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对智能家电进行远程管理,移动端应用程序得到了广泛应用,智能家电设备、用户和云端之间的远程绑定成为实现设备安全远程访问的关键。为此,主要研究了智能家居远程绑定中的安全威胁问题。首先,建立了远程绑定的全过程状态机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系统分析了针对10款远程家居设备的远程绑定方案,并发现了多个安全缺陷;最后,提出了一个增强的远程绑定方案IoTBinder,该方案针对现有远程绑定中静态设备 ID容易被暴力破解或泄露问题,从云端生成动态设备ID并通过用户传递给设备完成远程绑定。通过安全协议分析工具ProVerif的验证表明,IoTBinder可有效保护远程绑定过程,性能开销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一种将家庭基站技术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方案。本方案将智能家居网络的汇聚节点和网关集成于家庭基站之上,利用家庭基站能够便捷的连接互联网、移动网的功能特性,满足了现代智能家居系统与外部网络高速率、高实时性的数据通信要求。基于家庭基站的智能家居系统不但节省了网络建设的成本,又使得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信息交流更加畅通,通讯方式更加多样。  相似文献   

3.
基于EPON接入的家庭网关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营商基于公用电信网提供集成话音、数据和互动视频的三网融合业务,对入户带宽的需求大大升级,对家庭网关设备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在分析基于电信网络的家庭网关的应用和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EPON接入的家庭网关设备,并参加了运营商组织的测试.  相似文献   

4.
李璐  常世强  王志峰 《光通信研究》2006,32(4):16-17,56
文章针对目前家庭网络组网中各种设备存在多种接入方式的特点,提出了使用通用即插即用(UPnP)协议技术来统一部署家庭网络;考虑到家庭网络中存在大量简单设备,设计了UPnP代理网关,文章描述了其工作方式.通过UPnP代理网关,使得各种设备都能组网,实现家庭网络设备的自动寻址、自动发现和自动配置功能.  相似文献   

5.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系统应用不断成熟,考虑现有智能家居系统的网络访问局限性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高度网络化智能家居系统。本系统充分应用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音视频处理技术,从而使依赖互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远程监测能力更加完善。本文重点介绍智能家居系统的传感单元与微处理器连接、智能网关架构以及音视频处理的应用,强调智能网关的网络安全性。经过测试分析,该系统能够满足当前人们对智能家居系统高效节能、舒适安全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马钧元 《电视技术》2012,36(1):56-58,112
提出了基于Cortex-M3处理器和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综合网关节点的设计实现方案,介绍了硬件设计以及软件开发流程.通过蓝牙、以太网、GPRS这3种通信方式实现智能家居无线网络与手机、电脑等控制终端之间有效、可靠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7.
设计完成了一种基于Zigbee,WLAN,GSM/GPRS/3G等各种无线通信技术融合应用的智能家居系统.分别从硬件设计、网络应用、软件设计等方面分析了系统的组成.多种无线通信技术令系统有更大的灵活性,符合家庭网络的通信特点.将安防报警功能、远程视频监控、远程控制等多项功能融为一体,合力打造家居生活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8.
基于ZigBee节点的智能家居系统语音控制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实现基于S3C6410核心处理器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的语音控制,研究设计了基于SPCE061A单片机的ZigBee语音子节点。凌阳单片机SPCE061A能够进行语音信号的采集、处理以及语音识别,并与无线射频芯片CC2530之间通过串口进行通信。由语音识别系统以及ZigBee无线收发模块等所组成的语音子节点通过ZigBee无线网络与网关进行通信,通过网关来控制其他的ZigBee子节点。该系统实现了对开关型以及红外型家电的智能语音控制。该智能家居语音控制系统具有识别率高,控制使用方便等特点,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10.
设计一种基于ZigBee及嵌入式服务器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系统以TI公司的CC2530芯片为核心构成ZigBee模块,以ARM9微处理器为核心搭建网关服务器.用户访问Web服务器进入家居监控界面,通过普通的浏览器就可以实现对家居现场进行智能监控.文中系统能够充分满足智能家居的要求,具有灵活、高效、成本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王乃旭 《数字通信》2012,39(4):89-92
将智能家居系统的核心组网部分与ZigBee技术相结合,基于ZigBee无线技术,将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于智能家居中。以CC2430模块作为传感器节点核心处理器设计电路,选择了合适的网络协议算法,将Tinyos系统移植到CC2430平台上,编写环境变量设置文件,实现了定位系统及其硬件平台。采用系统组件编写程序验证,证明了移植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A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 infrastructure for the smart home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Low voltage electrical wiring has largely been dismissed as too noisy and unpredictable to support high-speed communication signals. Advances in communication and modulation methodologies as well as in adaptive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have spawned novel protocols capable of supporting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t speeds comparable to wired LANs. We motivate the use of power line LANs as a basic infrastructure for building integrated smart homes, wherein information appliances ranging from simple control or monitoring devices to multimedia entertainment systems are seamlessly interconnected by the very wires that provide them electricity. By simulation and actual measurements using "reference design" prototype commercial powerline products, we show that the HomePlug MAC and PHY layers can guarantee QoS for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supporting delay-sensitive data streams for smart home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智能家居环境中家庭网关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智能家庭网关的设计方案以及一种基于该网关的数据转发方法,当所在家庭网关故障时,根据家居设备节点可接入网关的信号强度、节点的数据处理能力、优先级等信息来选择汇聚节点.监控中心根据候选网关的安全等级、带宽情况、当前负载等信息来选择转发网关.仿真实验证明,当网关...  相似文献   

14.
网络的融合及终端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为个人监控通信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借助于M2M技术,软交换网络可以为个人监控通信提供理想的实现平台。基于软交换的网络架构和实现原理,个人监控通信系统可分为网络侧和用户侧两部分。网络侧设备包括软交换机、现场业务中心等,位于核心控制层和业务层;用户侧设备包括监控设备、现场设备、网关和现场控制平台,位于接入层和现场设备层。通过基于软交换的个人监控通信系统可以实现家庭自动化、公共服务、资源调度、安全监测以及社群互助等多种人机通信业务。随着机器智能的提高和网络的融合,将来个人监控还会不断完善和发展,极有可能成为未来通信的主流业务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探讨嵌入式智能家居系统的内涵、特征及其功能的基础上,重点对嵌入式智能家居系统的总体结构及网关设计、嵌入式智能家居系统的终端总体设计、嵌入式智能家居系统的用户控制设计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智能家居环境中无线通信的特点,从网络自组织性、抗干扰性、稳定性等方面提出了对无线通信协议的要求.根据ANT协议简单高效、组网灵活、易于改进的特点,以ANT协议为基础,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设计一种包含智能接入、动态路由、自适应跳频技术的无线网络系统.通过真实场景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系统有效地解决了家居智能接入、家庭网络安全性、稳定性的问题,提高了网络的抗干扰能力,其作为家庭无线网络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Fieldbus-internet connectivity: the SNMP approach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mportant reasons for connecting fieldbus systems to IP-based networks are the provision of remote access for monitoring and maintenance purposes, but also the inclusion of automation systems into an enterprise-wide management scope. Existing solutions are chiefly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or require specialized, fieldbus-dependent tool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propose a different strategy using the standardized and widely used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This approach is largely fieldbus-independ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interoperable with existing LAN technology. They discuss the architecture of a protocol conversion gateway and present a modular approach to cope with the variety of available fieldbus protocols. They further propose a structure for a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suitable to represent the fieldbus data objects. By means of prototype implementations for different fieldbus systems (Profibus, P-NET, and EIB), they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underlying fieldbus communication principles on the gateway implementation and operation  相似文献   

18.
孙文胜  陈宇洋 《电子器件》2013,36(1):109-111
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技术的成熟,智能化家庭网络概念的深入人心,家庭网关在数字化家庭网络中将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系统运用模糊神经网络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智能家庭网关,该网关运用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优化的模糊神经网络技术,以神经网络输出结果和模糊化判决为依据对家居设备进行智能控制.同时还构造了室内空气质量分析系统,并将实验和仿真的精确度控制在0.1%内,证明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9.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an increasing multitude of heterogeneous systems. At the same time, service provider models are established and services designed to span physical networks irrespective of the access method used. To provide an infrastructure-independent access to services and applications for highly mobile users (e.g., in cars), we present a communication gateway architecture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fourth gene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e especially emphasize the role of digital broadcast networks for future mobile networking  相似文献   

20.
家居生活与日俱新的需求变化迫切要求家庭网络环境发生变革,在分析国内外智能家居网关发展趋势和特点的基础上,突出广播电视网络技术实现家庭网关功能的优势,认为通过有线电视网关实现云模式下的智能家居是一种可行的技术路线,主要探讨了相关的基础架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