废水年排放量达4亿吨,占全流域污废水排放量的17.4%;COD年排放量为12.7万吨,占全流域排放总量的16.8%。淮河干流沿岸城市污废水年排放量2.7  相似文献   

2.
淮河流域问坝特征及其对水质 改善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淮河部分干流、沙颖河水系、涡河水系、淮河干流南岸诸水系为研究范围,在详细介绍闸 坝基本资料的基拙上,阐述淮河流域闸坝分布特征,定性分析了闸坝对水质的改善作用,提出了闸坝 改善河流水质作用的量化指标。本研究对进一步了解淮河流域的闸坝情况和闸坝作用有借鉴意义,也 为闸坝改善河流水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沙颖河是谁河最大的一级支流,其水量和水质对谁河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近十年来,由于工业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三废”排放量骤增。据1994年统计:沙颖河水系内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年排放量为6亿吨。其中绝大部分未经处理,使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特别在平、枯期;由于水资源短缺,为了满足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等用水的需要,沙颖河干流和主要支流上30多座拦河间关闭蓄水,大量的污水积蓄于闹上。开问时污水下曳,曾多次造成淮河水污染事故,严重影响安徽、江苏两省沿淮20多个市(县)几千万人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给工农…  相似文献   

4.
刘飞  万一 《治淮》1998,(6):19-20
淮河流域自8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淮河水污染日趋严重,水污染事故频频发生,进入90年代后,水污染危害已成为严重制约流域内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实测,1993年全流域污废水排放总量为36.8亿吨/年,主要污染物质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150.14万吨/年,已远远超出淮河的纳污能力。淮河流域水污染特点是以有机污染为主,工业污染占总负荷的70%,主要污染行业有造纸、酿造、制革等。因此,解决淮河流域水污染问题根本出路是治理污染源。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把淮河列入国家“三河三湖”治理之首,同时在淮河流域范围内掀起了治污高潮。自1994年以来,国务院环委会在淮河流域召开了3次淮河流域环保执法检查现场会,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召开了4次  相似文献   

5.
《治淮》2019,(12)
<正>一、滁州市主要河道河口防洪现状1.滁州市河流水系概况滁州市位于江淮之间,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其中长江流域水系有滁河水系;淮河流域有淮河水系、池河水系、窑河水系及淮河入江水道。根据统计,现状滁河水系有主要支流河道约15条,其中较大的河道有来河、清流河、襄河;淮河水系主要支流河道有濠河、小溪河、板桥河等,  相似文献   

6.
做好水污染联防工作减轻淮河水污染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河流域水污染始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以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进一步加重,水污染事故时有发生,给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水生态与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沙颍河、涡河等淮河支流水质遭到严重污染,不仅影响当地供水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每年还因为污染水体下泄对淮河干流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危害.1994年淮河发生重大水污染事故,造成沿淮蚌埠、淮南、盱眙等城镇自来水不能饮用,洪泽湖渔业遭受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7.
论淮河流域水污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淮河流域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指标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评价淮河流域的水污染状况,分析淮河干流、省界监测断面和全流域历年水质变化情况,结合入河排污口的实测资料,评价主要河流以及流域内河南、安徽、江苏和山东四省入河污水量和主要污染物的变化情况。基于流域内已发生的水污染事故、现状水质和入河污染物的状况,简要分析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面临的困难,结合流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需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2007年7月进入主汛期后,淮河流域相继出现了四次较大范围的强降雨,淮河出现了1954年以来较大的洪水过程。在这次强降雨洪水过程中,河南省的淮河干流、洪汝河流域、沙颍河流域和豫东淮河平原地区都不同程度地降了大雨、暴雨、局部大暴雨。全省淮河流域7个市44个县(市)576个乡(镇)都遭受了洪涝灾害,受灾人口845.6万人,农作物受灾绝收面积13.47万hm^2,初步估算,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9.51亿元。  相似文献   

9.
姜永生 《治淮》1997,(8):18-19
根据《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所赋于的职责和第一次淮河流域环保执法现场会精神,淮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从1994年6月起对淮河干流和主要跨省河流省界河段进行每月一次的常规监测。共在淮河干流设置监测断面8个,在30条主要跨省河流设置省界监测断面32个。至1997年6月,共施测37次,采样行程22万公里,取得监测数据2万余个,发布省界河段水质公  相似文献   

10.
今年7月进入主汛期后,淮河流域相继出现了4次较大范围的强降雨,淮河出现了1954年以来较大的洪水过程。国家防总根据这次暴雨洪水的降雨强度、持续时间、覆盖范围、洪水总量和水位以及受灾程度,把这次洪水定性为自1954年(相当于50年一遇)以来淮河全流域性的第2次大洪水。在这次强降雨洪水过程中,河南省的淮河干流、洪汝河流域、沙颍河流域和豫东淮河平原地区都不同程度地降了大雨、暴雨、局部大暴雨,全省淮河流域7市44个县(市)576个乡(镇)都遭受了洪涝灾害,受灾人口845.6万人,农作物受灾绝收面积13.47万hm~2,初步估算,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9.51亿元。  相似文献   

11.
陈莉  蔡慧慧 《治淮》2015,(1):4-5
河南省地跨淮河、长江、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其中省辖淮河流域面积为8.61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52.15%。淮河干流发源于桐柏县桐柏山太白顶,向东流经信阳、罗山、息县、潢川、淮滨等县境,在固始县三河尖乡的东陈村入安徽省境,省界以上河长417 km,淮河干流水系包括淮河干流、淮南支流及洪河口以上淮北支流,流域面积21730 km2。本文探讨的范围即淮河干流、淮南支流及洪河口以上淮  相似文献   

12.
钱敏 《治淮》2012,(8):5-6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很高兴参加2012年新加坡国际水周流域管理论坛,与各位同行进行交流探讨。借此机会,我将介绍淮河流域水利发展情况。一、淮河流域基本情况淮河流域是中国七大江河流域之一,位于中国东部,地处长江、黄河之间,流域面积27万km2。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由西向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干流在江苏扬州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km。淮河流域主要的特点有  相似文献   

13.
正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是古代"四渎"之一,是中国重要的大河,淮河流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河南省境内淮河干流长达427km,淮河流域面积8.83万km~2,占全流域面积的33%,占全省总面积的53%,流域内人口和耕地面积分别占全省的59%和60%,有郑州、信阳、驻马店、周口、商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汛期,淮河流域发生了多次强降雨过程,淮河干流发生1次超警戒水位洪水,沂沭泗河出现明显涨水过程。汛末,淮河发生严重秋汛,淮河干流连续发生了2次超警戒水位洪水。在国家防总、水利部的统一指挥下,淮河防总和流域有关省防指团结协作,科学调控,积极应对,战胜了淮河严重秋汛,成功防御了历次超警戒水位洪水,取得了2017年淮河防汛抗洪工作的胜利。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淮河流域位于黄河、长江之间,干流全长1000km,流域总面积18.7万km2,其中安徽省境内为6.69万km2。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隶属于安徽省水利厅,负责安徽省境内淮河干流河道的统一管理工作,具体担负淮河干流上的堤防、涵闸等工程管理和防汛、岁修任务,河道保护以及岸线、河口等的管理。河道长、水利工程建设多,需要管理的信息量大,监控范围广,为了更好地进行水利管理,及时准确地做出决策,实现水利的现代化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水闸防污调度对减轻淮河水污染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淮河干支流再次发生较大洪水,为减轻沙颍河、涡河污染水体随洪水集中下泄对淮河干流的污染威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和流域各级水利部门按照污染联防预案,在保证防汛安全和工程供水的前提下,科学调度水闸,发挥出水闸等水利工程的调蓄和控制作用,有效减轻了水污染影响,避免了淮河中下游重大水污染事故的发生.提前应对,在保证防汛安全的前提下科学调度水闸,通过延长污染水体下泄时间,减缓对淮河干流的污染冲击,对减轻污染危害,防止淮河水污染事故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根本的措施仍然是加强污染源治理,减少污染负荷,控制排污总量.  相似文献   

17.
淮河流域生态系统退化问题与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河流域灾害集中表现为洪灾、涝灾、旱灾、污染和贫困五大生态灾害交织。淮河流域特有的自然地理、气候和水系变迁的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强度大,对流域生态系统的过度利用和干扰因素是造成灾害的原因。建议按照生态系统方式实施淮河流域治理,确定淮河流域的发展情景,协调各利益相关方矛盾;设立生态功能区,特别是将淮河干流的行蓄洪区划分为生态功能区进行管理和利用,是协调淮河流域人与洪水的关系,促进流域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流域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旱涝灾害频发。淮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全国的1/5,属于严重缺水地区。淮河干流向沿淮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业供水主要集中在蚌埠闸上河段和洪泽湖两处水源地。在发生严重枯水和特别严重枯水时,淮河干流蚌埠闸上河段和洪泽湖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为预防和应对蚌埠闸上河段和洪泽湖的供水危机,保障蚌埠市、淮南市城市居民生活和重要工业用水,缓解洪泽湖水生态危机,对淮河干流水量应急调度预案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流域水量应急调度实践,确定了应急调度原则、范围、水源、线路与枯水预警指标和启动条件,制定了水量应急调度预案,以期为淮河干流干旱应急水量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7月4日以来,淮河流域由于降雨影响,致使淮河干流发生较大洪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总总指挥回良玉对淮河防讯作出重要指示。国家防总及时启动三级应急响应,并在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赶赴淮河抗洪一线,指导地方抗洪抢险。淮河防总召开紧急会商会,部署各项防汛工作,向流域四省下发紧急通知。并先后派出工作组赴淮河干流和洪汝河指导抗洪抢险工作。目前,随着淮河干流洪峰已进入洪泽湖,干流洪水全线回落,淮河抗洪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相似文献   

20.
1997年是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关键性的一年,在年底全流域工业污染源将实现达标排放,流域污染物总负荷也要按照1996年6月国务院批准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及“九五”计划》(简称《规划》)的要求,将流域主要污染物质化学耗氧量(COD)的排放总量削减到89万吨。打好达标排放这关键一仗无疑对实现下一步淮河流域水体变清的目标(即COD排放量削减至36.8万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