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潘玉娇 《石化技术》2015,(2):188-189
本文论述了应用于油气田录井评价的岩屑轻烃分析技术选样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钻井液密度,钻井液中常加入重晶石粉等加重材料添加剂,这虽然可以有效改善钻井液性能,起到抑制地层压力减少钻井事故、确保钻井顺利安全施工的作用,但对岩屑录井的岩屑捞取与清洗、选样与描述会增加一定的困难。在阐述钻井液加重材料主要类型以及其基本特佂的基础上,分析了重晶石粉钻井液添加剂对岩屑录井的影响,从岩屑捞取与清洗、选样与描述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尤其是针对岩性描述定名,提出了综合分析描述定名的五步法。现场录井实践表明,该举措不但可以有效消除其影响,确保岩性定名准确,而且对于使用其他类型钻井液加重添加剂的岩屑录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岩心、岩屑难以保存的问题,江汉油田研究院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摸索出一套简易的“岩心套装保存”技术,攻克了岩心、岩屑的保存难题。 由于岩心、岩屑易腐蚀、易挥发,盐和钙芒硝,暴露在空气中极易潮解、响样品质量。尤其是盐间非砂岩样品含有较多的变质,传统的裸露保存方式容易影响样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松散的岩屑样品,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获取岩屑大面积背散射扫描图像(MAPS),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3D距离图的分水岭算法对岩屑颗粒进行精确分割,具体步骤为:对原始照片进行特征分割,划分出颗粒相、基质相和孔隙相;对要统计的特征进行标记,如统计矿物颗粒时,需要对颗粒相进行标记;对特征属性进行计算,如颗粒大小(面积、周长等参数);对特征参数进行分组统计,如颗粒的等效直径等获取代表性的岩屑粒径分布。与室内实验粒径数据进行了比较,两者较为吻合,说明了本文算法的准确性。进而以南海东部A油田目标区块为例,利用地质过程模拟法构建了代表性的三维数字岩心,分析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岩屑粒径测量困难的现状,可以为缺少岩心数据的老油田剩余油挖潜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储层水敏性评价的常规方法是进行岩心流动实验,但无法提供合适的岩心样本进行岩心流动实验时,利用核磁共振测试技术可以直接对岩屑岩石孔隙中的含氢流体进行探测,测量信号的大小与被测样品中流体的含氢质子数成正比,而与岩石样品的外形体积无关。通过对同等条件下的岩屑和岩心进行核磁共振法水敏性评价对比,两者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利用岩屑对储层水敏性进行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可靠地评价海上油田开发后期的剩余油潜力,解决无岩心可用于实验分析的问题,本文采用了一套快捷、可行的实验及分析手段,将岩屑分析和数字岩心分析相结合,从老岩屑中重建出数字岩心,并通过数字岩心分析技术,准确描述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岩石物性特征和流体流动特征.该方法显著改善了缺乏岩心样品的海上油田储层特征描述,表征了储层渗流...  相似文献   

7.
随着石油普查勘探的迅速发展,岩屑录井已成为深井的主要录井项目;过去用大块岩心测定油层物性的,现在要用岩屑测定。64年来,岩屑孔隙率与渗透率测定方法已在进行试验(石油地质实验1965年第四期等),并已用于生产。其中孔隙率测定从“人为”岩屑比较来看,偏差较岩心大得不多,但渗透率问题较大。因之就有人提出要重新考虑允许偏差。我们认为这个问题要考虑,但更重要的是岩屑测得的物性参数一般偏大还是偏小,其趋向与岩性有何关系,偏差幅度多大,应用价值如何,应用时应注意些什么。今后还应进行不同类型储油岩人为岩屑的测定工作,探明岩屑测定方法对各类储油岩的适应性。六普与一普实验室均介绍了他们的工作经验与看法。六普实验室还整理了某井岩屑物性资料,对于这些资料能不能用提出了看法。一普实验室经验这里我们全文介绍;六普的在66年通县局双革展览会中已将资料普发,这里仅摘要介绍。此外,还介绍了中心实验室的工作。最后希望野外井队在岩屑录井中尽量采取大岩屑,在送样时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岩屑,以便提高岩屑孔隙率与渗透率数据的可靠程度。   相似文献   

8.
制备已知孔隙结构的人造岩心是实验研究多重孔隙结构岩石物理性质的基础。通过前期大量试验,筛选确定了一种制备多重孔隙结构人造岩心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天然岩屑颗粒作为岩心骨架,环氧树脂胶结剂作为固结材料,岩屑颗粒间形成粒间孔隙。制备岩心时,在岩心骨架中嵌入易溶于水的无机盐颗粒(如NaCl颗粒)和与强酸或强碱反应的金属薄片(如铝箔片、薄铁片);岩心固结成形后,分别采用蒸馏水、与金属薄片反应但不与岩屑颗粒反应的酸或碱液淋滤岩心,将嵌在骨架中的无机盐颗粒和金属薄片溶蚀,形成中空的溶孔和裂隙;并通过实验确定了骨架中无机盐颗粒和金属薄片完全溶蚀的判断方法。实验证明该多重孔隙结构人造岩心的制备方法能够定量控制岩心的裂隙和溶孔参数;制备出的人造岩心可为测试研究多重孔隙结构岩石的微观渗流机理、声波特性、电特性等提供实验岩心。  相似文献   

9.
用岩屑来代替岩样取心,有着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和可以连续取心的优点,在以岩屑取代岩心的形势下,向我们油层物性实验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即用岩屑进行孔隙率和渗透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现场地球化学分析技术主要以岩屑和岩心为检测研究对象,往往忽略钻井液对岩屑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的影响,未能形成配套的钻井液地球化学分析技术。采用钻井液热解和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技术,依据对新配制或新加入处理剂钻井液、循环钻井液的动态监测和岩屑、岩心地球化学分析结果,划分了钻井液对岩屑的4个污染级别,据以确定全井不同井段岩屑污染级别、污染值和主要钻井液污染物,为油气勘探现场快速决策建立了一套消除钻井液污染、评价烃源岩岩屑、识别真假油气显示的地球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沉积岩颜色在研究沉积环境、帮助地质技术人员提高勘探开发效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岩屑录井的传统方法是依靠现场地质技术人员对岩屑样品的颜色直接进行识别,因而存在着诸多影响因素。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识别岩性技术是录井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LIBS可以同时检测样品中同一元素不同化合价状态下的含量信息,为利用该技术自动识别岩石样品颜色提供了理论基础。为证实LIBS自动识别颜色的可行性,开展了相关实验分析,以两种已知颜色(紫红色、灰色)的泥岩岩心样品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颜色与特性元素Fe、Mn特征波长之间存在的规律性,并利用未知颜色的岩屑样品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切12区下干柴沟组下段Ⅲ油组砂砾岩、高阻层识别难度大的问题,利用岩心、薄片、试油、测井等资料,应用地质、测井综合分析方法,探讨了岩屑含量的测井响应特征与定量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单一砂砾岩层中物源方向研究、主分流河道确定、高阻水层识别和岩性引起的高阻层感应电阻率校正。岩屑含量与测井曲线的幅度存在一定关系,根据这一关系,建立声波时差和感应电阻率计算岩屑含量的方程,并根据由岩屑含量变化引起的声波时差和感应电阻率变化量的关系,建立了感应电阻率校正方程;通过对岩屑含量变化引起的高感应电阻率异常值的校正,解决了研究区高阻水层的识别和由高阻岩屑引起的含油饱和度误差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现场快速测定形状不规则岩屑的渗透率是评价入井流体对储层损害程度的一个重要手段。研制出了一种现场快速测定岩心渗透率的仪器,该仪器采用非稳定流法测定渗透率。介绍了夹持器的设计思路和压力传感器的优选。用标准岩心标定仪器的可靠性,相对误差小于5%,用其测量天然岩心的渗透率,相对误差也小于5%,说明仪器的可靠性和重复性较好。该测试仪操作简单,能快速、准确测量形状不规则岩屑和形状规则的圆柱形岩心的渗透率。  相似文献   

14.
朝阳沟油田蒸汽吞吐防膨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针对朝阳沟油田的地质条件,在蒸汽吞吐试验前,开展了防膨预处理研究。通过防膨机理以及对高温防膨剂的回收率、防膨率和岩心伤害等实验,研制出CYF-2高温防膨剂。该防膨剂具有与地层流体配伍性好、在高温条件下对岩屑的回收率高、用量少、膨胀率低以及对天然岩心伤害小等特点,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杭锦旗区块上古生界砂岩储层岩心及薄片观察鉴定、物性测试分析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杭锦旗上古生界储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研究区上古生界储层岩性受基底差异控制,主要为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4类。储集空间以剩余原生粒间孔隙和次生孔隙组合为主,平均孔隙度10.20%,平均渗透率1.18×10-3μm2,为中孔、低渗储层。储层岩石颗粒的粒度、岩石学类型和孔隙类型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地质因素:岩石物性与粒度、石英含量成正比,粒间孔型对储层物性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6.
岩石可钻性评价方法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邓理  李黔  高自力 《钻采工艺》2007,30(6):27-29
在油气田的勘探开发过程中,岩石的可钻性是指导地质分层和钻头选型的重要依据。自50年代以来,石油行业普遍采用室内岩心实测法确定地层岩石的可钻性级值,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对于缺少岩心资料的地区来说,这种方法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80年代初期,国内外广大的科研工作者开始了利用测井数据以及岩屑资料评价岩石可钻性的研究,取得很大的突破,并在现场得到了应用。文中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岩石可钻性评价方法研究的发展现况,结合其测量方法的基础加以分析,指出传统的室内测量方法应用的局限性,综合对比了数理统计方法中的利用岩屑硬度确定岩石可钻性应用的优势,展望了在以后的地层岩石可钻性评价工作中应将岩屑硬度法作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核磁共振岩屑录井及现场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磁共振岩样分析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岩石所含流体中的自旋氢核在均匀分布的静磁场及射频场的作用下发生的核磁共振弛豫行为,不同孔隙中的流体具有不同的弛豫时间,时间弛豫谱在油层物理上的含义为岩石中不同大小的孔隙占总孔隙的比例。文中通过核磁共振岩屑录井技术室内实验研究及实际测试结果分析,得到以下认识:①在各向同性地层地质条件下,核磁共振〖WTBX〗T2 时间弛豫谱反映了被测样品的孔隙度、渗透率、可动流体百分数等丰富的油层物理信息,通过岩屑核磁共振测量可以获得与相应岩心基本相同的核磁共振T2时间弛豫谱,测量结果不受样品颗粒大小的影响,因此核磁共振技术可以用于岩屑分析;②泥浆浸泡前、后样品核磁共振单位体积信号幅度和T2几何平均值变化很小,因此泥浆滤液的侵入对核磁测量结果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③岩屑核磁录井与岩屑核磁测井得到的储层物性参数结果接近,但前者与岩心测量结果及试油结果吻合更好。  相似文献   

18.
钻井岩屑适时测试技术及其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随着声波测井技术在岩石力学研究中的深入应用和发展,钻井岩屑适时测试技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广大学者的关注,它克服了岩心测试时岩样难以获得的缺点,且测试结果与大岩样基本一致.在钻井岩屑适时分析测试仪器、方法、测试数据处理以及与大尺寸岩心测试数据对比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认为钻井岩屑适时测试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应该进一步完善和深入研究,使其能更好地为石油钻井工程服务.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太原组致密灰岩气藏储层开发潜力高,规模化开发建产依赖于分段体积压裂技术。水平井井段取心难度大、成本高,难以获取全井段力学性质以支撑压裂方案精细优化,但全井段钻井岩屑可轻易获取。文章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钻井岩屑评价水平井地层力学性质的方法。通过开展井下岩心的单轴/三轴压缩实验和纳米压痕测试,明确灰岩的微观组分模型,研究单一组分响应与宏观整体响应的关系。针对同井同深度的钻井岩屑和井下岩心开展网格化纳米压痕测试,标定钻井岩屑与井下岩心力学性质的关系,基于钻井岩屑建立水平井地层力学性质连续剖面。应用实例表明,基于钻井岩屑的纳米压痕测试,有利于精细化表征水平井地层岩性和连续反演水平井地层的静态弹性模量分布,为水平井地层压裂甜点识别、压裂段簇及射孔优化提供基础数据。研究结果证明了基于钻井岩屑表征地层岩石力学性质的可行性,为水平井全井段储层力学性质剖面的建立提供新思路,有助于水平井密切割压裂方案的精细优化。  相似文献   

20.
结合大庆长垣外围油田低渗透储层的地质特征,对酸化工艺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了OP-7和TDC-10两种较为理想的粘土稳定剂,并通过实验确定了其最佳使用浓度,用岩屑称重法和岩心实验法优选了土酸配方,制定了土酸酸化注入程序。通过现场施工观察,收到了较好的增产、增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