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6 毫秒
1.
近年来,俄罗斯原油储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储量结构变差,工业级别的原油可采储量急剧下降。根据俄联邦燃料动力部的官方资料,难采储量(根据地质—物理特征和技术指标可以把具有难采储量的油藏划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低渗透油藏、高含水油藏、深层油藏、高粘油藏、气顶油藏)占剩余可采储量的40%以上,在整个平衡表储量中达到了60%以上,并仍在急剧增加。根据有关文献,其中高含水层中原油储量占难采储量的三分之一(34%)。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克拉玛依油田八区克上组计算砾岩油藏储量的参数,提出了高度非均质砾岩油藏储量计算和参数确定的准则及网络积分计算分析方法,确定出小层计算单元储量分布参数。利用砾岩油藏测井解释、沉积微相、油藏参数空间分布成果及相应的开发动态分析资料,网络化提取并建立砾岩油藏储量计算参数数据库,分析计算了该区克上组各小层原油地质储量、可采储量、剩余可采储量及储量采出程度。指出了该区油田开发稳产的重要接替和调整挖潜层位,为合理选择区块开发决策和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供了相应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SIMBESTⅡ黑油模型对风城油藏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油藏的产油量、产水量、储量和压力进行了拟合并对水锥进行了定量描述,模拟结果认为,风城油藏由于受裂缝的影响,油藏底水锥进十分严重,但锥体一般不大;可采剩余储量主要分布在风305、风3井区的基质中,而裂隙中剩余储量甚少。这一研究成果为拟定二次开发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前景分析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低渗透油藏的储量是难采储量的主要部分,如何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已成为当务之急。文章分析了低渗透油藏的特点,介绍了国内外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情况及实例,分析了低渗透油藏注气方式,认为先注气效果好于先注水,段塞的长度、注入体积、注入压力、注入速度等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实,文章还对我国低渗透油藏注气提出了若干建议,这为低渗透油藏注气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石油企业油藏经营管理的理论及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系统分析国外油藏经营管理的内涵、基本特点、主要做法和最新进展,对比指出了中国石油企业推行油藏经营管理的有利条件;结合中国石油企业的实际情况,探讨了中国石油企业实行油藏经营管理的主要方法。中国石油企业应重点把握油气储量评估、储量资产经营、老油田精细管理和油气资本运营等重要环节,通过采用新的体制和机制,努力降低储量开采成本,达到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缝洞型古潜山油藏储量参数解释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缝洞型古潜山油藏储集空间结构比较复杂,造成储量评价工作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随着地震、测井、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成像、核磁共振测井新技术的应用,为定量评价缝洞型古潜山油藏储量参数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但是,同样是缝洞型古潜山油藏,由于具有不同的区域地质条件、不同的油藏特征,其储量研究也各有特点。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东部的埕岛油田埕北30块古潜山和西部的塔河油田塔3、4块古潜山油藏,分析了该类油藏的储量参数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利用砾岩储层有利沉积相带研究油藏储量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克拉玛依油田砾岩储层非均质性和复模态孔隙结构特点,阐述了七中、东区克下组山麓洪积相的沉积特征。对克下组形成的扇顶主槽微相带及其砂砾体的形态、规模、分布范围、平面展布和油气分布进行了描述。进而,利用有利相带主槽微相控制,研究了储量计算单元和含油面积、有效厚度、孔隙度、含油饱和度等参数,计算了区块井区的各单砂砾层油藏储量,分析了有利相带主槽微相与油藏储量分布的关系,阐明了有利相带控制油藏储量分布特征,为该区油藏增储上产和调整挖潜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成熟探区未发现油藏规模预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油藏发现过程的不放回不等概率抽样的特点,在假设油藏总体服从巴内托分布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已发现油藏规模和发现时间的信息,采用抽样分析理论预测油藏总体。位于东营凹陷南斜坡的王家岗-八面河成藏体系勘探近40年,属于成熟探区,用该方法预测其油藏规模总体和未发现油藏的规模,结果表明,王家岗-八面河探区规模大于50储量单位的油藏资源总量为42000储量单位,未发现的17000储量单位多分布于规模小于500储量单位的油藏中。图2表1参9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难采石油地质储量资源丰富,占总储量百分数接近39%,主要以低渗砾岩油藏为主。难采储量分散、地质条件复杂、油井产量低且递减快、开采效果差、开发程度不高。本文以五2东克上组低渗砾岩油藏为例,以该油藏实施效果为依据,深入研究了低渗砾岩油藏难采储量区块地质特征,总结出了有针对性的开发技术对策和增产措施,形成了一套适合准噶尔盆地低渗砾岩油藏难采储量区块开发技术对策,为后期低渗砾岩油藏难采储量区块动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质量管理与控制的角度,提出了利用油藏储量动用质量来定量表征储量动用状况的新方法.结合胜利油区断块油藏的储量动用状况,建立了以储量动用质量百分数作为衡量油藏动用状况的定量标准.运用这一新方法,评价了胜利油田辛68断块油藏的储量动用质量,结果与矿场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且各向异性,增加了该类油藏勘探、开发的难度,降低了各项资料录取的准确度,大大增加了储量估算的难度和不确定性。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量估算主要包括中国的静态法即容积法,产量递减法、水驱特征曲线法和物质平衡法等动态法以及SEC储量评估的静态法和动态法。由于各种方法所需的资料、适用性不同,决定了储量估算精度也有所不同。影响储量估算精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油藏录取资料的代表性、对油藏认识的准确程度、储量估算方法的适用程度以及储量参数的合理确定性。在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静态法储量估算中主要影响因素是有效厚度和孔隙度,核心问题是对有效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的正确认识;动态法储量估算更应注重储量参数是否符合油藏开发特征。针对复杂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通过多种方法和资料的综合应用、动态与静态估算方法的相互验证,对资料代表的局限性与各种方法的缺陷进行补充和完善,以获得最佳的储量估算结果。  相似文献   

12.
潜水面油藏的形成是多种地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常规油藏相比,其主要特征有油藏动态迁移性;无能;高孔高渗;油柱高度大,地质储量巨大;油藏内石油由稠而稀渐变等特征。在后续的构造沉积演化中,经埋藏而形成稠油封堵油藏,此类油藏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吐哈盆地七克台油藏就是典型的潜水面油藏,地质条件可类比的盆地应存在类似油藏,因其地质储量巨大,具有良好的勘探价值。  相似文献   

13.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油藏储量计算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属古岩溶缝洞型油藏,储层发育受控因素多,非均质性强,储集空间多样,储集类型复杂,既有裂缝-溶蚀孔隙型储层,也有裂缝-溶洞型储层,堪称世界上最复杂特殊的碳酸盐岩油藏,油藏描述难度大,常规的储量计算方法不能有效使用。在分析塔河油田缝洞型储层连续性特征尺度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孔隙体积来表征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储集性及相应的储量计算方法,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典型区块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量,对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精细描述和后期开发方案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一个单井探明的油藏为例,阐述了利用第一口出油探井资料进行油藏区块评价的基本流程,该流程包括:①通过储层的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油性研究评价储层的静态特征,结合构造研究成果建立油藏的静态地质模型;②以试井资料分析为主,结合钻井工程和地质录井资料,评价油藏动态特征;③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估算油藏区块静态风险储量和单井控制储量;④应用节点分析法进行油藏产能规划,以动态资料评价产能。近5年的开采动态表明,评  相似文献   

15.
胜利油区井控程度与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准确计算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同时最大限度地控制勘探投资,必须对其井控程度进行合理研究。针对新储量规范对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计算中井控程度的要求,以胜利油区典型的构造油藏和岩性油藏为对象进行解剖,分析了不同油藏类型在不同井控程度下含油面积、有效厚度的选值精度及其对探明地质储量的影响,指出对油藏的总体地质认识是决定探明地质储量计算中井控程度的关键因素,相同的井网对不同类型油藏的探明地质储量控制程度不同。确定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计算合理的井控程度,必须在搞清油藏类型、油水分布规律和储层纵横向分布规律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油藏逐次投入开发,使油公司储量不断增长,储量结构发生变化,整体采收率也随之改变。建立以储量为自变量的常微分方程表征了整体采收率随储量增长的内在关系,并定量剖析了中国石化2011年后新投入储量、老区已开发储量与整体采收率的演变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整体采收率随储量增长是一个总量与增量、存量的关系,影响油公司整体采收率的主要因素是投入储量的品质及其储量比例,随新投储量品质变差及其储量占比的提高,油公司整体采收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通过对中国石化不同类型油藏采收率状况及主控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立足水驱、完善热采、拓展化学驱、加大注气和微生物采油力度、探索变革性EOR新技术”的提高采收率技术思路及攻关方向。  相似文献   

17.
裂缝性油藏总孔隙石油储量是由裂缝孔隙石油集量和岩块(基块)孔隙石油储量两部分组成。本文论述用测井评估裂缝孔隙和岩块孔隙石油储量的新方法,在任丘油田裂缝性油藏应用,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并且已油田开发实践所证实。  相似文献   

18.
新的储量计算规范中明确了用于确定含油面积的两个边界:油藏边界和储量边界。油藏边界属于地质边界,而储量边界受人为因素制约。油藏边界主要包括油水界面、岩性边界和断层边界等。确定油藏边界应综合考虑油藏类型、储层分布特征及区域地质特征。对于构造油藏,油水界面是圈定油藏边界最直接的依据。在确定油水界面的4类方法中,试油法和测井解释法具有较高的精度,而地层压力测试法和其它间接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岩性油藏,不同沉积环境所形成砂体的展布宽度是有差异的。对于特低渗透油藏,应使用单井稳定产量作为储量起算标准圈定油藏边界。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低品位储量油藏的合理有效开发,介绍了辽河油区近年来在低裂缝密度潜山、薄层稠油、低孔低渗砂岩和复杂小断块应用复杂结构井技术开发的成功实例.实例分析表明,复杂结构井技术切实解决了不同类型的低品位储量油藏的开发问题,实现了难采储量动用,盘活了老区资源,提高了老区剩余储量采收率;选择与油藏特点相适应的井型和钻完井技术是达到较高产能的关键;复杂结构井技术对于提高低品位储量油藏单井产量、降低综合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胡罡  王建  刘维霞 《特种油气藏》2011,18(6):66-69,126
从质量管理与控制的角度出发,提出利用油藏储量动用质量来定量表征储量动用状况的新方法.运用这一新方法,评价了辛68断块油藏的储量动用质量,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制订了提高其储量动用质量的对策,从而为该块及同类型油藏的深度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