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改善亚麻织物的染色性能,采用等离子体对亚麻织物进行处理,引发接枝改性,采用混合丙烯酸和苯乙烯为接枝单体。确定了较优工艺条件:苯乙烯与丙烯酸的体积比为3∶7,接枝温度为60℃,接枝单体质量分数为80%,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为4 min。结果表明,接枝亚麻对阳离子染料的上染率从接枝前的22.4%提高到55.7%。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亚麻织物的染色性能,采用等离子体对亚麻织物进行处理,引发接枝改性,采用混合丙烯酸和苯乙烯为接枝单体。确定了较优工艺条件:苯乙烯与丙烯酸的体积比为3∶7,接枝温度为60℃,接枝单体质量分数为80%,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为4 min。结果表明,接枝亚麻对阳离子染料的上染率从接枝前的22.4%提高到55.7%。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羊毛织物吸附染料性能,以双醛壳聚糖为偶联剂和交联剂,采用多巴胺仿生修饰及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二次功能化对羊毛纤维进行改性处理。利用ATR、SEM对表面改性前后羊毛进行结构表征,并研究不同条件下改性羊毛对酸性大红G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多巴胺以及阳离子季铵盐处理的羊毛表面引入了更多的活性基团如羟基、氨基。改性后纤维表面更粗糙,对染料吸附率高。当染料浓度为4%(owf),染色时间为60min,染色温度70℃,pH值为2,改性羊毛织物对酸性大红G具有较好吸附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纳米TiO_2整理织物的自清洁性能,首先使用自制的宽光谱响应型纳米TiO_2水溶胶通过浸染工艺整理涤纶织物,然后采用染料罗丹明B作为特定模拟污垢,定量化考察了纳米TiO_2水溶胶添加量和染料浓度对整理织物自清洁性能的影响,并与浸轧整理工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纳米TiO_2水溶胶通过浸染工艺能够制备具有优良自清洁性能的整理涤纶织物,提高纳米TiO_2水溶胶添加量不仅能够增加纳米TiO_2粒子在涤纶织物表面负载量,而且能够对吸附于表面的染料、咖啡和酱油等实现自清洁效应,其对3种污渍最终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24%、57.14%和70.06%.此外,浸染法制备的纳米TiO_2整理涤纶织物比浸轧法具有更好的自清洁性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紫外光对亚麻织物进行接枝改性,提高染色性能并实现同色深浅染色效果。通过测试亚麻织物的上染率,研究了遮挡材料、紫外光照射时间、紫外光光源波长、接枝单体质量分数、光引发剂用量等对亚麻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对接枝前后的亚麻织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丙烯酸被接枝到亚麻织物上,硬纸板为合适的遮挡材料,紫外光光源波长365 nm,紫外光照射时间3 min,光引发剂用量2%(o.w.m.)和丙烯酸质量分数60%时,染色效果良好,同色深浅染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快速、高效的染色效果,合成了具有不饱和双键的疏水性黄色蒽醌染料,通过泡沫施加方式经紫外光引发从而将染料接枝到棉织物上.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染料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通过扫描电镜对染色前后棉织物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探讨了染料的质量分数、浴比、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光引发剂的质量分数及紫外光光照时间等因素对泡沫性能及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染料的质量分数为织物质量的30%、浴比为1:3、十二烷基硫酸钠质量浓度为2 g/L、光引发剂的质量分数为染料的5%、光照时间为6 min时,可获得良好的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棉纤维素大分子引发剂,经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引发丙烯酸改性阳离子染料单体在织物上接枝,研究了织物颜色深度可控的接枝染色方法。采用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对棉纤维素大分子引发剂和接枝处理前后的棉织物进行表征。研究了三乙胺用量、丙烯酸浓度、聚合反应温度及2,2′-联吡啶用量对接枝织物色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三乙胺与2-溴-2-甲基丙酰溴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丙烯酸与染料物质的量比为1∶1,温度为60℃,2,2′-联吡啶与溴化亚铜物质的量比为2∶1时,接枝织物色差最大。  相似文献   

8.
将分散红60和八乙烯基POSS通过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制备出不同接枝比例的改性分散染料。将改性染料(1:1)用于PPTA纤维染色,不仅实现了PPTA纤维的着色,也显著提高了其抗紫外性能,得到理想改性条件为:染色温度140℃,染色时间180 min,染料用量3%。通过比较了纤维改性前后和紫外光照射前后的单纤强力、超分子结构、表面形态、阻燃性和水洗耐久性等性能,证实了改性染料在紫外光照射过程中能够有效保护纤维的基本结构,可以使纤维获得较为永久的紫外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反应型紫外线吸收剂LIQ对棉织物进行改性,然后用阳离子荧光红GN对改性棉织物进行染色.探讨了改性剂和染料的用量、染色温度、pH值和时间对改性棉织物阳离子荧光红GN染色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的K/S值、UPF指数、耐洗和耐摩擦牢度.结果表明:当用6%(owf)的改性剂LIQ对棉织物进行改性,阳离子荧光红GN用量为3%(owf)时,最佳染色工艺为染色pH值=5、染色温度40℃、保温染色时间30 min,染色织物的UPF指数达到120,耐洗和耐摩擦牢度均达到3级.  相似文献   

10.
采用紫外光对亚麻织物进行接枝改性,提高染色性能并实现同色深浅染色效果.通过测试亚麻织物的上染率,研究了遮挡材料、紫外光照射时间、紫外光光源波长、接枝单体质量分数、光引发剂用量等对亚麻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对接枝前后的亚麻织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丙烯酸被接枝到亚麻织物上,硬纸板为合适的遮挡材料,紫...  相似文献   

11.
多功能柔性二氧化锰/还原氧化石墨烯碳化棉织物(MnO_2/rGO@C)在本文中得以制备。为赋予棉织物多重功用,先将棉织物浸于GO分散液中,然后采用原位溶液沉积法将纳米MnO_2粒子结合于GO-棉织物表面,并通过碳化工艺获得最终多功能导电碳化产品。采用SEM,XRD,ICP测试和元素分析对碳化织物的微观结构形态及组成成分进行表征,并就其电-化学性能和电-机械性能进行评估与研究。结果显示,在电流密度为100 mA/g时,MnO_2/rGO@C的比电容可达329.4 mA h/g,比未经MnO_2/rGO整理的碳化纯棉织物高40%以上。此外,MnO_2/rGO@C还展现出优良和可重复的电-机械性能,应变恒定,在曲率为0.6cm-1时,其标准电阻(RR0)/R0可达0.78。MnO_2/rGO@C织物用途广泛,可规模化生产,并能适应多种智能纺织品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马来酸/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聚羧酸MAA—1对棉织物进行免烫整理,研究了整理液的pH值、聚羧酸MAA—1的浓度、催化剂浓度、焙烘条件对整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聚羧酸MAA—1用于棉织物免烫整理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聚羧酸MAA—1整理的棉织物其褶皱回复角为273°,DP等级为4.2,断裂强力保留率为62.3%。  相似文献   

13.
本工作建议使用溶胀剂使棉织物松驰,选择的溶胀剂,即苛性钠水溶液,可在煮练和漂白的条件下使用到织物上.一般认为,棉织物在苛性钠中会导致收缩,实际这种变化是可断定的.可采取相应的办法来克服如:纱的变性和针织方法。使用STARFISH的方法可决定针织过程中织物的松紧度以及最后扩幅的密度.实验证明:不使用树脂平针棉织物可达到小于5%的低收缩率.同时针织物经苛性钠整理后其物理及染色性能并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TiO2水溶胶对棉织物的拒水整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的TiO2水溶胶,对棉织物进行后整理,对不同浓度的TiO2水溶胶整理棉织物后的耐水压值和淋水级数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具有一定的拒水性能,并对织物表面拍摄了扫描电镜照片.  相似文献   

15.
使用自制的反应型水性聚氨酯固色剂,用浸轧法对活性染料染色后的纯棉织物进行了固色整理.通过选用不同的固色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轧液率,探讨了影响该反应型水性聚氨酯固色剂固色效果的因素,得到了最佳的固色工艺,即二浸二轧(固色剂用量为80g/L,整理液pH控制在6~7,轧液率80%)→烘干→焙烘(150℃×3min).该固色剂能明显提高染色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水洗色牢度,其固色效果与市售固色剂基本相当,且不影响染色织物的色光.  相似文献   

16.
In order to fabricate a novel ZnO/cotton composite, a high proportion of ZnO nanoparticles were assembled in cotton fibers, and the as-obtained cotton fabric can possess better UV blocking property compared with common ZnO/cotton composite. Firstly, the cotton fibers were pre-treated by hydrogen peroxide solution(H_2 O_2) and sodium hydroxide(NaOH), urea(CON_2 H_4). Secondly, the fabric was fabricated via in situ deposition. The effects of concentration of treatment liquid, ammonia-smoking time and curing temperature on the tensile property of the fabric, UV blocking property and water-washing durability test of as-obtained cotton fabrics were investigated. Thirdly, the as-obtained cotton sample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 and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FESEM). It was shown that ZnO nanoparticles were assembled between cotton fibers, the surface and inside of the lumen and the mesopores of cotton fibers, while the content of nano-ZnO assembled in fabric can reach 15.63 wt%. It is proved that the finished fabric can obtain a very excellent UV blocking propert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zinc ion in concentration of 15 wt%, ammonia-smoking time for 10 min, curing temperature at 150 ℃ for 2 min.  相似文献   

17.
模糊聚类分析在织物变形舒适性能评价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7种测试样品,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了织物的变形舒适性能.结果表明,2^#样品(50%棉,50%涤)和5^#样品(30%棉,70%涤)具有良好的变形舒适性.这种方法使织物评价完全凭主观经验的过程得以量化,为织物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棉织物水热法纳米二氧化钛表面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热合成技术,使用硫酸钛和尿素直接在棉织物纤维表面包覆纳米TiO2颗粒薄膜.借助SEM、XRD、FT-IR、DSC和TG对棉纤维改性前、后的表面形貌、结构和热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织物反射光谱、拉伸、吸水和光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棉织物经过硫酸钛尿素水热改性之后,纤维表面包覆了一层锐钛矿型纳米TiO2颗粒薄膜,由平均粒径2.0 nm的纳米颗粒聚集成100 nm以上的球形颗粒,并通过物理吸附方式附着在纤维表面.改性后的织物热起始分解温度和吸热熔融峰温度均有所降低.具有抗紫外线能力和光催化活性,吸水性能也有所增强,但由于织物尺寸发生收缩,断裂强力有所减小,断裂伸长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天然壳聚糖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提高了茜草染料的染色性能。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讨了壳聚糖阳离子改性对棉织物手感的影响和改性后棉织物对天然染料茜草上染能力、上染率和染色牢度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壳聚糖阳离子改性棉织物茜草染色的最佳工艺:壳聚糖改性液质量分数为25%,茜草染液浓度15 g/L,染色40 min。在此工艺下,其上染率可提高96%。  相似文献   

20.
壳聚糖改性棉织物的茜草染色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天然壳聚糖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提高了茜草染料的染色性能。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讨了壳聚糖阳离子改性对棉织物手感的影响和改性后棉织物对天然染料茜草上染能力、上染率和染色牢度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壳聚糖阳离子改性棉织物茜草染色的最佳工艺:壳聚糖改性液质量分数为25%,茜草染液浓度15 g/L,染色40 min。在此工艺下,其上染率可提高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