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化学镀非晶态Ni—B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化学镀方法在铜和钢上沉积非晶态Ni-B合金。着重讨论了还原剂浓度、络合剂浓度对化学镀沉积速率的影响;分析了它的耐蚀原因和其显微硬度随退火温度的变化情况并就其应用和发展略作说明。  相似文献   

2.
本采用XAFS、XRD、DTA三种方法研究化学还原法制备的NiB超细非晶态合金在退火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及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关系。XRD和XAFS结果表明,NiB超细非晶态合金的退火晶化过程分两步进行,在325℃的退火温度下,NiB超细非晶态合金晶化生成纳米晶Ni和NiB亚稳物相;在380℃或更高的退火温度下,绝大部分Ni3B进一步晶化分解生成金属Ni物相,其产物中Ni的局域环境结构与金属Ni箔的基本一致。我们发现纳米晶Ni比超细Ni-B非晶态合金或晶态金属Ni粉末有更好的苯加氢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XAFS研究不同制备条件下超细Ni-P非晶态合金中Ni原子配位环境周围的局域结构。结果表明在pH小于11的条件下,样品的非晶化程度随pH的减小而增大;当pH为14时,样品中Ni的区域环境结构与金属Ni的相近。不同退火温度样品的XAFS结果表明,在300℃的温度下退火,超细Ni-P非晶态合金基本晶化生成晶态物相。  相似文献   

4.
采用XAPS和XRD研究Ni-Ce-B超细非晶态合金在退火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573K的返火温度下,样品仍然保持非晶态结构,仅有少量晶态Ni3B生成;在673K退火温度下、Ni-Ce-B样品晶化生成晶态Ni3B和纳米晶Ni;在773K和更高的温度退火处理后,还有一部分Ni3B并未分解,少量的Ce掺杂使得样品晶化生成的Ni晶格有较大畸变。说明0.3%的Ce对提高Ni-Ce-B样品的稳定性有显作用。  相似文献   

5.
Zr-4合金α-Zr固溶体中的Fe、Cr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电化学分离Zr-4合金中Zr(Fe,Cr)2第二相粒子的技术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一种分析Zr-4合金α-Zr固溶体中Fe,Cr含量的新方法,并用这种新方法分析了不同热处理状态下Zr-4合金α-Zr固溶体中的Fe,Cr含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的增加。α-Zr固溶体中的Fe,Cr含量和Fe/Cr比值均增加,而Zr(Fe,Cr)2第二相粒子中的Fe/Cr比值则相应降低。结合以前的工作,可得结论:过饱和固溶在α-Zr固溶体中的Fe,Cr含量对Zr-4合金的耐水侧腐蚀性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不同退火温度处理后的纳米非晶态NiB和NiP合金催化剂XAFS和XRD的结果表明,在300℃温度退火后,纳米非晶态NiB合金晶化生成纳米晶Ni和晶态Ni3B中间态;纳米非晶态NiP合金直接晶化生成稳定的晶态Ni和Ni3P。在500℃温度退火后,NiB和NiP样品都晶化为金属Ni,但NiB样品中的Ni原子周围的局域结构与金属Ni箔的几乎相同,而NiP样品由于Ni原于受到元素P的影响,生成的晶态Ni的结构有较大的畸变,结构与金属Ni相差很大。  相似文献   

7.
铁基非晶态因瓦合金的热中子散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瓦(lnvar)合金具有热膨胀性能随温度变化反常的特性,很多非晶态合金也具有显著的因瓦效应。用中子非弹性散射方法测量了铁基非晶态金属-金属型Fe90-xCoxZr10(x=10,40)和金属-类金属型Fe80-yCryP13C7(y=4,8)合金,以及Fe86Co4Zr10因瓦合金居里点(TC=330K)上下的广义声子谱。从3组声子谱的比较中,观察到了与因瓦效应相关的声子软化现象。结合已经观察到的晶态因瓦合金的声子软化现象,认为声子软化现象是因瓦效应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与晶格的长程有序无关,与材料类型无关。它的出现可能与在因瓦合金中存在增强的电子-声子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测量了Ni-17-19at%Pl非晶态合金经不同温度处理后的正电子湮没多普勒展宽能谱线形S参数。分析表明,晶间腐蚀和偏离化学成分配比是导致该合金晶化后耐腐蚀性能变坏的两个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9.
退火处理对Ti—Al—Zr合金拉伸性能和腐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估了退火对Ti-Al-Zr合金拉伸性能和腐蚀行为的影响。在500-800℃的温度范围内退火1小时,使得晶粒和沉淀相粒子尺寸增加。室温拉伸的结果表明,退火温度对强度和塑性几乎没有影响。然而在360℃,pH为9.98的氨水溶液中的腐蚀试验结果表明,抗腐蚀能力与退火温度有关,腐蚀速率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而增加。在220天的腐蚀试验期间所吸收的氢含量也随退火温度而增加。这可以归因于富铁沉淀相因退火而长大。建议采用较低的退火温度来得到良好的腐蚀性能,同时使室温拉伸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0.
Zr-4合金中合金元素的表面偏聚可能影响它的性质,用带有加热装置的俄歇电子能谱仪分析了Zr-4试样在400-600℃条件下加热不同时间的表面偏聚现象,发现试样加热到400℃以上时,Sn元素有明显的表面偏聚现象。  相似文献   

11.
测量了欠时效和峰值时效的Al—Li—Cu—Mg-Zr合金从深低温到室温升温过程的正电子湮没寿命谱.对e+寿命谱特征参数的分析表明.两种样品中的缺陷在升温过程中的运动规律是相似的。但峰值时效样品比欠时效样品回复缺陷的量更多;缺陷的平均开空间更大.而且随着δ'(Al3Li)相粒子的长大,样品基体中自由电子密度提高,增加了合金基体的强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用热重分析法研究锆-2合金及其与碳化硼混合物在空气中氧化的结果,锆-2合金氧化开始温度为220±5℃,高于360℃氧化加速。较低温度下,碳化硼对锆-2合金的氧化有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3.
Zr—4合金中第二相Zr(Fe,Cr)2的电化学分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杨晓林  周邦新 《核动力工程》1994,15(1):79-83,96
通过测定Zr-4合金和Zr(Fe,Cr)2合金在各种电解液中的阳极极化行为,和对阳极产物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了一种适合分离Zr-4合金中第二相Zr(Fe,Cr)2的电解液:乙醇:正丁醇:高氯酸=25:3:2;室温条件下,控制电位为-0.45~-0.80V(SCE)。  相似文献   

14.
利用穆斯堡尔谱学方法研究了非晶态Fe90-xCoxZr10(X=0,4,10,20)合金的掺氢、低温和外加磁场的效应。结果表明,掺氢和低温作用都使样品的平均超精细场增加,但接氢使平面磁各向异性P增加.低温却使P减小;四合金的超精细场都是双峰分布.对应于铁磁和厦铁磁性耦合,掺氢和外加磁场都使反铁磁性耦合的含量减少;随着Co含量的减少,掺氢和低温效应更为强烈,这同样被自旋波激发和平均超精细场随掺氢时间变化的差异所证实。采用“3DFM+FS+FSC”模型和磁偶极相互作用的磁各向异性模型解释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ZIRLO合金和Zr-4合金在LiOH水溶液中耐腐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庆  周邦新  李强 《核动力工程》2003,24(3):215-218,252
比较了ZIRLO合金和Zr-4合金两种样品在350℃、16.8MPa、0.04MLiOH水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发现Zr4合金样品在腐蚀转折之前的腐蚀增重比ZIRLO合金稍低,这时两种样品的氧化膜相对完整而致密。用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测量Li^ 在两种合金样品氧化膜剖面中的分布,发现Li^ 进入Zr-4合金氧化膜的深度比ZIRLO合金浅,但浓度比较高。而腐蚀至68天在Zr—4合金样品腐蚀发生转折后,其腐蚀增重远高于ZIRLO合金,这是因为此时Zr-4合金样品氧化膜因疏松而失去保护作用,而ZIRLO合金样品腐蚀至82天氧化膜仍致密而完整。ZIRLO合金中细小的βNb和Zr—Fe—Nb第二相粒子可能对保持氧化膜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孙伟明  沈妙其 《核动力工程》1999,20(3):248-251,256
Zr-4合金是压水堆核电厂核燃料包壳使用的材料,本文按照我国的相关国家标准测试了材料的常温常规力学性能和应变疲劳性能。得到Zr-4合金在常温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参数和疲劳裂纹疲劳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17.
Zr—4合金中第二相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文金  周邦新 《核动力工程》1991,12(5):67-72,76
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Zr-4合金经各种热处理后的微观结构,确定了第二相的晶体结构。经β相固溶处理后,板条α-Zr晶界上析出的第二相为C_(15)型Zr(Fe、Cr)_2Laves相,重新在α相区不同温度加热后存在C_(15)型私C_(14)型两种结构的Zr(Fe、Cr)_2Laves相。此外,本文对Zr-4合金中第二相的种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采用类凝胶法和超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得了一组具有不同Co/Mo比的超细非负载型Mo-Co-K催化剂,考察了其合成低碳醇性能,并运用EXAFS技术对还原态催化剂的局域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还原态催化剂中Co以CoMoO4的形式存在,Co的配位数低于标样CoMoO4的配位数,且随着Co/Mo比的减小而减小,由于催化剂中Mo与Co与Co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Co-O键长被不同程度地拉长,研究表明,催化剂中具有低配位Co且较弱的Mo,Co之间相互作用的类CoMoO4结构物相可以促进低碳醇的生成。  相似文献   

19.
荷能离子对单元素的溅射已有较好的理论解释,但是对多元合金或化合物溅射的研究才开始不久,目前尚无一个能够成功地解释实验现象的理论。 溅射后合金样品近表面组成的改变,是一种有趣的实验现象。实验中发现三元合金的现象比二元合金更为复杂,例如,元素的近表面改变与溅射离子的能量有关,这是用现有的择优溅射理论无法解释的。为研究这种现象,我们选取了Si(Co,Ta)三元合金,在分别用20到  相似文献   

20.
锆—2合金在500—800℃空气中氧化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Zr-2合金在500—800℃空气中氧化的规律,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氧化膜形貌、组织和晶体结构进行观察,并对氧化膜内表面应力和应力梯度进行了估算。随着氧化膜增厚,氧化膜内表面应力最初增加而后下降,出现极大值;极大应力值和与其相对应的氧化膜厚度都随氧化温度升高而增加,应力梯度随氧化膜增厚呈单调下降。黑色氧化膜内存在三种晶体结构;单斜、四方、立方,最初晶粒细小,模糊不清,随着氧化时间增长,发生回复再结晶后,晶粒衬度才逐渐变得清晰。白色氧化膜为单一的单斜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