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0 毫秒
1.
排水泵站监控系统由泵站控制系统、中心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组成。泵站控制系统采用了PLC及相应的模块和通信设备,实现远程自动控制。文章重点讨论监控系统组态界面的开发。其开发是利用西门子产品WinCC(Windows Control Center,窗口控制中心)组态软件,来实现PLC与监控机之间的通信及监控机监控画面的制作与控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基于西门子S7-300可编程控制器、STEP7和Win CC flexible组态软件的电梯控制系统。阐述了电梯控制系统的原理、组成及PLC、STEP7和Win CC flexible的程序设计方法。PLC执行可靠有效地分散控制及采集现场数据,Win CC flexible组态软件制作人机对话界面,进行系统的监控和仿真。该可以演示普通电梯系统的控制过程,也可以实现上位PC对实际电梯控制系统运行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3.
组态软件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和控制决策能力,在工控应用中得到大力推广。Kingview软件是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组态软件。西门子PLC在集散控制系统中发挥着强大功能,将两者结合可以控制所有生产过程,而组态监控界面在生成时,现场设备和计算机通信是关键技术。因此,研究kingview软件和PLC的通信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张芬 《电子世界》2013,(24):257-258
本文主要以五车位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文章详细介绍了车库PLC控制系统和监控系统,其中控制部分工作任务由西门子PLC完成,监控部分采用基于WINDOWS平台的工控组态软件MCGS。系统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控制灵活,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5.
风力发电机试验电源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力发电机试验电源系统复杂,需要利用监控系统来检测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并完成各项试验。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和组态软件WinCC,设计风力发电机试验电源监控系统。PLC与变频器的控制器完成对现场设备状态检测与控制。WinCC与PLC通过工业以太网通信,与DSP通过CAN总线通信。为实现WinCC与DSP通信,基于OPC设计CAN通信接口程序。使用WinCC建立监控界面,使画面随现场实际情况动态显示。监控系统应用于无锡航天万源新大力电机有限公司风力发电机试验系统中,运行稳定、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此次设计主要完成方形和圆形玻璃的打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的主电路设计、控制电路设计、控制系统控制程序设计、组态界面的编程与组态以及光电编码器的选型与应用.本次设计一种基于PLC的玻璃打磨机器人控制系统.硬件方面:系统采用PLC为中心控制器,系统的操作控制、实时数据的采集和动作过程的监视、各种参数的显示和设定,由挂接在PLC上的人机界面来实现.软件方面:根据设计的思想进行了实现系统功能的梯形图的设计,并利用组态软件编程软件进行编程,它可以方便地在Windows环境下对PLC进行编程、调试、监控,且编程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7.
张雷 《电子技术》2023,(1):307-309
阐述PLC控制系统的特点和系统构成,包括以控制及信息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控制装置、监控状态程序软件作为数据采集与控制操作的开发环境、基于逻辑组态软件的综合系统开发平台。  相似文献   

8.
基于组态监控的设备运行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下位机PLC控制的传感器采集数据,所采集的数据经网络传入工控机.由组态监控软件实现各种监控功能。在组态监控语音报警模块启动时.系统采集报警数据进行模糊归一化处理并启动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模块快速训练和仿真,及时诊断报警故障。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组态监控通讯原理、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模型及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程。该系统设计已在太钢矿业公司下属尖山铁矿的选矿厂投入运行,应用效果良好。对其它设备运行管理系统的设计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陆静逸  杨风  郭名君  李鹏 《电子测试》2012,(2):50-54,82
设计了一种基于松下系列PLC、变频器及组态软件实现对三相异步电机变频无级调速的控制系统,通过上位机组态界面输入框给定电机转速,加入旋转编码器作为电机转速反馈信号[1],使电机能够在给定转速下稳定运行;采用模糊控制调节方式控制PLC的输出脉冲,进而控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通过PLC与上位机的连接,运用组态软件实现对电机运行状态的监控,并可通过控制按钮实时地控制电机的运行状态。实验结果显示,采用了模糊控制的监控曲线比采用PID调节的监控曲线有了明显的改善,测量值和变频器输出曲线已经没有明显的超调现象,且曲线趋于稳定的时间也明显缩短,可广泛应用于电机变频调速系统中。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确保隧道交通的安全、畅通及设备的正常运转,根据高速公路隧道本身的复杂地形特点,按照隧道监控系统的需求分析和控制任务,制定了基于霍尼韦尔PLC和力控组态软件的隧道监控系统软硬件设计方案。本系统采用霍尼韦尔PLC作为下位机,力控组态软件和PC作为上位机,采用工业以太网进行通信,对隧道内的交通状况实时监控,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机电设备控制。本系统已在国家高速公路十堰至天水段白河监控中心成功运行。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PLC”、“计算机控制”及“现场总线”等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现场总线的电梯监控系统。该系统将工业现场最为常用的PLC、现场总线、变频器、触摸屏及工控组态软件等构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使学生对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和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的工作过程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机床电气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模式,介绍了一种多工位搬运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笔者进行气动控制回路设计介绍,以三菱FX2N-48MR型PLC为核心,进行了电气控制系统的硬件开发和顺序功能图编程,将多工位搬运气动机械手应用于PLC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PLC的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弱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能力培养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的改革,详细介绍了基于能力培养的"软件工程"实践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阐述了基于项目驱动的"工程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和过程化的考核方式。实践证明这种改革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黄婷婷 《现代电子技术》2012,35(17):160-162,165
为了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如设备短缺和落后等现实问题,创新性地提出基于网际组态软件WebAccess和西门子S7-300PLC的方法,构建一个完全基于网络运行且虚实结合的虚拟电机实验室,并详细阐述了系统运行平台搭建、软硬件组态、通信组态和远程运行监控页面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实践证明,能有效解决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过程控制及仪表是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检测和控制仪表的选择与确定方法,以及过程控制系统的建模与设计方法。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改革思路与具体做法,以满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与“两性一度”的要求,能够帮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的深度学习中,提高了学生工程应用的高阶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沥青温拌定量喷洒装置的结构,采用PLC对沥青温拌定量喷洒装置的电气系统进行控制,同时依靠触摸屏完成系统状态监视和过程控制,通过PLC及组态软件MCGS实现温拌添加剂无人工操作、完全自动化的定量喷洒,具有控制精度高、自动,手动灵活切换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的 “传感器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高度依赖实验室设备。基于LabVIEW图形化编程软件和Arduino开源硬件平台,开发传感器口袋实验室教学项目较好解决了上述问题。通过一个具体教学实例,介绍了基于上述平台组织教学实施与考核的全过程。实践表明,运用传感器口袋实验室和在线开放平台课程可以为学生创造随时随地学习和实践的条件,改革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考核成绩均得到了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8.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应用课程,单纯的理论教学已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项目式教学法的特点及过程,设计了融合工程实际的教学项目,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法。通过以教学项目为核心的教学及实践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工程实际项目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过程化考核三个方面,探索了 “新工科”背景下“电力系统分析的计算机算法”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混合教学模式,加强理论工程实用化的引导及开源软件的学习应用。通过完善过程化考核机制,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实践表明,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重力热管自动连续退火除气线是针对太阳能重力热管热处理工艺开发的专用设备,控制系统的设计对设备的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嵌入式一体化工控机和PLC的自动退火线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软件系统、设计思路及方法,重点叙述了三菱FU3U系列PLC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