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方便PLC控制系统开发调试以及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开放性的虚拟仿真平台.该平台采用组态软件MCGS虚拟被控对象,利用OPC技术实现组态软件与虚拟PLC之间的数据交互功能,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可以直观、实时监控程序控制过程,最后用一个实例验证这个方案的可行性.为工程调试以及高校实验教学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针对PLC课程课堂教学无实物,学生学习不直观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组态软件与PLC实物构成的虚拟仿真平台。通过力控软件与西门子S7-200 PLC交通灯虚拟仿真系统设计为例,构建力控图形界面,设置组态软件与PLC间的参数,编制交通灯PLC程序并在虚拟平台下载调试运行,上位监控计算机在脱离实际物理控制对象的情况下,可通过PLC实物指示灯显示及力控仿真界面同时观察仿真结果。开发的此平台既方便教师携带进入课堂教学,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PLC的兴趣,对于PLC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的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刘力 《电气自动化》2015,(4):106-108
介绍了自行开发的PLC虚拟仿真教学系统,以液体混合装置为例,应用组态软件Kingview建立了模型,采用虚拟技术进行仿真实验。经系统调试与运行,证实了基于组态软件的PLC虚拟仿真液体混合装置的系统能够准确顺畅的实现装置的运行过程。以组态软件为平台的PLC虚拟系统,开发周期短,节省成本,系统稳定安全,仿真效果生动形象、实时性好,可以应用在PLC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湿法脱硫控制对象及监测参数多、控制过程复杂的现实情况,应用紫金桥组态软件设计脱硫装置计算机监控系统,与现场的PLC控制单元一起实现脱硫装置的监控任务。本文采用PLC及紫金桥监控组态软件,对泵、pH值、浆液浓度等多种参数进行有效的在线监测。实践表明该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较高,维护方便。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使用西门子(SIMATIC)S7-1200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和昆仑通泰(MCGS)组态软件实现对六层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监控系统的模拟设计及仿真。介绍了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思路及主程序设计流程图, SIMATIC S7-1200系列PLC为下位机主控器,使用MCGS嵌入版组态软件完成上位机监控环境组态。仿真结果表明,可有效实现存车、取车的优化调度和协调控制,结合MCGS组态画面达到立体车库运行状态可视化和控制智能化的目的,系统易于操作,运行可靠,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6.
周晓华  黄玲 《电力学报》2007,22(3):298-300
应用西门子公司的WINCC组态软件实现了变电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介绍了系统硬件组成,使用WINCC组态软件编制了上位机界面,利用PROFIBUS-DP网络实现智能仪表与PLC及上位机与PLC之间的通讯,通过实施获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PLC实训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技术水平,本文以机械手、轧钢机和电机顺序启动三个PLC相关课程中较为经典的实训项目作为载体,开发了基于PLC和组态软件控制的轧钢自动化生产线仿真平台,包含上位机、组态软件、触摸屏、PLC、接触器、传感器等自动化系统中常用的典型配置,采用模块化的思想,提供多个实训项目,既可用作平时教学,亦可用作毕业设计。实践证明,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显著提高,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套基于组态王软件和PLC的油库监控系统。系统通过PLC相应模块采集模拟量和数字量信号传送给上位工业控制计算机,利用组态软件KingView6.52对监控系统进行了详细的组态,并完成相关数据的存储、查询、报表以及故障诊断等。  相似文献   

9.
基于WinCC SCADA系统的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怀忠 《广西电力》2005,28(5):9-11
针对变电站对无功综合动态补偿的要求,提出了利用西门子组态软件WinCC,PLC构成SCADA系统在变电站无功补偿控制装置的应用方案.介绍了其工作原理、WinCC通信组态技术以及PLC硬件和软件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套基于组态王软件和PLC的油库监控系统.系统通过PLC相应模块采集模拟量和数字量信号传送给上位工业控制计算机,利用组态软件KingView 6.52对监控系统进行了详细的组态,并完成相关数据的存储、查询、报表以及故障诊断等.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不同电源对环境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工业固体废弃物焚烧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风力发电、天然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等几种电源型式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编目分析,计算了其污染物排放量,并且都与燃煤发电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CCD图像传感器广泛用于图像采集,受其内部结构和外部条件的影响,采集到的图像质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通过硬件改进提高图像质量面临经济与技术两方面的难题。为此本文利用多幅微位移图像间的冗余信息重建出高分辨率图像,既低成本又易实现。针对CCD与目标物间有相对微位移来获取序列低分辨率图像的情况,采用一种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对采集到的4幅微位移图像进行重建,并对这种算法进行优化。实验结果图可清晰地看到重建图像可分辨更多线对,高频信息量增加,算法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状态估计是基于单相纯正弦模型的,但实际电力系统的三相并不是完全对称,这就导致了传统的状态估计存在着固有的误差.随着基于GPS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的应用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该文提出了一种以PMU为基础的三相状态估计和谐波状态估计算法以消除这种固有误差.利用PMU的电压幅值测量值和相角测量值与SCADA原有的测量值构成的混和量测系统一起用于状态估计,从而提高网络的可观测性及状态估计的精度,来弥补传统状态估计的不足.所以这种算法可根本解决系统三相不平衡和状态向量非纯正弦带来的误差问题.最后讨论了对该算法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DSP嵌入式系统某些特殊应用场合升级不方便、维护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串口通信向片内Flash在线烧写程序的方法.描述了该在线烧写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实现步骤,并结合工程实际需要,优化了接收升级指令的时机,并在片内Flash设置应用程序备份区,进一步提高了烧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增强了系统的容错性和自愈恢复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方便可靠,相比于传统基于JTAG烧写,可摆脱仿真器进行程序升级,提高了嵌入式系统的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PSCAD/EMTDC的电网GIC影响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磁暴在电网中产生的地磁感应电流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研究地磁感应电流在电网中的分布、大小及影响等问题有重要意义。在提出了研究我国电网地磁感应电流影响问题必要性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平面波理论的地表面势的算法,以及用PSCAD/EMTDC软件分析电网地磁感应电流影响的思路,并对仿真分析中的仿真条件、理论依据、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给出了仿真实例的分析结果。实例分析表明,我国电网的地磁感应电流问题是有必要深入研究的课题,PSCAD/EMTDC软件是分析电网地磁感应电流影响的有效工具和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是逆变系统设计的是重要方法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SVPWM方法,探究了使用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6747生成SVPWM波的方法和实现过程。对SVPWM实现的软件和硬件均进行了设计,并在此基础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该逆变系统的具有良好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一种开放式全数字舵机控制器。控制器采用了全数字三闭环控制,实现了舵机位置伺服控制功能,其中位置环采用PID参数模糊自整定的算法,电流环、速度环作为内环采用PI调节的算法,并对采用PID参数模糊自整定的算法和传统PID算法所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动、静态性能,可达到位置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该文将办公室天然采光与光生物效应相结合,通过分析在不同光气候、季节时段、采光口朝向、亮度水平的天然采光条件下,人眼瞳孔大小、主观感受等变化规律,研究在光生物效应作用下,天然光的光色(光谱分布)、光照强度(亮度)与人的视觉心理生理变化之间的关系,整理在不同光色下瞳孔变化与亮度水平函数关系式,以期能提出符合节能要求、有利于办公人员身心健康及提高工作效率的办公空间采光环境方案,完善办公空间天然采光的健康模式,从而进一步促进绿色照明和健康照明。  相似文献   

19.
基于Linux的SCADA系统后台服务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微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Linux为代表的自由软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个领域。针对自由软件Linux应用到电力SCADA系统后台服务器中这一课题进行了可行性研究。通过与传统的Unix工作站后台服务器相比较,提出了基于PC/Linux的SCADA后台服务器。  相似文献   

20.
OPC(过程控制中的对象链接与嵌入技术)是工业控制和生产自动化领域中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接口标准,近年来在电力系统广泛应用。它是一种基于DCOM(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的技术。由于DCOM的平台相关性,不利于OPC技术的进一步应用。而代表分布对象技术主流的CORBA(通用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技术具有跨平台、语言无关等突出优点,本文尝试采用CORBA技术实现OPC技术。探讨了基于CORBA实现OPC技术的解决方案,通过具体的实现过程展示了方案的可行性,并通过测试用例和应用实例验证了方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基于CORBA实现OPC技术,将大大提高OPC技术跨平台、跨语言应用的能力,使其成为一种更广泛适用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