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优化离子交换纤维提取纯化小檗碱的工艺参数.用正交法分别考察了小檗碱的提取和强酸性离子交换纤维对小檗碱的动态吸附和解吸过程,确定了离子交换纤维提取小檗碱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用自制的强酸性离子交换纤维对小檗碱具有很好的纯化作用,表明用离子交换纤维分离纯化小檗碱的方法是可行的,筛选的最佳工艺参数是有实用价值的.  相似文献   

2.
D-核糖发酵液活性炭与离子交换树脂联合脱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发酵液的脱色是发酵法制备生化物的主要单元操作.活性炭脱色和离子交换脱色是常用的两种脱色方法.本文以D-核糖发酵液为体系,充分利用活性炭与离子交换树脂脱色的优点,在确定离子交换树脂脱色工艺的基础上,确定D-核糖发酵液活性炭与离子交换树脂联合脱色工艺,为工业化生产降低分离费用提供了理论与技术.  相似文献   

3.
某公司对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母液进行综合利用回收提取,通过对比此过程产物金属镓的传统回收工艺和离子交换树脂吸收工艺,认为采用高效率低成本的离子交换树脂吸收法作为提取工艺较为合适,并展望其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利用离子交换法生产钾碳铵的工艺,将氯化钾和碳酸铵进行离子交换,得到一定浓度的K+溶液,并采用共碳化法制取钾碳铵混晶。副产的氯化铵溶液在联碱车间加工成氯化铵、工艺合理经济划算。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光学玻璃的强度,采用热处理钝化玻璃表面划痕以及离子交换对其进行强化处理.通过DTA、OM、SEM和三点弯曲试验对光学玻璃的热膨胀性、热处理前后的表面形貌、强化后的离子交换层厚度以及弯曲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580℃,保温5h的热处理工艺下,光学玻璃表面的划痕出现钝化,弯曲强度较原始玻璃提高117%.热处理后经过458℃,保温18h的离子交换处理,光学玻璃表面的离子交换层厚度达到60μm.采用热处理结合离子交换处理的强化工艺,光学玻璃的弯曲强度达到387.5MPa,提高413%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得较高弯曲强度的光学玻璃,采用热处理强化工艺钝化和消除了光学玻璃表面划痕,对光学玻璃进行了化学强化.采用SEM、OM、EDS和三点弯曲试验分析了光学玻璃的强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经过458℃,保温18h的离子交换处理后,玻璃表面的离子交换层厚度达到约40~60μm.与原始玻璃强度93.8 MPa相比较,采用热处理结合离子交换处理的强化工艺,强度提高了4倍,弯曲强度达到387.5 MPa,弯曲强度的Weibull模数提高.离子交换处理对提高强度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本文归纳了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法提取钨工艺合理的工艺参数和操作过程,总结了离子交换提取钨工艺设计冶金计算经验公式并进行了冶金计算。  相似文献   

8.
以玉米浸带水为原料,采用不同的离子交换树脂对植酸钠的制备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的离子交换树脂及工艺条件,使植酸钠的平均收率可达95.21%.  相似文献   

9.
介绍用离子交换树脂从赤霉素培养发酵液中提取赤霉素的工艺试验结果,其中包括离子交换剂、洗脱剂的筛选,离子交换、洗脱、再生和结晶过程操作条件的选择等.通过反复实验,确定了国产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交换吸附剂,丙酮:0.5NHCl 3:1溶液为洗脱剂.在最佳条件下对赤霉素结晶收率可达58~60%,总收率达80%.该工艺具有流程短、设备简单、收率高等特点,能与常用的萃取法媲美.  相似文献   

10.
介绍用离子交换树脂从赤霉素培养发酵液中提取赤霉素的工艺试验结果。其中包括离子交换剂、洗脱剂的筛选。离子交换、洗脱、再生和结晶过程操作条件的选择等。通过反复实验,确定了国产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交换吸附剂。丙酮:0.5NHCl3:1溶液为洗脱剂,在最佳条件下对赤霉素结晶收率可达58~60%,总收率达80%,该工艺具有流程短、设备简单、收率高等特点,能与常用的萃取法媲美。  相似文献   

11.
对离子交换树脂床层的流态化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离子交换树脂床层流态化速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得扩张床吸附技术更好地用于蛋白质分离,提出一种含有羧甲基阳离子交换基团的扩张床吸
附剂.采用了反相悬浮热再生法,将超细钛白粉包埋于再生纤维素骨架之中,制备成均质型纤维素/钛白粉
复合微球;再以复合微球作为扩张床吸附基质,用环氧氯丙烷交联后与一氯乙酸反应,得到羧甲基阳离子
交换型扩张床吸附剂;测定了吸附剂在扩张床中的扩张特性和蛋白质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具有
良好的扩张床膨胀和吸附性能,每升吸附剂的溶菌酶饱和吸附容量达98.7 g,扩张床中蛋白质穿透曲线形
状与填充床基本相似,每升吸附剂的10%穿透吸附容量可达到69.3 g溶菌酶.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对小型连续式振动流化床干燥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作了说明,并就振动流化条件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振动流化床的振动参数和床层温度分布进行了测定及讨论。我们选用活性炭和阳离子交换树脂这两种颗粒物料分别在振动流化床上作了大量干燥性能实验,分析研究不同工况对干燥速率的影响。经系统总结,找出了强化干燥的四大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三峡工程运用后,下泄清水持续冲刷河床,造成长江中游河段床沙逐年粗化,对长江中游河段水沙输移及河床演变规律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为研究三峡工程下游宜枝河段、枝江河段卵石夹沙河床年际床沙粗化及年内床沙交换过程,基于Markov三态转移概率矩阵,引入非均匀沙隐暴系数,得到卵石夹沙河床上床沙级配、推移质级配及悬沙级配的概率计算模型(沙量平衡方程),能够同时考虑前期水沙条件、床沙起悬及冲淤过程对床沙交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2003~2017年,枝城站床沙发生明显粗化,泥沙颗粒级配分布曲线左移,2003年床沙粒径范围为0.002 mm~41 mm,2017年变为0.031 mm~86 mm;此外,该断面床沙中值粒径总体呈上升趋势,并在2010年以后有一定波动,但波动幅度较小;并以汛初、汛末为时间节点,将枝城站年内月均床沙变化过程分为三类。通过枝城站2003-2009年实测资料验证,本文建立的概率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符合较好,能够应用于三峡工程下游宜枝河段及枝江河段卵石夹沙河床年际床沙粗化及年内床沙交换过程的预报,为今后非均匀沙运动及非平衡输沙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16.

酸预处理稻壳在0.7 MW双循环流化床中燃烧制备纳米SiO2的中试实验

陈佩,别如山

(哈尔滨工业大学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01)

创新点说明:

提出一种将稻壳预处理和双循环流化床燃烧相结合连续制备纳米SiO2的新方法,以该方法在稻壳大规模生产纳米SiO2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也解决了流化床中稻壳燃烧出现的结渣和团聚问题。

研究目的:

将酸预处理后的稻壳在双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燃烧,达到大规模连续制备纳米SiO2的目的,在此基础上也解决了稻壳在流化床中燃烧的粘结团聚问题。

研究方法:

首先采用酸对稻壳进行预处理,提前除去稻壳中阻碍稻壳燃烧的碱金属等,而后将酸预处理后的稻壳在特定设计的0.7 MW的双循环流化床(DCFB)中进行燃烧试验。

1) 通过流化床的运行温度情况、燃烧效率以及烟气排放等方面研究预处理后稻壳在流化床中的实际燃烧情况;

2) 采用SEM扫描电镜、TEM透射电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等手段对稻壳在DCFB中不同工况燃烧后不同位置所得稻壳灰进行表征;

3) 对比了本实验所得稻壳灰与其它条件所得稻壳灰的理化性能。

研究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酸预处理除去了稻壳中大量的金属杂质尤其K,抑制了结晶二氧化硅的形成,因此稻壳在0.7 MW双循环流化床中燃烧状况良好,并未出现粘结团聚问题,并且燃烧效率高达99.5%;燃烧后所得的稻壳灰均为白色颗粒,呈无定形结构,SiO2纯度最高可达98.6wt.%以上,残炭含量最低至0.2wt.%以下,比表面积最高为178m2/g,平均孔径为5-6 nm;与其它条件下所得稻壳灰的性能进行对比后发现,在大规模循环流化床中所得稻壳灰的性能处于优良水平。

结论:

酸预处理提前除去稻壳中的碱金属杂质,不仅解决了稻壳在流化床中的燃烧问题,还大幅提高了稻壳灰的质量。相比于实验室电加热炉中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稻壳酸预处理结合循环流化床燃烧的方法即可大规模连续制备纳米二氧化硅,同时也为工业过程提供热量,这是一种高能量富集的过程。

关键词:稻壳,循环流化床燃烧,预处理,纳米SiO2,稻壳灰

  相似文献   

17.
负载型催化剂在电化学降解苯酚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树脂负载金属离子型催化剂在电化学悬浮床体系中降解苯酚废水中的应用.分析了苯酚废水初始pH值、催化剂负载不同金属离子及废水矿化度对电化学降解苯酚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负载三价铁离子的树脂对苯酚水电化学降解有很好的催化作用,10h内苯酚废水COD去除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18.
某自备电厂水处理系统,随着运行年限增加,制水能力下降,为了保证水质需消耗大量的再生剂,解决此问题,为了优化运行,该工厂将原有的固定阴阳床改为浮动阴阳床,提高了再生效果,降低了再生剂的消耗.本文重点叙述了浮动床离子交换器的原理、结构特点和操作方法等.  相似文献   

19.
结合离子交换反应的相关理论和物料平衡原理 ,建立了三相逆流联合水处理装置的离子交换动力学模型 ,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 .结果表明 ,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