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钱基博的《现代中国文学史〉蕴含的民族主义思想,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承接晚清“经世致用”观点而来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独特的“现代中国文学”观与开放的世界民族主义思想;介于自由主义与国家主义之间的政治民族主义思想。钱基博民族主义思想所表现出的这种多歧性与复杂性,究其原因,在个人层面,是其一代人所受到的传统儒学教育的烙印与近代西学的影响二者间的剪不断理还乱的交错缠结;在社会层面,则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转型与文化转型不同步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2.
被两岸三地、海外华人誉为“歌坛教父”的罗大佑,其歌词创作源自生活、针贬时弊、抒发真情,对处于十字路口的台湾政治和社会转型期的大陆文化,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罗大佑的歌———在作词、作曲、编配及演唱等总体水平上,当代中国还无人能望其项背。他对当代华语文学及大众文化所作的贡献,使其在大陆和台湾文学史上,获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发起“小说界革命”,将小说直接承载政治使命,并提出“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的口号,客观上消融了一直以来存在于人们脑海的“小说为小道”的观念痼疾。小说也因此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文学样式。“小说界革命”对小说地位的提升与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及梁启超本人的社会地位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使传统文学进一步“边缘化”,文学艺术本身的“光晕”消失.微信文学作为网络时代的一种新兴文学样式,其生产与消费模式为传统文学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左翼文学不仅仅上承“五四”新文学,下起延安文艺,更是上世纪30年代文学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然而,自左翼文学产生之初,与之相伴随的就是“革命”的声音、论争的声音。纵观整个左翼文学史,“俄苏体验”与“日本体验”的多次论战,“革命文学”与“无产阶级文学”的多次变换,“象牙塔中”与“十字街头”的多次斗争,慷慨激昂,热血满腔,终究还是“历史”与“现实”“文学”与“政治”的纠缠。从左翼文学的生成、左翼身份的建构、左翼叙事的完成3个方面对左翼文学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时期文论有两次比较重要的转向,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极左时期浓厚的政治附庸性转向对文学形式美的诉求;第二次是在90年代初期,泛文学观念产生,走向"大众文化"时代.两次转向都有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方面的原因.认为,面对大众文化的全面兴盛,审美意识形态理论失去了理论表述力,恢复政治意识形态批评的合法性将是文学的一个必然策略.  相似文献   

7.
董仲舒是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其思想尤其是政治哲学、政治理论反映了当时政治社会的现实,满足了封建统治者的政治需要,他提出“天”“天赋君权”等思想,论证了汉王朝统治的合法性,对汉王朝政权统一和稳定起到积极作用。本文着力梳理其“天”的思想的重要内容,阐述其“天”思想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8.
“阶级论”的文学史观一度是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的重要治史理念,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社会斗争学说。李大钊等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者、“革命文学”的倡导实践者及“左翼”文学工作者均为其发展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毛泽东是“阶级论”文艺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参与者,促使了“阶级论”文学史观走向成熟。回顾与重审“阶级论”和“阶级论”文学领域中的流变,可促使我们反思当前的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9.
与诗相比,词是更为纯粹的抒情文学,并在宋代达到了“一代之文学”的高度,这绝非偶然。高度发达的市井生活造成文艺的繁荣是其社会背景,诗词审美的分流和“小道”的地位是其文学命运,此外,伤感柔美的社会心理造就了宋词细腻、缠绵的审美情趣,燕乐发展和妓乐盛行的音乐背景催化了宋词婉丽流转的抒情美质,这些时代契机都积极地促成了宋词深婉蕴籍的抒情特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文学在世界文学长廊中是独具特色的,具有明显的审美性特征。这里从汉字的独特构造带来诗的兴盛、中国古代文学对抒情性的重视,及表现在文学中的对于“中和”、“韵”、“味”、“气”等特有的审美崇尚三方面,试图论证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比较常见的有:视思政理论课教育为中国特有的教育现象;以价值多元化取向来否认必要的共同精神追求;过于夸大现实社会问题,怀疑思政理论课的真实性与实效性;功利性地计较公共课与专业课的"孰重孰轻";将"三贴近"的理念感性化、庸俗化、泛化;将"思政理论课"与中小学的"政治课"混为一谈,等等。  相似文献   

12.
以社会网络中结构洞的理论为基础,探讨网络结构洞的有效规模、效率等指标在网络参政领袖分析中的意义,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及ucinet软件对人民网中的虚拟参政群体进行网络参政领袖的挖掘。实验说明,社会网络结构洞可以作为识别网络参政群体领袖人物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孟子的仁政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崇高的政治追求,它以孔子“仁”的思想为渊源,以“性善论”和“民本思想”为基础,包含了政治、经济、教育、法律、人事等方面的丰富的具体内容;强调稳定的政治秩序,突出“民”的主体地位。它在伦理道德修养、法制与德治、人才培养选拔等方面对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艾伟是中国“六零后”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擅长在历史的变迁中书写人物的遭遇,他敢于直面政治带给人的创伤,通过回溯当代历史表达他对当代政治的态度,为读者提供了反观历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高校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是先进文化传播基地。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高校的许多工作进入市场化运作 ,滋生了腐败产生的土壤。高校需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净化校园育人环境 ,才能开创高校一片“净土”。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第一届国际研究生“当代中国”研讨会上收到的50多篇文章的主要观点。这些研讨文章的内容涉及1949年至今的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北京共识"自提出后就遭到人们的普遍质疑,特别是由于中国的政治体制存在诸多问题,人们一直在讨论存不存在所谓的"中国模式"。历史地看,市场经济并不天然地与民主政治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在"后发国家"的经济起步阶段,通常是与非民主体制结合在一起的。当前中国的政治体制虽然以苏联模式为基本内核,但也注入很多新的因素。相对于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发展而言已经取得巨大的进步,正处于向民主政治体制转轨过渡的阶段。民主政治按其内容可分为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目前,我国虽然直接发展选举民主有很大困难,但发展协商民主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和现实的基础,因此我国民主政治可能通过参与式民主带动代议制民主的路径而实现。  相似文献   

18.
对“大德育”概念质疑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概念在中西方均有广义和狭义或“大德育”和“小德育”之分,并非如有些学者认为的德育在中国仅指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教育的“大德育”,在西方仅指道德教育。我国德育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有其历史必然性,其在新形势下产生的一些问题并非由于德育概念不当,而是德育内容缺少更符合时代特征的、更具有生命力的新的内涵。在我国处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转型期,德育内涵的充实调整应该以人文教育强化思想教育,以公民教育强化政治教育,以日常道德强化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50年代的"一边倒",到70年代的"一条线、一大片",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结盟"外交战略,使中国在20世纪60-70年代的国际政治中取得了超越自身经济实力的国际战略地位。但这一外交战略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和弱点。80年代初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毅然放弃了"结盟"外交战略,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战略,从而开创了新中国外交的崭新局面,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天演进化思想的支配下,结合当时中国的国情,严复提出了“善群”的观点。在严复看来,道德的判定是以“合群”的需要为尺度的,这种道德的内容和含义已不再是关于“私德”了,而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公德”。所以人类的道德并非他物,实为种族出于“合群”需要的产物。“合群”既是人类道德行为的基础,也是人类道德的基本内容。由此可见,严复的“善群”观与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对公共精神之吁求存在着有机耦合的地方。公共精神是现代民主社会对所有公民提出的一种普遍的美德或精神态度的要求。在传统的政体中,私人品德覆盖一切领域,而在现代民主政体中,公共的品德却要作为一切私人品德的基础。由于我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导致公共空间的缺乏;传统伦理观念下的美德关注对家庭的效忠和对“五伦”关系中的具体人际的忠诚;传统儒家的政治伦理将治国的希望建立在官员的私德之上,这些特征使得公共精神缺乏产生的土壤。严复的“善群”观对和谐社会中公共精神的培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