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荒原》运用众多繁杂典故,制造纷繁细碎意象,来回穿梭于古今时空,再加上全诗笼罩着阴森恐怖的死亡气氛,无疑给读者留下一座望而生畏的可怖迷宫.《荒原》反映的是一战后欧洲衰败的客观景象和人们行尸走肉的生活状态,故诗歌中充斥着消极灰暗的死亡意象,对这一部分的解读比比皆是,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同时,诗中也不乏色调明亮的积极意象.相比前者,这一部分少有人问津.而这两种对比鲜明的意象看似矛盾却又给读者独特的审美体验.理解和分析这些积极意象不仅能消解对《荒原》中死亡意象的过分解读,也可体会出艾略特在“荒原”背后寄予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荒原》运用众多繁杂典故,制造纷繁细碎意象,来回穿梭于古今时空,再加上全诗笼罩着阴森恐怖的死亡气氛,无疑给读者留下一座望而生畏的可怖迷宫。《荒原》反映的是一战后欧洲衰败的客观景象和人们行尸走肉的生活状态,故诗歌中充斥着消极灰暗的死亡意象,对这一部分的解读比比皆是,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同时,诗中也不乏色调明亮的积极意象。相比前者,这一部分少有人问津。而这两种对比鲜明的意象看似矛盾却又给读者独特的审美体验。理解和分析这些积极意象不仅能消解对《荒原》中死亡意象的过分解读,也可体会出艾略特在"荒原"背后寄予的希望。  相似文献   

3.
美人鱼意象是《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最为重要的意象,凸显了整首诗歌的意象群的内在联系。它对诗中主人公普鲁弗洛克丰富复杂、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的揭示,对诗歌主题意义的诠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整首诗歌的灵魂。艾略特通过人鱼意象来展示现代西方社会人们空虚迷惘的生存状态,并凸显了其早期诗歌中的荒原主题。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庞德与艾略特的交往,庞德对艾略特《荒原》的影响。分析了庞德与艾略特诗歌创作及理论上的差异和共同点。庞德的诗歌创作代表了意象主义诗歌的经典;艾略特是英美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他们诗歌创作的共同特点是主张诗歌的自律、含蓄以及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使用活的生活用语,创造新的节奏和意象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几千年诗歌的繁荣昌盛促进了诗学理论的发展,同时从《诗经》到《诗品》到《沧浪诗话》到《原诗》,从“诗言志”到“情志说”到“滋味说”到“兴趣说”,诗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对诗歌的发展影响也是巨大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6.
诗歌教学不仅聚焦在语言层面探讨,更重在时代主题的彰显。艾略特倡导以"个人职业""社会职能"和"潜能挖掘与天赋发挥"为核心的三项教育宗旨为标准,以古典文学和宗教关怀为路径的教育观。这一思想有助于另辟蹊径探讨艾略特诗歌教学,结合艾略特早中晚三个时期代表作《情歌》《荒原》和《四个四重奏》,以其教育观为视角剖析其诗歌具有以谋生职业为旨趣、以社会服务为指向和社会职能服务于"人之为人"的教育宗旨的主题思想,并指出了教育宗旨达成的路径。主题教学进一步映射出艾略特诗歌的文学价值。艾略特教育观为西方现代主义诗歌教学,尤其是英美诗歌教学在深勘主题和凸显价值中提供了一种新的维度,具有切实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普鲁弗洛克”是西方现代派诗歌先驱人物艾略特笔下的“多余人”形象。作为具有异质性、叛逆性和现代性的中国新诗开拓者,穆旦深受艾略特的荒原意识的影响。在对自身的怀疑、否定和绝望之中,拥有可贵的自审和反思精神,并通过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生存环境的深刻把握,塑造了一个分裂、挣扎、残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破碎和变幻的自我,正是一个“普鲁弗洛克”似的“多余人”。  相似文献   

8.
拼贴和色彩运动是立体主义绘画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绘画特点和技巧,它体现了20世纪初艺术家们从根本上重新理解世界的要求.对人类零碎生活经验的重新整合同样也是诗人艾略特的美学追求,在《荒原》中得到了完美再现.《荒原》的拼贴手法主要通过剪辑和内嵌材料两种方法来实现;色彩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荒原》的象征魅力.  相似文献   

9.
西尔维亚·普拉斯是美国“自白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其诗歌表现了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女性意识,在《爹爹》《申请人》和《晨歌》这三首诗歌里,普拉斯用独特的视角、经验和世界观分别对女性不同时期的角色——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进行了痛苦而深刻的反省、提出了强烈的质疑。  相似文献   

10.
千年来人们将陈子昂《修竹篇》诗序概括为“兴寄”说,认为这是一种“借复古以革新”的理论。其实,这段话只能概括为“道弊”说。陈子昂站在“风雅”之道的立场上指斥晋宋齐梁五百年文章“道弊”,实质上是用诗歌政治工具否定诗歌的自觉发展,因此,“道弊”说是一种借复古以倒退复辟的理论,作为一种复古理论,陈子昂只是呼应了唐太宗的“怀古”说,生前没有产生影响,在其死后一百多年才由韩愈等人无限被高奉为教主,并由此而导致唐诗乃至整个古典诗歌的衰亡。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对当今城市规划、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文章从"天人合一"的系统观、"道法自然"的自然观、"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观和"俭朴"、"知足"的价值观等方面阐述了"生态智慧"的特点以及对现代城市规划和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并提出了弘扬生态文化,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培养中,存在生源质量较差、师资水平不高、管理队伍配备不足、培养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需以“宣传+选拔”为手段,提高生源入学门槛;以“双语+双能”为重点,提升教师执教水平;以“趋同+求异”为原则,培养管理人员能力;以“本土+国际”为特色,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在稠油开采管理中存在稠油开采不同的地质条件要求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结构性安全隐患排除困难、热采设备运行成本高、人员素质与生产需要不相适应等困难。但该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稠油开采管理,铸造了八面河稠油开采管理品牌。在稠油开采管理中,用"数量维"诠释"发展度",始终保持稠油产量的理性增长;用"质量维"诠释"协调度",全力提高稠油产量增长的内在质量,保持多维的协调一致性;用"时间维"诠释"持续度",始终保持稠油生产"发展度"、"协调度"的长期合理性,不懈追求完满。  相似文献   

14.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本文对发展模式的内涵作了简略描述,着重对当代中国 发展模式选择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难题进行了再探索。提出中国作为一个欠发达 的东方大国,在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上,(1)要科学分析“西化”与“中国化”的内 涵,并处理好两者关系;(2)要科学把握“先发”与“后发”的实质,并处理好与发达 国家的利益关系;(3)要科学处理“一体化”与“特色化”的矛盾,把国家与民族利益 放在头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在民族经济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的巨大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实业家的经营管理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自身的显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高举爱国主义旗帜;2.充分发挥“人和”的优势;3.实行名牌战略;4.采取“避实击虚”的战略战术;5.经管制度的中国化。这些民族特点对我们搞好今天的企业经营管理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关于“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与“面向未来”是“面向现代化”内涵在横向和纵向,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拓展。“三个面向”与“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共同构成了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基本框架,为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作者设计三个实验:一是相同的频因和不同的“曲线迅递”;二是“过量的”训练频因与“报酬递减率”;三是“结果知悉”对频因效应的促进或弱化。运用这三个实验对初中学生写作训练频因的科学性问题作了实证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初中学生最为适合的写作训练频因是:普通学生“一周一练”,学有余力者“一周二练”;训练频因的正向效应受“结果知悉”和训练方法的明显制约。  相似文献   

18.
四轴数控机床要发挥其加工优势,离不开与之配套的四轴后处理软件;用NX生成的刀位数据经过后处理解析,才能生成G代码。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运用D-H参数法设计“带A转台四轴机床”的后处理算法;研究基于UG POST Builder专用“A转轴四轴机床”的后处理程序,并用VERICUT进行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9.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发地,更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要求、还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抑或是信息技术、科技创新使公共空间发生的"质变""裂变",都将形成巨大的推动力,推动我国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获得新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主要发展将呈现如下趋势:一、从"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到"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回归;二、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到"社会主义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构";三、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主体"到"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共同体"的发展;四、从"现实公共文化空间"向"虚拟公共文化空间"的拓展。  相似文献   

20.
西方企业剩余控制权的主要观点及对中国国企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各派企业理论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企业与不确定性的联系。在分析前人理论的基础上 ,文章将企业进一步概括为吸收、消化不确定性的“装置”。剩余控制权是企业“自觉力量”的灵魂 ;而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对应的制度安排则是企业承担不确定性的法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