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只有在工厂中装备有工作可靠的快速检查测量仪表并具有检查磨料磨具主要工艺和商品特性的测量装置时,才有可能实现工艺过程自动化的任务。沿此方向,在最近7—10年内计划设计并制造一系列新的和改进的电子仪表,其中主要的是下列几种:快速声测硬度计—用于检查直径大于100毫米的砂轮的硬度;自动多位硬度计—用于检查油石的硬度;检查砂布砂纸各种参数的一系列仪表;自动千分表—检查确定砂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内三个厂生产的湿砂型表面硬度计的实践,针对当前存在的使用范围说法不一的现实,回顾了国外生产 A、B、C 三种硬度计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的工艺试验。通过实验测定,认为 B 型硬度计的测值性能完全可以代替 A 型硬度计,且测值稳定性和无方向性方面优于 A 型;指出 B 型硬度计测值应少于85;C 型硬度计适用于 B型硬度大于85的高紧实度的铸型中测定硬度。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过程控制硬度计这一全新的概念,指出了作为过程控制硬度计应该具有的性能特点;全面地分析了国产硬度计同国际上先进的用于过程硬度控制的硬度计在性能和功能上的差距;介绍了作为国际上专门生产过程控制硬度计的瑞士ERNST公司的产品及其产品的特点,为国内硬度计的使用单位采购硬度计的选型,以及为硬度计的制造企业今后产品的研制方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国产高强桥索钢盘条组织和性能,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仪、万能试验机和维氏硬度计研究了国产盘条(DP)与新日铁盘条(DLP)间的索氏体化工艺、组织及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DP盘条和DLP盘条在化学成分、加热及轧制工艺方面均类似,主要的差别在于控冷工艺;DLP盘条珠光体片间距细小、集中,且小角度晶界更多,硬度更好且均匀性更佳。为了提高高强桥索钢盘条的国产化水平,必须对盘条的控冷手段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5.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涡流电导仪和维氏硬度计等手段,研究了分级时效对Cu-Cr-Zr-Co-Si合金组织和电导率、硬度的影响,并与单级时效处理工艺作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分级时效能够促进合金基体组织中的析出相析出,并使其分布更为弥散、均匀;分级时效对合金导电性能影响不大,但能显著提高合金的硬度;分级时效处理工艺中的二次时效温度选取对合金最终性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热处理工艺对35Ni4Cr2Mo A合金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拉伸试验机、硬度计等对875℃淬火,530、540、550、560和570℃不同温度回火后的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和组织观察,实验表明:回火温度为540℃时合金综合性能最优。因此,35Ni4Cr2Mo A合金钢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875℃淬火+540℃回火。  相似文献   

7.
超声振动下铁基合金微观组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铁基合金超声焊接工具头的失效原因。通过系列工艺实验,借助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等设备,对不同工艺处理后的微观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及实际工况测试。确定了适合于铁基合金超声工具头使用的最佳微观组织。  相似文献   

8.
湿砂型表面硬度计是测定砂型表面硬度的仪表。我们从理论和实验两个角度,探讨了国内外三种基本形式的硬度计(简称A、B、C型)的测值范围和实用性,深感A、B、C型硬度计的设计由于受历史局限性的缘故,其测值范围同现实生产和科研工作的需要很不相适应。本文介绍了笔者设计的一种新型硬度计,为区別起见,记为D型。D型湿砂型表面硬度计,从理论分析,样机的实验室工艺实验及第一汽车厂生产现场测试结果表明:D型硬度计具有测值范围广,分辩能力强,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之特点,可  相似文献   

9.
利用金相显微镜、涡流电导仪、布氏硬度计和晶间腐蚀试验等分析与测试手段,研究不同人工时效工艺对6061合金挤压棒材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时效工艺为175℃×12 h时,合金达到峰时效,硬度达到最高值,同时具有较好的抗晶间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0.
硬度是磨具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喷砂硬度计是当前国内最常用的磨具硬度检查仪器,已纳入国家标准(GB2490—81)。然而我国当前各砂带厂所使用的喷砂硬度计系国外四十年代产品,该仪器陈旧庞大,操作繁琐(系手工操作),技术落后,劳动强度和人为误差大。  相似文献   

11.
30Cr2MoV钢离子渗氮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 30Cr2MoV钢进行了变温离子渗氮和普通离子渗氮两种工艺处理 ,借助显微硬度计和X射线衍射仪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变温离子渗氮后获得的表面硬度和渗氮层性能明显优于普通离子渗氮者  相似文献   

12.
硬度计是金属材料实验室广泛使用的试验仪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硬度计的性能也有了明显的改进。1996年底,我局从日本AKASHI(明石)株式会社购入了一台型号为ATK—F3000的多用途洛氏硬度计。一段时间的使用表明,该硬度计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功能多、操作  相似文献   

13.
利用金相显微镜、硬度计、材料动态试验机研究了回火工艺对连续油管钢CT80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560℃保温30 min回火处理的连续油管钢,具有较均匀的组织,抗拉强度和屈强比分别达680.6 Mpa和0.74。  相似文献   

14.
一、各种硬度试验法的正确选择选择何种硬度试验方法,主要根据零件的服役条件、材料牌号和热加工工艺,特别是热处理工艺。当然有时也要考虑到工件的大小。一般来讲,锻件和铸件经退火、正火后的硬度用布氏硬度计来检查,调质处理的零件和有色合金也是在布氏硬度计上测定硬度的。标准规定:布氏硬度值小于450的材料可在布氏硬度计上用钢球压头测定硬度,试验结果用HBS表示;布氏硬度值小于650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30Cr2MoV钢进行了变温离子渗氮和普通离子渗氮两种工艺处理,借助显微硬度计和X射线衍射仪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变温离子渗氮后获得的表面硬度和渗氮层性能明显优于普通离子渗氮者。  相似文献   

16.
采用直接化学镀Ni-Cu-P工艺对ZL104合金的耐蚀和耐磨性能进行研究;与化学镀Ni-P二元镀层相比,利用恒电位仪、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计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镀层的性能。结果表明:Ni-P-Cu三元合金镀层的耐蚀性、硬度、耐磨性等性能都优于Ni-P合金镀层,对ZL104合金起到了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主要研究磨料水喷丸(High-energy abrasive waterjet peening,HAWP)工艺对23CrNi3Mo钢渗碳后的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比分析了宏微观影响因素的变化。通过升降法检测HAWP处理试样与未处理试样的高周疲劳性能,并拟合成不同工艺下的疲劳S-N曲线。借助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应力测定仪、显微硬度计等分析了HAWP工艺对23CrNi3Mo钢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HAWP工艺处理后的试样疲劳极限提高,表层组织细化、引入残余压应力场、硬度增加,疲劳源位置由表面向心部推移。HAWP工艺使23CrNi3Mo钢表面完整性提高,促使疲劳源推移到次表面;组织强化和残余压力场有效阻碍了裂纹的扩展,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改善了23CrNi3Mo钢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8.
利用HB-62.5型布氏硬度计测试了20CrMnTi低碳合金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布氏硬度值,并与自转式空气锤活塞需用工况下的硬度值进行比较,优选了满足硬度设计要求的热处理工艺;在满足上述硬度要求的热处理工艺基础上,利用HY-930TS万能试验机和HY-608冲击试验机分别对试样进行了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试验;在满足新型自转式空气锤活塞需用工况下所需性能参数的前提下,确定了20CrMnTi最佳热处理工艺:880℃×80 min油冷+550℃x100min后水冷.  相似文献   

19.
ZLl01A合金化学镀Ni-P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鑫 《热加工工艺》2008,37(8):66-69
为提高ZL101A合金的耐蚀性能,可直接化学镀Ni-P或电镀Cu后化学镀Ni-P在其表面施加镀层.利用恒电位仪、盐雾实验、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计等,研究了两种工艺处理后镀层的性能.结果表明,两种工艺得到的镀Ni-P样品均具有优异的耐蚀性和较高的硬度,对Al合金基体都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其中带镀Cu中间层的化学镀Ni-P层更致密,具有更好的耐蚀性和硬度.  相似文献   

20.
曾召军 《表面技术》2007,36(5):56-58
为了提高高温合金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利用爆炸喷涂工艺制备了MCrAlY Al2O3金属陶瓷涂层.比较了采用压缩空气和N2作为保护气体对涂层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微硬度计对涂层性能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涂层的结合强度,并对涂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N2作为保护气体,涂层均匀致密,孔隙率小,显微硬度合格;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达到了95MPa,涂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