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
为避免提升容器在立井井筒中运行发生偏离以防撞坏井筒装备甚至卡罐、断绳事故,对于使用钢丝绳罐道的立井,井筒罐道对提升容器运行轨迹和钢丝绳罐道维检工作尤为重要,通过对钢丝绳罐道强制周期性维检、采取护绳措施、定期进行试验、定期更换全绳等措施,可延长钢丝绳罐道的使用寿命,减少提升安全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小型矿山多应用立井井筒提升,采用带防坠器的罐笼、吊桶或箕斗作提升容器,罐道使用钢丝绳罐道。由于提升机司机操作不当或管理缺陷,极易造成卡罐溜主绳事故,罐道断绳缠绕卡罐事故,罐道阻滞卡罐事故等。如对卡罐事故处理不当,将造成事故扩大甚至造成人身伤害。本文就立井井筒内卡罐事故的处理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罐笼通过自身的导向槽,依靠装设在井筒中的木罐道,使罐笼定向作上下运动。因此,木罐道的作用: 1.使提升容器在井筒中作上下定向运动; 2.保证提升容器在运行和振动时,不与井筒内其他物体发生接触; 3.在提升运行时,提升钢丝绳破断后,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提升容器在井筒中运行状况的分析,提出了利用钢丝绳罐道提升时减少提升容器摆动量的方法,并对钢丝绳罐道几种固定和拉紧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选出了适合该井施工的钢丝绳罐道,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以思山岭铁矿双箕斗主井提升容器安全间隙计算为背景,引入罐道绳刚性系数,分析刚性系数变化规律,计算出罐道绳刚性系数最小值;对引起提升容器水平偏移的各主要因素,分别作了计算,得出了相应的提升容器水平位移和总位移;通过引入安全间隙系数,计算出提升容器运行所需的安全间隙。  相似文献   

6.
陈利强  郝群  王雷  林壮 《煤矿机械》2008,29(6):133-135
通过对钢丝绳罐道主井提升过程中中间水平箕斗摆动量的分析,阐述了钢丝绳罐道箕斗提升设置中间水平稳罐装置的必要性,设计了一种机械手式的电动钢丝绳罐道中间水平稳罐装置,投入使用后大大提高了提升效率,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钢丝绳罐道是提升容器的导向和稳定装置。由于提升速度较高,且井筒内环境对钢丝绳罐道有破坏作用,钢丝绳罐道需要经常涂油保养。自动涂油润滑装置是利用润滑油的特性,由微电脑控制涂油量和涂油时间,自动将润滑油沿钢丝绳罐道自上而下进行自流式涂抹,直至涂满全绳,在钢丝绳罐道上形成一层保护油膜,隔绝潮湿空气对钢丝绳的氧化锈蚀,改变滑套与钢丝绳罐道之间的干摩擦状态,降低摩擦损耗,延长滑套和钢丝绳罐道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矿井主井箕斗使用的罐道钢丝绳需要经常涂油保养。罐道钢丝绳自动润滑装置可实现在箕斗上下提升过程中,将油脂均匀地涂抹在罐道钢丝绳的表面。较手工涂抹润滑具有操作简单、安全、使用成本低等特点,在矿井实际使用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规定恰当的立井井筒内间隙值,对合理确定井筒直径有实际意义.本文介绍瑞典、西德、美国和苏联等国的一些情况.一、刚性罐道时的间隙当提升容器(箕斗或罐笼)和平衡锤运行于最不利位置时,规定应满足的间隙值:瑞典1.刚性罐耳或滚轮罐耳与罐道梁间不小于20毫米.2.罐笼底板与进出车平台间不小于30毫米,且不大于70毫米.  相似文献   

10.
箕斗提升回风井的粉尘污染问题,一直是困扰此类煤矿安全生产的一大难题。通过现场勘查、借鉴国内外同行案例经验,并结合柳泉煤矿回风井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计算。应用基于FLUENT软件的有限元法进行井筒内流场的数值模拟仿真,研究得出箕斗处在井筒的不同位置时井筒空间内的气流速度和压力分布状况,由此探寻箕斗提升回风井粉尘污染的深层次原因。受风井断面尺寸的限制,箕斗在井筒中运行时导致局部风流速度剧增,从而引起煤尘抛撒。同时箕斗提升回风井的积尘原因分析也为矿井后期的技术改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用有限元法探讨冻结井井壁上融沉负摩擦力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冻结法施工的某矿副井为例, 编制有限元程序, 对冻结壁融沉作用在井壁上负摩擦力进行弹塑性分析, 初步得到该负摩擦力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即该融沉负摩擦力在深度方向上由地表到中上部呈递增, 然后呈递减;融沉负摩擦力与土层的性质、水平侧压力大小、融沉量等因素密切相关。该程序可为冻结井设计和施工及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孙凯 《煤矿机械》2003,(11):10-12
胀套式无键联接装置系一种新型的轮轴无键联接装置,是过盈联接的一种特殊形式。 利用相配合的内外锥形环在轴向夹紧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径向位移,最后与所联接的孔和轴的配合 面紧密配合产生巨大的压紧力,从而产生相应的摩擦力以传递扭矩和轴向力。  相似文献   

13.
在对旋轴流式通风机噪声中,空气动力噪声占很大的比重,且难以控制。利用数值模拟,由试验给出KDF-5型通风机叶片的涡力图和静压时间导数的均方根分布,并进行通风机气动噪声分析,找出主要噪声源的位置,通过优化通风机的气动参数来探讨对旋轴流式通风机的降噪方法,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均匀侧压力作用下井壁截面内任意点都处于三向或多向受压状态,不会出现拉应力,而在不均匀侧压力下,井壁则会产生拉应力,以某矿风井累深121m井壁在不均匀侧压力作用的结构设计为例,介绍井壁的内力计算与分析。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在井壁模型的0°边界外缘和90°边界内缘的混凝土环向应力最小,0°边界内缘和90°边界外缘的混凝土环向应力最大,需通过提高混凝土强度或者增加井壁厚度来满足工程施工和力学要求。  相似文献   

15.
 摘 要:通过对埋深在井壁内的传感元件对井壁应变状态进行长期监测,获取大量井壁应变演化数据,对井壁破裂前-破裂中-破裂后的不同层位、不同方位应变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井壁破裂前后的应变演化规律,指出井壁濒临破裂时,应变累积速率加快;井壁破裂过程中由于应力的重分布使得应变出现一定程度的释放;破裂后井壁应变逐渐累积;不同层位、方位传感器实测应变释放量与井壁破裂程度及距破裂点的距离有关。该研究成果对于预测评估井壁安全状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桑聪 《煤矿安全》2020,(3):178-183
为解决郭家河煤矿冬季主斜井风流反向问题,对自然风压逆转井巷风流的原因及过程进行分析,结合理论分析提出了郭家河煤矿主斜井风流反向的3项治理方案,对郭家河煤矿通风系统进行合理简化,建立了矿井正常通风时期和反风初期的三维通风仿真模型,通过矿井反风初期三维通风模型对主斜井反风的3项治理方案进行网络分风模拟,优选出了提高副斜井风流温度这一治理方案。模拟结果表明:提高副斜井风流温度能够解决冬季主斜井风流反向问题,并能够降低主副斜井间的自然风压和矿井通风阻力,冬季地面气温继续降低时能够通过调整地面热风器功率提高副斜井风流温度,能够进一步防止主斜井风流反向的发生,保证了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水泵在给水的过程中,由于叶轮前后盖板不对称而产生轴向力,其影响电机周转工作的稳定。电机轴向磁拉力,经合理设计,可以成为一个能平衡电机轴向力的动反力,用来解决电机运行中的轴向力不平衡问题。通过设计试验,电机在轴向位移6 mm以内,平衡3 655 N以内的轴向力,可以满足电机日常负荷下的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18.
谭廷帅  刘德君 《煤矿机械》2007,28(9):169-171
斜井人车是矿山斜井运送人员的安全设备,详细地介绍煤矿斜井人车在制动过程中制动力的取值方法及调整技术,并同竖井乘人提升容器制动力的调整方法相比较,揭示其对斜井人车的制造、使用、检验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姚直书  王再举  程桦 《煤炭学报》2015,40(6):1383-1389
针对深厚冲积层冻结井筒早期壁间注浆封水效果不好的难题,通过实测数据分析和理论计算对深厚冲积层冻结井筒的冻结壁融化特性、井壁受力变形和壁间注浆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现场测温孔实测数据分析,得到了不同土层的融冻时间比;通过理论计算表明,在冻结壁完全融化后,外壁的外表面承受着水土压力、内表面作用有壁间水压,在此情况下,外壁内表面径向变形比单独冻结压力作用下的外壁变形要小的多,总体表现为向外反弹;而内壁在壁间水压作用下向内位移,由于内、外壁变形位移方向相反,壁间空隙形成,从而为注浆浆液扩散提供了通道。提出壁间注浆的最佳时机应在冻结壁完全融化、在压力水作用下壁间间隙已经形成、内壁还没有出水前。并给出了具体的壁间水压监测系统,实行了壁间注浆信息化。  相似文献   

20.
薛梅 《煤矿机械》2012,33(4):101-103
分析了稳态液动力、瞬态液动力对滑阀式换向阀的影响,并以2个实例说明液动力过大造成的不良后果,提出了具体补偿措施,说明在设计液压换向回路时,应考虑液动力对滑阀换向的影响,以使液压系统工作更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