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水面蒸发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水面蒸发形成机制和水面蒸发量与气象要素关系的试验分析结果 ,选择饱和水汽压差、风速、相对湿度作为水面蒸发计算因子 ;综合国内外水面蒸发计算研究成果 ,选取适用的风速函数和相对湿度函数 ,提出一种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水面蒸发计算模型 .简要评析目前国内出现的 3个水面蒸发全国通用计算公式 ,指出这 3个公式尚存在欠缺 ,有待进一步完善 ;最后提出水面蒸发计算模型研究应统一水面蒸发量标准 ,正确选择风速函数 ,并应加强水面蒸发计算模型空间变化规律的研究 .  相似文献   

2.
一种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水面蒸发量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面蒸发形成机制和水面蒸发量与水文气象要素关系的试验结果,选择饱和水汽压差,风速,相对湿度作为水面蒸发量计算因子,综合国内外水面节水娄研究成果,选取适用的风速函数和相对湿度函数,构建水面蒸发量计算模型,。利用鄱阳湖区3个不同类型蒸发实验站资料,确定模型参数,并进行拟合检验与外延检验。  相似文献   

3.
毗邻隧道上游隧道出口污染空气会对下游隧道产生影响,恶化其运营环境。以Realizablek-ε三维紊流模型及多组分扩散传输为物理计算模型,采用FLUENT流体计算软件模拟了上下游隧道间不同污染物的浓度分布以及上游隧道在不同间距不同风速时对下游隧道的影响,同时,根据贴壁射流理论,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当隧道距离大于400 m,风速小于2 m/s时,毗邻隧道二次污染小于5%。当上游隧道射流风速为2.5 m/s时,由此计算的理论值和模拟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
陈浩  杨涛  胡高辉  王思媛 《人民长江》2016,47(18):31-34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对水库水面蒸发的影响,以叶尔羌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气温、相对湿度以及风速作为主要气候影响因子,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构建统计降尺度模型。对研究区在全球气候模式BCC-CSM1.1三种情景(RCP2.6,RCP4.5,RCP8.5)下2020s、2050s、2080s时段内的蒸发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叶尔羌流域水库的未来蒸发量总体呈增加态势,蒸发量E_(RCP2.6)E_(RCP4.5)E_(RCP8.5);2020s时段内3种情景模式下所选取水库年平均蒸发量为1 922.4~2 337.9 mm,蒸发渗漏损失率为35.17%~36.40%。  相似文献   

5.
水面蒸发是表征流域水文循环的重要指标。依据主成分分析原理以及统计学相关分析方法,对海河流域中部平原区的水面蒸发试验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温和风速是影响该地区水面蒸发的主要因子。在月时间尺度上,日均水面蒸发量和气温具有的显著的正相关性,而在日时间尺度上与蒸发量的相关性不明显;风速无论在月时间尺度还是在日时间尺度上都与水面蒸发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性。此外,风速对蒸发量影响的大小还与蒸发量的基础值有关,基础值越大,风速对其的影响越大。最后,根据观测得到的昼、夜蒸发量数据分析了水面蒸发量的昼夜组成,数据显示该地区昼蒸发量和夜蒸发量的差别不大,分别占日蒸发量的52.2%和47.8%。  相似文献   

6.
民勤红崖山灌区渠系水面蒸发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面蒸发是流域水资源规划、优化调度与管理及水资源评价等必须考虑的水文要素。针对石羊河流域水面蒸发特点,利用气象资料,对国内外水面蒸发量典型计算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Hofner湖模型、晋阳湖模型2、闵骞模型计算结果与E-601型蒸发皿实测值比较接近,相对误差分别为-4.91%、-6.93%、-2.02%,因此可以利用闵骞模型计算民勤红崖山灌区水面蒸发量;探讨了动水水面蒸发量计算方法,结合闵骞模型,分别计算了红崖山灌区不同灌溉期的水面日均蒸发量;根据红崖山灌区干渠、支渠、斗渠、农渠、机井沟在2010年不同灌水期的灌水时间、水面宽度、输水长度、日蒸发量,分别计算了各级渠道的水面蒸发量。  相似文献   

7.
水面蒸发是水循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水库水量平衡计算中的主要因子之一。采用吕庄水库水文站的水面蒸发量观测的系列资料,计算分析实际水面蒸发量及变化规律、影响因素。采用1995年至2017年长系列观测资料分析,并对E601蒸发观测缺失部分用20 cm口径蒸发皿换算补充,通过对水文站水面蒸发的年内、年际及五年滑动数据对比分析得出:E601型蒸发器观测数据基本能代表大水体蒸发量;20 cm口径蒸发皿与E601水面蒸发器水面蒸发量折算系数为0.68;水库水面蒸发时空变化存在一定规律性;影响水面蒸发的主要因素有气温、风速、风力、和相对饱和差等。分析结果可为区域水资源分析计算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8.
杨霞 《山西水利》2007,23(6):36-37
水面蒸发是反映当地蒸发能力的指标,是指充分供水条件下的陆面蒸发量。通过对山西省水面蒸发多年情势和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确认平均风速的变化是引起水面蒸发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因多浪水库未进行蒸发观测,其蒸发量采用与多浪水库相距约26km的上游水库1966-1986年Ф20蒸发皿观测资料,通过折算求出天然水面的蒸发量并计算出多浪水库现状水面蒸发损失量和除险加固后水面蒸发损失量,计算结果表明,多浪水库除险加固后由于采取了较合理的防渗措施,水库的总库损减少了2 920万m3,水库利用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以拟建的沐官岛海湾水库为研究对象,从内假潮促使底边界层咸水与表层淡水混合的角度探讨海湾水库突然混合的临界风速。利用Shintani改进的有效韦德伯恩数,结合沐官岛水库地形及分层位置,计算沐官岛水库突然混合的临界风速。风向为NNW时,水体表面最大吹程为3103. 45 m,湖面之上10 m处风速大于20. 5 m/s时,沐官岛水库水体突然混合,同样条件下长方体水库突然混合的临界风速为21.7 m/s;风向为SW时,水体表面最大吹程为3 620. 69 m,水体突然混合的临界风速为22. 7 m/s,同样条件下长方体水库临界风速为19. 6 m/s;风向为SW(由海吹向陆岸)时,虽然沐官岛水库水体表面最大吹程大于风向为NNW(由陆岸吹向海)时的最大吹程,库水却更难发生突然混合,并且在这两个不同的风向下,该水库临界风速与长方体水库临界风速的大小关系相反。  相似文献   

11.
识别蒸发皿蒸发量与气象要素的关系是认识气候变化对水循环影响的重要基础。根据额济纳旗气象站1961年-2001年的常规气象数据,建立了额济纳三角洲地区蒸发皿蒸发量与相关气象要素关系的Penpan模型,并据此估算了2002年-2011年的蒸发皿蒸发量,延展了蒸发皿蒸发量的时间序列,进而分析了1961年-2011年研究区蒸发皿蒸发量和相关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1961年-2011年期间,额济纳三角洲蒸发皿蒸发量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年-215.5mm/10a),而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风速、总辐射、相对湿度则均呈下降趋势;(2)总体上,蒸发皿蒸发量对各气象因子的敏感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风速、相对湿度、太阳总辐射、平均气温;1961年-2011年,蒸发皿蒸发量对风速、相对湿度的敏感性呈下降趋势,对太阳总辐射、平均气温的敏感性呈上升趋势;(3)风速变化对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的贡献度最大,其次是相对湿度、平均气温、总辐射。  相似文献   

12.
内陆干旱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为了减少内陆干旱区平原水库的无效蒸发,提高水库的利用率,缓解水资源紧张,进行了塑料空心板覆盖水库水面的试验。通过隔断水面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从而抑制水面蒸发。塑料空心板的湿润面积由3部分组成风浪打湿的面积、板与板之间碰撞挤出的水形成的湿润面积、板与坝坡碰撞挤出的水形成的湿润面积。应用统计学原理,依据现场试验的实测数据,计算在不同气象条件下浮板的湿润面积,统计一个完整的非冰冻期资料;得出不同风速出现的概率及防蒸发系数,计算防蒸发量;对比分析不同面积下防蒸发浮板覆盖水库水面的节水效率。结果表明现场3个方案试验的节水效率分别为55.38%,65.97%,80.10%,浮板面积越大节水效率越高,板的节水效果和试验布置方式有关,将浮板布置在围栏之内,最大可提高节水效率1.45%;将浮板做成整体时节水效率提高较为明显,最大可提高17.68%。  相似文献   

13.
蒸发是水循环中受下垫面状况和气候变化影响最为直接的水文气候因子,同时也是地面热量平衡和水分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衡水实验站20 m2蒸发场蒸发量变化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影响蒸发的气温、风速、日照时数、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及其与蒸发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年尺度分析结果看,风速和日照时数对于蒸发皿蒸发量的影响是导致蒸发皿蒸发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分析水面蒸发量变化趋势,对研究其他气象因子对环境及生物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河内蒙古段干流水面蒸发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气象趋势系数和气候倾向率方法,分析了黄河内蒙古段河道形心点处E601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并计算了近55 a黄河内蒙古段水面蒸发量。结果表明:黄河内蒙古段年、季水面蒸发量均呈减小的趋势;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3.27亿m3,其中春、夏两季的蒸发量在全年蒸发量中占主导地位;水面蒸发量的变化趋势是由气象因子综合作用所致,并不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不同地下水位、持续蒸发和持续蒸发后连续降雨条件下素土、灰土路堤及整体稳定 性,利用GeoStudio软件将非饱和土的渗流模型和考虑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的GLE法相结合,得出了不同 条件下的稳定安全系数。结果表明:稳定安全系数随填筑高度的增大呈现减小的趋势;较之初始状态, 持续蒸发状态能使安全系数提高,而连续降雨状态则会使其降低;地下水位2.0m时的安全系数大于地 下水位0.5m的;灰土路堤和整体的安全系数比素土高;填筑高度4.0m、6.0m和8.0m的素土整体安 全系数均不满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对毛乌素沙地喷灌条件下蒸发漂移损失进行了试验研究,经数据分析,得出风速和空气相对湿度是影响当地灌水损失的重要因素,当风速<3 m/s时,喷灌水的利用率可达80%以上,此气象条件下适宜进行灌溉。  相似文献   

17.
根据河北省衡水试验站20m2蒸发池与E601型蒸发器同步观测结果,计算出的两种仪器的折算系数,结合朱庄水库E601型蒸发器和水库观测资料,计算出水库水面蒸发量。采用朱庄水库2000年-2010年蒸发量和水库要素资料,计算出朱庄水库多年平均蒸发量为794.38万m3,单位面积蒸发量85.60万m3/km2。朱庄水库年内最大月平均蒸发量出现在5月份,为106.30万m3;最小月平均蒸发量出现在1月份,为12.96万m3。年内变化极值比为8.20,极值差为93.34万m3。  相似文献   

18.
道尔顿公式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道尔顿线性公式中的风速函数系数取值范围及其对水面蒸发模拟效果的影响进行全面的对比试验,表明风速函数系数有较宽的适应区间,且在将其中的一个系数取为零的情况下,仍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水面蒸发研究成果,对道尔顿公式中的风速函数进行改进,提出以三段制的分段函数作为风速函数,不仅更符合风速对水面蒸发作用的物理本质,也使水面蒸发时空变化规律的拟合误差明显减小,模拟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20m~2蒸发池水面蒸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水面蒸发是水循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水资源评价、水文模型确定、水利水电工程中都需要精确的水面蒸发资料.世界气象组织推荐的标准蒸发池为20 m2蒸发池[1].根据衡水水文实验站1985年-2008年20 m2蒸发池水面蒸发资料,分析了蒸发量年内年际变化特征,年蒸发量呈减少趋势;探求与E-601型蒸发器折算系数的变化特征及昼夜折算系数的差别;建立了水面蒸发量与气象因子的经验公式,相关性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