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石油天然气   28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致密砂砾岩气勘探在Xt1井等取得重大突破,拓展了深层天然气勘探的新领域,但致密气储层含气性实验分析技术及评价相对薄弱。利用岩石纳米级样品制备装置和纳米吸附气提取装置,开展致密砂砾岩储层纳米吸附气提取、色谱检测条件及优化实验,确定了岩石纳米级样品最佳制样时间为20 min,纳米吸附气提取的最佳质量为20 g、时间为20 min、温度为80℃;气相色谱检测的最佳分析柱为OV-1填充柱,载气流速为40 mL/min,柱温50℃恒温0.5 min、以10℃/min升温到100℃恒温5 min,实验分析技术具有精确度高、快速等特点。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致密砂砾岩纳米吸附气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总烃质量体积为233.21~10 487.38μL/kg,不同井纳米吸附气烃组分特征差别明显,致密气具有近源成藏特征,源岩发育区为致密气有利探区,与致密砂砾岩储层压裂试气结果一致性好,为致密气储层含气性评价及勘探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海拉尔贝16井压裂合采原油分层产能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井分层测试原油产能多数采用MFE技术等机械测量方法,但由于某些探井在分层测试与合采时使用了不同的求产方法,MFE技术等无法获得合采时的分层产能贡献,而搞清不同求产方法的分层产能状况,对于认识区域地层特征、增加产能等具有重要意义。海拉尔贝16探井压裂合采原油,采用烃指纹毛细管气相色谱检测技术、原油配比实验和数学模拟计算,测定了贝16井压裂合采所获得125t/d工业油流的3个分层贡献,为探井试油合采分层求产和原油开发动态监测分层产能状况、合理增产开辟了地球化学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区稠油成因与油源关系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区分布的稠油资源是油气勘探的潜在领域。油藏流体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地区稠油形成主要与厌氧细菌的生物降解作用有关。稠油的高温气相色谱分析,可以把稠油划分为2种成因类型、5个亚类。生物降解成因类型包括严重降解稠油、中等降解稠油和轻度降解稠油3个亚类;混合成因类型包括降解原油与原油蒸馏轻烃混合形成的稠油和降解原油与未降解原油混合形成的稠油2个亚类。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揭示的油岩关系表明,稠油来自斜坡东部的齐家—古龙凹陷的成熟烃源岩和该地区的未熟—低熟烃源岩,优越的油源条件为该地区稠油勘探展示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4.
多层混采原油分层产能贡献监测色谱技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提出了多层混采原油分层产能贡献色谱烃指纹浓度的非线性理论,并在大庆油田主力产油区萨尔图试验区混采油井进行了试验验证.采用多流测试器测试工艺技术(MFE)对两口井现场取分层油样并求产.通过实验室原油模拟配比实验、色谱烃指纹内标法绝对定量分析建立了化学模型,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多层混采原油分层产能贡献非线性数学模型,实现了4层混采油井的分层产能贡献模拟计算.现场监测结果对比表明,绝对偏差不大于3.3%,相对偏差不大于6.6%.同时利用试验区主井分层原油建立了监测模板,对其他混采油副井进行了分层产能监测.该技术具有适用性强、投资少、周期短、准确、快速等特点,有推广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原油中烃类全二维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油中烃类气相色谱分析的传统方法是先对原油进行族分离得到饱和烃和芳烃,然后分别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因此不能反映原油的原始特性和烃类组分的全貌.全二维气相色谱分析方法能直接对原油样品进行分析,同时获得饱和烃和芳烃的地球化学参数,避免原油样品经族分离带来的分析误差,缩短分析时间.通过一维、二维色谱柱及升温速率、柱流量、初始柱温等条件实验,优选出原油中烃类全二维气相色谱分析的最佳实验条件;应用原油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结果,建立了饱和烃、芳烃、萘系列、菲系列及二苯并噻吩化合物的相对位置定性图版,再利用图版对原油中组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并计算出了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所规定的饱和烃与芳烃地球化学参数;精确度实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大于1%的样品多次重复分析的相对偏差小于5%,符合原油实验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6.
冷溶烃分析技术在石油勘探与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简要介绍了冷溶烃分析新技术,叙述了冷溶烃地表地化特征;探讨了该技术在石油远景预测,油气运移,储油层评价,有机质成熟度分析,油源对比等石油地球化学勘探方面以及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8.
致密砂岩脱附烃气色谱分析及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深层致密砂岩吸附烃,酸解烃分析方法,并提出吸附-酸解烃分析方法。认为3种分析方法分别脱附了致砂岩不同部位吸附的烃气;吸附-酸解烃总烃量远大于酸解烃与吸附烃之和;不同分析方法脱附的烃气具有不同地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高碳酸盐土壤酸解烃分析条件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改进了高碳酸盐含量土壤酸解烃脱气装置,实验时对脱气和色谱分析的条件进行了选择,并分析了影响酸解烃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聚合物驱油层岩石中残留聚合物分布特征是聚合物驱精细调整、提高驱油效果的基础。在大庆萨尔图油田聚合物驱不同注采位置检查井采集油砂样品,利用高温氧化还原—热导—元素法测定聚合物驱岩石中聚合物残留量,对不同注采位置岩石残留聚合物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驱油层岩石中聚合物残留量在纵向上非均质性分布明显,残留量最大相差近80倍,随聚合物驱时间的增长残留量趋于增大、非均质性趋于减小;在横向及平面上聚合物残留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主流线注入井位置、主流线中间位置、主流线采油井位置、分流线中间位置;聚合物驱主流线从注入井到采油井方向,聚合物残留量与渗透率从高度负相关变化为显著负相关,相关程度呈减小趋势,与孔隙度从微弱正相关变化为显著负相关,相关程度呈增大趋势;聚合物驱分流线中间位置聚合物残留量与渗透率显著负相关、与孔隙度高度正相关;残留聚合物分布受油层岩性及粒度、注采位置、聚合物驱时间、油层物性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