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P_(204)萃取含铜酸性废水中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P204萃取剂对湿法炼铜酸性废水中的铁进行了萃取反萃研究。研究了混合时间、P204体积浓度和相比对萃取铁的影响,同时检测了萃取过程中水相硫酸浓度的变化。针对本试验研究的原料液,采用50%P204在相比(O/A)为9/1时进行萃取,Fe3+的萃取率达到85.96%。采用6N盐酸溶液对负载Fe3+的50%P204有机相进行反萃,当反萃相比(O/A)达到1∶9时,Fe3+的反萃率达到77.44%。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用Mextral 6106H从酸性料液中萃取钒,考察了料液酸度、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剂浓度、萃取相比、反萃取剂组成等对钒萃取的影响,测定了Mextral 6106H对钒的饱和萃取量。结果表明:Mextral 6106H在酸性条件下对V(Ⅴ)具有良好的选择萃取性能,料液硫酸质量浓度在20~150 g/L范围内,钒萃取率大于95%;钒萃取率随萃取剂浓度和萃取相比Vo/Va增大而升高;10%Mextral 6106H对钒的饱和萃取量为3.76 g/L;Mextral 6106H萃取钒速度较快,与料液接触3 min左右萃取反应基本达到平衡;用20 g/L NaOH溶液或氨水反萃取钒,钒反萃取率大于96%。该萃取剂对钒的萃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用叔胺N235从石煤硫酸浸出液中萃取钒工艺,考察了萃取剂组成、萃原液p H值、萃取时间,反萃取剂组成、反萃时间等因素对萃取率及反萃率的影响,并探究了萃取与反萃过程中钒离子与杂质离子的分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钒质量浓度为1.89 g·L~(-1)的含钒酸浸液,用20%N235+5%TBP+75%磺化煤油作萃取剂,在p H为1.7、相比O/A=1∶3条件下萃取2 min,钒单级萃取率在90%以上,经过两级逆流萃取,钒的总萃取率达到98%以上;对于负载9.92 g·L~(-1)钒的有机相,用6%Na_2CO_3溶液作反萃剂反萃钒,控制相比O/A=3∶1,反萃时间4 min,钒的单级反萃率达58%,经过两级反萃取,钒的反萃率达到99%以上,同时与杂质离子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其中对铁、铝、镁的总去除率达到99%以上,对磷、硅的总去除率达到60%以上。该反萃液通过铵盐沉钒后所得五氧化二钒产品质量达到YB/T 5304-2011冶金98级标准。  相似文献   

4.
萃取法回收钛白水解废酸中硫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用三异辛胺作萃取剂、H2O作反萃取剂从钛白水解放心酸中萃取回收硫酸的工艺。考察了萃取剂浓度、相调节剂浓度、相比及温度对萃取和反萃取的影响,并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料液酸浓度为146.02g/L,硫酸回收率可达91.81%,产品酸浓度为119.73g/L。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用Lix622作萃取剂,CuSO4溶液作反萃剂从大洋多金属结核盐酸浸出液中萃取铜的工艺,考察了pH值、Lix622浓度、相比、时间对萃取及H2SO4浓度、相比、时间对反萃的影响,并进行了模拟实验。  相似文献   

6.
以溶剂萃取法从赤泥酸浸液中回收铁时,铁的反萃取较为困难。基于叔胺N235反萃取相对容易和铁离子与磷酸根之间的配位能力较强的特点,提出以N235+TBP+煤油作有机相萃取铁,用磷酸铵盐溶液为反萃取剂反萃取铁。研究了反萃取剂磷酸铵盐溶液种类及浓度、反萃取温度和时间、反萃取相比对铁反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萃取剂组成0.2 mol/L H_3PO_4+0.3 mol/L (NH_4)_2HPO_4、温度25℃、相比V_o/V_a=1/1、反萃取时间5 min条件下,Fe(Ⅲ)的单级反萃取率为95.2%;对于赤泥的实际浸出液,有机相经7次循环后,其萃取性能基本不变,所得反萃取液pH=0.02、杂质含量低,铁磷物质的量比约为0.8,可用于配制磷酸铁溶液。盐酸体系中,用N235+TBP+煤油溶液萃取Fe(Ⅲ),TBP先与N235以氢键形式组成协萃剂,再与铁配位交换实现铁的萃取,萃合物可能的组成为R_3NH~+…O=P(OC_4H_9)_3·FeCl~-_(4(o))。  相似文献   

7.
用丁基苯并噻唑亚砜(用M表示)作萃取剂,在盐酸介质中对钯萃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无臭煤油作稀释剂、M的浓度20%、盐酸浓度1.0mol/L、相比O/A=0.6、萃取时间10min时,钯的萃取率高于96.0%。浓度为60%的M对钯的萃取容量大于11g/L,说明M对钯萃取性能良好。在室温下,用8.0mol/LNH3.H2O可有效地反萃取钯,反萃取率可达到94.6%。  相似文献   

8.
TBP与N1923协同萃取铜电解液中的砷锑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TBP和N1923协同萃取铜电解液中的砷、锑、铋,考察TBP和N1923的浓度、电解液酸度、相比、时间、反萃取相比等因素对萃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有机相组成为60%TBP+25%N1923+5%异辛醇+10%磺化煤油,萃取相比O/A=3时,砷、锑、铋的单级萃取率分别为58.01%、53.49%和68.97%。在反萃相比O/A=2时,用水反萃砷的单级反萃率为53.61%。在反萃液组成为反萃剂50g/L、硫酸1mol/L,在反萃相比O/A=2时,锑、铋的单级反萃率分别为58.63%和79.46%。  相似文献   

9.
丁基苯并噻唑亚砜萃取钯(Ⅱ)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丁基苯并噻唑亚砜(用M表示)作萃取剂,在盐酸介质中对钯萃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无臭煤油作稀释剂、M的浓度20%、盐酸浓度1.0mol/L、相比O/A=0.6、萃取时间10min时,钯的萃取率高于96.0%.浓度为60%的M对钯的萃取容量大于11g/L,说明M对钯萃取性能良好.在室温下,用8.0mol/L NH3·H2O可有效地反萃取钯,反萃取率可达到94.6%.  相似文献   

10.
采用伯胺N1923萃取剂从钨渣的酸浸液中回收钪,研究了溶液酸度、萃取剂体积分数、相比、萃取时间对钪萃取的影响,同时考察了盐酸浓度对钪反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伯胺N1923萃取剂对钪具有很好的选择性。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溶液酸度0.5mol/L,萃取剂体积分数10%,O/A相比1∶1,萃取时间5 min;反萃液宜采用3.5mol/L的稀盐酸。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钪的萃取率可达96.42%,反萃率达98.28%,钪的萃取总回收率为92.33%。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用N503从低浓度铌溶液中萃取铌,再用水反萃取载铌有机相,制备五氧化二铌,确定了最佳萃取及反萃取条件。结果表明:控制含铌溶液中氢氟酸浓度2.5 mol/L、硫酸浓度2 mol/L,在萃取剂为25%N503+75%磺化煤油、萃取时间3 min、萃取相比Vo/Va=1/1.5条件下进行5级逆流萃取,铌萃取率大于90%;在反萃取相比Vo/Va=3/1、反萃取时间7 min、反萃取温度30℃条件下,用水单级反萃取载铌有机相,铌反萃取率大于95%。用N503萃取—水反萃取低浓度铌溶液可制得纯度大于95%的五氧化二铌产品。  相似文献   

12.
系统研究了转炉钒渣无焙烧酸浸液中钒与铁的萃取分离情况。进行萃取-反萃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萃取温度、初始p H值,萃取剂组成、萃取相比,萃取、反萃时间,反萃剂浓度、反萃相比等因素对萃取和反萃结果的影响。萃取试验结果表明:在常温(20℃),浸出液p H2.0,有机相组成20%P204+5%TBP+75%磺化煤油,相比(O/A)1∶1,震荡时间5 min条件下,钒的一级萃取率达到74.49%,铁的萃取率仅为1.92%,其他离子不进入有机相;该条件下进行四级错流萃取,钒的总萃取率可达97.89%。反萃试验结果表明:反萃时间4 min,反萃剂浓度200g/L,反萃相比(O/A)5∶1时,钒的反萃率达98.58%,有机相中的铁不进入反萃水相,提钒酸浸液得到净化。  相似文献   

13.
从含铜铁锌的酸性溶液中选择性萃取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Lix984作萃取剂,从含铜铁梓的酸性浸出液中选择性萃取铜,结果表明,萃取剂浓度为3%,混合时间为2min,Vo:Va=1:1,pH=2.2时,萃取效果最好,铜萃取率大于96%,铁、锌共萃率低于5%,有机相中无萃取污物产生。反萃试验结果表明,用硫酸溶液反萃取,铜和铁的反萃率随着反萃取剂浓度、反萃相比,反率时间的增大而升高。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用ZJ988萃取剂从艾萨炉烟尘硫酸浸出液中萃取铜,考察了萃取过程中萃原液酸度、有机相浓度、相比、萃取级数对铜萃取率的影响,以及反萃取过程中硫酸浓度、反萃取相比对铜反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原液酸度对铜萃取率影响显著;常温下,在有机相中ZJ988体积分数40%、pH=2.5、Vo/Va=3/1、混合时间5min、5级萃取条件下,铜萃取率达97.35%;用200g/L硫酸溶液作反萃取剂,在Vo/Va=4/1、混合时间3min、4级反萃取条件下,铜反萃取率为95.88%;萃余液为含锌溶液,锌收率为98.26%,可用于回收锌。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采用N235萃取铀—P204萃取钒工艺从某铀钒矿石酸性浸出液中分步萃取分离铀、钒,考察了萃取剂浓度、水相pH、温度、接触时间、相比等因素对萃取、反萃取过程的影响。采用该工艺所得铀反萃取液中不含钒,钒反萃取液中铀质量浓度低于1mg/L,实现了铀、钒高效分离。  相似文献   

16.
以N902为萃取剂,从废弃印刷线路板氨性浸出液中萃取回收铜,研究萃取剂浓度、相比(O/A)、萃原液初始pH和时间对铜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下N902萃取铜最优条件为:萃取剂浓度15%、O/A=1∶2、料液初始pH=10、萃取时间2.5min。在此条件下Cu2+萃取率98.62%,用2mol/L硫酸溶液对负载有机相进行一级反萃4min,Cu2+反萃率达89.91%,其溶液可满足电积提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N902萃取铜的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萍  王正达  袁媛  华智超  曾颖  周鸣 《稀有金属》2006,30(4):484-489
对N902萃取剂萃取酸性介质中铜的选择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3种酸性介质中,H2SO4介质效果最好。控制水相pH=3,硫酸根离子浓度0.5 mo.lL-1,相比O/A=1∶1。此时βCu/Fe的分离系数最大,而Mg和Ni几乎不萃。再以HCl或H2SO4为反萃剂(根据生产不同铜产品需要),浓度大约在4 mol.L-1左右,铜的反萃率大于93%,而铁几乎不被反萃下来。实现了铜与其他杂质金属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P204从硫酸体系萃取镓的性能,分别考察了料液酸度、萃取剂浓度、时间、浓度等对镓萃取与反萃的影响并绘制等温线,确定并模拟逆流试验过程。结果表明:料液含0.3g/L Ga^3+,pH=1.2,有机相采用20%P204(体积分数)+磺化煤油,按相比O/A=1∶3,25℃萃取8min,经过3级逆流萃取,镓萃取率可达到99.33%,负载有机相用1.0mol/L H2SO4溶液反萃,按相比O/A=10∶1,反萃温度25℃,反萃时间10min,经过3级逆流反萃,镓反萃率达98.99%,镓浓度富集近30倍。反萃液中的镓经氨水中和沉淀、焙烧后,可得到氧化镓产品。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叔胺萃取剂N235对含钒酸性溶液进行萃取,主要研究了萃取温度、振荡时间、萃取剂浓度、相比(O/A)及pH对钒、铁萃取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型N235从酸性溶液中萃取钒的机理是阴离子萃取,并且当温度为20~40℃,振荡时间3min,N235浓度10%,O/A=1∶3,溶液pH为1.45~1.6时,单级萃取率可达到84%。  相似文献   

20.
采用Mextral 984H萃取Cu-新型萃取剂HBL110萃取Co的工艺,从含Fe等杂质的铜钴矿堆浸液中回收Co,考察了有机相配比、皂化率、平衡pH值、温度、相比对Co萃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机相体积分数50.5%、皂化率50%、料液pH值2.4~2.6、相比1∶1、温度30℃、时间5min、萃取级数4级的条件下,Co萃取率大于95%;负载有机相经纯水洗涤后,在H2SO4浓度0.7mol/L、相比8∶1、时间5min、温度40℃、反萃级数4级的条件下,Co反萃率达到94%以上,反萃液Co浓度达到20g/L,与Fe、Mn、Mg等杂质实现分离并达到富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