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炼油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柱产业,同时也是耗能大户和排放大户。为适应新常态、提高能源效率,实现绿色低碳是炼油行业"十三五"期间必须面临的重要任务。对比了国内外炼油工业发展现状,并对我国炼油工业能源效率利用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政府决策的宏观角度(产业布局优化、炼厂规模控制)和企业运营的微观角度(炼厂运行规划、节能管理)出发,提出了促进我国炼油工业能源利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影响下,我国炼油行业面临转型发展与碳减排的双重挑战。结合能源发展、炼油工业碳排放情况及行业发展趋势来看,传统中小型炼厂应首先从发展氢能,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节能与提效3个方向进行减碳行动。重点论述了碳减排措施相关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潜力,为中小型炼油企业提供碳减排方式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发展石油深度加工的核心问题是对重油如何进一步加工的问题。重油深度加工,是当今世界炼油工业的发展趋势。当前,国际炼油工业面临着能源供应重质化,产品结构轻质化,原油和油品价格的变化和炼厂开工能力不足,使炼厂经济指标变差等一系列新问题,促使炼油工业向重油深度加工方向发展。减少炼油厂商品重油,增加加工深度,不但可保证在总炼油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轻质油品供应量,且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美国炼厂规模和布局的发历程,现状,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发展趋势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出几点启示,从而为我国炼油工业的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增炼油能力大量投产、油品需求增长放缓,已造成国内炼油能力明显过剩,预计未来国内炼厂将承受巨大压力,加大产品出口是国内炼厂的重要选择。但亚太地区炼油能力也已过剩,如日本、韩国通过大量出口油品化解国内产能;印度炼油能力增速远高于国内石油需求增速,其炼油能力也已过剩,需向西往中东、大西洋盆地或向东往亚太市场出口,我国油品出口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竞争。本文试图通过剖析我国周边国家炼油工业和成品油市场状况,为我国石油公司开拓海外市场、寻找产品出路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调整我国炼油工业结构提高炼厂规模经济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工厂规模及生产装置大型化是世界炼油工业发展基本趋势的基础上 ,分析了炼厂规模大型化的缺点及其制约因素 ,指出炼油厂的经济规模是规模的经济因素与市场环境的经济因素的有机结合 ,并对我国炼厂的结构调整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炼厂气体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喆  韩波 《当代化工》2009,38(3):257-261
介绍了我国炼厂气体的应用现状及我国炼厂气体的综合利用技术。综合利用炼厂气体是提高炼油加工深度和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气体烯烃的催化裂解技术(DCC),多产汽油和液化气的技术(MGG)以及多产汽油和异构烯烃的技术(MIO)都已实现了工业化。催化裂化干气回收氢、催化裂化干气制乙苯等炼油干气的合成技术也在工业上加以应用。C4气体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也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清洁燃料生产技术评述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21世纪的炼油企业将围绕炼厂清洁化生产和生产更加清洁的燃料方向发展。我国炼厂改善催化裂化汽油柴油质量是当务之急,要重点发展各种汽油柴油加氢技术并开发非加氢技术、发展轻烯烃改质和轻石脑油异构化技术以及催化汽油降烯烃技术。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世界石油资源供需前景和世界炼油业发展趋势,指出在当今石油资源日益趋紧的形势下,我国应充分认识建设新炼厂的风险,慎重考虑建设新炼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世界炼油能力略有增长,炼厂平均规模明显提高,出现了一批大型、特大型炼油厂,世界主要国家加快了炼油结构调整。今后,世界炼油工业将继续围绕提高含硫原油加工适应性、原油深度加工、清洁生产、炼化一体化、提高“三废”治理水平和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装置技术水平等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D.K. Olsen  Edwin B. Ramzel 《Fuel》1992,71(12):1391-1401
As part of a programme to assess the feasibility of increasing domestic heavy oil production from US reservoirs, a study of the crude oil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petroleum refining industry has been initiated to determine their ability to accommodate additional domestic heavy oil. This paper summarizes refining trends and potential limitations in the production/transportation/refining network that may influence the expansion of domestic heavy oil production outside the current heavy oil producing areas. Although the number of refineries has decreased over the past decade, the remaining large refineries have been able to stabilize charge capacity and increase refinery throughput. A few refineries have been designed to economically process select heavy oils and obtain acceptable yields of products. However, refiners seek more light sweet crude oil and less sour or heavy crud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lean fuels as mandated by the Clean Air Act Amendments of 1990. Transport of heavy oil poses significant problems in that there are limited heated pipelines, and transport of heavy oil to distant refineries adds to the cost of heavy oil production. Addition of significantly more heavy oil, either domestic or imported, will substantially reduce refinery efficiency and throughput affecting yields and margins. This will not change without significant investment in refinery modification to be able to process heavy oil.  相似文献   

12.
渣油加氢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文坡  李雪静 《化工进展》2013,32(5):1006-1013,1144
渣油加氢技术是实现渣油清洁高效转化的关键技术,正逐渐成为炼厂主要的渣油加工技术手段。本文详细介绍了渣油加氢技术在应对石油需求量不断增加、原油重劣质化趋势加剧、环保法规日益严格、加工利用非常规石油资源等诸多挑战方面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点分析了渣油固定床加氢处理技术、沸腾床加氢裂化技术和悬浮床加氢裂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渣油固定床加氢处理与催化裂化组合技术将是中长期内发展的重点技术,沸腾床加氢裂化技术需解决装置投资大、操作复杂等问题,悬浮床加氢裂化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推广应用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3.
未来环境友好的石油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燃料的清洁生产是石油工业的重要课题,为实现清洁生产的目标必须在催化剂,工艺及产品的研究开发上继续努力工作。在生产清洁燃料的炼厂及现有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指出了替代技术的研究开发方向,并对常规炼厂和清洁炼厂的产品分布,成本及效益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2018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首超70%,炼油能力达到8.31亿吨/年,成品油产量与消费量分别为3.6亿吨/年、3.2亿吨/年,炼油技术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乙烯产能、产量、消费量分别达到2532.5万吨/年、1841万吨/年、2098.6万吨/年,聚乙烯产能、产量、消费量分别达1898.4万吨/年、1626万吨/年、3005.7万吨/年,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化工国家。美国石油化工产业无论在规模还是技术上一直引领着世界的发展,近年来得益于页岩油气革命的成功,美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大幅下降,开始逐步实现能源独立,并给石油化工产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与动力。文中提出尽管中国已成为石油化工大国,但较世界强国的美国仍有不小差距,要实现石油化工强国的“中国梦”,中国应强化原油供应,拓展进口渠道实现多元化,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全方位保证能源供应安全;严控炼油能力,持续加大落后产能淘汰步伐,强化装置结构调整,扩大成品油出口,加快传统炼油技术升级及新技术创新;坚持乙烯原料的多元化和低成本化,加快石化产品结构调整,强化高端化工产品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5.
提高科技创新实力实现我国炼油工业的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21世纪我国炼油工业要持续发展,国际竞争能力要大力提高,涉及到的原油资源战略、现代化企业管理、行业体制和机制、企业机构调整、人才机制及科技创新等多方面问题,并就产品质量、深度加工、油化一体化、信息技术和运输燃料替代技术,以及如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开发等技术发展战略,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闫国春  温亮  张华 《化工进展》2022,41(12):6201-6212
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拓宽石化原料渠道有着重要战略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从原料特性、工艺技术及产品特性、成本竞争力、项目布局和规模、水耗、能耗、“三废”排放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现代煤化工产业的竞争优势与劣势,指出与炼油和石化产业相比,现阶段现代煤化工产业仍以单项技术示范为主,多数产品存在交叉和重叠,且同类产品的水耗、能耗、碳排放更高,但在生产特种燃料、高碳低氢化学品、高碳高氧化学品等更符合煤炭原料组成结构和煤化学反应特性产品方面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在“双碳”目标下,现代煤化工产业应加快从“替代石化产品”的高碳排放产业向“发挥煤炭原料特性”的绿色低碳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具有比较优势的高端化差异化产品体系,坚持清洁低碳化生产,推进与清洁低碳能源、石油化工等多产业的耦合协同,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煤、油、化、新材料、新能源”一体化基地,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催化重整作为现代炼油厂的主要生产装置,在石油炼制工业中被广泛应用,随着现代采油与炼油技术的发展,在催化重整装置中由于原料与工艺原因,产生了一系列的腐蚀问题。本文主要从催化重整装置腐蚀产生的原因、腐蚀物的来源以及腐蚀机理、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我国石油化工在新世纪提高竞争力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我国石油化工技术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我国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实现清洁化、低成本化、能源替代及产品优质化方面的技术措施,针对如何提高我国石化企业的竞争力、实现我国石化工业的新跨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江镇海 《清洗世界》2007,23(6):34-35
自1997年以来,我国石化行业中炼制的原油中高含硫原油的比例逐渐增大,硫对设备的腐蚀问题得到了各炼油企业的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常用的防腐蚀措施和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