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原子能技术   2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27keV Ar~+离子分别轰击Cu元素靶和CuAu合金靶时溅射Cu原子的同位素(~(63)Cu和~(65)Cu)分馏测量结果,发现:(1)对Cu元素靶,同位素分馏δ_f(~(63)Cu,~(65)Cu)=(62±27)‰,而对Cu-Au合金靶,δ_f=(5.9±1.6)‰;(2)δ_f(~(63)Cu,~(65)Cu)随发射角θ的变化对两者靶而言趋势是相似的,但在CuAu合金靶情况下,当θ≤40°时,δ_f((63)Cu,~(65)Cu)为负值。  相似文献   
2.
王震遐  张慧明 《核技术》1994,17(7):396-402
用捕获膜和卢瑟福背散射技术给出了30keV Ar^+轰击AlxSn100-x合金系统(x=90,70,50,30,10)浅射Sn和Al原子的角分布及其择优溅射变化。提出一个考虑靶点表面形貌和元素局域富集对发射原子影响的模型,分析结果和实验数据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用27keV Ar~+分别在垂直和倾斜入射情况下,轰击了Cu-Au(30wt%)合金样品,测量了Cu和Au原子的溅射角分布。角分布是用卢瑟福背散射(RBS)技术分析Al捕获膜上的Cu-Au沉积成分而定量得到的。结果表明:(1)在Ar~+倾斜(θ=40°)入射时,Cu原子择优发射,且程度比垂直入射(θ_r=O°)时增强:(2)倾斜入射时,Cu原子的角分布显示出在接近于样品表面法线方向的发射角范围内(θ<45°),发射机率比垂直入射时减小。  相似文献   
4.
5.
王震遐  唐紫超 《核技术》1998,21(8):511-512
王震遐,李学鹏,王玫珉,许浔江,唐紫超,黄荣彬,郑兰苏¥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C_(60),恐龙蛋壳化石,TOF质谱,HPLC恐龙蛋壳化石中C_(60)的研究王震遐,李学鹏,王玫珉,许浔江(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  相似文献   
6.
侧重研究了入射Ar+离子不同剂量轰击时表面微形貌和溅射原子角分布之间的关联,并建议用“元素按靶点表面微形貌特征局域富集模型”来解释溅射原子角分布形状以及择优溅射曲线的变化;发现其结果与实验相符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重离子解吸质谱计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它是用~(252)Cf或加速器产生的快速重离子轰击样品使分子解吸成离子,然后用飞行时间分析法获得质谱。这种仪器特别适用于生物大分子的研究,文中给出了一些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用捕获膜和卢瑟福背散射技术给出了30keVAr+轰击AlxSn100-x合金系统(X=90,70,50,30,10)溅射Sn和Al原子的角分布及其择优溅射变化。提出一个考虑靶点表面形貌和元素局域富集对发射原子影响的模型,分析结果和实验数据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1979年,P.P.Pronko等人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发现:在散射角θ(?)179.6°~179.9°范围内观察到MeV级He~ 对非晶态和多晶态固体靶反常的背散射能谱。所测的能谱与θ=179.45°的背散射能谱比较,如图所示。在样品表面下的浅层(约为数百)内,出现一个出乎意料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发展的超高灵敏度的质谱分析装置。这种装置在微量元素分析以及与其有关的广泛领域中,将有令人注目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